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90章 風起長安
趙雲一槍刺死南路軍的先鋒官朱讚,一槍逼退東路軍主將曹肇,見敵軍後退,趙雲把槍一招,便衝了上去。東路軍是主動後退,令行禁止,陣形不亂。

 曹肇此時心頭陣陣煩亂,退軍的號令是在不自覺間發出的,但他卻也不想收回,甚至他覺得,敗在趙雲手中,成全趙雲的威名,竟是件很開心的事。他不知自己是怎麽了,在與趙雲相遇的刹那,他竟無力向趙雲發動攻擊。我是怎麽了?這個美少年不知道。

 南路軍見遊擊營後退,卻不由遲疑。領軍大將曹遵見軍馬後撒,大聲喝道:“不得後退!趙雲人少,根本不是我們對手!這正是我軍建功的好機會!”

 他呼喊著,正為自己的沉著冷靜而自鳴得意,一回頭,趙子龍的白龍距離自己已不足十丈,槍尖閃動,有如銀山一般。數將上前阻擊,眨眼間已落下馬來,嚇得曹遵亡魂皆冒,撥馬便逃。趙子龍長笑聲中,一箭射出,將曹遵頭纓射落。曹遵敗退,南路軍不由喪膽,跟著一窩蜂的逃竄。曹遵直逃出十余裡,才收拾殘軍,停下馬來,猶自以手撫頭道:“我的頭還在麽?”

 曹遵再不敢相信只有人多就可以擊敗敵軍的鬼話,那個人,是個不敗的神話,他的實力,不是人力能擋得住的。他收拾亂軍,才發現由於自相踩踏死傷數百,又失了先鋒主將朱讚,回去可如何向曹真與張郃交待。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隨著曹肇的遊擊軍一起撤退呢。不過,總要想辦法交待的。他喚來行軍主薄。說道:“記——我軍追擊賊軍魏延、馮習殘部,大獲全勝。途遇趙雲部,將士奮勇拚殺,

 朱讚戰死,遊擊營被擊退。我軍護衛遊擊營後翼,敗而越勇,退而彌堅,終於擊退趙雲人馬。”

 ——有些人打仗不在行,但是給人栽個贓。設個套卻是很在行的。輕輕易易。敗退的首責便落在曹肇身上。

 特立獨行地曹肇在不知不覺間,就被這些同族們陷害了。年輕地他,並不知道,在三國的年代裡,只有熱血和激情。是難以生存的。

 擊退東南兩路人馬,趙雲隔河望望北岸的魏軍,高傲的一笑,引軍西去。

 此戰,阻擊十倍強敵。接應魏延軍馬,趙子龍未傷一人,勝得乾淨利落,實不負無敵美名。但是,無論如何,這不過是在大軍失敗之後,降低損失地一個舉措,並不能使漢軍擺脫魏軍的巨大壓力。一切,都還要看丞相的部署。

 不過,魏軍高手還是真多呢,適才那個少年,居然可以在茫然中,條件反射般阻住自己必殺的一槍。不知這樣的年青高手,魏軍中還有多少,季漢年輕地一代,也快些成長起來吧。

 自己地兩個兒手,卻都是資質平平,遠遠及不上自己,能與適才那個少年相比的,大約只有遠在西涼的薑維等幾個而已吧。

 算了,不想了,回軍。

 北線。

 王平接到孔明令箭的時候,正與郭淮對峙。他不是魏延,嚴格服從軍令是他的信條。所以他指揮人馬連夜後退,天明時渡洛水,還至下邽。也就是在這一日,他看到河對岸那鋪天蓋地地人馬。一支騎兵咆吼如雷,在對岸嘶鳴著,馬上將士個個身著重盔重甲,手持長矛——曾經身處曹營的王平一眼認出,那是虎豹騎,縱橫天下的虎豹騎!

 王平感到全身上下大汗淋漓。他沒有想到,他對面的隊伍裡居然會有這支部隊,這支以百人將為小兵的隊伍,這支身著重甲不懼弓箭卻又行動如風地隊伍。除非是主公的白耳精兵,又有哪支人馬可以與之相抗?自己的人馬麽,笑話。

 如果不是按著孔明的要求退兵,現在他只怕已經全軍皆沒了吧。

 丞相神算,果然是天下無雙的。

 在混亂裡,所有的情報都失去了,魏延、馮習全都不知所在,吳班北擊公孫恭殘部未歸,北線中三員大將,現在隻自己帶了不足兩千的疑兵,如何守得住洛水?

 可還能後退麽,再後退,便一路無險可守,在平原地帶,自己的軍隊無論如何跑不過虎豹騎,必然會死無全屍。況且,自己怎麽讓長安城面臨危險?

 怎麽辦?

 “將軍,西方塵頭大起。”

 心頭煩亂的王平向西望去,陽光照耀下,一隻騎兵如飛而來,當先一杆馬字大旗那麽麽的奪目。

 馬超來了!西涼鐵騎來了!世上唯一一支可以給虎豹騎當敵手的騎兵隊伍來了!

 可是,還有誰來保衛長安?

