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文學報上市後,一些眼尖的讀者們很快就發現,除了隨緣皂店的廣告外,又多了一個名叫益華布坊的廣告。
那個廣告打在《仙俠》的正文下方,上面寫著:益華布坊,三十多年老字號,品質上乘,價格公道。出售大量素錦、雲錦、織金錦、廣綾、花軟緞、雪緞等各種名貴布料,歡迎貴客前來敝店參觀采購。本店地址:城東遠和街益華布坊。
看到這樣的廣告,讀者們都覺得,這文學報的風格跟池非先生還挺搭的,都喜歡用這種十分直白的用辭方式,完全沒有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讓人一看就能看懂。
雖然覺得這種用辭方式跟池非很像,但卻沒有人懷疑池非是報社裡的人。
因為在所有讀者想象中,凡是寫話本的作者都是很忙的,哪裡還有時間做其他事。
如果池非知道讀者們是這樣想的,一定會暗爽不已。
實際上,在文學報上連載新書,比他以前寫《仙俠》的時候輕松多了。
因為《仙俠》每個月都要出版一卷,每卷大概十四到十五萬字左右。
也就是說,他平均要每天要寫夠五千到六千字左右才行。
如果哪天要忙其他事沒時間寫稿的話,第二天還得補回來,對於他這種龜速寫手來說並不輕松。
而在文學報連載的話,雖然每次都會更新一萬字左右,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如果仔細算一下文學報的發行周期的話,就會發現更新量其實並不多。
在池非的原定計劃中,文學報是每隔三天到四天發行一次新報紙。
但因為現在剛起步,人們還在逐漸接受當中,所以池非有意放緩了發行速度,改為五天發行一期。
以後等市場成熟後,可能會逐漸縮短發行周期也說不定。
他的新書《重生》是跟著文學報一起發行的,五天更新一萬字,平均算下來每天只是更新了兩千字左右。一個月下來,也不過六、七萬字而已。
這個更新量對於像池非這樣的網文老寫手來說,其實是非常低的工作量。
池非現在每天能寫五千到六千字左右,如果白天比較忙只能在晚上趕稿的話,那就會寫得少一些,但怎麽也有三、四千字左右。
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現在他手頭已經有了將近三十萬字的存稿,完全可以很從容地慢慢更新。
除了這兩個商業廣告外,在同為第一排的《梁祝》正文下面,還有一個文學報自己的廣告,上面寫著:本報現正大量接收作者投稿連載,一旦入選,將按每千字一百文至二百文稿費支付作者。作品優秀者將推薦給老字號書坊印刷成書上市出售,所得稿費全部歸作者所有。歡迎所有專業作者或有志於寫作的新人作者踴躍投稿。投稿方式:攜手稿至本報報社面談。報社地址:城北廣華路東鄉街文學報報社。
這個廣告是最引人注目的,讓所有人知道原來在報紙上連載小說也能賺錢。
如果每千字真有一百文至二百文的稿費,那一本十幾萬字的話本也能賺到不少錢了。
而且上面還說了,報社會把優秀的作品推薦給老字號書坊印刷成書上市出售,稿費也全部歸作者所有。
一部作品兩份收入,這樣算下來還真不錯啊。
這個廣告不僅讓不少專職寫話本的老作者心動不已,也讓許多從未接觸過出版業的普通讀者明顯感覺到成為話本作者的門檻一下子降低了許多。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讀者來說,自己寫話本什麽的還是太遙遠了,大部分人只是看個熱鬧而已,他們全都是奔著《重生》的最新一章來的。
故事的開頭接回了上一章的內容,江銘在長春私塾不知不覺已經待了一年左右。
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就從眾多同齡學生中脫穎而出來。熟背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蒙學經典。
最後通過師長的測試,江銘終於升到了地字級丙班進行四書五經的學習。
長春私塾一共分成天、地、人三級,每級各有三個班,以甲、乙、丙區分。
天字三個班是真正意義上的科舉班,其中甲班只有學得最好的學生才能進入,乙班次之,丙班最次。
