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65章 說齊與裝病
   田單是無意中發現蘇代的,畢竟蘇代一行人行事極為低調。但一個耄耋老人出現在臨淄城,還是足夠地惹人顯眼。

   隨著濟北、河間這兩個原本屬於齊國的大郡落入韓國,齊國已經完全被韓國包圍。田單深知,除了依附韓國,齊國沒有別的出路。

   對於遊走各國的說客,田單向來沒有什麽好態度。在田單看來,說客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蠱惑各國君王冒險,等到事敗,拍拍屁股走人。實在是禍國之人!

   蘇代是何等人物,曾經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攪動天下風雲,如今老而彌辣。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他會出山?!在確認蘇代來到臨淄後,田單就斷定,蘇代多半又是受了諸國的委托,要來拉齊國下水了!

   所以,田單直接將蘇代堵在住處,打了蘇代一個措手不及。蘇代反應也快,既然田單已然找上自己,那不如索性試探一下田單的想法。如果能說服田單,再以重金賄賂右丞相後勝,遊說齊王輕而易舉。

   “本相聽說先生歸隱江東多年,不知這次遠道而來,有何指教?”田單率先問道。

   蘇代最後一次現身是在楚國的郢都,那時候他還是楚國的客卿。在楚國遷都吳縣後,蘇代的消息就不為世人所知。所以,田單推測,蘇代很有可能跟隨楚王前往江東了。如果蘇代承認此事,那田單基本上可以斷定,蘇代肯定是受了楚國的委托,前來遊說齊國。如果蘇代不承認,那也可以找出蛛絲馬跡,推斷蘇代的真正意圖。

   蘇代笑了笑,回道:“丞相說笑了!代不過是一垂垂暮已的老翁。哪裡敢指教齊國的國事呢!”言外之意,卻是承認了自己從江東而來。

   田單當然不相信蘇代的說辭,如果蘇代沒有什麽目標,是不會千裡迢迢來臨淄的。

   “如今韓國北敗燕、趙,南卻楚國,西收秦國。東服齊國。收九鼎於洛陽,韓王稱帝,威儀四方,先生果真就沒有什麽想法?”

   田單的由頭一開,蘇代知道自己不能繼續推諉下去了,否則就是徹底得罪了田單,因此正色說道:“有些淺薄意見,怕入不得丞相耳中,因此方才踟躕。”

   田單頓時就笑了。道:“先生但說無妨!國事艱難,誠宜集思廣益。”

   “韓國已經佔據冀州、淮泗、關中這等膏腴要害之地,其勢已成,唯一可利用者不過立足未穩。故(蘇)代以為,想要解齊國的為難,必須要合縱。否則,齊國為韓國圍困,倘若韓國對齊用兵。臨淄恐難以向諸國求援。”蘇代一面看著田單一面真誠地說道。

   田單眼中的不屑之色一閃而過,蘇代隨即意識到。田單怕是不同意合縱之策。果不其然,田單長歎一聲,極其為難地說道:“先生謬矣!”

   “願聞其詳!”

   “齊國僅余膠東、齊郡兩郡之地,民不滿二十萬戶,兵不過十五六萬。此時合縱抗韓,無異於自陷絕境。但凡諸國有所遲疑。韓國只需命一旅之師便能兵臨臨淄。齊國自保之道,只能是事韓恭敬。以韓國的仁義,想必不會與我們齊國為難!”田單用不容置疑地語氣道出了齊國的求生之道。

   “代不敢苟同!”蘇代恭敬但堅定地回道。

   “自韓王繼位以來,南取益州、荊州,西舉涼州。東割青州、徐州,北收冀州。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亡魏而滅周,繼而稱帝,天下諸侯入朝請服。丞相難道還沒看出來韓王之志,乃是一統天下?!如果韓國只是只求自保,又何必屢屢發動戰事?!韓王又為何稱帝?!為了一統天下,韓國又何來的仁義?!各國若是再獨善其身,割地以賄賂韓國,求一時之安,今日割三城,明日割五城。起視四境,韓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韓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此所謂以地事韓,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齊國已經獻出青州,可韓國還不是依然強佔了河間、濟北,沒有歸還給齊國?!何況,齊國只剩下兩郡之地,又能事韓多久?”

   “即便齊國念及先祖創業艱難,篳路藍縷,不願意再割讓土地,以齊國區區兩郡之地,又怎麽和韓國相抗衡?!難道齊王侍奉韓王還能比周天子侍奉韓王更加恭敬嗎?!韓國既然可以滅掉周祀,未嘗不能滅掉齊祀!!還請丞相三思!”

