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神相天下》第136章 32應身
“晚安!”

 “恩,晚安!”

 門輕輕被帶上了,張兵輕舒了口氣,天人交戰,指的就是現在這種感覺。【本書由首發】克制,也是一種修行。

 天下幽的代價,就是山上的氣候常年比較潮濕。青城,也是有名的避暑之地。八月中旬的天氣,居然用起了電熱毯,下面半山古鎮的客房裡也開起了空調。

 這是真的冷,被子裡也有棉絮,有點已經進入深秋的感覺,夏天能裹在被窩裡睡覺,到也是一種享受。

 翌日一大早,五人起床後,都變得精神抖擻,早餐很是營養健康,稀飯加饅頭,每人十元自助,山上農家樂全是這個口味,沒得挑選。

 現在還是面臨兩個選擇,可以乘坐纜車斜飛到山腳,或是飛到右面接近山頂的地方,費用也不高,五個人也就一盤青椒炒臘肉的花費。

 但三女都不信邪,決定繼續燃燒骨油,徒步上金頂,有一個好消息,托近日天氣好的緣故,雖然最頂上的道觀沒有開放,但也能到半金頂去,也算不虛此行了。

 但張兵看了看地圖,頓覺不妙,接下來一段路,雖然不是最險的,但絕對可以說是最難的,詩仙太白曾說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從地圖上看,再經過十二個亭子,就差不多到了,而從農家樂老板的口中,也只需要一個小時。

 但五人奮力爬了半個小時,竟然隻經過三個亭子,而且這坡度陡峭得雙股打顫,張兵走在最後壓陣,隻覺得隊伍的速度越來越慢,最終乾脆停了路邊休息了。

 手機信號也斷了,要相隔很長時間才能見到一兩個遊客經過,跟昨日爬山時的熱鬧景象完全不能相比,大部分遊客其實都不會走這條道。

 張兵到也興致勃勃。不時對著入眼的山川風貌點頭,青城最開始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所謂的蜀山,一般指峨眉。而青城所佔的地位也很重。只是後來這兩座名山都淪陷了,峨眉成了四大菩薩之一,普賢的道場。

 而青城也成了觀音等菩薩的香火之地,觀音的形象到也特別符合信徒的審美。不過釋尊所倚重的菩薩弟子中,是以文珠與普賢兩位大士為首。觀音相傳為前西方極樂世界之主,阿彌陀佛所倚重的菩薩。

 三女與毛毛都叫喊著累,但看得出對景色很是滿意,休息了片刻,又繼續上路,接下來的路。不光有上坡,也有下坡,上上下下,很是難走,有一段路甚至是棧道。也就是從懸崖上敲鑿出洞口,把木棒插進去而形成的路,走在上面雙股打顫。其實是心裡作用,看似木頭的材料,其實裡面是鋼筋水泥,也只是景區模仿古時的棧道。或許古代此刻有真的棧道,但現在都被替換了更保險的材料。

 “手給我。”張兵牽上了李美欣。或是說攙扶了幾人,因為這一段路受到當初地震,垮塌了,從下面另開了條路,上下是由實木搭建,不太保險。

 景區之所以這麽放心遊客上山。是因為在購買門票的時候,都有加買保險,真出了事,會有保險公司理賠,坑爹啊。生命怎能用錢來衡量,還是小心為妙。

 早晨九點出發,到十一點時,終於抵達了地藏洞,地藏菩薩與文珠、普賢、觀音,這四位是佛教四大菩薩,也是菩薩中境界最高的四位。

 漢傳佛教中,又以地藏與觀音在民間的香火最為鼎盛,一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盡顯地藏王的氣魄,而相傳,閻君也只是地藏的一個化身。

 張兵其實不怎麽信,陰間的存在,正統的華夏修道者,也隻信當世身,認為身死道消,人死如燈滅,沒有輪回,前世、來生,只有今生。

 佛教卻講究輪回,或許這也是佛教鼎盛的源頭,教義真的不錯,就連執掌的佛陀,都分為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位佛陀。

 “拜一拜吧!”來都來了,拜一下地藏菩薩,也不無不可,外加地藏飼養的神獸諦聽,這也是一頭碉堡了的神獸,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能辨世間善惡,聽三界各種聲音。

 奈何,此處地藏洞的這頭諦聽,或因年久失修,還是地震的緣故,導致神獸諦聽的頭顱不見了。

 不管那麽多了,拜過之後,放下一些功德錢,繼續上路,距離金頂已經不遠了,不知道從何時起,凡是這種名山大川的最高處,都有了金頂的稱呼。

 不過張兵卻有些興奮,他所修的十八法印,事實上只是空有印而無佛,因為從內心來說,他不怎麽信有佛存在,哪怕對於釋尊,也只是當成了得道的聖人。

 偏偏他現在鬥法所依仗的便是法印,若是心中無佛,怎麽能行。從地藏洞出來,觀看了地藏九大化身,對他的啟發很大,聞名不如見面,人是觀想動物,多看多想,總是沒錯的。

 漸漸的走過一道石門,眼前豁然開朗,終於到了金頂之下的萬佛洞,事實上也就是在絕壁之上開鑿出很多小洞,裡面或雕或擺放著佛陀法相,密密麻麻。旁邊有石梯,相當於從山腹中攀登上山頂,感覺相當好。

