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龍淵大唐》第4章弱智小販
一個明眸皓齒、身著翠綠色窄袖短裙的少女站在面前又喊了一聲“喂你傻愣什麽啊本姑娘問你話呢?到底賣不賣?”

 “賣!賣!”薛楓猛然回過神來連聲說道。

 “那麽這些你一共要賣多少錢?”

 “這……”薛楓沉吟著他剛才就是突然想到自己根本不懂唐朝的金銀飾行情如何開價?這時候腦袋裡的歷史知識總算是派上用場了也真虧他是學歷史的對大唐盛世的這一段歷史研究得尤其多。

 他知道在唐朝貞觀年間乃至以後的數百年間通行的貨幣主要是銅錢至於金銀則只在富人和貴族的上流社會小范圍內通行。那時候物價極其低廉一鬥米隻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鬥米鬥為一石即是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元的購買力。

 那麽自己的飾一共四件金銀各二看樣子每樣加起來也得有二兩重二兩金子和二兩銀子――啊略一估算薛楓嚇了一跳足足有文銅錢!看來薛楊氏真是大戶人家出身啊隨便拿出點東西都如此貴重。這麽多銅錢恐怕自己都未必能拿得動。

 其實他多慮了。一文銅錢雖然不沉但成千上萬的銅錢串在一起那可是很大的重量!唐朝人不傻不會整天背著這麽多銅錢交易他們通常用一種地方錢莊行的紙質錢票替代。紙票有各種整數面額比如文文文。用錢的時候可以到錢莊裡憑票換取等量的銅錢。

 想到這裡薛楓咬了咬牙說“姑娘你要是都要的話給我貫錢吧。”說完他緊緊地盯著少女心裡忐忑不安。實在不知道歷史記載與現實的行情是否有出入。

 “貫?哈小姐!”少女愣了一下回過頭朝身後喊了一聲“小姐快來啊!”

 不遠處一個與少女同樣裝束但服裝質地明顯華貴的、身著明黃色束腰低胸窄袖短裙的少女嫋嫋娜娜走了過來。

 嬌豔的面容如柳的身段盈盈若秋水的眼神天然出塵的氣質薛楓看得呆了。此刻他情不自禁地記起了古人對中國四大美女之西施的描述:增一分嫌長減一分嫌矮;擦胭脂嫌紅抹粉嫌白。可謂是美到了極至又媚到了極至!

 正在胡思亂想美女已到跟前。

 綠裙少女衝黃裙少女格格直笑“小姐我們撿便宜貨了這些飾他才賣貫!”說完她又一皺眉“喂你這不會是假貨吧?”

 “不會貨真價實的金銀飾啊是我母親的陪嫁要不是實在日子難過我也不會拿來賣的。”薛楓趕緊答道。

 “是真的靈兒這位公子看來是頭一回做買賣。咱們也別虧了人家你給他取22貫的紙票吧。”黃裙少女彎腰拿起一件飾打量了幾眼輕輕一笑。

 薛楓這會才恍然大悟自己真是個菜鳥啊。自己算的是沒錯但那是純金銀的價格可這飾可是金銀加工後的“藝術品”價格自然要貨幣用金銀高得多了。幸好遇到一個心腸還不錯的買主要不就賠大了。

 “謝謝小姐。”薛楓將飾包起了遞給綠裙少女。綠裙少女皺了皺眉“給這是22貫紙票拿好了。”說完拉著黃裙少女就走。

 走了幾步黃裙少女突然回過頭衝薛楓笑了一笑。那一笑猶如百合怒放百媚頓生!

 薛楓看得癡了目光瞥處綠裙少女邊走邊把包飾的那塊破布向後扔了過來嘴裡還嘟囔了一聲“誰要你的破爛!”

