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三百三十九 接管
此時在江西的開陽府內,西北軍正在接管整個府城。

 有了之前佔領東北各府的經驗,一眾官員對此事已經輕車熟路、有條不紊。

 此次攻城,火槍陣再次大展神威,立下了最大的功勞。

 尤其是火槍能夠輕易擊穿盾牌和盔甲,其殺傷比箭弩強太多了。

 通過連續不斷的排射攻擊,壓得城頭的魏軍別說防守,幾乎連站都站不住,死傷慘重。

 這一戰,西北軍僅傷亡了三百人不到,而魏軍卻死傷了將近四千人,雙方傷亡比率超過一比十還多,可以說是單方面的屠殺。

 如今的神機營,已經成了西北軍中人人豔羨的特殊兵種。

 誰都想親自試試這種殺傷力驚人的火槍是如何“噴火”來殺傷敵人的。

 能進入神機營的士兵,不用太過健碩的身體,也不需要多麽的勇猛,忠心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還要求手腳比較靈活才行。

 因為火槍不像刀劍一樣,需要與敵人近身肉搏,只要遠遠站著就能射殺敵人。

 而且通過排射的方式來集中開火,對於準度的要求不算太高,比培養一個熟練的弓箭手要簡單許多。

 能夠進入神機營的士兵,全都是身家清白的西北子弟兵。而且不能是孤兒,必須要有家人在西北生活才行。

 每天早晚兩次,都會有專人檢查各個士兵的火槍是否在身,使用是否良好。

 整個營區外面,平日也有專人看守,不允許士兵隨意外出,尤其是帶著火槍出去,違令者軍法處置。

 防范得如此小心,就是為了不讓火槍的構造秘密泄露出去。

 寧志遠等人早就知道謝家也在大力研製火槍,寧家絕不允許有任何一支火槍從神機營中流出,甚至被謝家或胡人給拿到手進行研究。

 正如小女婿池非所言,火槍的構造並不複雜。

 如果真讓謝家或胡人拿到實物,就算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但遂石點火裝置肯定會被他們給學去的。

 這顯然不是什麽好消息,因此不讓實物流出才是關鍵。

 事實上,這幾年來有不少來自京城的奸細在用盡一切手段辦法想搞到一支火槍的樣版好拿回去立功,但因為神機營內外看守嚴密,這才沒有讓他們得逞。

 這次對江西的全面征戰,負責領兵的大將是已經晉升為鎮國將軍的李定北,副將則是寧志遠的長子寧雅柏,隨行的還有寧志遠的謀主章文軒。

 對於這次收復北方全境的第一戰,寧志遠十分重視,因此才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謀士協助出征。

 在打下開陽府後,李北定並沒有馬上向下一個府城出兵,而是按照寧志遠所定下的策略暫時按兵不動。

 當初在決定對北方各府用兵時,西北軍方將領對於如何用兵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調動大軍以雷霆之勢佔領西北全境,然後再慢慢進行治理。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快速度結束大戰,獲取最大戰果。

 另一派卻主張穩扎穩打、步步推進。每打下一個府城就先把當地治理到一定程度後,再向下一個府城進發。

 雖然花費的時間較長,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後方保持穩定,不至於後院起火。

 寧志遠在聽取了章文軒和池非等人的意見,再經過自己的認真考慮過後,決定使用第二種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方式來攻略北方全境。

 寧志遠之所以采用第二種方式,根源還在於糧草問題。

 謝家竟然有心遷都江南,那存放在北方各府的糧草肯定早就運走了,不可能還留給西北軍享用。

 這樣一來,西北軍就算能以最短時間打下北方全境,那北方地區的百姓又該如何供養?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就算是平日裡安份守紀的平民百姓,一旦真餓起來,也早晚會變成一群到處搶掠的暴民。

 到時剛剛才拿下北方各府的西北軍肯定會陷入到處平亂的泥潭當中。不僅會壞了自己的名聲,也會疲於奔命。

 而這,也正是謝家想要的結果。

 為了避免陷入這種泥潭當中,采用這種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戰略。

 這樣不僅可以慢慢消化掉攻佔下來的地區,還能促使會對西北軍糧草造成沉重負擔的北方平民往江南遷移。

 理由很簡單,這幾年來大魏朝廷為了敗壞西北軍和寧家的名字,一直不遺余力地大力宣揚,硬生生地把西北軍渲染成一群窮凶極惡的匪軍亂黨。

 這使得在許多無知平民眼中,西北軍就跟胡人一樣凶殘成性、殺人不眨眼。

 如今聽說“西北蠻子”真的打過來了,北方地區的許多平民百姓紛紛舉家逃亡。

 就以剛打下的開陽府為例,城裡城外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平民和富人在聽說西北軍要打過來時,就已經拖家帶口離開了當地。

