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陛下息怒》【二十三:學派文化;意在多學齊鳴】
  陳伯山作為皇室宗親,又是三省主令之一,位同宰相,本便該為南朝陳政權著想,但他卻因朝堂議事之爭論懷憤在心,不顧朝廷、不顧國體,伺機倒行,他愧對於南朝陳列祖列宗,愧對於先皇文帝、先皇宣帝對他的重用,也愧對於蘇東對他的重用。

  蘇東對陳伯山已起廢黜之心,之所以還讓他保有權位,因為蘇東不能因為這一點小事而對陳伯山開刀,因為陳伯山有錯也無錯。

  錯是他錯在忘卻皇室宗親身份,伺機倒行,與士族門閥重臣一氣,不支持蘇東利國利民的人才選拔科舉制度創設。

  無錯是因為前殿議事,本來便言論自由,支持或者不支持都乃己見,要是只因為他一句“臣也以為人才選拔制度改革還需好好商榷。”便定他的罪,將其廢黜,那九大士族重臣是不是也應統統定罪?

  若是這樣,那以後的朝堂豈不是再也沒有敢相反於他的意見出現,從此,也再無大臣敢出言規勸他?

  蘇東雖然是後世來人,盡握歷史,擁有無上優勢,但他卻也不能因為這個優勢而盲目自大,剛愎自用,讓群臣緘口,自斷群策群力,失去文武百官之心,成為孤家寡人。

  陳伯山暫且先留著,蘇東相信,經過這一次的伺機倒行卻安然無恙後,陳伯山未來肯定會更加放肆,到那個時候,蘇東可就不會再縱容他了...

  十重臣退去,蘇東獨留陳伯恭在前殿中。

  陳伯恭今日的出言讓蘇東很為讚賞,有眼力見的聰明人往往都比一般人更受人喜愛。

  陳伯恭在歷史記載中便是一個富有遠見的聰明人,他從十余歲時便開始留心政事,宮曹治理,在陳宣帝死後,他發現局勢對於南朝陳十分不利,便領著八個兄弟辭官尋九宮神山而去。

  之後南朝陳覆滅,陳伯恭便與八個兄弟定居於九宮山,營造宮殿,潛心道學,演習陣法,先後練成伏羲先天八卦陣,又練成文王后天八卦陣,對中華道學影響深遠,21世紀著名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中“九宮”之中的“移花宮”便是源於此,而那些頻繁出現在武俠小說中的混元宮、八卦宮、三清宮等,也均是陳伯恭在九宮山所營造的宮殿之名。

  陳伯恭也算是一個奇才了,要不然蘇東也不會重用於他,委任他為禦史大夫。

  自古禦史大夫乃是督查百官、律政綱紀之重臣,其位堪比三省主令,若是善用權力,足以勢傾朝野、使百官懼怕,但經過蘇東這一段時間的觀察,陳伯恭生性寡淡,多喜道學、研古陣法,並不擅長勾心於群臣之間,風聞言事,糾問彈劾。

  禦史大夫一職本是一權位,但讓陳伯恭生生做出散職的模樣來。

  既然陳伯恭的興趣不在此,那蘇東也打算讓陳伯恭換換職業,讓他隨興趣而走,這也是蘇東獨留陳伯恭於殿中的原因。

  “伯恭,隨朕來內殿,朕有些話想同你聊聊。”

  蘇東從龍位走下,朝著內殿走去。

  陳伯恭緊隨其後,無比恭敬。

  兩人來至內殿,蘇東擇中位龍椅坐下,隨賜座陳伯恭於身邊側座,並命殿內太監為陳伯恭上茶。

  陳伯恭面對蘇東稍有拘謹,哪怕是現在的蘇東面帶和煦笑容,陳伯恭也是難以放開。

  “伯恭無需拘束,朝堂之下,朕便只是你皇兄,與皇兄聊天不必這般戰戰兢兢。”

  “臣..臣弟遵命。”縱是蘇東如此說,陳伯恭依舊是拘謹難開,蘇東的帝王威嚴日加盛烈,

讓他根本無法抬頭直視。  蘇東見陳伯恭根本無法放下拘束,也不再多說,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出留下他的用意。

  “伯恭,今日朕獨留你,是想和你聊聊思想學派之事。”

  既然陳伯恭並不擅長禦史大夫一職,蘇東也正好想在南朝陳國土上興起思想學派文化,那以後便讓陳伯恭主理這方面的事宜。

  學派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王朝、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精神文明的象征。

  蘇東雖無學派信仰,放在21世紀,他也根本不會去考慮這些事情,但他現在是南朝陳皇帝,作為一個皇帝,他必須考慮學派文化發展。

  因為學派文化對於一個王朝、國家來說不僅可以幫助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和平並促進民心統一,還具有很強的道德教化作用。

  而縱觀中華歷史, 歷朝歷代都有學派信仰,漢初信道家無為;漢武帝開始尊儒學,兼道家莊子內聖外王,於外行王道;魏、晉初依附於新道玄學,並夾有太平道及五鬥米道;南北朝儒、釋、道、新道玄學共存;唐朝儒、釋、道、法兼容並鳴;宋朝尊儒學,又夾朱熹理學,後期受道君皇帝宋徽宗影響,開始信奉道學;明朝是尊儒學...

  每位帝皇也均有自己所喜好的學派文化,並抑他學派而揚之。

  但作為後世來人,蘇東對於學派文化的看待不同於古代帝皇那般隻尊所喜之教,打壓其他學派,蘇東認為學派文化乃是人類文化瑰寶,學派文化從本質上並無任何上、次,貴、賤之分,只要並非邪學,都是不可取磨滅的燦爛文化財富,蘇東所尊崇的是春秋、戰國時的文化齊鳴,諸子十家共存,那才是學派文化燦爛的巔峰。

  蘇東心有大志,他意在成立學派一部,主理境內所有學派文化事宜,促進各色學派文化齊鳴,但蘇東又很明白,學派文化齊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同的學派理念有不同的為人、處事風格,一旦在弘揚後協調不當,那必然會引起學派之間的衝突,這也是蘇東現在所擔憂的。

  而且陳伯恭所喜的道學,陳伯恭又能否如他一樣,心中包容天下所有為民、利國的學派?這也是一個問題。

  與陳伯恭的交談不知覺間便是一下午,陳伯恭雖是精通於道學,但蘇東更是妙語連珠、金句不斷,這讓陳伯恭萬分震驚,對於蘇東愈發感覺高深莫測,是敬畏敬仰難止。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