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95章 相攻
龐德兵馬退後,時間已至半夜。中軍將令才跚跚來遲:“各軍退後五裡,再行扎寨。”沒有反擊,沒有固守,只有退卻,對漢軍的進攻竟似毫不在意,不氣不急,不敗卻示之以敗,這是為什麽?荀惲突然感覺,陛下對這次季漢的進攻是提前知道的,並且此次退兵也是有計劃的。可是,這樣的退兵,能起到相應的作用麽?

 前軍隨號令後退,一時人聲糟雜,傷者呻吟。大軍正退之間,突然感覺到身下的大地在不停震動著下沉著。散亂的魏軍向西看去,一起發出恐怖的尖叫:“天呐!”

 西方,猶如黑夜中突然出現的鬼魂,數千名騎兵組成的方陣正向他們衝來!仿佛一頭鋼鐵的巨龍,張牙舞爪、迎面撲來,帶著死亡的寒氣的長矛如林而至,將面前的敵人一個個斬易的刺穿,掛在矛頭之上,漆黑的兩翼無聲的伸展開去,陰森可怕。漢軍的騎兵,全軍出動了麽?這可是夜裡,他們竟要在夜裡進行決戰?

 還不及多想,乾裂刺耳的馬蹄聲如同霹雷滾滾而來,他們就如同一陣旋風襲來,橫掃、摧毀一切。在這股可怕的毀滅洪流面前,魏軍的圍欄、帳篷、房屋、人馬如同紙糊似的摧潰瓦朽,四散逃命的魏軍兵士發出一片死亡的絕叫,被這股鋼鐵的洪流壓成齏粉……

 荀惲的軍隊不由自主的被卷入亂軍之中,他如陷噩夢一般,身不由己的隨著人馬後退,再退,那一刻,他首次感到了在大軍中的無奈。漢軍地第二次來襲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算是司馬懿也認為漢軍的進攻進為撤退作幌子。沒想到一向以智計聞名的諸葛孔明會這樣硬來。以弱擊強,正面攻擊,這是喜歡用智的諸葛亮打的仗麽?張飛還差不多。這樣一來,漢軍還要不要退守長安?還要不要用謀用計?

 倉促之間,曹丕也被漢軍一往無前的氣勢所觸動,心存驚怖,當下傳令曹真和張郃的前軍死守,中軍後退。司馬懿和陳群急攔道:“陛下萬萬不可,中軍一動,軍心皆失。今夜之戰必然慘敗。臣願為為陛下守中軍。”

 曹丕心下恨極,正遲疑不決,忽身邊郭皇后寵臣郭奉跑來:“陛下。大事不好,敵軍攻入營來了。”

 陳群忽得抽出劍來,一劍將郭奉刺死,大聲喝道:“軍營之中,不得亂奔亂走。”他向主軍紀。威望極高,曹丕也被這禦前一劍驚住。欲罰陳群,卻又恐陳群性格剛烈,一怒自盡,隻得歎道:“尚書殺得好!中軍堅守,不得後退半步。違今者斬!”眼見敵軍最強時,距他的主營竟不足三百步,有弓箭都射到主營之內,曹丕也堅持了下來。

 曹丕的堅守地確給了魏軍強大的信心,中軍大身巍然不動。四野間萬歲聲此起彼伏,向中軍湧來。漢軍連衝數次,也無法衝動魏軍的陣營。戰至天明,曹丕號令全軍攻擊,一時間漢軍隻得退卻。司馬懿見戰局已成,便令全軍大喝:“長安已失,劉大耳劉阿鬥皆皆已成擒,諸葛亮快快投降!”本來此語是打算待孔明退軍時,突然喊出,打擊敵方信心地,既然決戰提前開始,此語喊出卻也無妨。這些時人人皆見長安點起狼煙,聽得此語,果然魏軍士氣高漲,漢軍更亂,不僅沒有逼退魏軍,反而失了自己的前軍大營。

 本想讓漢軍小勝退兵,哪知反而打敗了漢軍,以諸葛孔明之心思,漢軍一時卻是無法後退的了。看著漢軍後退,司馬懿隱隱覺得打成這樣不似諸葛亮的手段,不由有些疑慮。可漢軍有什麽手段,卻又想不出來,當下建議曹丕窮寇莫追,後退扎營,再圖良策。

 曹丕道:“漢軍既來攻,我便與之對攻,大勝之余,何以退軍?況其卿以孔明必以佯攻為幌子,行退兵之實,今日所算皆錯,安能再持前議。”乃繼續強攻漢寨。雙方以漢軍前營陣地,在方圓二十裡的地方,攪成一個巨大地旋渦,十萬魏軍前軍與不足五萬漢軍連戰三日,魏軍死傷頗眾。曹丕一怒間將新五營都派了上去,卻依然沒將漢軍擊垮,甚至都沒有將漢軍擊退。那一座漢軍大營竟似貪吃的饕餮,不管有多少魏軍進入,竟都不見什麽動靜。

 司馬皺登高而望,忽然驚怖,急赴曹丕營中中,道:“陛下,速令我軍後退,不可與敵再戰。”

 曹丕奇道:“何出此言?”