 開陽府尚且如此,其他府城就更不用說了。

 大軍入城之時,許多被迫留下來的百姓全都滿懷驚恐、忐忑不安地躲在家中避難,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驚惶不已。

 這種情況西北軍上下早已見怪不怪,畢竟當年在攻佔東北各府的時候,也是如此。

 要真正打消百姓的顧慮,只有通過各種細水長流的治理手段來讓他們逐步了解西北軍絕非偽朝所宣稱的匪軍。

 其中最立杆見影的手段,就是對百姓大分田地。

 至於田地從哪裡來,當然是從盤據當地的世家豪強手裡把被他們侵吞多年的土地奪回來。

 大魏建國近兩百年,各地世家豪強侵佔公家或百姓土地的情況都非常嚴重。

 東北如此,北方也不例外。

 西北軍佔領開陽府後,除了廣發安民告示外,很快就開始對整個開陽府以及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丈量以及清查隱戶運動。

 按池非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

 負責實行此事的官員隻認田契、地契,凡是沒有這兩樣東西的田地,軍隊全都收回,作為公家用地。

 至於有這兩樣東西的田地,就按普通耕地的田賦來收稅,誰也無法例外。

 什麽,你說這上千畝地是舉人的私產,按理應該免稅?

 不好意思,東北這邊規定舉人隻可免稅一百畝,進士免稅三百畝,超出這個數量全都要交稅。

 就這樣,西北軍在開陽府這邊開展了浩浩蕩蕩的土地丈量和清查隱戶工作。

 這一舉動頓時讓開陽府當地的世家豪強叫苦連天、肉痛不已。

 但面對這支僅用一天時間就攻下了開陽城的強悍之師,當地世家豪強只能敢怒不敢言地配合官兵清查自家的田地和佃農。

 這一查,果然從這些世家豪強那裡查出了大量被侵佔的土地以及被隱匿的佃農。

 被侵佔的土地官府當然全部收回,至於那些被世家大族隱匿的農奴,官府給出了兩個選擇,一是按人數來收人頭稅,二是燒掉這些農奴的賣身契,讓他們重新做回良民。

 由於被侵佔的田地都被官府收回去了,這些世家大族當然也不想白白養著這些農奴,於是大都選了第二條路:燒掉賣身契,讓農奴重新做回良民。

 在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後,得到了大量田地的西北軍開始進行第二項計劃:無償分地。

 所謂無償分地,也不是真的將田地白白送出去,而是參照東北的做法:讓當地農戶來認領,並且讓原本是農奴如今已經變回良民的農民優先認領。

 認領條件是五年內不能對這些田地進行買賣和出租,而且田賦高達五成。

 雖說田賦高達五成,但除了人頭稅和均平銀外,其他地方雜稅全免。

 這項政令一經推出,頓時在開陽府內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許多百姓都不敢相信真有這樣的好事。

 雖然對此抱有疑慮的人很多,但總有些人是膽大的,尤其是那些剛剛才從農奴身份回復自由身的農民,更是別無選擇。

 他們以前給世家豪強做農奴時雖然沒有自由,也經常被任意打罵,但至少還能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可如今他們雖說回復了自由身,但卻沒有了生活的來源,再這樣下去只會活活餓死。

 就算這項政令是假的,是西北軍用來哄人的也無所謂,至少現在他們有田可耕,不至於將來連口飯都吃不上。

 為了活命,幾乎所有從農奴變回良民的農民都選擇了跟官府簽約,來認領這些他們原本就耕種習慣的田地。

 看到有這麽多人認領官府的田地,其他還在觀望當中的貧農這下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把心一橫也過來簽約認領。

 於是沒過多久,這些從當地世家豪強手裡拿回來的被侵佔土地很快就分完了。

 這次分田運動果然對西北軍的形象產生了極大的提升效果,再加上西北軍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與朝廷當初宣揚的匪軍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種種作為,終於讓開陽百姓對西北軍的印象發生了很大改觀,不再像之前那樣惶恐不安。

 隨著百姓的恐懼日漸消失,以及城中秩序逐漸恢復,到了這一步,開陽府算是順利接管了。

 一個月後,由李北定所率領的大軍再次開拔,往下一個府城萬江府進發。

 就在西北軍以這種穩扎穩打、步步推進的方式逐步向北方各地蠶食吞並之際,遠在京城的大魏朝廷也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遷都工程。

 所有能用能帶的東西,幾乎都會被帶走,一件不留。

 許多世家勳貴以及本地官員早就帶著家眷提前到了江南做準備,如今還留在京城的只有無數平民百姓。

 在拖家帶口地跟著大軍離開京城前,許多百姓都忍不住淚流滿面,痛哭出聲。

 誰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否再回到這塊熟悉的土地來。

 比起對故地的不舍,百姓們更多的是對前途未知的恐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