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
離開臨晉,我一路經過高陵、涇陽、池陽、武功、新平、漢興,並渡河至董卓的郿塢駐留了好久,著實感歎了一番,然後取道鹹陽,於四月中才回歸長安。

 這一種行來,我所獲頗多。不但熟悉了山川地理,人文掌幫,更是幾乎與所有的封疆重臣進行了單獨的談話,真正對我軍的情況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其間,共收到各種建議條陳二百余條,摘了七個屬員的帽子,訪到十幾位賢才,並推薦給地方官吏。

 關中龍興之地,幾乎每一個地方都與史書上的事例一一對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一路的巡遊,使我閱歷越加豐富了,似乎每一天都有無數知識洶湧而來,讓我成長再成長。

 而這一路上,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自古以來,太子都是不得乾政的,而出遊與結交大臣更是帝王慎之又慎的事情。以曹丕為例,他也是成為魏王之後才開始出巡,為何父親提前讓我出遊了呢?

 而朝政改革這樣觸動眾人利益,又容易引發矛盾和容易引發怨氣的大事,父皇卻與丞相一力擔之,讓我在外面躲過朝中的旋渦,他們又是如何想的呢?

 如果我所猜的是真的,那麽父皇是在為我鋪路?想到這一點時,我的心著實興奮和感動。若父親當真是這樣為我做的,那我從前的所做所為,著實是太過令父親寒心了。

 懷著這種心情,我回到長安。沒有休息,直接上殿向父皇匯報。

 才能到殿前。便聽到父皇正在對大儒秦宓發怒:“腐儒。你想取死不成!這天下大事,豈是你所能知道的!”

 秦宓道:“陛下,天下之事,天下之人皆可言之,陛下不納忠言,一意孤行。與桀紂之君何異?”

 我心一驚,在另一個世界,便是父親伐蜀,秦宓也未出如此大逆之言,今時為了何事?他在找死不成?

 果然父皇大怒。咆哮如雷,喝道:“來人,將秦宓拖出去……”

 孔明早已站了出來,他攔住了父皇,轉向秦宓:“大膽秦宓,休得放肆,如此咆哮朝堂,哪裡還有朝儀?”說著他又轉向了劉備:“陛下,秦宓不遵朝儀,可交有司發落。”當殿謗君被他輕輕揭過。隻說是失儀,自然是在袒護秦宓了。我松了口氣。無論如何,秦宓地命是保住了。

 果然,父皇氣喘籲籲地盯著孔明,終於點了點頭。孔明的話,他總是肯聽的。

 一時侍臣宣詔。令我上殿。我上前行禮:“父皇,兒臣回來了。”

 父皇看了看了,略笑了下,說道:“回來好,回來好,先回東宮休息休息,洗瀨一番。現在我也有累了。今晚上,我在扶荔宮設宴,咱父子團聚團聚,叫上人三步,還有丞相。孔明,別說你公務忙,你是一定要去的。”孔明稱是。

 父皇頭也不回的向后宮去了。

 孔明歎道:“陛下身體越來越不好,而且易急,易怒,每日上殿不能超過三個時辰,否則就支持不住了。”

 我望著父皇遠去的背景,良久不語。

 孔明道:“殿下,這季漢地擔子,你要多擔一些了。”

 孔明個說話做事都極穩定的人,他不會無緣無幫說出這樣的話來,我心中不由一沉。

 扶荔宮為武帝所建,當年他從南越搜集奇石異草,在此宮種下蒲百本、山薑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龍眼、荔枝、檳榔、千歲子、甘橘皆百余本。可是現在這些奇花異本殘留下來的已經不多了。

 長安的晚上不許出門地,由於此時多是以松明把照明,極易發生火災,所以晚上不得隨意舉火,不得夜作。城門緊閉,實行宵禁,不得出行。光武帝當年出獵,回來晚了,城門官就不放劉秀入城,結果劉秀隻好無奈的在城外住一夜。不過今夜有父皇旨意,我自然可以通行無礙了。

 從東宮出來時,太陽落山不久,暮色未濃。道路用翻車渴鳥(漢代路上灑水之器)噴灑過,濕漉漉的,空氣裡飄蕩著泥土的氣息,行不多時,正遇上孔明的素輦,我縱馬上去見禮,問孔明道:“先生,白天父親為可與秦宓生氣?”

