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文宗》第13章 藏書萬卷
  楊奉先看了這韓佩一眼,並不吭聲,轉頭繼續看手頭這本書去了,韓佩輕哼了一聲,隻是眸子裡笑吟吟,她在家裡一直以聰慧出名,所以父親才這麽寵溺她。

  可現在這一看,這楊奉先也不笨,私塾裡這些一個個自稱“聰明”的,卻沒一個看出來。

  不對。。是現在的楊奉先不笨。

  韓佩深深看了楊奉先一眼。

  大概三刻鍾不到,“嘎吱”一聲,童秀才又推門進來了,看到楊奉先還在這,古板的臉上擠出了一絲滿意之色,楊奉先站了起來,雙手垂到身下,“先生。”

  “你們還在啊。”童秀才摸著胡須,面無表情的進門道,“私塾已經結束了,怎麽還不回去。”

  “先生叫學生在這等三刻,學生怎敢不聽。”

  童秀才哈哈一笑,“孺子可教,不過。”他臉色一板,“以後斷不可用這種小聰明了。”說著,他看了一側的韓佩一眼,臉上稍稍遲疑了一下。

  楊奉先接過話來道,“是我讓韓佩留下的,一起看會書。”

  韓佩看了楊奉先一眼,童秀才這才“哦”了一聲,拿起了楊奉先之前那份卷子,摸著胡須道,“奉先,你這片文章做的不錯,雖然細節之處尚待商榷,但是行文已經巍然有大家之風了。”童秀才頗為欣慰的道,“看來這次懸榜斥責,給你帶來的不是刺激,而是激勵啊。”

  “想必道台大人知道這一點,也會欣慰的。”

  劉道台,當今大學士之一,翰林身份,飽讀詩書,可稱為一代名儒。

  他這次欽點卷子,懸榜斥責楊奉先,名義上為斥責,實則是惜才。

  至於這份惜,就看楊奉先能不能悟通了。

  童秀才摸著胡須,搖頭晃腦的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楊奉先,我觀你這篇文章,當日考場上若是這一篇,必定能高中無疑。”

  “看來,秀才之門,實際上已經難不住你了。”

  童秀才臉上擠出一抹笑意。

  他之所以這麽測試一下楊奉先,就是像看看楊奉先是不是真的“悟通”了,開竅了。

  “都是先生教育的好。”楊奉先雙手垂在身下,沉聲的道。

  童秀才雙眼微微一眯,略帶著沉聲的道,“楊奉先,老頭我雖然讀書古板,沒有把書讀到本心裡,融入到骨子裡,但也是懂一二分何為儒的。”

  “為人子,少些阿諛奉承,多一些坦坦蕩蕩。”

  楊奉先心頭悚然一驚,自己把從現代帶來的那一套寒暄客套放在嘴上太多了,當下驚醒道,“多謝先生提點。”

  童秀才點了點頭道,歎了口氣,“楊奉先,你隨我來。”說著,他還看了韓佩一眼,但卻什麽也沒說,搖晃著頭,走了,童秀才一走,韓佩在背後不禁道,“楊奉先,我這算能不能跟去啊。”

  楊奉先道,“先生沒說,那便是可以。”

  換句話說,在之前童秀才講那些話的時候,這個韓佩沒有被第一時間趕走,可見這童秀才就算是默許了這一點了,“童先生一定不會是因為我說了那句,而是因為這韓佩的父親身份不同吧。”

  楊奉先暗暗沉吟,韓佩父親是正宗的舉人出身,朝廷造冊,親封的舉人老爺,有功名在身的。

  隻是不知道,韓佩父親身上這文氣如何?

  收起這亂七八糟的思緒,走在田間小道上,遠離三裡路,竟然是去往童秀才的家,童秀才家在潭鄉西南角一個院子,

院子並不大,柴門聞犬吠,院庭有幽竹,雖是簡陋,卻頗有詩意。  推開門,到了這後屋,童秀才摸著胡須道,“自己看吧。”說著,手指一指。

  楊奉先順著看去,不禁震驚,在這個牆壁上之上,放滿了書籍,童秀才在這家中蓄了滿滿一壁櫥的書,稍微看了看,四書五經,黃庭筆記,宋史碑鈔,一些比較冷門的野史在這裡都有涉獵,這的藏書算是豐富了。

  在楊家,書籍幾乎就沒有,而要是到一些士紳家中,書籍就更多,這便是差別。

  古人不已積蓄金銀為榮,而已積蓄藏書為榮,天下第一庫,必定是翰林院,翰林院既是朝廷機構,但也更像是一個“大學”,一個“藏書閣”

  翰林院的翰林,不以官員自稱,而以讀書人為榮!

  曾經有這麽一句話,形容翰林與官員的差別,“翰林金頂掛紫貂,群仙終日任逍遙”

  而各大王府的私人書庫,藏書量之大,幾乎可被稱為天下“藏書閣”之一。

  富貴人家最典型的畫面,絕不是擺闊氣,講排場,而是“曬書”,即,天晴之日,把家中藏書一一拿出,在太陽下曬曬。

  能曬書的,絕對是大富大貴之家了。

  所以,楊奉先在童秀才家看到這麽多的藏書還是頗有些吃驚的, 正常的一位秀才可置辦不起這麽多的書,童秀才臉上倒是看不出什麽,隻是一指道,“在這,我還藏有一些歷屆科考,秀才的卷子,包括一些道台大人的親筆點評。”

  說完,童秀才就搖頭晃腦的走了,“看完自己走,把門帶上,我這可不留飯。”

  “多謝先生。”

  楊奉先在背後恭恭敬敬的道。

  到童秀才走,楊奉先才直起身子,眸子裡稍稍炙熱了一些,走到這藏書前翻了泛,《古震川雜文選》,《日知錄》等一些罕見的書籍在這也有收錄。

  古人有見獵欣喜,今人有見書欣喜。

  楊奉先就是那個見書欣喜的。

  “這些古籍,有不少是前世遺失的,或者說,即便前世沒有遺失,但是這麽多朝代下來,裡面的內容也被多有刪改,難看到真面目了。”

  “這些書對我來說正好,可以一窺廬山真面目。”楊奉先呼吸火熱。

  科舉雖然隻考四書五經,但是這些雜書也應該多多涉獵,觸類旁通,死讀書的人,總是想應付科考,這樣是讀不出真學問的,楊奉先一直明白這個道理。

  “童先生家的書也不比我家的少,這裡還有些書即便是我也沒有見過呢。”韓佩在一旁道。

  楊奉先忍不住看了她一眼,韓佩年紀不大,才十九出頭,正當豆蔻年華,肌膚雪白,如出水芙蓉,伸出手指在這書卷上翻動著古籍,她也算是半個官宦人家的小姐。

  楊奉先並沒有半點要理會的意思,抽出一卷書,蹲到一邊,就自顧自的翻開,認真的瀏覽了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