   田單當然痛心,割讓青州的決定是齊王做出的。那個時候自己反覆進言,韓國不過是在誆騙自己,齊國最多割讓泰山一郡便能讓韓國退兵,奈何齊王不聽!韓國奪取河間、濟北郡後,自己也向齊王進言,建議和燕國做一筆交易,趁著燕軍撤走而韓軍未至的空當,奪取半個濟北郡,奈何齊王生怕得罪韓國,也不聽!這直接導致了齊國只剩下兩個郡,還完全被韓國圍困住。

   憑借著濟水防線和長城防線,齊國還能死守。如果再割讓土地的話,那臨淄都難以保全。割地賄賂韓國的事情齊國是沒這個資格去做了。齊國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交好韓國。韓國怕是也要經略其他國家,不希望齊國在後面掣肘。這就是齊國的唯一機會,最為穩妥的機會。

   但現在,蘇代告訴自己,齊國還有另一個機會,那就是和諸國合縱。但從心理上將,田單對合縱有陰影。上一次秦、趙、齊、楚、魏五國出動百萬大軍伐韓,結果呢,卻是大敗而歸!這一次,再次合縱,聲勢比上次小得多,韓國的力量卻更加強大,有成功的可能?!

   “九國合縱伐秦,還不是一樣兵敗函谷關下?!五國百萬大軍伐韓,還不是無疾而終?!這合縱,人心不齊,反倒是徒增笑話,不如各自為戰。”田單還是不以為然地笑道。

   “五國伐韓失敗的原因丞相很清楚。若無匈奴、越國的牽製。若是齊國肯真心出力,也不至於讓韓國一舉吞並青、徐、涼三州,實力大漲!今時不同往日,九國伐秦時,秦國雖強卻不至於滅掉各國,但韓王滅絕周祀後稱帝。韓王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連魏國這樣強大的國家都為韓國所滅,秦、趙這樣強大的國家都失去了自己的根基,遷都以避難。以韓國目前的國力,亡人社稷易如反掌,各國又哪裡敢不齊心協力呢!(蘇)代知道丞相的顧慮,如果韓國發兵,齊國將無法阻擋,因此不願得罪韓國。但丞相可知,無論齊國侍奉韓國多麽恭敬。韓國最終都要對付齊國!同意合縱,齊國還能有援兵,不同意,齊國只能獨自對抗韓國!”蘇代不無威脅地說道。

   田單皺了皺眉,反問道:“其余諸國也同意合縱?”

   “實不相瞞,代受楚王委派,遊說各國。秦、趙、燕三國已經盡皆同意。只要齊國同意,韓國將成為天下公敵!”

   “楚王為縱約長?”田單又道。

   “如果齊王願意擔任縱約長。代也有把握讓楚王讓出縱約長的位置!”蘇代以為田單有意拔高齊王的位置,故作大度道。

   田單擺了擺手。縱約長的位置可不好坐,一旦五國合縱成功,韓國必定先攻打縱約長以儆效尤,破壞合縱,危險太大了!蘇代的“好意”自己可不敢代表齊王接受。

   “秦、趙、燕三國願意奉楚王為縱約長之事不過是先生的一念之詞,先生口說無憑。又如何取信於單呢?!”

   “丞相不必相信,不過(蘇)代向丞相保證,兩個月內,秦、韓兩國必然決裂,等四國加兵於韓國的時候。齊國再出兵襄助也不晚。不過那個時候,齊國怕是就難以取得四國的信任了!”

   田單仔細想了想,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道:“本相可以支持先生的合縱之策,但如果秦、燕、趙、楚四國不率先發兵,與韓國交惡,休想我們齊國出動一兵一卒與韓國為難!”

   “善!”蘇代的回應只有一個字。

   田單做出了妥協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以重金開道,右丞相後勝等齊國大臣紛紛上書齊王,請求合縱。唯一反對此事的上大夫貂勃在與田單徹夜長談後,在第二天也不再反對蘇代的計策。齊王由此斷定,合縱對齊國有利可圖,於是欣然同意,加封蘇代為客卿,命其往來諸國,負責溝通抗韓事宜。

   蘇代於是離開臨淄,花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抵達代縣。秦王對合縱的事情畢竟一無所知,想要讓秦王入彀,自己還要配合陽泉君他們演一出戲。

   將事情的始末告知趙王后,趙王極其爽快,令廉頗率領邯鄲的兩萬大軍,從雁門郡南下,進攻秦國。

   秦國,晉陽。

   秦王在西苑流連了一個多月後,終於返回了晉陽。處理了積攢了許久的政事後,不知不覺已是三月,正是大地複蘇,萬物更新的時候。這大半年來,天下很是太平,秦王也樂得逍遙自在。失去關中的痛苦雖然還在,但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對於有佳人在懷,美酒在前的生活,秦王很是滿意。

   秦王的生活很舒適,尤其是在秦王的愛妾——杜姬所生的公子學會開口說話後,秦王的心情更是大好!俗話說母以子貴,秦王大喜之下就會有封賞,首先是將杜姬提拔為嬙,位在嬪之上。

   按照周朝制度,天子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後為正妻,余為妃嬪。秦國在稱王后,承襲了這一制度。只不過,當今秦王在即位之前寵愛華陽夫人,並沒有納太多的妾。即位為王后,國事艱難,也沒心情納妾。整個后宮中,除了華陽夫人,不過是九個妾而已。從地位上講,九人中三人為嬪,六人為世婦。杜姬便是三嬪之一。

