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奮鬥在開元盛世》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理寺
三天之後,幽州偏將安祿山喪軍辱國事,在大理寺公堂上,三堂會審,正式開始!

杜九郎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起來了,沐浴更衣,捯飭得特別細致,比參加大朝會還要精細。

他今天要代表禦史台,前往大理寺,參加三堂會審!

頭戴獬豸冠,身穿獬豸袍,大法官的威嚴油然而生!

杜九郎收拾停當,一看時間,還早……

這是時間必須拿捏好了,斷然不能早早就過去,要不然的話,現在咱沒威嚴!

所以,等會吧……

杜九郎枯坐自家偏廳,面前按捺住自己急迫的心情,焦急等待著,等了半天,一看,怎麽還不到一刻鍾啊?時間怎麽還不到呐?還得半個時辰……再等,困了……

好了,時間終於到了。

“老爺,醒醒,醒醒……到時間啦!”

杜家看門人,上去推醒了杜九郎。

“老爺,再不出門兒,恐怕就得晚了……”

“啊!”

杜九郎驚了。

“怎麽早點兒叫我!?趕緊的吧!別廢話了。”

一句話懟得杜家看門人腹誹不已,那還不是你的事兒!?大早晨的不讓別人睡覺,從三更天就開始折騰,穿上袍子戴上帽子,你就自己跑到偏廳裡面找感覺來了,還不讓我們來打擾不是嗎?你自己睡著了怨誰!?現在又埋怨我們了,忒不講理!

不過他身為杜家奴仆,也實在說不出什麽來,趕緊安排外邊兒套好車馬,請自己老爺上車,一路小跑直奔大理寺。

你看杜九郎在家的時候不著急,路上時候著急,堪稱一路狂奔,結果,到了大理寺以後啊,反而又不急了。

下車以後,穩穩當當地站在馬車旁邊兒,不動了!

杜家看門人一看,這還有啥不明白的,得嘞,雖說這一路上跑得也不善,但是也不差這麽幾步了……

上前幾步,走到大理寺門口,大聲通報。

“我家老爺乃是禦史台監察禦史杜九郎!

奉禦史大夫李商隱李公之命,今日前來參加三堂會審!”

大理寺的吏員一聽,哎呀你們怎麽才來呀?等你們半天啦,趕緊的吧。

杜家看門人一聽,我去,跑了這麽半天,感情還是來晚了!?這不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嗎?趕緊告訴老爺去。

杜九郎聽了家中看門人的回稟,冷哼一聲,還是沒動。

大理石門口的吏員一見,都迷糊了,這貨是怎麽回事?你不是代表禦史台來參加三堂會審嗎,來得晚了也就算了,到了門口怎麽還不進去啊?還抬頭望天,天上能有啥?日頭都老高了,不嫌刺眼嗎?

好在,大理寺終究還是有明白人。

辛評事。

見狀略略一想,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心中暗自鄙視,看來謝三郎說得沒錯,這位杜九郎杜禦史,能耐不大、倒是架子不小,不過,他還是滿臉笑容的迎了出來。

出了大理寺大門,步下台階,足足走了二十多步,笑得心裡直翻惡心,這才到了杜九郎的面前。

“下官大理寺評事辛二,見過杜禦史。

我家少卿袁仁敬袁少卿,早就知道杜禦史要代表禦史台來參加三堂會審,故而早就安排下官在此等候。

杜禦史,您看天色也不早了,咱們要不就早點進去吧?

我家袁少卿,刑部張侍郎,兵部劉侍郎,早就恭候多時了……”

杜九郎一聽就驚了,臥槽,三個四品官員,都等我一個呢!?那還說什麽啊,趕緊的吧!

他的腳都抬起來了,就要趕緊進去,卻突然又放下了。

他想起來了,他現在不僅僅是一個正八品上的監察禦史,

而是代表這整個禦史台的杜九郎!這要是李尚隱,會怎麽樣!?盧奕呢,梁升卿呢!?甚至要是把謝三郎換到他現在的位置上,難道也會著急忙慌地跑進去嗎!?

不會!