 孔明道:“秦宓指責陛下與民爭利。”

 原來如此,我放下心來。其實這種爭論早就有的,季漢不算強大,而為了生存,就必須養兵,必須加稅,必須有財政來源,為了增加收,季漢把鹽、鐵、絲等產業全部官司營。不過由於民生凋蔽,無數大臣希望休養生息,讓利於民,反對現行政策。秦宓不過是出頭的椽子,其實就連孔明先生的好部下蔣婉等人,心中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在現在地情況下,不加稅能行麽?曹魏與東吳虎視耽耽,戰爭隨時會起,想讓利,該如何來讓?若只是因此,父親要殺秦宓倒也不算是做錯。

 走在靜謐的長安街市上,馬蹄聲清脆地回響在深重地夜。這睡熟了的城市,是如此祥和,我望望明亮的星空,長長地吸了一口清新的夜風。這一刻,真美,美地讓人永遠也不想記起什麽叫“戰爭”。可是,戰爭是忘卻便可以不發生的麽?

 “先生,我想……”

 “殿下,請說。”

 “我想,我們要想辦法,阻止曹軍的進攻,讓他們內亂,讓他們無法發兵。”

 孔明一怔,素養輦一搖,他晃了一下:“如何才能讓曹魏不發兵呢?要知道。我們已經打下長安。過了潼關就是洛陽了,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人安睡?”

 “是啊,如何才能讓曹魏不發兵,讓他們內亂呢?若是去年曹操新死時,我軍有現在的實力。不用說也能讓曹魏四分五裂大熱鬧一場,而今曹丕蕭牆之禍已平,外患內憂已定,若要他再亂,只怕是難得很了。”

 “太子,丞相,到了。”侍臣說道。

 “車騎將軍到了麽?”我問道。

 “還沒有。”

 我陪著孔明入園,遠遠就看到***通明,照如白晝。父親虎據桌前,竟然獨自開始飲了起來,嘴裡還哼著什麽。凝神聽時,卻是自幼便熟識的高祖大風歌。

 “大風起兮去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起當年,父親也算是成就了一番霸業。但是比之高祖還是大有不如。就算高祖得天下英才,還感歎無人可用。何況是父親呢。

 聽著聽著,曲風一轉,卻變成另一首曲子:“秋風起兮白去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忙。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這一曲,卻是雄才大略,威赫一時的漢武帝劉徹的《秋風辭》。當年武帝行幸河東祭祀地神,橫流汾水,在舟中與群臣歡宴,回望長安,目觸心感,即興寫成此曲。這是一曲哀歎英雄遲暮之歌,以香花芳草受秋風摧殘自擬,提示人的生命與不可抗拒地自然規律的矛盾,又表現了對青春盛年和美好事業的眷戀。全篇很自然的將慷慨沉雄與哀怨淒惋融成一體,詞句雖略有豔麗卻不纖弱。實在是帝王詩歌中難得的精品。此刻在武帝留下的園中,父親唱起此曲,其意何在?

 我自品味首,孔明上前道:“陛下。”我忙也施禮,叫道:“你皇。”

 父親看著孔明如同臨朝一般地樣子,微微有些著惱:“孔明,今天是家宴,隻論私情,不談公務,也沒什麽陛下。別擺出丞相的架子好不好?”

