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養生小餐廳》第217章:有著落了
  揉了揉鼻子,杜清和無奈地說道:“好像也是啊……不過,我可以為你帶回去的,你忘了我有神通了嗎?”
  “那也不行啊,被別人看到了,你就麻煩了。”楊琇瑩笑道,“萬一你被抓去做實驗室的小白鼠,我怎麽辦?”
  “嘿嘿……”
  杜清和傻笑了兩聲,沒有堅持了。
  “真的要種花啊,還不如在潘州周邊承包幾畝地呢。不過不是有經驗的花農,是種不出好花來的。”楊琇瑩歎了口氣,說道:“再說了,潘州缺的不是鮮花,而是罕見的鮮花。比如那個裂瓣康乃馨、落新婦、飛燕草、風鈴花、金合歡、薑荷花、相思梅、大花蕙蘭……這些都是插花很常用的花,但是在潘州就很難買得到。再一個,種植起來也不容易。還有,我的花店和旁的花店不一樣,不僅僅是賣鮮花,更重要的是賣插花,我自己插的花。順帶,還賣一些比較好看的插花的瓶子。”
  杜清和明白了,楊琇瑩也不是真的要開花店,而是賣的是插花。
  有人就問了,賣花和賣插花,有區別嗎?
  有,區別還挺大的。
  這麽來說吧,賣花很多花店都能做到,可插花就不一定了。插花是一種美的藝術,講究幾種不同的花,搭配起來,還要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然而,一束花和一瓶插花,確實不是一個概念的。一束花裡,可能有十一朵、十九朵……甭管多少朵玫瑰啊什麽的,大多以單一品種為主。這也是最常見的花束,主要是情人之間的贈送。
  但是插花,卻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並不是一定要選用名貴的花材、高價的花器。一般看來並不起眼的綠葉一個花蕾,甚至路邊的野花野草都能插出一個讓人賞心悅目的作品來。
  比如說,給酒樓的插花,就要以喜慶為主,花材色彩要鮮豔奪目,花形碩大,以展示熱鬧、有氣派:要是給藝術場合插花,就要結合主題,或淡雅,或嬌豔……反正,插花就一個藝術,和包裹一束花是不一樣的。
  總之,插花是以“花”做為主要素材,在瓶、盤、碗、缸、筒、籃、盆等七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沒有一定天賦的人,還真的學不來。
  有人還問了,這有人為這種插花買單嗎?
  事實上,人們還真的願意為美買單。
  要知道中國的插花歷史很久遠,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最著名的應當是宋朝時,那會的人們不僅插花,還喜歡戴花——在集市上買了花,不管男女都喜歡別在頭髮上,裝飾自己。到了明朝時,還有專門的插花書籍出現了。
  現在潘州沒有這個市場,但很多大城市都出現了插花師,專門為婚禮、宴會、展會、活動等場合設計和細節布置,讓人更加賞心悅目。
  杜清和知道,如果楊琇瑩真的做起來了,這個行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因為不管在什麽時候,人們追求生活,追求美都是存在的。不僅可以賣插花,還可以賣插花的材料,諸如瓶子、瓷缸、花籃等等花器,這也是一個收入。
  “你的想法真的不錯,比我的想法還好。”杜清和笑得很開心,“我也就想著在這種點菜,自己先用不完的,再拿出去賣。”
  “挺好的啊,就是遠了點,管理有點麻煩。”楊琇瑩有點擔憂。
  杜清和笑了笑:“這沒事,有村長幫我看著呢。我時不時突擊檢查一下就行了,再雇傭幾個家裡條件不好的村民,這就等於是扶貧了。其實吧,這麽二十五畝菜地,也不需要多少功夫來打理。十幾個人已經綽綽有余了,他們有空還可以有樣學樣,自己整理整理自家田地,說不定就真的開始發家致富了。”
  楊琇瑩偷笑起來:“怎麽感覺你跟一個扶貧幹部似的。”
  “沒辦法啊,勞碌命。”杜清和歎了口氣,“一天不做好事呢,我心慌。”
  “就喜歡你那說瞎話不眨眼的勁。”楊琇瑩些微吐槽了一句,“你還真的不去看看人家怎麽采訪的嗎?”
  杜清和歎了口氣,說道:“不去,去了我恨得慌。你是沒見到那學校,裂縫比一個拳頭都大,我懷疑啊,再用力踩一下,都能塌了。那落馬的小官大貪,也下得去手!萬一真塌了,裡面的孩子們怎麽辦?”
  楊琇瑩也有點擔心了:“那怎麽辦呢,這天幾乎每天下午就一場雨的。”
  “反正啊,一下雨就停課唄。實在不行,我覺得可以把那貪官的宅子給弄出來,臨時做學校來用。”杜清和還是覺得不解恨。
  正說著呢,人家記者回來了。
  杜清和一愣:“怎麽這麽快啊?”
  “都拍攝到了,素材是有的了。”徐記者笑道,“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這個村子,所以讓村長帶我們轉一轉,看還有沒有什麽新聞素材。”
  杜清和佩服道:“你們可真專業。”
  “沒什麽,就是一個媒體人的良心罷了。”徐記者果然是有理想的。
  事實上,這做記者沒點理想是真堅持不下去。想想看,滿世界的跑新聞,風裡去雨裡闖的,工資只能說可以還不算高,要不是有理想,誰特麽乾這個啊?特別是遇到什麽大災大難的,一線記者甚至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看看,這確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乾的活。
  在記者這個行業裡,一般都是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反正都是勞碌命。
  徐記者和那司機兼攝像大哥又出去轉悠了,杜清和估摸著啊,他們一會還得找一家酒店,用網絡給電視台發過去剪輯好的新聞。等到晚上的時候,電視上就能看到了。所謂的一線記者,就是這麽回事。
  折騰一圈下來,這條新聞算是有著落了。只要引起社會轟動,有了收視率,電視台就有商家去投廣告,那記者的工資就有著落了。所以啊,這可以看作是一種良性循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