想到這裡,杜九郎穩了穩心神,學著梁升卿的面無表情,緩緩提步,走出一種李尚隱的虎步龍行,緩緩地走向大理寺的大門。

辛評事一見他這個德行,不由得哭笑不得,也沒別的轍,只能亦步亦趨地跟在杜九郎的後面。

一共二十多步的距離,竟然讓杜九郎走了小半刻鍾。

大理寺門口的吏員們,都傻了。

這位監察禦史……腿腳不好……吧?

這亦步亦趨的,怕不是個瘸子?

當然,也有聰明點的,配合上剛才杜九郎剛才的做派,已經猜出來了,這貨就是誠心拿捏架子呢!

直到杜九郎和辛評事進入了大理寺的大門,一眾吏員卻忍不住紛紛嗤笑。

“我還納悶呢,禦史台的禦史老爺們,怎麽走道都這樣啊?現在想想,這位杜禦史,怕不是有意在模仿禦史大夫李尚隱李大夫走路的方式吧……嘿嘿嘿,就學了個慢,沒學著穩……這是啥?畫虎不成反類犬?”

“嘿嘿嘿……別這麽說別這麽說,你忘了,人家汜水謝三郎也是禦史台的監察禦史,人家這麽走道嗎?”

“嘿嘿,也對……

不過話說回來,人家李尚隱是什麽人物?禦史大夫,在朝中號稱半相,那是有名的朝堂大佬之一,又是這位杜禦史的頂頭上司,人家杜禦史學學李大夫的走路,也是正常……

不過他可能就沒想過,李大夫如今也年屆五十了,快慢沉穩,自然由心……

他杜九郎呢,不過是二十余歲的年輕人,區區正八品下的監察禦史而已,也敢這麽龍行虎步的……

好,他龍行虎步,威嚴無比,自然能夠震懾咱們這一群連品級都沒有的吏員,只是不知道,他進了大理寺,面對咱家少卿,堂堂的朝廷四品命官,還能不能走出這股子威嚴來?”

“哈哈哈……還威嚴?讓咱家少卿,和刑部,兵部兩位侍郎,一共三位四品大員等他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還能威嚴,哼,不尿了褲子,就算他杜九郎憋得好!”

“哎呀,怪不得人們常說,禦史台之中,上上下下二十多個禦史裡面,只有這位杜九郎最是廢物,一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因為監斬張氏兄弟的案子,正好撞到了汜水謝三郎的手上,也算是非戰之過吧,人家汜水謝三郎是什麽人物,總不能敗在他的手上,就說杜九郎是廢物吧……嘿嘿,今日一見,廢物果然還是有原因的……”

大理寺門口的這群吏員,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尤其對同為三法司之一的禦史台很是關注,聊起來之後,一個個毒舌得厲害,這也就是杜九郎已經進了大理寺的大門,要是沒進去,聽到這幫吏員的議論,估計能氣得當場腦淤血嘍。

不說一眾吏員如何議論,隻說杜九郎,步入大理寺之後,心情很是激蕩。

大理寺,乃是大唐三法司之一,主要職責,審理京都各縣徒刑以上的案件,覆核刑部判罰的死刑。

說白了,就是京城的“大案、要案”都需要大理寺進行審理,全國范圍內的“大案、要案”都要到大理寺來覆核。

真要是說起來,這個職責,本身就侵佔了尚書省刑部的一部分職責。

具體說起來,有點繞,都別急哈。

先說分級,一共是兩個分級。

第一個,大唐刑罰的分級,五級,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第二個,大唐行政級別的劃分,僅以律法管理這個角度來說,縣級,州府級,國家級。

說現在有個人犯了法,縣衙門把人捉拿歸案,縣令也好,縣尉也好,拿出卷宗一看,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判罰吧。

這個時候,就涉及到刑罰的分級了。

輕罪,判笞刑也好,判杖刑也罷,反正就是打板子,不管大板子還是小板子吧,縣令就能直接宣判。

重罪,需要判罰徒刑以上的那種,這個級別的罪犯,縣衙就無權宣判了。

怎麽辦?

出具初步的判罰意見,上報!

上報給州府,州府拿過來,先看卷宗,後看縣衙門出具的初步判罰意見。

一看徒刑,嗯,這個咱這兒就能辦!

