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養生小餐廳》第342章:野茶
其實潘州有不少名茶,新垌茶就不說了,合籮茶、榕樹茶、苦丁茶、火茶、新安綠茶、仙人洞綠茶……這些都是出自潘州的茶葉,而且各有各的特色。最為稀少的,自然是信宜的火茶。這是一種產紫芽小葉茶,一開始是古代粵西瑤民所發現並種植,散種於合水、新寶、思賀三地海拔超過八百米的高山密林中,氣候條件要求很大。因為出產條件苛刻,所以產量極少,能找到這種茶葉的,都是本地人。
  杜清和要找的,自然不是那種產量極少的茶,他現在就在新垌鎮的無主山嶺中遊蕩著,尋找合適的野茶樹。
  野茶難得,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事實上很多野茶都是被人發現的了,甚至保護起來了。即便再人跡罕至的山嶺中,只要有野茶,都會在灌木叢生、野草茂盛的山嶺中踏出一條小路來。要想找到一棵從沒被人發現的野茶樹還是挺困難的,杜清和的視力再好,也覺得有點難為他了。
  在新垌鎮的上空轉悠了好久,杜清和都沒能從鬱鬱蔥蔥的山嶺中發現什麽野茶樹。
  無奈,只能降落在一個山嶺上,這不是一個被速生林佔領的山林,而是一個原始長起來的山林。也只有這樣的山林,才能尋得到一棵野茶樹。陸羽的《茶經》有雲,“野者上、園者次”,也就是說野生的茶葉是最好的。
  然而,近年來茶葉市場上有很多標稱為野生茶的茶產品上市,也有不少商家宣稱其產品為野生茶。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移栽型的野茶,口感雖然比茶園培植的茶樹好一點,但好極也有限。要稱為野生茶,就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且缺一不可:一是必須生長於原始森林或原始次生林的自然原生態環境中;二是必須是原物種茶或原物種茶的自然衍生種茶,而非人工優育、培育、優選品種;三是必須為自然有性繁殖,而非人工育種育苗、栽培乾預。古之茶樹,茶熟籽落,生根發芽,天精地華,自然生長成茶。
  可見,野生茶沒有人工參與的痕跡,生於自然,長於自然的茶樹。
  只是隨著人類的足跡逐漸涉入原始森林,原始森林越來越稀少,野生茶的自然生長環境已越來越有限。加之原始森林或原始次生林中為人跡罕至之地,山林中無路可尋,采茶人需冒一定安全風險,以柴刀辟開通道,翻山越嶺,過程艱險非常人所能及。為此,真正意義上的野生茶極為稀缺珍貴。
  當然,杜清和沒有後面的采茶的危險,他的問題找不到真正的野茶樹。真正的野茶樹,自然生長於天地間,隨著天精地華的滋潤而生,時光歲月的養育而成。經歷過杜清和親自用靈氣篩選,殺青之後,那一碗茶湯入口,與普通茶葉就高下立分了。
  “太難找了吧……”
  杜清和終於明白為什麽野茶那麽少了,單單是尋找野茶,都用了不少時間。這不,時間都快到下午的五點鍾了。雖然
  這初秋的天氣,太陽要到快七點的時候才下山,可留給杜清和的時間不多了。
  好在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在一個轉角過後,杜清和驚喜的發現,有一片連株野茶在生長著。
  這些野茶,似乎是最近十年才長起來的,植株都不高,大概半人高的樣子。最妙的是,這山中好像昨天才剛剛下過雨,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味道。野茶樹的枝頭上,抽出了不少新芽。
  事不宜遲,雖然時近初秋,但是杜清和也顧不得那麽多了,神通一出,兩葉一芽的嫩芽不斷地憑空飛起,落入一個原本是裝藥的竹匾裡。可惜的是,這野茶樹不太多,全都采摘完了,拿在手中一掂量,大概也就四、五斤的樣子。這四、五斤嫩芽,滿打滿算也最多是製成一斤茶葉罷了。
  最後,杜清和搖了搖頭,心中暗暗記下了這個地方,打算在那秋分之後,把已經掛果的野茶樹人為的播種一下,說不定以後能長出一片野茶來。雖然這不太可能,因為野茶樹的生長,要跟不少樹木爭奪土壤、水分和陽光,能順利長成的都稀少。杜清和這麽做,不過是保留一份希望罷了。
  算是滿載而歸吧,接下來就要製作綠茶了。
  杜清和知道,一款茶好不好,就看製茶了,嫩芽再好,炒不好茶也是白費。要不然那些手工炒茶大師的人工費那麽貴,特級茶葉那麽貴了,都是論兩去賣的。
  沒辦法,一個采茶工,一天只能采茶一斤多,最多不超過兩斤,但是人工費用都要一天一百五十塊錢了。再加上四、五斤嫩芽才能炒成一斤茶,炒茶師傅一天的工錢,少說也要一千,多則幾千上萬。所以說,真正的好茶,都是用錢堆出來的。然而,這真的是物超所值。
  只要你懂沏茶,那極品茶葉和普通茶葉,甚至一般的好茶,都是差得很遠的。
  單單是茶香,都要濃鬱很多。更別說口感了,那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極品的茶葉,那茶湯真的能香透心脾,一喝之下整個人都感覺不同了。
  不過,在杜清和看來,再極品的茶葉都比不上他親手炒製的。
  滲入了靈氣的茶葉,在殺青之後,細嫩炒青、細嫩烘青等等步驟加持下,茶葉還沒成茶,香味都能讓神魂為之一振了。
  杜清和的炒茶,是在家裡炒的。因為沒空再慢慢製作,杜清和只能選擇最快速的辦法炒製綠茶了。
  因為條件也有點簡陋,無奈何之下杜清和只能用神通來輔佐了。
  “兒砸,你在廚房鼓搞些什麽啊?”
  杜母聞到了空氣中的茶香,覺得異香撲鼻,十分提神醒腦,忍不住高聲問道。
  好在杜父是喝過杜清和炒製的茶葉的,說道:“他又在炒茶了吧,該不會是想以後拓寬事業路線?”
  杜母一愣:“咱們兒子什麽時候這麽多才多藝了?”
  杜父故作神秘地說道:“其實炒茶也不是什麽難事,關鍵是對火候的控制。咱們兒子炒菜有一手,炒茶的話,多試幾次,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