 長安城。

 我終於明白了現在的處境。魏延未得將令自行出兵,遭致慘敗,河東一戰,漢軍雖然令魏軍新五營之一的中壘營遭到重創,但由於陷入重圍,死殺高達四千余眾。更因為這一場敗仗,使河西之地皆入敵手。北線軍隊已經打殘,難以應敵。新收的大將何九曲為阻擊魏軍,陷入敵陣,生死不知。幸好四叔子龍率軍接應,馮習和魏延已到孔明軍中。王平退至下邽,固守待援。隨著驍騎營出現,曹軍新五營已現其四,其軍力之強果然令人吃驚。不過還好,孔明指揮得當,運籌有方,一直處心積慮想要暗中攻擊我軍的驍騎營卻撲了個空,沒有撈到什麽大功勞。

 其實我一直以為虎豹騎是一隻騎兵,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那其實是兩隻部隊。一支虎騎,一支豹騎,虎騎更名驍騎,豹騎更名為遊擊。虎騎以勇猛強悍著稱,豹騎則以輕捷靈動傳世。曹肇的遊擊軍便給魏延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在其後的追擊中。也一直死死咬住漢軍不放。直至趙雲出現才將其逼退。而虎騎的戰力卻又遠在豹騎之上,其堅甲硬盾簡直便是以弓箭為主要武器的漢軍地天敵。發現驍騎營後,我二話沒說就把馬超派了出去,只有騎兵才能對抗騎兵,也只有西涼鐵騎能與前身是虎豹騎地驍騎營過過招。

 孔明約我的信件中說:前敵情勢。危如累卵,他初次受命節製諸軍,困難重重,正自加強人員管理和建設陣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三人成虎。不可不防。北線之變,會給長安增加無數變數,他讓我守住皇宮,以備敵襲。

 他直接說讓我守皇宮,難道說長安城中已不安全了麽?為山九仞之說。自然是指他現在準備工作正到緊關結要之時,讓我相信他,不分散他的兵力,影響他的決策,可三人成虎。難道他認為我會聽信什麽傳言,而懷疑他的忠誠麽?

 亂七八糟地想了一時,不得要領。於是將手下找來,特別強調讓李氏兄弟注意城中往來人等,讓普法和黑塞加強皇宮安全防衛,並將城中公卿以上大員的家眷遷入宮中,加強保護。做完這一切後,我特意親自去見師母黃夫人。

 師母聽了我的分析,說道:“天下之事,當由太子與國家重臣商議決斷,不是我一個女子可以置喙的。不過既然太子下問,我便知無不言。孔明一生好強,從不做無把握之事。此時前方雖亂,卻是安如泰山,只要太子後方不亂,此戰有勝無敗。曹魏雖強,卻有數弊,指揮混亂,內鬥頻繁,急功近利,爭功奪權,並不足懼。但是,長安城中,卻也有著同樣的問題。長安初定,民心不穩,加上曹軍勢大,難保不有大臣心生二意,還有惡人混雜其間。此時若有人進離間之語,則軍心民心動蕩,長安危矣。”

 孔明與師母都說會有人進離間之語,這讓我感到不快,在他們心中,我是那樣耳軟心活之人麽?

 時間不久,我便明白了他們地意思。隨著機局地緊張,大臣們開始進言了。首先是廖立,他認為以此時軍勢,渭南已不可守,應令孔明退軍長安,借長安堅城敵住魏軍。接著是諸大臣紛紛提議,認為我把長安城中兵馬全部派出,城中空虛,治安惡化,時有魏軍細作製造混亂,使他們沒有安全感。最可氣的是我的舅父糜芳,家中明明有數百家將,也一樣找到我面前說保護的人太少,沒有安全感。我氣極反笑道:“舅父,甥兒為太子,總監國事。當前季漢危機,吾濟當齊心合力,共渡難關,若舅父覺得不安全,你把那數百安將給我,我親自去給你守門好了。”

 才擺平了這些大臣們, 城外傳來緊急軍情,說是鹹陽被魏軍攻破,他們揮師南進,攻向長安了。聽得此語,雖然我總是要求自己遇事不驚,天落下來隻當被來蓋,也不由駭然失色。

 這支魏軍出現的極其突然,它地出現,給戰場增加了極大的變數,使天平向著曹魏急轉直下。它似乎並不應該出現在曹魏的戰鬥序列的,後來的情報也證實了這一點。它地前身正是公孫恭派往季漢前線的那支部隊。在我的信息裡,它本身應該是擺擺樣子,打打太平拳的部隊,公孫家向來不服曹魏的管理,目前雖然稱臣,卻並不是真心低首。此番迫於形勢的出戰,更不應該與我軍拚命。可是事實卻大是相反,他們到了黃河邊上,便不要性命的在簡陋的小船衝過河來。其後被吳班圍攻,卻逃出的包圍圈,吳班奉命直追,帶走了北線的數千精兵,這也是北線失守的原因之一。在此之後,一直沒有他們的消息,等到消息傳來時,卻發現他們不但擊敗了吳班,而且人馬增加了十幾倍,達到三萬人,並且在馬超引軍東下,長安空虛之時,突然出現在長安北方,陳兵於長安城下。

 我頭痛之極,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並不知道,長安城下的變故,只因為多了一個司馬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