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文宗》第14章 讀書之義
  童秀才家的藏書相當之豐富,今天也算是給楊奉先開小灶了,其實童秀才也知道,楊家雖然一直在供讀書人,但是家中幾乎沒有藏書的。

  楊奉先能接觸到的也就是科考必備的四書五經,以及一些雜書,對於應付科考來說,其實根本不夠。

  “古之大聖人,讀書不以科考登第為目的,而以修身養德,內聖外王,學做聖賢為榮。”

  楊奉先喃喃。

  張載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王陽明曰:“登第恐非第一等事,第一等事當是讀書學聖賢耳。”

  曾國藩曰:“吾以當官發財為恥,不做聖賢,即為畜生。”

  後世偉人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人從學,分為有志,有識和有恆,這有志便是指的志向,這志向不能是做生意發財,科考高中這樣的“小志向”,志向看似假大空,但卻能在無形之中,一點一點感染一個人的精氣神,感染他的舉止,他的氣度。

  一邊看書,楊奉先默默回憶起早些年看到的內容,頗為心領神會。

  似乎有所共鳴,楊奉先的文氣都有所松動。

  蹲在這個書屋裡看書,楊奉先已經忘記了時間,一直到天色都徹底黑了,楊奉先疲倦的抬起頭,聞到屋外傳來一陣飯香,楊奉先肚子裡咕嚕嚕一陣叫,才想起自己還沒有吃東西。

  “呀,太晚了,該回去了。”

  楊奉先慌忙站了起來,看著手上這一本《小戴禮記》,吐出一口濁氣道,“孔聖人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大儒以史書下酒,果然頗有其味。”

  “我看到天黑,竟然也不覺得腹中饑餓。”

  “那是你是個書呆子。”一旁一個聲音響起,楊奉先才愕然響起,這屋子裡還有一個人,之前看書太入迷了,楊奉先竟然完全忘記了這一點。

  韓佩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眼眶裡布滿了一些血絲,她看了她天色,驚了一聲,“不好,太晚了,我回去肯定要挨爹爹的責罰了。”

  說著她邁步就要向屋子外衝去。

  楊奉先搖了搖頭,出了門,老頭童秀才搖頭晃腦,捧著一碗稀粥,三疊鹹菜,一隻手拿著一卷書,一邊看一邊進食。看來這老頭不給自己留飯,確實不只是說說而已。

  對這個古板的老頭楊奉先又多了幾分好感,“先生,我們告辭了。”

  童秀才“嗯”了一聲,頭也不抬,走出門,楊奉先再揖手,這才離開,田間小路上,楊奉先頗為心慌,自己看書太投入,一直看到這麽晚,也不知道父親他們擔心了沒有。

  回到家中,楊唯已經在門口眺望了,那青色長衫貼在楊唯身上,就像是一件衣服掛在了竹竿上,人就站在楊家大門前眺望私塾來的方向。

  楊奉先到了近前的時候,還頗有些緊張。

  楊唯板下臉,上下看了楊奉先一眼,才放緩了一些語氣,“幹什麽去了,怎麽去的這麽晚?”

  “回父親,我去童先生家看書去了。”

  “額?”

  楊唯一愣,“去童先生家看書?”接著,楊唯眸子裡稍稍一亮,“怎麽回事?童先生怎麽會叫你去他家看書的?”

  楊唯記憶裡,這麽多年來,童秀才就沒乾過這種事!

  童秀才在這十裡八鄉是出了名的臭脾氣,很少人願意去和他來往,但是這童秀才雖然沒考上舉人老人,但是一肚子的墨水卻也是跑不了的。

  這潭鄉的殷實之家,

也隻能捏著鼻子把子嗣送到他那讀書。  而這童秀才教書,也頗為有些老學究的味道,頗為一板一眼,極為講究上下尊卑,講規矩,一切都要一絲不苟,甚至會因為學生的衣衫不整,禮儀不到位而大發雷霆。

  不但如此,這童秀才也很有意思,早課的時候,從不早到一分鍾,也不遲到一分鍾。

  晚課一結束,也從不拖遝一分鍾,也不提前一分鍾,到點就走,扔下一句“下課”,就頭也不回了,哪怕是一句話也能硬生生拆成兩句,到第二天早上講。

  而他自己講課時,當然也是一絲不苟的,從家裡出門之前,必然是梳妝整齊之後,才會出門。

  當然這些,楊奉先都不知道。

  童秀才這麽多年教書,也算是教出不少秀才了,但從來不曾聽說叫什麽學生到他的家裡去看書,哪怕是這個學生有考上秀才之姿,最起碼在楊唯的記憶裡沒有!

  所以楊唯猛然聽到楊奉先這麽說,人都吃了一驚。

  楊奉先不隱瞞,今天童秀才還這麽批評自己,於是楊奉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時,都給楊唯說了,包括自己寫的文章,童秀才打自己三下的意思,聽完之後,楊唯以他自己五根手指綽須,許久沉吟不語,然後才伸了伸手道,“把你寫的文章拿來給我看看。”

  楊奉先乖乖從身後把這些寫的文章交給了這楊唯,楊唯上下看了一遍,再認真看了一遍,到最後,竟是在慢讀起來了,楊奉先就站在楊唯的面前,也不敢催促,就任憑這楊唯慢慢的看著,大概足足有一盞茶的功法,楊唯長籲了一口氣,抬起頭,深深看了楊奉先一眼。

  “我兒長大了。”他再也說不出什麽,隻是唏噓道,“難怪童秀才願意點名叫你去他家中看書,哎,爹不如你啊,你這篇文章若是再這次科考中寫出,必定能高中了!”

  楊唯說出了一句和童秀才一模一樣的話,可見楊奉先這篇文章的質量之高。

  除去一些字句還不夠考究,用典不夠精致之外,起碼一眼看去,這篇文章已經大氣磅礴,巍然有大家之風了,這點無須去說。

  楊唯也是看過楊昭這次科考寫的文章,確實頗為靈動,可圈可點,但是和楊奉先這篇文章一比,那是就與王道之術的差別之大了!

  這怎能叫楊唯不唏噓。

  看到楊唯眸子裡那一抹黯然之色,楊奉先沉吟了一下,“兒子想倒也不是因為這麽複雜的原因,童先生叫我去看書,無非隻是因為看到我文章中用典不考究,可見基本功還不夠扎實,叫我去補一補,僅此而已。”

  楊奉先異常之冷靜,並沒有說被童秀才叫去開了開小灶就得意忘形,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了。

  楊唯稍微愣了愣,眼神都不禁有了一絲恍惚,老半天,才從他那一張古板的臉上擠出了一絲由衷的欣慰之色,他伸出一隻手,按在了楊奉先的肩膀上,道了一個字,“好”。

  日暮昏黃,楊家門口,這一老一少,身影被拉長,漸漸凝刻成了一副靜止又唯美的畫卷……

  就像是,一張泛黃的老舊照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