 孔明搖頭,從容道:“陛下,此事恕亮不能從命。自古君臣有別,上下不同,行止若無分寸,如何來引導朝臣。”

 “好了好了。”父親忙打斷孔明的話頭,搖頭道:“別說了,別說了,我都明白。孔明啊,你這個人哪裡都好,就是有時候太死板。今天你別這樣好麽?說實話,你叫我陛下也好,大王也罷,我都不喜歡,都感到生分,沒有原來你叫我主公時親切。這點你就比不了憲和,他都當了了,還是那麽放蕩不羈,在我眼前,從來沒個臣子的樣子,整天嘻嘻哈哈地。還記不記得我禁酒之時,他做得比喻?”父親孩子氣的眨眨眼,笑了起來。父親為了節約糧食,不準民間造酒,甚至規定查出釀酒的器具來,便要治罪,簡雍便私下裡指著大街上的男女行人道:“他們要為苟且之事,為什麽不抓他們?父親難怪問他怎麽知道。他說,他們帶著行事的器具。

 孔明一回思,也自笑了:“簡憲和為人外表簡漫,內裡細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唉,一眨眼,憲和去了兩年多了。雲長(關羽)、憲和(簡雍)、公佑(孫乾)、子仲(縻竺)、孝直(法正)、漢升(黃忠)、霍峻……這才幾年,老弟兄們就一個個的去了,現在許靖也是病病歪歪。我這些日子,累得頭都快炸了,可身邊連個說知心話的都沒有。當這個陛下,那麽容易麽?那個秦宓,居然當面說我是桀紂之君?孔明,你是知道我的,憑心而論,我是麽?我老了,但我沒糊塗到不辯是非的地步。為了百姓,我可以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當年離親野,你見到地,數十萬百姓隨我渡江。可今天,卻落這麽個名頭!唉,我真想早點把這個破帽子丟給阿鬥,好享幾年清福去。”

 我站起身來,不知他的話是真是假,也不敢偷看孔明和父親的臉色,只是退到一邊。忽聽園門外一聲大叫:“大哥!”正是張飛大步奔了進來。

 一見張飛,父親的臉笑開了花:“三弟,還是你這聲大哥新啊!我聽著就象心裡開了兩扇門!快來,快坐到大哥身邊來!”

 張飛走到我地身邊,環眼一閃,大手拍在我的肩上:“怎麽看你又瘦了!”

 我被拍得一咧嘴,笑笑沒出聲。

 父親拍著張飛的手,大笑著讓他坐下來,吩咐開宴。

 父親在席間道:“我大漢立國至今四百二十七年,其間西漢十二帝,東漢十二帝,聖壽最長的,能活過六十歲的,無非是高祖(劉邦)、孝武(劉徹)、世祖(劉秀)三人而矣, 此話活過四旬的七人,三旬的四人,三旬以下的高達十人,竟再一人可到天命之年。雖然是壽受於天,亦可見為帝之不易爾。相我劉備,雖為漢室苗裔,然自幼孤苦,又逢亂世,與二弟三弟諸人,北戰南征,無立足之地,及得孔明,如魚得水,會集群賢,統馭千軍,借荊州,取兩川,掃蕩雍涼,定都長安,用有今日之季漢。這第一杯酒,我敬孔明。”

 孔明為百官之首,才華蓋世,以法治國,事無巨細理得頭頭是道,不偏私,不護短,當賞時,就是仇敵也照賞不誤,當罰時,便是親幫也照罰不殆,威望素著。民間百姓,常有視之為神人者。百官中,雖有李嚴等數人不服他,但今日宴間三人,卻都明白孔明的重要的。

 孔明忙長跪而起,道:“陛下此話,愧殺亮也。陛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故天下英雄願為陛下效命,雖死不辭。亮一介布衣,身受陛下三顧之厚德,敢不效犬馬之勞?”

 父親隻一句話就攔住了孔明的話:“孔明,這評價,你當得起,你當得起的!”他舉著手中的杯。

 孔明舉著手中的杯子,眼中閃著淚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