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3章 3條道路
ps:新書已經想好寫東漢末年的了,哪位如果有東漢末年的地圖,比較精確到州郡縣的,歡迎提供,要全圖,這樣好繼續作圖!o(n_n)o謝謝

 “朕欲要平定天下,諸位愛卿有何良策?”韓天子的一句話頓時讓群臣沸騰起來,韓國已經整整六年沒有用兵了,除了鎮壓南蠻的小規模叛亂外,韓國根本沒有用兵的機會。這讓文臣們喜笑顏開,將軍們抓耳撓腮。但一統天下的巨大的功績,即使再保守的人也覺得,統一天下的機會已經到了!

 “皇上只需分給微臣三十萬大軍,微臣保證半年之內為皇上滅掉秦、燕、趙三國。”車騎將軍蒙驁最先開口道。

 蒙驁這麽一說,其他將軍都笑了。如果韓天子采納了蒙驁的建議,那自己這些人只能乾巴巴地看著蒙驁建功立業了!三個國家,至少也得三個人領兵吧!蒙驁想吃獨食,眾人自然鄙視。

 衛將軍韓騰立即反駁道:“微臣以為,車騎將軍誇大其詞,有欺君之嫌。單憑一路兵馬,逐個擊破秦、燕、趙三國,也許一年以上的時間。除非分兵,方有可為!”

 蒙驁強辯道:“三十萬大軍,滅秦只需十五萬,滅趙只需九萬,滅燕只需六萬。微臣令麾下軍隊兵分三路即可,廉頗已老,燕國更無名將,微臣手下足可對付燕、趙兩國,微臣親自對付秦國,也無問題!”

 “微臣以為,兵者,國之大事也!雖然廉頗已老,卻尚能飯,趙王對其信賴有加。雁門、雲中邊境多山地。利於趙軍防守。燕國更是地處偏遠,勞師遠征,不得不謹慎!皇上想要滅燕、趙。當出八大將中的兩位!”

 群臣聽到這裡後,也都笑了。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因在軍中地位極高。稱之為八大將。成為八大將乃是對個人軍事指揮能力的極高肯定,非韓天子信任,軍士敬服者不能任之!

 “臣以為衛將軍所言甚是!”驃騎將軍李牧等人紛紛響應,弄得蒙驁老臉通紅。

 “大將軍以為呢?”韓王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白起,問道。

 眾人的目光也是看向白起,雖然白起年事已高,但誰也不能小覷一個曾令天下膽寒的名將。韓天子力排眾議,任命白起為大將軍。王翦為前將軍,項燕為後將軍,景陽為司寇,更是收復了涼州、荊州、揚州的民心,讓天下百姓都看到了韓國的包容。按照韓天子的說法,不論出身,不論籍貫,唯才是舉,唯才是用。

 “臣以為,只要滅掉秦國。燕、趙勢必膽寒,皇上可傳檄而定。如果想要減少損失,先滅秦最好。”白起回道。

 韓天子哈哈一笑。望向丞相范睢等一乾文臣。范睢深諳韓天子的心裡,更清楚禦史大夫這個職位是留給呂不韋的,也是出言道:“滅秦以令燕、趙膽寒,無論燕趙肯不肯投降,都於我國大善!可行!”

 太尉魏轍也知道其中的內幕,道:“臣以為,滅秦最好!秦國既滅,燕、趙不足為慮!”

 韓天子連連點頭,道:“以朕的想法。為保完全,十萬大軍進駐代郡。十萬大軍進駐漁陽,以防燕、趙兩國插手。再派十萬大軍北出上黨。攻打秦國。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英明!”群臣齊聲說道。

 誰都看得出來,韓天子是想要令秦國左右為難。韓國出兵攻打汾水以東的城邑,秦國若是發兵去救,必然是從河東、太原兩郡調集兵馬,派的少了,不起作用;派的多了,又會造成兩郡的空虛。秦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韓國佔據這些土地,而不敢輕舉妄動。

 兩個月後,秦國接到了韓國出兵十萬北出上黨的消息,晉陽城一片愁雲慘淡。

 秦王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可誰也不肯先開口。汾水以東的城邑,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了,但就這麽建議秦王放棄,誰知道心高氣傲的秦王肯不肯接受。尤其是這一次,韓天子居然是禦駕親征,帶領羽林、虎賁等精銳,滅秦之志昭然若揭。

 末了,秦王只能點丞相呂不韋的將,道:“丞相,韓天子邀寡人會獵於陽邑,你說寡人是去還是不去?”

 “啟稟王上,臣以為,王上若是不去,必然會令韓國小覷。韓國便有理由攻打我們秦國!如今,三川郡和扶風郡的韓軍蠢蠢欲動,似有攻打河東、上郡的跡象,韓國兵強馬壯,遠非我們秦國可以比擬的!如果韓國有滅秦之心,我們也難以阻擋。不如欣然前往赴約!臣以為,韓王重信,應該不會趁機扣押王上!”

 秦王有些亂了方寸,完全聽信了呂不韋的話。楚懷王當初和秦昭王會盟,結果是被扣押在秦國。趙惠文王和秦昭王會盟,憑借藺相如的機智,全身而退!秦王可不想享受楚懷王的待遇!

