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養生小餐廳》第476章:絲瓜到底是哪個瓜?
  大概是中國人的天賦就是種地,有條件要種地,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種地。
  很多都市家庭因為沒有地方種菜,在陽台上弄個泡沫箱,裡面放點土壤就種菜了。泡沫箱種菜,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不過泡沫箱確實保暖,即便是在南方的冬天也能種點菜。一個不大的泡沫箱裡,滿滿當當排列著幾棵蔬菜,真的讓人歎為觀止。
  更讓人無語的是,整整一個陽台,除了泡沫箱還是泡沫箱。別笑,中國人還真的能做得出來!
  哪怕是僑居到國外,中國人的院子裡也從來不種花弄草地,絕對是開辟菜地的多。好吧,最多也是會種點果樹。反正就一個目的,能有收獲的。
  大抵上是中國人對饑餓的記憶根深蒂固,也對各種汙染食品、違規添加劑深惡痛絕,所以才想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如鄭嬸這樣,完全就是閑著沒事乾,自己找點樂趣罷了。
  有人就說了,種菜有什麽樂趣的?
  這麽說吧,只要是愛好,不發展成為賺錢的工具那種,都是很快樂的事。
  鄭嬸種菜也是習慣使然,杜清和其實是知道的,車村長在潘州也買了房,雖說是兒子他們的吧,但也曾經讓他們過去“享清福”。但是,鄭嬸因為腿腳不方便,農村人嘛,或多或少都是會有點風濕的,鄭嬸也是這樣,所以在潘州住了幾天,就回來了。無他,腿腳不方便,在家也沒鄰居能聊天,住得非常不習慣。所以老兩口每年到潘州去住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半個月。
  在家的話,自家的田地也沒人耕種,隻好租出去。
  杜清和承包的土地裡,也有幾畝地是車村長家的。
  雖然種地種不了幾畝地,但是在車村長的幫助下,在院子裡弄幾壟菜地是完全沒問題的。甚至不用自己動手灌溉,請人過來弄了個噴頭,打開水龍頭就自行淋菜了。這樣的種菜,讓杜清和都羨慕不已:有錢人的想法,捉摸不透啊!
  好吧,蔬菜是鄭嬸讓過來采摘的。
  拿一柄小刀,在一棵菜心的靠近根部的莖乾上一割,一棵菜心到手。
  弄了一個菜盆多的菜心後,杜清和又弄了兩條絲瓜。
  農家菜嘛,不吃點自家種的蔬菜,哪裡能叫農家菜?
  說真的,雖然農村各方面條件差點,但是在食材上面,城裡拍馬都追不上。別的不說,杜清和覺得這鄭嬸種的蔬菜,跟他的有機蔬菜賣一個價,應該都有人肯買帳的。絲瓜比菜便宜,但賣個十塊八塊一斤,也是沒問題的。
  可農村人也懂啊,好東西都給自家留著,從不外賣的。
  記得杜清和有一次到村裡叔伯家吃飯,叔伯說,這些都是種來自己吃的,那些都是種出去賣的。大家都是聰明人,一聽就懂了。自己吃的菜什麽的,包括水稻,絕不會弄什麽化肥農藥,甚至直接淋上有機肥——對,你沒看錯,就是漚肥。嗯,就是你想象中的那種屎和尿。當然了,都是在合適的時候施肥的,快收獲的時候絕對不會施肥,那會雨水都足夠衝刷乾淨了。別以為髒,很多人想吃都吃不上這種蔬菜和水稻!
  那些淋真正有機肥的,才是有機蔬菜和有機水稻!杜清和的有機蔬菜,也不過是利用油渣之類的有機肥罷了。要是從植物生長的角度看,絕對是天然有機肥對植物的成長更為有利。
  所以吃飯的時候千萬別多想啊~
  杜清和也沒多想,反正就算真的淋上了有機肥,也是要洗菜的,還是認認真真洗那種。
  絲瓜拿來煮湯,很多人不喜歡吃絲瓜,覺得絲瓜表面的皮很硬,不知道怎麽去掉。但懂吃絲瓜的人,卻絕對是讚成煮湯的,絲瓜煮湯後,再硬的表皮都軟化了,又不失瓜的清甜,十分爽口。
  好吧,很多北方的小夥伴看到這,會一腦袋疑問,絲瓜表皮硬嗎?
  這就要說南北絲瓜的不同了,北方人說的絲瓜,在南方叫做水瓜,老了的水瓜內裡很多網絡狀的纖維,是做洗碗布的天然材料。現在農村都很多種水瓜的,就是為了弄幾塊洗碗布。但是南方人說的絲瓜,是八角狀的,也叫做線瓜。兩種絲瓜,當然是線瓜更好吃點,因為瓜肉更嫩。即便瓜皮有點硬,但處理妥當,比如完全削去瓜皮的情況下,絕對是不影響口感的。
  類似叫法有差別的蔬菜太多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香菜。
  南方,比如粵省這邊叫香菜做芫荽(yansui),北方很多地方都叫香菜,但其實是同一種蔬菜。
  又比如椰菜,兩廣叫椰菜,但其實就是卷心菜,北方有的地方叫做包菜、茴子白、疙瘩白、豬肝心菜,大頭菜等等, 但其實都是一種菜。好吧
  ,其實人家是有學名的,叫做甘藍,或者更加準確點,是結球甘藍。
  為什麽叫椰菜呢?
  說出來有點怪異,因為這種菜在兩廣來說,是從霓虹語翻譯過來的,霓虹語裡卷心菜就是野菜,所以野菜和椰菜,沒差什麽。更重要的是,卷心菜和椰子形狀有幾分相似,所以為了區分霓虹語,叫做椰菜。
  還有最典型的,是油菜。
  在潘州,油菜叫做奶油白,省城花都叫做上海青,還有種種別名,比如上海白菜、蘇州青、青江菜、青薑菜、小棠菜、青梗白菜、青江白菜、湯匙菜……數不過來那麽多,但其實都是一種蔬菜罷了。萵苣也有很多別名,比如萵筍,粵省也有很多地方叫青筍,也有叫筍菜、香筍的。
  不過也能理解,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俗不同,叫法不一能理解。但是用一種叫法不同蔬菜的,還真不多見。絲瓜,確實是其中一種了。
  杜清和原本也不知道這絲瓜有啥區別的,但是他一個舍友是北方人,有一天大學宿舍提議做飯,一起出去買菜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大家認真的絲瓜,不是同一種瓜。
  當然了,杜清和也不是植物學家,這種事情也只是趣聞而已。
  一頓農家菜,也沒啥特別的地方,用最淳樸的風格去烹飪食物罷了。
  因為食材太好,反而不需要用到花裡胡哨的烹飪技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