地字三個班是給已經脫離蒙學階段的學生準備的,開始教授四書五經。
然而進入地字班的學生,還處於觀察當中,四書五經教得並不深。
只有真正天賦好,並且願意走科舉這條路的學生,才有機會從地字班進入天字班進行深入學習,並且按學習進度和成績來決定具體分到哪個班。
但大多數學生都會止步於地字班,然後學到一定年紀就自動畢業退學了。
真正天資出眾,並且願意走科舉這條路的學生少之又少。
人字同樣分甲、乙、丙三班,有不少人習慣稱作開蒙班。
人字班是專門為剛開始讀書的孩子設立的開蒙班,主要教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蒙學經典。
江銘剛入私塾的時候讀的是人字丙班,但僅僅兩個月就升到了乙班,半年前升到了甲班,進度已經算相當快了,頗受師長們關注。
但江銘自己知自己事,他並不是什麽天賦出眾之人,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之所以學得比其他人快,無非不過就是一個勤字罷了。
許多和他同齡的孩子即使天賦再好,但畢竟年紀太小,很難長時間坐得住。難免會被其他東西所吸引,無法專注於學習。
而他是活過一輩子的人,耐性方面別說六、七歲的孩子,就是許多中年人都比不過他,自然能夠比別人坐得久,學得深。
再加上他無比珍惜這次重生的機會,所以學得十分勤奮。別人可能讀個一兩遍就算了,他不僅會多讀幾遍,而且還會很自覺地背下來。
天天如此,想不比別人學得好都難。
進入地字丙班後,江銘發現整個班除了他和另一個同齡的孩子外,其他全是十歲以上的大孩子或少年,跟他差了至少兩三歲以上。
進了地字班以後,江銘發現要學的東西不僅變多了,而且也變得更加難。
為了不落後他人,他繼續拚了命地學習,就連晚上在家的時候也不忘用功。
看到他這麽長進,江父大感欣慰,以為兒子終於開竅了。
在這一年裡,江家除了江銘進了長春私塾讀書外,還有另一件事發生了,那就是江銘同父異母的弟弟江波出世了。
繼母茶氏由於既要坐月子,又要照顧剛出生的親兒子,忙得不可開交,一時間沒功夫管江銘。
江銘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趁機向江父提出,想把院子裡所有丫環和小廝換掉,嫌他們整天吵吵鬧鬧影響他讀書。
江父信以為真,立刻換掉了全部丫環和小廝。至於他們空出來的位置,就按江銘的想法,把他生母當年的陪嫁丫環和奶娘重新叫回來頂替。
實際上,江銘換掉的那幾個丫環和小廝,至少有一半是茶氏的人。但他不確定當中是否還有漏網之魚,乾脆全部撤掉,直接換上自己生母那邊的人,這樣就安全多了。
能夠重新服侍小主人,這些下人們都十分高興。
江銘還私下裡跟生母的奶娘說出了自己的憂慮,擔心繼母茶氏有了親兒子後,有可能會對他不利,請奶娘幫他盯著院子裡的人,看有沒有心懷不軌之人。
奶娘人老成精,早就看出這茶氏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如今聽小主人這樣說,更加堅信茶氏不是好人,立刻表示會幫他盯住其他人。
另外她還建議江銘最好在院裡設個小廚房,平時的飯菜就在小廚房裡做,這樣就避免了茶氏在飯菜裡做手腳。
江銘覺得奶娘說得有道理,立刻編了個理由對江父說,晚上因為讀書的關系,想吃夜宵,所以希望可以在自己院裡設個小廚房。
江父現在最看重的就是他讀書的事,當下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從此,除了跟父親一起吃飯外,江銘平時隻吃小廚房做的東西,大廚房做的飯菜碰都不會碰。
整個院子在奶娘的監督和管理下,變得密不透風,外人想打探消息也很難。
解決了自己院裡的問題後,江銘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任性蠻橫,顯得懂事了許多,但仍然表現出對茶氏十分親熱,還對弟弟江波十分喜愛的樣子,不讓茶氏看出任何異樣來。
現階段,他還不想打草驚蛇,引起茶氏的戒心,他跟茶氏的爭鬥還遠未開始。
