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77章 青州之戰
司馬懿回到府中,還沒來得及休息,司馬師便悄悄走了過來:“父親,二殿下已在客廳相侯。”

 司馬懿一笑,雖想到孫慮肯定會找他問計,卻沒有想到他會來的這麽快,看來二殿下欲得青州兗州之功,完全蓋過太子孫登之念,還是強的很強,只不過,二殿下畢竟還年輕,為人處事個別地方略有些生澀,顯得不那麽成熟,今日在殿上與孫登相爭便是一例,不過,司馬懿並不打算在之方面提醒孫慮,雖然隻與孫權見過幾次面,但司馬懿已經敏感的發現,孫權十分喜歡這個敢闖敢乾的二兒子,這種喜歡達到了溺愛的程度,這或許是因為在性格上,孫慮比孫登更象孫權的緣故,每當孫慮表現出那種不成熟的地方,孫權反而會需心的加以指導,司馬懿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教他成熟,反而會讓孫權感覺不到教導兒子的快樂。

 司馬懿當下起身來到客廳,兩人雖然相熟,但孫慮卻還是喬裝改扮了前來的,畢竟孫慮雖得孫權信任,卻也並不想讓孫權覺得自己這個二兒子在拉幫結派。有些事情做是可以的,旁人知道也無所謂,但真正見到讓人抓到尾巴就不成了。

 孫慮一見司馬懿進來,當即叫道:“司馬先生,你在殿上可把我嚇了一跳,開始我簡直以為你被我大哥收買了呢。”

 司馬懿一笑:“殿下取笑了,司馬懿既從殿下,自然會一心為殿下打算,安會投靠旁人,不過,殿下,今日殿中,眾文臣所思亦不無道理,季漢詭導,不可不防,殿下還要早做打算才是。”

 “防?”

 “不錯,我攻曹魏,季漢肯定會動手,殿下有機會還要向陛下請示,呂范等人文武雙全,派去對陣薑維王平諸人,再合適不過了。”

 孫慮大笑:“我怎麽忘了此事,好,我明日便入宮見父王,讓他安排此事,這些人雖然沒有進攻的本事,但防守還能拿得出手,而且,就算他們有了什麽閃失,也也我們無關,當真妙計,不過。我們真不知該希望季漢出兵,證明他們是對的卻季漢殺了好呢?還是該希望他們是錯的,卻能保全性命的好。”

 司馬懿一笑。卻沒回答。

 孫慮笑過一陣,向司馬懿道:“司馬先生。此次北進,我準備與你一起進青州,你看如何?”

 司馬懿道:“能為殿下效力,司馬懿求之不得。”

 孫慮大喜:“那好,你我二人聯手,打下曹魏,羞一羞孫登的面皮!”

 。。。。。。。。。。。。。。

 我在雒陽,一直在緊張的關注著戰局的進展,我雖然確信東吳肯定會北攻曹魏,但一日得不到準確的地消息,便一日不得安寧,相比之下,先生倒是一付成竹在胸的樣子,看到他安寧的確良搖著羽扇,我的心地漸漸安穩下來。

 時進八月,正值中秋,百姓都在忙著收割田中莊稼。曹睿以魏王的身份向我們提出申請,由於一年來征戰,又丟了冀州,糧草不足,問朝庭能不能供應一部分。

 我想象不出曹睿在寫這紙奏折時是個什麽心情,僅他藏在鄴城一地地糧草,就足已供應他現在所有部隊十年之久,可他現在卻只能為了糧食而向我低聲下氣哀求,為五鬥米粉折腰,若啊,若只是他自己,以曹家人之傲,只怕是說什麽也不會低頭。

 可是,就在我心有些軟弱的時候,孔明已經開始寫回信:“若糧食不足,請魏王來東京雒陽就食。”

 一句話,把曹睿打落了深淵,送上了絕路,先生說,季漢沒有多余的糧食來供養一個禍患,也沒聽說過釣魚前還要把魚餌喂飽了的。“

 我隻得代曹睿苦笑。

 曹睿投降季漢要本就是權宜之計,他自然不肯親來雒陽,雖然他現在被封魏王,也派質子入應變,但曹魏兩州之地還是他自己說了算,他眼下無子,所派生的質子也只是一個叫曹廉的家夥,他是曹操長子曹昂地繼子之子,與曹家的關系遠到一定程度了,根本就是一個擺設,對曹魏一點影響都沒有。若是曹睿按孔明所說親來雒陽,那就如鳥投籠,如魚入網,整個曹魏就真的成了季漢之一部,一切就又不同了。