 司馬懿道:“我軍此次進攻,迫退季漢軍隊,戰場是季漢原來地前營,我細細察看,此營由孔明經營已久,按八陣設置,攻防戰守,皆出於彼意,而我軍入其營,陣形散亂,難以呼應,空有數倍敵軍之力,卻無法取得戰果——引我軍來此決戰,只怕才是諸葛孔明的計策。故請陛下回軍。”

 曹丕令前線將士回報,有人說:攻入漢營,眼見腳下是路漢軍亦輕易過去,我軍一走,便落泥澤,漢軍反又殺回,難以抵敵。有人說:漢營中,有巨石之陣,入陣則迷失方向,漢軍於其間神出鬼沒,防不勝防,軍人多有死於此地者。有人說:孔明好弄鬼,我軍正攻之間,漢軍旗招處,有鬼軍自渭水上漂來,口中咆哮如雷,上陣撕殺,刀槍不能傷,隻得退避。

 曹丕怒道:“想不到撕殺之間,亦中諸葛之計,然而計將安出?”

 司馬懿道:“陛下莫急。臣早聞孔明有八陣圖,可抵雄兵十萬,當是此陣也。今其人沿河列陣,不可與爭,戰陣選擇,應使敵就我,不可使我就敵。敵陣雖佳,然倉促難成,不可移動。可暫休兵,陛下遣使至漢營,令孔明割河西之地。孔明與我軍之爭雖有小勝,實為慘勝,必為我所動,答允下來。”

 曹丕怒道:“我傾舉國之兵前來,怎會得一河西而去?”

 司馬懿道:“陛下莫急,此為疑兵之計。善戰者,能示以戰,示以不戰。我軍一面與諸葛亮講和,一面再整兵馬,分兵渭北,以攻馬超。為臣所測,不出十日,則渭水大減,彼時季漢水軍成待宰之牛羊,我軍鐵騎不用浮橋船隻,便可縱橫於渭河兩岸,郭淮部與驍騎營出動,則馬超之敗只在傾刻之間。到時渭河以北皆為我有,匯合司馬望,水淹長安城,長安難保。為保長安,則渭河南線全軍皆潰,諸葛亮必然退兵。到時我軍再攻,其人不敗,更待何時?”

 曹丕問道:“卿怎知渭水大減?可是觀天文所得?”

 司馬憋道:“何需天文。司馬望攻長安乃為臣之計,我使其水淹長安城,可笑劉禪隻知長安城固,蓄水極難,故不設防。他卻不知,司馬望攔河建壩,更主要的目的是斷了渭水,令季漢水軍無用武之地,使驍騎鐵軍可馳騁渭北。”

 曹丕讚歎道:“卿真智計高絕者也。今司馬望孤軍直抵長安,使季漢君臣心驚膽戰,驚惶失據,令諸葛孔明如坐針氈,心思不寧。而斷渭水,破馮習馬超之計更是出人意料,一石三鳥,有卿在,何愁大事不成。”

 當下暫時休兵,遣使至季漢軍中,言割地之事。孔明當即點頭,與使者細細商談,並詢問魏主意見,然後親自送之回營,

 曹丕得知孔明舉動後大笑,以為孔明中計。誰知當夜孔明便舉兵來犯,又打了曹丕個措手不及,氣得曹丕幾乎要下令再次全軍出擊,為了大局,強自壓製心頭火氣。

 本以為兵力佔優,卻發現正面進攻無法壓製漢軍,這讓曹丕很是有些失落。不過既有司馬懿之妙計,他也並不太擔心,漢軍能來, 魏軍何不能去?於是他也讓諸謀士組織人馬偷襲漢營,可惜傳遞信息的手段沒有漢軍快速,漢軍用信鴿,煙花和孔明燈傳遞消息,所以往往這邊軍隊才一出動,季漢早就作好地準備,出兵在相應的地方進行防守和投伏了。於是董昭出主意,用幾個小隊反覆出動,卻並不當真進攻,使漢軍夜夜連驚,疲於應付。然後再出動軍馬進行攻掠。果然大勝漢軍。然而此計再用,卻忽然又不靈了,孔明再次將前軍營盤完全放棄,魏軍要攻漢軍,則必入八陣圖,入八陣圖,則有進無出,一時間魏軍又落於只能挨打不能進攻的地步。

 正在此時,南方傳來消息,征南將軍夏侯尚留許晃圍上庸,自引軍三萬破武關、過商縣、上洛,向渭南而來。漢軍在此方向駐軍據險而守,卻被夏侯尚挑選精兵自懸崖攀上,破了寨子,直攻過來。曹丕得知大喜,今夏侯尚星夜趕來,參與會戰。夏侯尚為夏侯淵之侄,曹丕近臣,兩人情同手足,又有聯姻之好(其實曹氏本姓夏侯,這聯姻有些不妥),素來知兵,曾參予平定冀州,代州,戰功赫赫。當魏軍擊敗馮習、馬超之後,夏侯尚會成為魏漢會戰中,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諸葛孔明不是神仙,他一個人,如何能敵得過魏軍這許多謀士將領,這許多兵馬?他勞心費力對抗魏軍,保護糧道,維持八陣,已是極難了,如何能抵得住司馬懿這數百裡之外的一顆棋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