而且茶氏名義上是他的繼母,在孝道方面佔據著天然的優勢。如果他跟茶氏翻臉,只會被人唾罵他不孝。所以他時刻都要保持警覺,不能被對方捉到任何把柄。
這就是《重生》第三章的內容,同樣是一萬字左右。
看似沒寫什麽東西,但實質上已經為接下來的母子爭鬥埋下了各種準備和伏筆。
讀者們看到這裡,都有種暗流奔湧的緊張感。
一個是心機狠毒的繼母,猶如潛伏在陰暗處的毒蛇一樣,隨時準備致繼子於死地。
一個是扮豬吃老虎的繼子,表面裝作天真無邪,實質處處警惕,時刻留意著那條毒蛇的行動。
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各有依恃。
雖然戰鬥還未開始,但雙方已經開始排兵布陣,做著各種準備。
誰會想到,在這小小的宅門中,正醞釀著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讓人看得緊張不已。
對於江銘的處處小心和各種表演,讀者們在感到心疼的同時,也為他的聰明和機智讚歎不已。
事實上,池非沒有在書中說過任何一句江銘為人聰明的話,甚至還不斷強調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但通過江銘本人的所想所做,卻讓讀者們看出他確實是個小心謹慎的聰明人。
這種在具體細節上的描寫,跟時下那些只會乾巴巴地說主角如何如何聰明,如何如何算無遺策的話本相比,高出不止一個級別,對比明顯。
第三期文學報在《重生》第三章的加持下,銷量再度攀升。
僅僅過去三天時間,就已經賣出四千多份。
另一方面,除了隨緣皂店那個虛假廣告外,作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在文學報上打廣告的商家,益華布坊的王東家。他驚喜地發現,自己店裡的生意和人流量這兩天莫明其妙地增加了不少。
他讓店裡的夥計有意無意地去問那些新來的客人,是怎麽知道益華布坊的。結果對方的回答是因為看到文學報上的廣告才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麽想買的布料。
那什麽廣告竟然真的有效!這下王東家高興壞了,覺得那二百兩銀子沒白花。
他已經想好,如果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人流量,他以後一定去報社多買幾期廣告。
實際上,除了他以外,還有其他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有不少商人早就注意到文學報上的廣告,但因為廣告這種東西實在太新,他們想再看看效果如何再作決定。
如今看到有兩個商業廣告打了上去,表示已經有兩戶商家開始試水了,於是他們立刻派人去調查廣告上面的隨緣皂店和益華布坊的生意和人流量有沒有增加。
去打聽的人很機靈地裝成客人混進其他顧客當中去打聽,結果很快發現,的確有很多客人是因為看到廣告後才來的。
尤其是那益華布坊,原本只在城東一帶有點名氣,其他地方知道的人並不多。但自從打過廣告後,還真吸引了不少人過來。
這下那些原本處於觀望當中的商人們開始動心了,紛紛去文學報報社詢問這報紙廣告怎麽收費。
於是短短幾天內,池非又有了五筆進帳,那幾個商人大多會買個五、六期試試水。
光這五單生意,池非就賺了一千多兩,基本上把製作印刷機的費用以及印刷工人的工錢給全部賺回來了,確實算得上是僅次於售賣香皂的另一門暴利生意。
與此同時,池非也終於等來了第一個來報社投稿的人。
只是讓池非感到意外的是,對方不僅不是一個專業作者,甚至不是一個男人,而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子。
這是繼寧雅芷外,池非遇到的第二個女扮男裝的女子。
這時代的女人都怎麽回事,都這麽喜歡扮男人的嗎?池非忍不住腹誹。
還好對方是女扮男裝而不是男扮女裝,否則他可能要面對一個古代版的女裝大佬,那實在太辣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