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91章 外憂內變
原來,公孫恭出兵之時,的確是準備跟著湊湊熱鬧,打打太平拳,只要在曹丕處能交待便可。可是他派出的將領公孫衍卻是個貪婪噬殺,好大喜功的人物。魏軍派司馬望到公孫衍營中參讚軍機,聯絡通信。這本身是個協調和監視的職位。司馬望更是個不安份的人,反正這些人不是他的,他也不心疼,幾數話挑撥的公孫衍心花怒放,隻以為黃河西岸花花世界,財寶遍地美女無數,去晚了便再也撈不到,立時出兵向西。在司馬望的指揮下,幾乎用小木船端了漢軍的水寨。可惜漢軍水軍太厲害了,隻一擊便差點要了公孫衍的性命,千辛萬苦逃出危局,卻又落入漢軍包圍,自此被千裡追擊,損失慘重。若不是公孫恭才受曹魏受了封賞,若不是司馬望家族在曹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孫衍恨不得將這隻瘦猴子插死。司馬望卻一直笑嘻嘻的,渾作不知,隻帶了這隻部隊在山裡東轉西轉,不知怎麽,便找到一處山寨,住扎下來。公孫衍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就是被這個司馬望騙他,他跟本就是利用自己保護他過河來找這些人的。司馬望為了對付季漢,曾在雍涼一帶收買了好多山賊,此次時間不久,便匯集了數十處山寨上萬人馬,回頭打了吳班個措手不及,幾乎活擒了吳班。緊接著他引軍北上,聯絡匈奴人。此時匈奴部隊在劉豹帶領之下,正緩慢的行在出征的路上。他們與其說是出征,不如說是在放牧。他們打得是與公孫恭一樣的心思,出兵是一個要出的,但出力就不必了,所以他們出大寧,是延長、甘泉、富縣、洛川奔黃陵。這一路可是繞了大大一個弓背,路比正常前來幾乎遠了一倍,從東繞到北,走得是山溝溪谷,爬得是黃土高原,就算是慢了。也有的托詞。哪知他們遇到了司馬望,三句兩句,僵在那裡,給他綁上了戰車,起兵南下。

 匈奴與遼東人馬都是騎兵,司馬望的山賊部下也有一部分騎兵。有司馬望在,他們的速度快了起來。雖然這條路線既難是,路又遠。但由於不是漢軍防禦重點,加上司馬望多謀。匈奴兵與遼東兵善戰,以有備攻無備,竟是攻無不克,順手之極,有如疾風卷過平野,無人能阻。

 所以這支臨時被司馬望拚湊起來地,各懷異志的人馬,竟然直接攻到了長安城下。這實在不知該說是司馬望聰明。還是該說他走運了。

 我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的關鍵,但此時城下的敵軍卻是無可置疑的。三萬強敵出奇兵攻至長安城外,自然引起了長安城內的動蕩。

 “殿下,請下令讓孔明速速回軍!”

 “殿下。長安若失,則季漢不保。孔明引大軍於外,月余未建尺寸之功,空費錢糧,反陷長安城於險地。以臣看,好說他是無能之將,惡說則其有不可測之心思。”

 “殿下,請火速令馬超和孔明回軍護城,否則地話,長安危矣,季漢危矣!”

 “殿下……”

 若孔明回軍,曹丕乘機進攻,我軍安能抵擋?若馬超回軍,誰能阻得虎豹騎的鋒芒?你麽?你麽?還是你去?當真是肉食者鄙。我在心底裡恨聲說著,卻不想得罪這些人,當下溫言道:“各位,前敵之兵不可輕動,否則敵軍乘勢進攻,則我軍危矣。”

 “殿下,前敵之事,已不可為,北線軍隊失敗,南線又曾數敗於敵手,孔明隻得退守渭南。渭南之地,地處要衝,缺少險阻,在此與魏軍決戰,實為不智,不如退守長安,依托堅城深地,方為固守之計啊。”

 “不錯,殿下,以我軍之兵力,如何能在平原之地硬抗曹魏主力?此實為以已之短,攻敵之長也。敵軍長於平原做戰,騎步兵戰力甲於天下,我軍則以弓矢為先,長於山地之戰,山頭設伏、山腳藏兵,山谷截擊,方為上策。孔明如此做,實為不知兵者。且其引出大軍,陷長安城危境,陷陛下與太子於危境,陷百官於危境,是何心思?”