 ※※※※※

 俗話說一文錢沒有難倒英雄漢。有了錢就不一樣了。薛楓開始邊在集市上轉悠邊規劃著自己在唐朝的美好未來。

 錢再多也是會坐吃山空得謀一條生存之路。自己該乾點什麽呢?想來想去突然突奇想:自己能不能開一個飯館呢?反正自己曾經與一個特級廚師靈魂合體廚藝絕對是級一流。將現代社會的各種菜肴做出來給唐朝人吃一定會引起轟動。

 薛楓越想越興奮。說乾就乾接下來他除了買了一些米面之外還購買了大量的調味品和當時的廚具一些蔬菜以及筆墨紙硯最後買了一輛獨輪木車將采購的物資載著喜滋滋哼著小曲地沿著原路返回他一共花了不到文錢。

 薛楊氏早已迎候在路上。看到薛楓買回這麽多東西她大吃一驚“楓兒你從哪裡來這麽多錢買這麽多東西。”

 “母親你老就別管了你放心我們的苦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薛楓笑著將賣飾的經過大略講了一遍。

 ……

 在唐朝開飯館自然要選址。地理位置不好飯館很難引起顧客的注意。但薛楓最後還是決定就在家門口酒香飄千裡嘛現代社會中不是有很多特色飯店建在鄉村甚至是山裡嗎?隻要飯菜有特色那些好吃的有錢人總能聞風而至的。

 先是建飯館。他以每天每人半鬥米(也就是2文多錢)的價格雇傭了大楊莊裡的名壯勞力自己當起了建築設計師兼包工頭。別看2文錢少但對於當時的農民來說半鬥米可是一家人好幾天的口糧啊。

 他用山腳下的黃沙(篩選後)、草木灰和黃土按照1:1:2的比例配置了一種“建築土料”他取名叫“唐泥”。然後用四片木板釘成數十個四方的模子約一尺見方。

 “唐泥”用水調和好倒在模子裡取開模子一塊方磚就現出來。如法炮製2天的時間他指揮“民工”們製作了數千塊“唐泥磚”。

 磚大體夠用了他又帶著“民工”們按照事先畫好的位置開始挖坑――兩天功夫一個長米寬米深半米的土坑。

 做完了這一切“唐泥磚”基本都固化風幹了。先在土坑底部鋪了一層磚然後沿著四周壘起了牆壁。他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給“民工”講述用磚砌牆的方法強調磚與磚之間錯開要壓縫。

 四周的牆壁起來後(2米多高、南面留出一個大缺口作為房門)又用從山裡伐來的等長、等粗的木梁縱向置於東西向的牆壁上用調和的“唐泥”糊好固定。木梁上鋪上厚達半米的茅草茅草上再用薄一些的磚按照一定的規則堆砌成尖頂的坡狀房頂類似於現代社會農村的磚瓦房。目的自然是為了便於雨水流瀉防止漏雨。

 又用“唐泥”將房的四面牆壁糊了一個嚴嚴實實在房後挖了幾條防雨道之後一座宏大的級建築就初見雛形了。

 房內也用磚壘起牆壁將其分割成兩個獨立的房間和一個大廳其間都留出了門。

 最後是用水將整個房子都噴灑了一遍。薛楓清楚這樣能讓磚與磚之間更加密封更堅固。

 至此用了15天的時間花費了文錢就建造起一座讓唐朝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異建築。消息傳出引得附近很多農民都跑來“參觀”紛紛瞠目結舌驚為“鬼斧神工”。

 在房子後面薛楓自己建了一個爐子完全是現代社會農村常用燒柴火的那種上口下膛、三條腿的土質爐子。開飯館少了爐子怎麽行。爐子上搭起了一個草棚四周略加遮擋一個簡易實用的廚房便完成了。

 接下來薛楓帶著自己“來”唐朝時背包裡的一些工具和刀具帶著從其他村民家借來的一張大漁網推著獨輪車進山去了自己“走”出來的那個山谷。他知道那裡將是自己開飯館生涯中的取之不竭的原料庫房。

 這一去就是數日杳無音信薛楊氏心裡漸漸擔憂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