州刺史也好,府尹也罷,大筆一揮,徒刑可以,就這麽判罰吧。

自有公文上傳下達。

下達,把州刺史或者府尹的判罰意見給縣衙門,由縣衙負責實施,說白了,判了徒刑,就是讓犯人“勞動改造”,具體地點,就是案發的縣城范圍。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職位,那就由縣衙出人,把罪犯押解到制定的地點去服役。

上傳,徒刑也好,笞刑、杖刑也好,這些案子,無論大小,無論你能不能判決,只要是判了,就得上報給刑部,請刑部覆核,一般情況下,要是沒有冤假錯案,基本就是個備案,要是被刑部覆核出毛病來,那就發回來重審重判,不過徒刑以下的案子,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

再回到剛才的流程節點上。

縣衙上報處理意見,到了州府,州府一看,流刑,或者死刑,這個麻煩了,咱們這兒不能判了。

但是,不能判也不能直接把公文上報給刑部,一級公文傳遞,得有一級公文傳遞的職責,具體到這件事情上,州府地審核一下案情,看看是不是有所疏漏,要是有的話,就案子打回去重審,要是沒有的話,附屬處理意見,然後再上報給刑部。

刑部接到卷宗之後,該怎麽宣判就怎麽宣判,該是流刑就是流刑,該是死刑就是死刑。

這還不算完。

因為流刑以上,在大唐就算是大案、要案了,這樣的案子,不管發生在哪裡,為了防止刑部濫用職權,還得把案卷傳遞給大理寺,請大理寺進行覆核。

要是流刑還好,大理寺覆核完了,確認了,就算是流程走完了。

要是死刑,更麻煩,大理寺覆核一遍還不算完,還得上報門下省,由門下省出面審核一遍,同樣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再上報給天子,天子確認了,死刑的案子才算是走完了流程。

然後的處理就簡單了,公文再次逆向傳遞,每一級衙門都要附屬意見,最後交到縣一級去具體實施。

整個流程說起來繁瑣,但是按照層級對應關系來看,倒也是簡單。

笞刑,杖刑,縣衙門審理,縣衙門定罪,州府衙門覆核。

徒刑,縣衙門審理,州府衙門定罪,刑部覆核。

流刑,縣衙門審理,州府衙門第一次覆核,刑部定罪,大理寺第二次覆核。

死刑,縣衙門審理,州府衙門第一次覆核,刑部定罪,大理寺第二次覆核,門下省第三次覆核,天子禦筆親批。

總之,刑罰越重,涉及的衙門就越多, 整個流程就越長。

當然了,這是比較理想化的狀態,規定肯定是這麽規定的,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就變了樣了。

主要原因,還是整個流程過長,消耗的時間太多。

比如,一個罪犯入室行凶,殺了人家一家三口,犯人抓到了,如果按照流程走的話,少說得折騰半年,不但是人家苦主等不了,就是縣太爺也不願意等,這樣的畜生,還讓他在大牢裡面糟蹋半年糧食,別說對不起苦主了,都對不起農民伯伯的辛苦。

怎麽辦?

縣太爺直接發令,給我打,打死拉倒!

縣衙衙役,找那身強力壯的,大棍子論起來,往死了打。

前文說過,唐朝的刑杖、大杖、小杖各有規格,大杖那種,玩了命地往後背上招呼,一般人可扛不住三五十下。

反正基本上,一頓招呼,肯定能把犯人當堂打死。

按規矩、按流程說,這樣肯定不對。

但是人家縣太爺也有說的啊,按律,可分三次,共刑杖二百下,他殺了人家一家三口,還不承認,我懶得跟他廢話,就直接動刑了,誰知道這小子凶殘歸凶殘,不禁打啊,三十刑杖下去,打死了,怨誰?只能怨他命不好,又或者,是人家一家三口在天有靈,借了我縣衙役之手,給自己報仇雪恨來了……

這麽一說,誰還因為一個喪盡天良的必死之人,跟縣太爺較勁去?

行吧,就這麽著吧,下不為例哈……

這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

那為什麽說大理寺的職責,侵佔了刑部的一部分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