 季漢不肯給浪食,兗州青州又養不活這許多兵馬,無奈之下,曹睿竟然打算在大戰之前削減兵馬,曹休諸大臣苦苦進諫,這才改變了他地主意,曹休出主意,派兵前往徐州搶糧。

 徐州眼下是東吳之地,雖然經了戰爭,糧草也不……,但總比沒有強,從曹魏從出的征糧小分隊紛紛來到徐州。

 與此同時,孫權再次遺使季漢,說明自己並非想與季漢為敵,但是,曹魏曾數次進攻東吳,殺死東吳兵將無數,實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次北來,必報此仇。同時,東吳同意將上庸三城交還季漢,以換取青兗二州,而季漢也再次回書東吳,上庸三城本屬季漢,不可能當成交換條件,天下已無曹魏,東吳若攻青兗二州,必然導致兩國再次交兵,如江吳敢進青兗二州,季漢會先拿荊州地陸遜開刀。

 但是眨眼之間,東吳再次將使者派到季漢,說曹魏已對東吳開戰,眼下不是東吳與季漢為敵,而是曹魏與東吳為敵,東吳現在是被迫應戰,所以,東吳要出手了。

 當然,一切都只是借口,就算肩負著和平使命的使者也知道,時局發展到今天,季漢和東吳之間,這一戰是無可避免了,東吳不可能放棄可能得到青兗二州的機會,而季漢也不會任由東吳坐大,所不同者,只是季漢與東吳何時琥式交鋒罷了。

 八月二十一日,孫慮,司馬懿,孫韶,丁奉四人引軍八萬進攻青州,徐盛,朱然,朱桓,呂岱引軍五萬進攻相郡,進逼龐德,石韜部,呂范,朱績,虞翻引軍三萬進駐南頓城,與薑維,王平部隔穎水相望。

 。。。。。。。。。。。。。。

 曹魏搶糧的部隊正遇上司馬懿所部,司馬懿探知居然有幾支小分隊衝到下坯附近,立即安排人在他們的歸隊上陰截,帶著糧食返回的小分隊被一擊而中,大部成擒。司馬懿當即審問,得知曹魏缺糧地實情之後大喜,建議孫慮帶浪北上,以糧誘城,孫慮向孫權匯報後得到支持,眼下曹魏勢敗,各地守官人心惶惶,早沒有什麽忠心可言。見東吳前來,又帶著糧食,早就餓壞了的城守們紛紛開城歸順,結果這一路上兵不血忍刃,連取十城,孫慮喜出望外,對司馬懿連加讚賞,一旁孫韶甚不服氣,只是冷笑,司馬懿看到,淡然一笑,並不出聲。

 孫韶字公禮,本姓俞,後賜姓為孫,他身高八尺,儀容英俊,風度文雅,他十七歲從軍。收河余眾,繕治京戲城,修建工事,甚得孫權重視,另其統河部,以曲阿,丹徙為其封地,自置長吏,及孫權為吳王之後,遷建武將軍,封建德侯,韶久戍邊疆,善養士卒,得其死力,與曹魏作戰,幾無敗績,最為得意的是黃武三年(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於冬日至廣陵,臨江觀兵,有渡江之南,當時徐盛在南岸弄鬼,以稻草假作城池軍馬,旌旗綿延數百裡,令曹丕大驚,當時天寒冰厚,魏舟不得入江,曹丕見波濤洶湧,歎道:“唉,這是老大要將天下分為南北啊!“曹丕見波濤洶湧,歎道:”唉,這是老天要將天下分為南北啊!”加上被徐盛用火計進攻,於是退兵北還。此時孫韶與勇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悄入魏境,於夜間悄行至曹丕回軍路上,猛然衝出,魏軍大驚,孫韶等等繳獲曹丕的副車羽蓋而回,這一戰成名,孫韶成為東吳一流的勇將,他自然不太看得起投降過來的司馬懿。

 司馬懿也算識趣,下一戰並不請戰,孫韶討令,引本部人馬主動出擊,曹魏軍馬在程武的帶領下一敗再敗, 狼狽不堪。正當孫韶韶得意之間,突然號炮聲聲,不絕而耳,張虎自左殺出,樂林自右殺出,一場大戰,直殺得天昏地暗,孫韶被困惑重圍之中,幾番衝突不得逃生,忙亂之間,被張虎一箭射中大腿,落於馬下,得高壽奮力搶回。

 此時丁奉引軍趕到,奮力殺透重圍,救出孫韶,敗回本職,所奪之地,皆被曹魏奪回,張虎眼見丁奉,怒不可遏。張虎之父,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大將張遼張文遠就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腹部,傷病而死地。他引軍急追,連以三箭,皆被丁奉用槍撥開,丁奉回身一箭,張虎急避時,卻被射中馬腹,戰馬倒地,將張虎摔下馬來,張虎隻得含恨而歸。

 孫韶丁奉回到大營,面有慚色,司馬懿含笑道:“兩位將軍不必氣餒,勝敗不過兵家常事,更何況,程武乃是曹魏剝肅侯程昱之子,自幼精通兵法,善於用兵,乃曹魏傑出人才,張虎樂林,亦是一時之雄,懿有一計,可破曹兵,但隻虎二位將軍不從二殿下號令,又看不起我這個降人,故不敢多言。”

 孫韶丁奉各低頭道:“將軍不要多說了,我等知錯。”

 司馬懿見折服用了二將,心中亦喜,道:“好,既如此,且聽我道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