 “會不會太過危險?”秦王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說道。

 “臣願意將兵八萬,護送王上前去參加會盟!必然護得王上完全!”呂不韋保證道。

 秦王這才放下心來。公元前二四六年十一月,秦王在呂不韋率領的八萬大軍的護送下,渡河前往陽邑。

 此時的陽邑城,方圓數十裡完全被韓軍清空。秦國君臣一行抵達的時候,還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過,在發現韓軍並沒有對自己發動攻擊的時候,秦王的心稍安。

 韓國丞相范睢作為韓天子的使者,拜謁了秦王,跟秦王商量了會盟的時間和地點。時間倒是無所謂,地點才是最關鍵的,無論是秦王還是韓天子,都不可能深入虎穴,到對方的營寨。最後達成的協議是在雙方營寨的中間,建立一座高台,雙方各派出三十人的護衛及十名女婢。除此之外,不得有任何閑雜人進入高台五裡范圍以內。韓王、秦王自然是主角,呂不韋、范睢作陪。兩國的軍隊各自後退十裡,以策萬全。

 不得不說。韓國以器械聞名,來自漢邑的能工巧匠只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就搭建了一座結實的高台。

 等到會盟了這一天,秦王顫顫巍巍地走上了高台,雖然呂不韋再三保證,韓國如果敢耍什麽花樣,自己精心挑選的護衛一定可以護送秦王返回營寨。但秦王總覺得心裡很是難安。韓王的霸氣、自信,讓秦王與之相比,相形見絀。但秦王已經不能後悔。只能硬著頭皮向韓王作了一個揖,誰叫自己只是王,而韓王卻是天子呢,矮了半截。這就叫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秦王,朕來得冒昧,還望不要見諒啊!”韓王就像是此間的主人一樣,招呼著秦王落座。

 對於眼前這個鬥敗了昭王、孝文王的厲害角色,秦王生不出半分的抵抗之心,老老實實地落座。還要道謝:“寡人謝過天子!”

 秦王很清楚,韓國已經無可匹敵!滅掉秦國是早晚的事情!但早和晚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就比如隨著韓王的年老。卻遲遲沒有立下太子之位,讓群臣捉摸不透,更讓韓國諸公子蠢蠢欲動,以為韓王有意立賢不立長。如果韓國因為繼承人的問題而發生內訌,那秦國的國運就有得改了!不過,韓王很注意保養自己,看上去活到七十歲沒有問題!能不能等到這個機會就不好說了。

 此時,侍奉在秦王一旁的秦國丞相呂不韋選擇性地忽視了韓王的無禮,這讓人很奇怪。只是。秦王完全沉浸在韓王強大的氣場壓力中,無暇顧忌。

 “秦王覺得寡人的韓國如何?”韓王漫不經心的一句話讓秦王剛剛放松了一點的心又緊了起來。

 “自然是強大無比。不過。當初齊桓公稱霸時,齊國亦強!可見。強弱還是會發生變化的。”秦王鼓起勇氣,大膽說道。

 韓王頓時就笑了,秦王臉色頓時就變了,以為韓王的氣極反笑,但身為一國之君,又容不得秦王低下頭認錯,秦王只能兀自保持著僵硬的表情,沒有收回自己的話。

 “這國,本來就沒有一直強盛無比的,興衰乃是自然之道。不知秦王是否覺得,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韓王問道。

 秦王一愣,然後不得不承認,韓王的話說得看似簡單,卻是至理。哪個明君不想統一天下,成就無上功名,流芳百世?!總有一個國家會出明君,滅掉其他國家,一掃宇內!

 見秦王同意了自己的觀點,韓王又道:“寡人已經在邊境上準備了三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攻入上郡、河東,燕趙兩國的邊境上,朕也有足夠的大軍,可以讓兩國不敢妄動。秦王覺得,朕若要滅秦,秦國能抵擋嗎?”

 秦王的臉瞬時就白了, 以為韓王這是要和自己攤牌,當即望向呂不韋,求助該如何應對。不過,韓王緊接著開口道:“當然,朕要取信於天下,不屑於用這樣的伎倆!朕隻問一句,秦王覺得可以抵擋嗎?”

 “自是不能!”秦王低下了頭,但隨即,又昂起頭,說道:“但秦國一定會讓韓國付出慘重的代價!秦國絕不會像齊國、楚國一樣,不戰而亡!”

 韓王撫掌大笑,用滿是欽佩的目光看著秦王,開口道:“不錯!貴國如果上下一心,的確可以做到這一點!只不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朕發兵的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倒戈!”

 秦王默然不語,當然知道韓王說的都是實話,因此無法反駁。

 韓王又道:“這天下已經流了太多的血了,朕給你三個選擇,第一、向朕投降,寡人封你為君,世襲罔替,另外將鹹陽或者雍城封給你,作為食邑;第二、回去整兵,與朕一戰,不過,等你兵敗之後,只能落得和魏圉一樣的下場——圈禁。第三、朕許你帶走五萬大軍,你可以遠走塞外,這世界,遠比你想象的大!若是你不服氣,可等在塞外立足腳跟後,與朕的子孫爭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