 “此語說得過了。”果然來了,我想起孔明的話,他還真是未卜先知啊。當下緩緩道,“丞相一心為國,若知後面有人如此議論他,豈不寒心?況長安城堅地深,雖少兵馬,卻有百官在,有萬民在在,何我以鶉觚小城尚可抵得敵軍精兵數萬,何況此時依托長安,莫說敵軍只是三萬,便是三十萬,又能奈我何?還是說,你們對我沒有信心?算了,我知道大家都是一心為公,季漢江山,丞相一個人挑不起來,,還得我們大家一起用力。丞相雖有兵,但不能動,而且,長安情勢,也不得報給丞相,我們自己解決。只要他能擊敗曹魏主力,則長安之危自解,若丞相敗了,我等皆為亡國之奴。”

 我站起身來:“傳令!大小官民人等,各安其位,所有大臣的家將部曲,所有衙門的差役,全部集中整訓,以備迎敵。尚書令劉大人,你負責管理百官,集中辦公,加強防護。禦之李大人,你與我親自負責守城。”

 百官紛紛起身。我心中暗歎,孔明再神機妙算,也算不到此時會突然出現這樣一支敵軍吧。他要我守皇城,那是告訴我城中不安定,當心刺客。可是此時我又如何能不外出,如何能不上城?算了,反正是一個拚字,他在前線拚,我在後方拚,拚勝了,便什麽都無需說了,拚敗了,就什麽都不用說了。

 弩已射出,再難回頭。面對危局,沮喪、懊惱都沒有任何作用,只有正面它,迎擊它,才是唯一的出路。此時的我,已不是鶉觚城那個才臨戰陣的少年,敵人地突然進攻,只會激起我的無窮地戰意,而不會再使我發抖。

 放心吧,我的好丞相,只要你敵住曹丕,我不會讓你為後方有半點分心!

 三百名禁衛軍隨在我的身後,登上長安北城。長安城,是在秦鹹陽的基礎上建設的,其規模之大,世所罕見。東牆長約5940米,北牆長約5950米,南牆長約6250米,西牆長約4550米,周長約25萬公裡。高租創立漢朝後,經濟尚未恢復,財力不夠,因此無力馬上修築長安城的城牆,直至他兒子漢惠帝劉盈繼位後,才開始籌劃營建。漢惠帝三年(前192),惠帝征發長安地區146000人,用一個月時間修築了北城牆。同年6月起,又從全國各地征調了20000人進行長期築牆,結果花了五年功夫才把東、西、南三邊的城牆修完。漢惠帝修築的長安城牆全用黃土版築,土質優良,做工精細,異常堅固。因為是先修宮殿,後築城,城牆是隨著宮殿建築地位置和龍首原的自然地形而變化的,所以城牆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東牆較直,南、北、西三面城牆彎曲,北城沿謂河彎曲地情形像北鬥星,南城牆的走向則像南鬥星,因此當時人們把長安城稱為“鬥城”。

 我很喜歡鬥城這個名字,我感覺它是我的城。我覺得,我注定該在這個城市做下一番大業,注定會名傳千古的。

 我曾想,其實與曹魏的決戰應該在這裡,而不是在無險可守地地渭南。但孔明不說原因,我也就不問。想來,在渭南的好處是,一則可以使敵軍兵力分散,敵人的目標是長安,是在長安匯合,渭南就不會是全部人馬,二則是使敵人盡量少的深入季漢腹地,對季漢的經濟少些破壞和影響。

 眼下的長安雖然已不是原來那個長安,但它的堅固依然不是幾萬人可以輕易攻破的。我又不是曾經的那個劉阿鬥,一聽數千敵軍突至成都城外,立即開門投降。

 又或者,敵軍奇兵突擊,使我軍後方大亂,前方軍士收兵回防,從而使曹丕有機可乘,才是這支敵軍的意圖所在?

 我隔著渭河,望向河北。很輕易的,我就看到了劉豹的旗幟,這讓我不由有些惱火。這些匈奴人一點信義都沒有,見我勢孤,便來乘火打劫,著實可惱。他身邊那些應該是遼東人,高大的身材,旗上書著“公孫”二字,想來是公孫族人。公孫世家雖然強大,多出名將,但歷來卻任人唯親,以他們的胸懷,永遠無法擁抱天下。接著,我便在旗門下看到了阿望的身影。一見到他,我什麽氣都消了,我知道自己必須全力來應付了。

 我手扶女牆, 放聲大笑:“阿望,一別數月,甚是想念,想不到今日你我又再重逢,當真是有緣的緊呐。隻不知此次給我帶來什麽禮物,便是這些匈奴人和遼東人麽?”

 司馬望尖聲叫道:“劉阿鬥,前日之辱,在下無日或忘。兒時之情,使君不必再提。今統雄兵,來取長安,馬鞭揮處,玉石俱焚,你還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時?”

 我笑了:“阿望啊阿望,就憑你,就憑你這些人麽?阿望,不是我看你不起,你比名動天下的孟建與霸勇無雙的閻豔如何?更何況,遼東雄軍,匈奴鐵騎,向來橫行於天下,又如何會受你之差遣?”

 司馬望大笑道:“你不用挑撥。我從不想節製諸軍,我們為利而來,目標就是長安城裡的花花世界,在打敗你之前,我們絕不會分心的。更何況,你長安城中,我早伏下了數萬精兵,為我斬關落索。劉阿鬥,你看看你背後,長安城還在你手裡麽?”

 隨著司馬望的話語,背後砍殺連天,急回頭時,城中已亂成一團,火光升騰起來,有人在大喊有人在慘叫,滿街之上有如蟻粥。

 正面,司馬望已經乘亂也攻了過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