   考慮到華陽夫人雖然為後,但封號不過是夫人,秦王無論是出於禮法還是顧及華陽夫人的感情,都不能將杜姬封為夫人。但為了顯示自己對她的寵愛,便在夫人與嬪之間設置嬙,以示意杜姬在后宮的地位僅在華陽夫人之下。

   愛屋及烏之下。秦王又尋了一個理由,以微不足道的小功封賞了杜姬的兄長杜蟜。這讓朝臣有些非議,但秦王權作不知。

   原本三月份,秦王計劃帶華陽夫人、杜姬等寵妃出遊。但隨著華陽夫人突然病倒,這個計劃不得不遲緩了。

   對華陽夫人,秦王還是很有感情的。那個時候秦王只是普通的一名公子。悼太子是嫡長子,又素有賢名,按照正常的繼位,秦昭王百年之後,必然是悼太子登基,而秦王到時候會返回封地,做一個閑散公子,縱情山水。至於迷戀權勢,像平原君、孟嘗君、信陵君那樣結交天下名士、豢養賓客在秦國是萬萬不能的。有了“四貴”的教訓。身為秦國公子只能是小心翼翼,不沾染半分權勢。

   秦王那時候一想到要返回封地、夾著尾巴做人就很是沮喪,是華陽夫人寬慰秦王,幫秦王渡過難關。那時候,無論秦王在外面做了什麽,華陽夫人都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條,無一點怨言。或許是沒有子嗣的緣故,秦王在沒有成為太子前便很是優渥華陽夫人。等成為太子。這種愧疚就更重。

   所以,當華陽夫人垂淚希望過繼子楚。立他為太子的時候,秦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不僅僅因為秦王寵愛華陽夫人,也因為秦王知道,華陽夫人在自己身後無怨無悔默默付出了許多,自己虧欠於她。

   如今華陽夫人臥病在床,秦王說什麽也不能拋棄自己的結發妻子去郊遊。反倒是杜姬仗著秦王的寵愛。堅持去郊遊,惹得秦王發了一陣怒火,也讓杜姬明白,雖然秦王寵愛她,但在秦王心中。她的地位還是不如華陽夫人。

   於是,如華陽夫人的心願,秦王留在了宮中,對華陽夫人經常探望,而且,一待就是好幾個時辰。最開始的時候,華陽夫人裝作身子匱乏,每每在秦王前來探視的時候裝作昏迷。秦王為之垂淚。後來,便假裝發高燒,說起了胡話,每每提到“秦王”、“子楚”的名字,讓秦王更是緊張。服用了一段時間的湯藥後,華陽夫人總算是“清醒”了過來,讓秦王大喜。

   這一日,秦王親自服侍華陽夫人服藥,一如當年秦王還不是太子的時候,華陽夫人服侍生病的的秦王服藥。只不過藥才喝了幾小口,華陽夫人的淚水就撲簌而下。

   秦王頓時緊張地問道:“是不是湯藥太燙?”華陽夫人搖頭。

   “是不是湯藥太苦?”秦王又道。

   華陽夫人依然搖頭,淚如雨下。秦王頓時沒了方寸,著急地問道:“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寡人這就傳太醫!”說完,就要吩咐殿外的小黃門。

   華陽夫人終於仰起了梨花帶雨的臉,哀怨道:“臣妾是想太子了。太子遠在洛陽,孤苦伶仃。如果太子此刻在晉陽的話該多好啊!可以服侍湯藥給臣妾,可以為王上分憂國事!”

   秦王默然不語。華陽夫人又道:“還有那可憐的政兒!出生兩個多月,居然還沒有見到自己的祖父、祖母。每每想到這裡,臣妾心裡就很是難過!”說完,華陽夫人哭得更是厲害。

   秦王終於開口道:“太子去洛陽已經六年了吧!寡人都記得!但太子是為我大秦去的洛陽,寡人怎麽會容忍他在洛陽受委屈呢?夫人放心, 寡人這就派人送千金給太子,再備上厚禮給王孫,選派幾個乳娘和機靈的丫鬟,勢必不讓太子一家受了委屈。”

   對於秦王的避重就輕,華陽夫人當然不滿,嗔怪道:“王上就知道欺負臣妾。臣妾的意思是,咳......咳,咳咳,臣妾的意思是想讓王上接太子回來。太子已經去了六年了,王上難道不享受父子人倫嗎?!就算王上不想,臣妾也想太子常伴左右!咳咳......別的妃嬪都有子女相伴,唯有臣妾孤苦無依。王上忙於國事,來看臣妾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日裡,臣妾只能對著鏡子,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甚是淒涼。如果王上可以派人接太子一家回晉陽,那太子可以幫助王上料理國事,臣妾也能照顧王孫,這樣多好啊!”

   秦王面露猶豫,華陽夫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國事操勞”,而是太過寵愛杜姬,她這麽說是顧惜自己的顏面,不願意與杜姬爭風吃醋。如果華陽夫人說的是旁的事情,比如說為陽泉君求官,或者要什麽封賞,自己大可答應。但太子子楚作為質子一事關系到秦、韓兩國的關系,如果自己突然要把太子一家從洛陽接回晉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怕是會生出許多事端。這才是秦王的顧慮。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