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文宗》第22章 青牛之子,文氣鎮國!
  兩江省,周家。

  佔地十畝,一個三進三出的院落,雖然遠比不上王侯之家,但也算是禁衛森嚴,一般人在這院子裡走上幾圈,人都能被繞暈了,當下,從門前點亮了一盞紅燈。

  紅燈一被點亮,一輛馬車緩緩到了周府大門口,一臉肅容的周大管家從車內就風塵仆仆趕回來了,大門緩緩洞開。

  紅燈一路亮起,引著周大管家緩步走進了這大院裡,一直到正殿,正殿之上燈火通明,屏風上雕著一個巨大的“慎”字,太師椅上,一個男子正在看書,紫衣儒冠,國字臉,人官威極重,不怒而威,手上正拿著一卷書在看,氣場籠罩整個屋子。

  這個男子,就是當今二榜進士第四出身,兩江省巡撫,周承天!

  周大管家快步走入,一抱拳,微微躬身,“老爺”

  “回來了?”周承天淡淡的道,頭也不抬,“怎麽樣?”

  “回老爺,楊家已經知道消息,同意了。”說完,周大管家就袖手站在一邊,默默低著頭,人安靜的盯著自己的腳尖。

  不該自己說的,一句話不說,這就是周大管家做事的原則。

  “我問的不是這個。”

  周大管家不答。

  “講。”

  周大管家沉默了一下,周承天剛才那句“怎麽樣”,當然不是問楊家同沒同意,而是在問楊家那些子嗣們怎麽樣,周大管家這次去傳遞意思只是其次,去考察一下才是真目的!

  周大管家並不是沒有聽懂,而是故做不答,關於周大小姐終生幸福的事,不是他一個仆役可以插話的。

  關於這一點,周大管家對自身審視的相當的清楚。

  周承天已經抬起頭望向了他,目光如炬,整個夜空似乎都被點亮,讀書人存浩然正氣於胸間,百邪不侵,看周承天這個樣子,明顯是讀書讀入骨子裡,境界極為高明的存在了,周大管家老老實實道,“楊昭秀才功名,卻胸無點墨,文氣空空,為人浮躁,油滑,不值一提。”

  “楊家其他的子嗣看著木訥,也不像是有一個能有出息的樣子。”

  “至於那長孫楊奉先。。”周大管家低下了頭,不答。

  那楊家長孫一家的醜事,不需要打聽都能傳進周府,何況以周家強大的情報能力一天之間就能把整個楊家上下查個底朝天,楊家祖祖輩輩農民,為人老實,底子乾淨,當代楊老太爺一心想供出一個讀書人來,可惜長子一家不爭氣,父子二人雙雙落榜多年,已經傳為了潭鄉一個笑談。

  “這事無須說。”周承天從一側拿起了一張卷子,仔細一看,落款赫然是“楊奉先”!

  從這個紅色印章和陳舊的字跡上能看出,這竟然就是楊奉先這次科舉,落第後本應該被封存在書院的文章,現在這真跡卻落到了這周承天的手裡!

  “字如其人,文可窺本心。”周承天目光炯炯,把文章上下看了一遍,目光冰冷。

  “穆穆文王,敬修德仰。”

  “字跡木拙,文章文氣呆滯,講的全是些知乎者也的笨道理。”

  周承天長歎了一口氣,“可見這個人則是一個笨拙木訥,死讀書之人,這樣的再讀上一百年也不可能明白了何為經書,何為奧義。”

  周大管家袖手不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周承天大聲的呵斥道,“你不就是說長孫府那長孫牧嗎?”

  周大管家難得的反駁了一句,“老爺,也並沒有錯,長孫牧才氣衝天,

人文質彬彬,家出長孫國公世家,不出意外還是下一任國公的繼承人,小姐和他情投意合不算,長孫牧這次科考文章文氣鎮國,震動書院,引動大儒劉賜親自出面,稱長孫牧為‘青牛之子’,這已經是我大魏數百年不曾有過的美譽了。”  “再者,長孫牧這次中舉人第一,會元,再過三年春闈,要是再中狀元,那就是連中三元,縱觀整個王朝上下,不過區區三五人而已。”

  “請老爺深思,不看在我周家前途上,也看在小姐心思上。”

  青牛之子,又稱“青帝”也,避諱一個“帝”字,改稱為青牛。

  青牛之子的美譽,在大魏甚至不亞於麒麟之子。

  當今戰神小武侯,年輕的時候不過得了大儒劉賜一句“蚩尤”的輕蔑讚語,可見劉賜也隻肯定他的武功,而不肯定他的為人。

  “此事不必再提了。”周承天眼神裡閃過了一絲極度的掙扎,轉眼之間又硬生生的壓製了下去, 化為一聲冰冷,“君子一諾,重於泰山,這個婚約是當初我父親定下的,我若是毀了這個婚約,他日我有何面目入九泉去見我父親。”

  周承天閉上眼,臉上是痛苦之色,“退下吧。”

  “諾。”周大管家退下之前,目光向著屏風後一掃,又飛快的收回了目光,退出去了。

  屏風後,一道紅色倩影微微一顫,旋即沉默遠去。……

   。。。

  一大早,窗前楊奉先在看書,臉色平靜,沉吟了一下,楊奉先臉上閃過了一絲狐疑之色,“嗯?今天明兒怎麽沒來找我啟蒙,習字?”

  門前空蕩蕩的,楊奉先已經多等了三盞茶的功夫,也不見楊明兒來。

  楊明兒上次聽楊奉先說了,就真抱了個小板凳,每天到楊奉先這來學習字,“孝悌之義,亦是君子之道,百善之始”,楊奉先並無保留,推誠置腹,認真的叫楊明兒習字,一天教楊明兒習大字八個。

  楊奉先再等了半響,也不見楊明兒來,於是搖了搖頭,“罷了,小女孩興趣一時高一時低,這不該是我過問的。”

  收起書卷,楊奉先就準備去書院,出了門,楊奉先才知道楊明兒去哪了。

  七嬸早就知道楊明兒每天在楊奉先這學習字,但是昨天周大管家來了之後,今兒這一大早,七嬸就硬拉著楊明兒,說什麽也要叫楊昭幫忙啟蒙,叫習字了,看著西廂房裡七嬸一家,和擠在楊昭身邊的楊明兒,楊奉先不禁搖了搖頭,“人各有志。”

  說罷,出門而去。不過,這人情冷暖,也可見一斑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