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淵大唐》第5章飯館老板
看完如果覺得還可以推薦收藏吧謝謝您的支持是偶更新寫作的動力。

 ※※※※※

 薛楊氏擔憂的時候薛楓卻在山谷裡一連幾天忙得不亦樂乎晚上就在樹木間撐起自己的網兜隨便湊活一夜。山谷的夜晚風清月明涼風爽爽倒是愜意地很。不過就是蚊子多點。

 山頂流下一條小溪在山谷中央匯聚成一個深潭。潭中水清見底遊魚無數。薛楓看了下應該是現代社會叫作草魚的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繁殖能力強的草食性魚類俗稱鯇、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等就是不知道在唐朝叫什麽。

 潭中魚的密度之大令人難以相信幾乎下手就能抓起。看樣子應該是長期沒人捕食導致數量逐年膨脹。他不禁懷疑難道唐朝人不吃魚嗎?

 唐朝人自然吃魚。但要知道這是較為偏遠的鄉村農民以肉食和面食為主魚不過是一種偶爾吃的“零食”。再說資源豐富地廣人稀產魚的河流、小溪、池塘遍布鄉間也犯不上跑這麽遠進山來捕魚吃。不像現代社會除了人工養殖的魚塘之外天然的魚幾乎看不到蹤跡了到處是汙染工業廢水無限制地排放進河流湖泊野生的魚不滅絕才怪。

 薛楓把漁網偏撒進深潭一會側面斜拉起來活蹦亂跳的草魚就滿了漁網。一網下去起碼有上百斤。

 用自己鋒利的瑞士軍刀將魚剖膛去鱗除去內髒然後洗乾淨抹上一層鹽一層層碼成堆用布帛包裹起來置於陰涼的樹下當前即便是夏季這樣也能保鮮一個月。因為少量鹽的醃製後包裹的布帛繼而吸取魚的水分陰乾就可以長期保存。

 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保鮮方法。不用問這種“知識”和本領他腦子裡就有。

 隨後他又在山谷裡捕捉野雞和野兔。方法呢用了現代社會山區獵人的土法子也加了點他自己的“創新”。

 將漁網和他登山用的繩索他在山谷的出口處兩端各豎了一根木樁然後把漁網用繩索連接在木樁上。

 野兔和野雞雜居在谷底深處的草叢裡數量同樣很多。他用一根木棍和石塊驅趕著平時很少受到驚動的野兔和野雞們成群結隊地四散逃逸雖然大部分逃向了深谷的其他地方但也有一部分按照他驅趕的路線向谷口的漁網防線竄來。

 上百隻野兔野雞或奔跑或低空撲騰爭先恐後地撞在了漁網上。由於漁網的孔眼較大多數野兔和野雞在前行的衝擊力下蹄子、爪子陷進空眼裡越掙扎纏繞得越緊。

 於是薛楓悠閑得將野兔野雞取下宰殺脫皮或脫毛去除內髒……方法跟處理魚的一樣。

 這些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兩個字:慢累!

 5天以後。用獨輪車推著戰利品薛楓哼著小曲回到了家。這個時候他雇人製作的一些桌椅等基本用具都已經送到了。

 他開始考慮菜肴菜品的制定。思之再三他決定隻推出幾道特色菜在精不在多。況且菜品弄多了自己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再就是飯館的名字。想了幾個都不滿意最後他突然想到乾脆就叫“農家樂”吧好聽好記又順口。名字定下就讓莊裡的木匠給做了一個巨大的牌匾刻上了薛楓親自寫的“農家樂”三個行書大字。順帶說一下他的書法從小學起還是很有功底的。

 薛楊氏去莊裡幫他雇了兩個夥計一個叫張大一個叫李三都是左右的年輕人。薛楓給他們的月薪是每月文錢每天2文在當時也算是高薪了。同時又花錢請人在集市上打起了廣告――也就是薛楓寫了幾句“廣告詞”貼在木板上讓人舉著木板到處轉悠而已。

 這當口薛楓已經定好了三道菜。

 第一道:魚兔合歡。做法是:將魚肉剁成肉泥加入鹽等調料以及少許麵粉調成糊下滾開的水焯成丸子。將兔肉切薄片把魚丸包裹起來下油鍋炸略炸撈起。高溫膨脹下兔肉變脆變形為荷葉狀魚丸變嫩收縮。將四個兔肉裹魚丸擺在盤子裡四周配上幾片青菜葉子像極了一朵怒放的荷花。最後用鹽、香精、醋、糖、胡椒等下鍋炒成汁澆在丸子上。

 第二道:薛氏冷面。把合好的麵團加水洗三遍洗出麵粉裡的澱粉澱粉水備用。將洗出澱粉的麵團上鍋蒸半小時就成為淺黃色的面筋。面筋切成方塊置於大碗中。澱粉水倒掉上層的純水將濃稠的澱粉液體倒在長條盤裡上鍋蒸十分鍾。出鍋後就成為一張面皮。切成面條狀同樣放入碗中。然後用各種香料調料煮兔肉肉湯澆入碗中煮熟的兔肉切片也放入碗中。

 第三道:香酥魚或香酥雞。將整條魚整隻雞放入配好的湯料中微火燉上6個小時爛透、涼透取出裝盤即可。

 一切準備就緒開業大吉了!

 可惜一連數日都無人問津。畢竟對於唐朝人而言大老遠跑去吃一頓飯不值。薛楓的農家樂飯館太偏僻了。

 滿腔的熱情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但薛楓並沒有灰心。萬事開頭難嘛哪能一下子就火爆起來。要讓這些古代人認識、接受到乖乖地掏腰包還得有一個過程。

 他改變了下廣告策略。讓張大和李三帶著批量做好的三道菜品到集市上去免費給人品嘗。中國人就是好貪小便宜即便是在大唐盛世也不例外。

 一聽有東西吃還不花錢很快張大和李三就被人團團圍住帶去的三道菜品被哄搶一空。 回來後張大給薛楓講述了這樣一幕他從來沒見過的奇特場面:所有的人在吃完後馬上都呆在當場起先的喧囂哄鬧頓時平靜下來現場鴉雀無聲。半響人群中出震天的喊聲:人間哪有如此美味佳肴!?

 其實薛楓的三道菜要放在現代社會平常之極。但在唐朝這種用現代烹調理念和技術精工細做烹製出來的食物絕對是級美味。畢竟人類的各項技術包括烹調技術都有一個緩慢展的過程多年後的烹調技術用在了多年前想不轟動都難。

 一切都在薛楓的預料之中。此番免費品嘗活動起到了非凡的效果。剛開始隻是一些社會底層的農民來花半文錢品嘗後來逐漸有周邊的富人和商賈前來。再往後居然還有龍門縣的一些士子和官僚也不遠百裡趕過來吃。

 獨特的菜品加上怪異的飯館建築讓薛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廚。他的農家樂飯館買賣日益興隆每天營業額在文錢左右。自然他也累得夠戧。

 緊張忙碌又賺錢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轉眼薛楓來到唐朝已經1個多月了。如果不是接下來生的一件事情就連薛楓自己都認為自己恐怕就要這樣在多年前的唐朝當一個飯館老板兼神廚一直到老了。然而世事難料在很多時候人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