 而張兵不知道的是,此時還在北鬥鳳凰寺廟的釋永空,幾年前就是在此處苦修,山上泉眼眾多,在海拔兩千多米之上,依舊不缺水,不僅不缺,這泉水清涼,大股大股的湧現出來,如甘露,非常適合宜居。

 對於萬佛洞,張兵沒什麽感覺,但幾女卻興致勃勃,好不容易爬到這裡,不拍照留戀,實在對不起一雙腿啊。

 周圍的人群出多了起來,但基本都是從右邊出現,不出所料,能在這個時間點到達山頂,如果不是借助了神器纜車,就是昨天已經住在半山上了。

 但出來遊覽,並非在比賽誰的腳力好,玩得開心,放松。這才是最重要的。

 “衝哇。”金頂就在眼前,十分鍾內,張兵一行到了白山金頂,一個很奇葩的構造。萬佛洞上面是佛教的寺廟,有僧人打理。

 而是最上面,卻是道觀,也是現今青城派的金頂,很有佛道親一家的架勢。

 不過金頂的道觀受到地震的波及,以及後續山體滑坡等危害,現今不對遊客開放,青城派的主道場也搬到山下去了,這也未免顯得遺憾。

 張兵一行燒了香火,購買了一些“開光”後的紀念品。在寺廟裡休息了半個小時,一人戴著一塊刻有名字的金牌,下山去了,這金牌也算是到了金頂的象征,也是開了光的。

 拿著金牌在菩薩金身前念幾句經文。就ok,當然正式的開光,遠比這複雜,但萬變不離其中,形勢上也差不多。

 上山容易,下山難。哪怕道路比較好走,但蓋不住路途長。走著走著,小腿肚就開始打顫了。

 張兵一直盯著李美欣的背身,到不是為了觀看女人腰臀完美的幅度,而是怕女人崴腳,他始終有不祥的預感,並且隨著下山歸途。愈發強烈起來。

 “哇,這是什麽?”毛毛指著前方叫道。

 入眼是一處崖壁,可以看成是一個“弘”字,在懸崖底部內凹,如此。下雨天也不會被淋濕。眼前有一大片有各種雕塑,大小與真人無疑,姿態面貌穿著不一。

 有的匍匐在地,有的端坐地上,有的結出法印,實在讓人看不明白,如果說是道家,又不是道士服,如果說是佛家,又沒有剃度。

 張兵還以為是在弘揚居士,也就是皈依之後在家修行的信佛之人,但最後也覺得不是。

 疑惑的拿出地圖看了看,這才注意到,此處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佛,傳聞觀音大士大慈大悲,也是救苦救難,對於信徒的苦難,有求必應。所以觀音有三十二應身,這些應身專門為信徒們解決各種願望。

 顯化在信徒中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張兵仔仔細細的觀看,心中再次有所感。

 傳說中佛有三身,法身(大日如來),中道之理體,法力無邊,佛以法為身,所以稱法身。報身(盧舍那佛)智慧與真理功德並存,不在世間傳頌,但卻已證絕巔。應身(釋迦摩尼),為度脫世間眾生而現身的佛。

 佛教把化身,應身這些詮釋得太科學了。如西遊記的唐僧,嘮叨得孫悟空想自殺,並非只是杜撰,因為唐僧是三藏境界,這是佛門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位高僧之一,辯證能力超級霸道,放在現在,也能舌戰群雄,分分鍾把人說得怒跪。

 佛教的各種理論法典經書,經過無數代高僧的努力,已經完善到了幾乎沒有破綻的程度,在其中自然是有道理了,哪怕去掉迷信的部分,依舊能產生信徒,或是引得學者研究,這也是佛教越來越佔據主導的緣由吧。

 張兵觀看了地藏王九大化身,觀想佛陀三大化身,親見觀音三十二應身雕塑姿態,腦海中一輪戰鏡旋轉,隱現十八佛陀結印。

 印有靈,而佛無形,空有不足。而此刻,結印佛陀的面貌漸漸清晰起來,最終轟的一聲,似在天雷落地,迷霧盡除,十八佛陀的面貌出現在腦海中,每一個都與張兵的面貌有七八分相似,且全都面貌莊嚴,是那種讓人一見,就忍不住想掏出所有去供養的超級高僧氣質。

 可就在此刻,張兵腳下一個趔趄,身體不受控制的向前撲倒,耳邊傳來驚叫聲,但他已經聽不見了,結結實實的不知道與誰撞在了一起,最終一起摔倒在地上,幸好,此處地勢還算平坦,道路也不寬曠,不然說不定下午就有保險人員來勘察理賠了。

 “啊,我的腳好痛。”

 李美欣的尖叫聲,終於拉回了張兵的思緒,一看女人坐在地上抱著腳痛呼,眼淚都出來,這讓張兵瞬間傻眼了。

 ps:感謝書友(稻草人)的萬幣打賞!傍晚剛從老家回來,後面每天三更走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