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的大雨顯然打亂了聯盟遠征軍與中亞軍雙方的部署,很多部隊甚至走錯了方向,可以說楊錦所指揮的營十分幸運的進入了中亞軍重兵的後方,至於他們是如此攻擊前進抵達的,恐怕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部署在聯隊部之前至關重要的連接點上的山本中隊遭到了不明來歷的聯盟軍隊的凶猛突破,池田橫賓可謂是嚇出了一身冷汗,他立即親自下令拚湊起整整一個大隊的兵力立即投入反擊,由聯隊參謀軍官草木鄉次郎少佐帶領投入反擊,奪回這至關重要的陣地,穩固防線,否則第13步兵聯隊將陷入全線崩潰的境地。
事關生死,中亞軍的反擊來的十分迅猛,楊錦之前打了中亞軍山本中隊一個措手不及,現在他們也同樣被草木鄉次郎率領的反擊部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中亞軍的數量足足有聯盟士兵的二倍有余,在打光了槍膛內的子彈後,來不及更換彈藥失去指揮的聯盟士兵自行的投入到戰鬥之中。
空前慘烈的白刃戰同樣讓中亞軍瑟瑟發抖,雙方士兵呐喊著,高舉著各自的武器糾纏在一起,鮮血在流淌,每一秒都有士兵捂著傷口倒地,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徹底的消滅對方,懷著刻骨銘心仇恨的聯盟士兵無視中亞軍的數量優勢,傷痕累累的他們在此刻發揮出了十倍、百倍驚人頑強的戰鬥力,用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實際行動實現他們作為聯盟軍人為國雪恥的諾言。
白刃戰是最能夠考驗一支部隊意志力的衡量標準,只有一支能夠經得起白刃戰考驗的部隊,才能夠當之無愧的稱之為真正的王牌。
少量的鮮血會被雨水所稀釋,但是雨水無法稀釋大量的鮮血,圍繞著密支那城,聯盟遠征軍的四個步兵集群在茫茫雨夜中奮勇搏殺。
與以往的戰鬥不同,無論是聯盟遠征軍還是中亞軍來說,雙方都沒有任何的退路,楊錦所指揮的部隊在瘋狂的廝殺後,隨著草木鄉次郎被擊斃在地,終於,中亞軍反擊部隊的精神崩潰了,他們無法戰勝那些人數比他們少很多,但是卻異常的瘋狂嗜血與頑強的聯盟軍人。
整個密支那城似乎陷入了瘋狂之中,小股的聯盟軍隊在勇猛穿插進攻,而小股的中亞軍也同樣在拚死反擊,軍官的指揮對於此刻的雙方部隊來說都已經失去了作用,在滂沱大雨夾雜的槍炮聲中,沒人能聽清附近的人在說什麽。
戰鬥,慘烈無比的戰鬥,一切全部圍繞著戰鬥而進行。
號稱中亞陸軍最強的二支部隊之一的第六師團與聯盟陸軍最強的聯盟遠征軍在激烈碰撞,一方已經從捍衛帝國皇軍榮耀淪落為為了生存而戰,一方則拚死要用敵人的鮮血洗刷那壓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恥辱。
慘烈的肉搏戰讓中亞軍士兵看不到戰勝希望,缺乏指揮的中亞軍士兵開始從一、兩個人脫離戰鬥到局部甚至全線潰散,隻用了短短幾十秒鍾,剛剛激烈交戰過的地方中亞軍士兵的屍體與聯盟士兵的屍體糾纏在一起,到處都是損壞的武器的累累的棄屍。
楊錦的面前就是僅僅只有幾十名軍官的中亞軍第13步兵聯隊指揮部了,如果一旦將其摧毀,中亞軍在東城的部隊將陷入指揮停頓各自為戰的地步。
池田橫賓臉色蒼白,握住武士刀的手臂在拚命的顫抖,他已經意識到了最後時刻的到來。
非常可惜的是,雨夜不僅為聯盟遠征軍的進攻提供了掩護,同時也讓中日兩軍陷入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
密支那城區的規劃基本是由英國基地的人管理的,
缺乏責任感的英國基地的人最重視的就是緬甸珠寶和翡翠,對於城市道路交通建設根本不聞不問,所以密支那看似筆直的道路實際上是一個大弧。 殺得天昏地暗的楊錦率領著部隊沿著街道猛追一股中亞軍潰兵,他們的目的原本是城中心,但是該死的街道卻讓他們偏離了路線。
無疑,密支那不規范的街道讓楊錦錯失了全線突破中亞軍第六師團鐵壁防禦的最好機會,戰爭沒有如果,也沒任何後悔藥!戰爭在某種角度和意義上講是趨於公平的。
5月4日清晨,暴雨已經轉小, 但是絲毫沒有任何停頓的跡象!經過了48小時鏖戰的密支那戰場終於沉寂了下來,中日兩軍如同兩隻廝殺已久的猛獸一般,都在添護著傷口準備再戰。
聯盟遠征軍的攻勢終於停頓了下來,神田正種立即利用這難得的機會重新部署調整兵力,此刻第六師團仍有一萬七千余人,固守現有防區依然兵力比較充沛。
看著師團長一臉憔悴疲憊的神情,高田參謀急忙為神田正種遞上一杯熱茶,神田正種滿意的對高田正雄點了點頭道:“高田君,這場神雨幫了我們的大忙,支那遠征軍應該是因為後勤補給的原因停止了攻擊!”
高田正雄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支那軍隊的火力超過我軍幾十倍,尤其是他們的單兵火力,更讓我軍望塵莫及,但是這些愚蠢的支那人忽略了這些強大的武器需要的是更加強大完備的後勤極其工業基礎,支那人依靠美國基地的補充和提供,這種情況是必然會發生的。”
神田正種喝了一口苦澀的茶水,微微皺了皺眉頭道:“我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要摧毀支那人的抵抗意志,無論他們擁有什麽樣的武器裝備或是幾百萬的軍隊,一旦他們失去了抵抗意志,那麽他們就是我們打中亞皇軍盤中之餐,怎麽吃,什麽時候去吃,就是由我們說了算了!”
神田正種此刻的心情可謂是如雨後天晴一般,因為就在兩個小時前,他接到了田中新一的電報,田中新一已經接到山下奉文的命令,率領第18師團、第55師團、獨立混成第24、26、105旅團投入密支那解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