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頌》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故施謀
最新網址: 群臣一愣。

 隨後高處恭率先開口,放聲大笑。

 群臣們也笑了起來。

 王曾卻沒笑,反而皺了皺眉頭,“有什麽好笑的?朝堂上有這種蛀蟲,也是一些人識人不明的緣故,居然能讓這種蠢貨升遷到侍禦史如此重位上。”

 領侍禦史張升聽到了王曾這話,哭笑不得的出班。

 “臣識人不明,還請官家降罪……”

 趙禎聽著群臣歡笑,心情也好了不少,淡然道:“下不為例,以後擦亮眼睛,替朕選一些賢才就行。”

 領侍禦史張升聽到這話,如蒙大赦,趕忙施禮。

 “多謝官家……”

 高處恭笑呵呵的瞥向了李迪身後的呂夷簡,道:“說起來,之前還有人推舉此人擔任馳援沙州二路兵馬的監軍。

 得虧寇吏部慧眼識人,知道此事是草包,所以立馬奏明官家,讓官家更換了此人。

 若是真讓此人去了西域,那遠在西域的將士們,可就有罪受了。”

 “高樞密言之有理……”

 “……”

 “某些人身居高位,卻有眼無珠,腦中全是漿糊,經常胡說八道。”

 “……”

 群臣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高處恭輕而易舉的將話頭引到了呂夷簡身上。

 群臣們又輕而易舉的將話頭從呂夷簡身上引到了李迪身上。

 李迪、呂夷簡皆沒有說話。

 趙禎剛剛恢復的心情,瞬間又變壞了,他皺眉道:“肅靜!”

 滿朝文武識趣的閉上嘴。

 趙禎剛才隨口罷了一個侍禦史,可是很有殺雞儆猴的作用的。

 趙禎盯著滿朝文武,沉聲道:“爾等皆是國之幹才,朕之肱骨,朕不願意因為一些朝儀的事情,喝斥爾等。但國有國法,朝有朝規,朕還是希望爾等能夠遵守朝儀。”

 “臣等遵旨……”

 滿朝文武齊齊出聲。

 趙禎點點頭,目光落在了李迪身上一臉愁容。

 李迪給他惹了一個麻煩,一個大麻煩。

 從李迪上書至今,不過過去了半日。

 就先後有十六位已經辭仕的老臣,派人給他送了奏疏,指責李迪乃是國之奸佞,禍亂朝綱。

 平心而論。

 李迪奏疏上奏請的事情,每一樁,每一件都符合趙禎的心意。

 趙禎初登大寶,也有雄心壯志。

 特別是登上了皇位以後,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江山社稷以後,才明白。

 眼看著繁花似錦的江山背後,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毒瘤。

 每一個毒瘤,都足以動搖社稷。

 每一個毒瘤,都在瘋狂的趴在江山社稷身上吸收血液。

 貪得無厭,無窮無盡。

 朝廷先後裁撤了數個衙門,裁撤了數十萬兵馬。

 省下了無數錢糧。

 然而。

 國庫裡依舊空空如也,空的能跑耗子。

 每次去國庫裡視察的時候,趙禎都會往國庫裡丟一錠銀子。

 然後自嘲的告訴身邊的陳琳。

 “有耗子也挺好,至少證明朕的國庫不是真的空蕩蕩的……朕丟一錠銀子進去,你說它們會不會拿去買糧……”

 耗子自然沒辦法用銀子去買糧。

 趙禎只是借此告訴所有人,國庫裡的耗子,也需要施舍。

 耗子在國庫裡都活不下去。

 由此可見,朝廷該有多窮。

 趙禎有雄心,要做大事,自然不可能看著國庫一直空下去。

 李迪奏請的消除滿朝文武頭頂的寄祿職的奏請,深合趙禎的心意。

 李迪早早的就跟趙禎通過氣,趙禎也暗中找人細細算過。

 不算還好。

 一算之後發現,朝廷每年發給寄祿職的俸祿,遠比實職多了近兩倍多。

 幾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員,頭頂上多多少少都會有寄祿職,多則七八個,少則也是兩三個。

 甚至一些身負寄祿職的官員,不用上朝,不用坐衙,不用理政,每個月還領著高額的俸祿。

 所以,李迪要消減官員們頭頂的寄祿職,趙禎是讚同的,舉雙手讚同的。

 消減了官員們頭頂上的寄祿職,只要大宋境內不出現什麽大災大難。

 十年之內,國庫可以被填滿。

 國庫被填滿的時候,封樁庫大概也會被填滿。

 趙禎自己的內庫,也會被填滿。

 屆時。

 趙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用錢砸下燕雲十六州。

 而李迪奏請的修訂律法的事情,不僅會自上而下的查處貪汙,同時也會抑製土地兼並,等多處弊政。

 其中有關於新商法的修訂,更是能讓國庫被填滿的時間,縮短近一倍。

 對此。

 趙禎也是舉雙手讚成。

 因為修訂律法,不僅能幫趙禎帶來大量的錢財,同時也能幫助朝廷鏟除許多已知的毒瘤。

 可以說,李迪的兩個提議,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

 趙禎沒有不讚成的道理。

 可是。

 反對的聲音很大。

 非常大。

 李迪不過剛剛遞上了奏疏,他還沒有決定要不要采納李迪的建議,就已經有人蠢蠢欲動的上書彈劾李迪。

 甚至一些經久不歷朝政的老臣,也紛紛跳出來指責李迪。

 趙禎敢肯定,一旦他答應了李迪的奏請。

 李迪將會被朝野上下所有官員淹沒。

 而他這個官家,也會遭到朝野上下的官員們彈劾。

 至於朝野上下的官員們,會在私底下鬧出什麽么蛾子,為難朝廷,逼迫他妥協,那就不得而知。

 但趙禎可以肯定。

 朝野上下的官員們鬧起來,動靜一定不會比上一次裁撤中原府邸的廂軍們要小。

 趙禎現在不知道自己是該點頭,還是該搖頭。

 點頭。

 江山社稷將會陷入到動蕩之中。

 搖頭。

 坐看江山社稷繼續糜爛下去。

 趙禎神色複雜的看著李迪,無聲的張了張嘴。

 “李卿……”

 猶豫了許久以後,趙禎開口呼喚李迪。

 李迪踏前一步,抱著朝笏道:“臣李迪奏請官家,為充實國庫,消減滿朝文武身上的寄祿職。”

 “朕……”

 趙禎剛說了一個字。

 就聽李迪剛正的道:“我朝立國之初,太祖皇帝為了避免貪腐荼毒百姓,給朝野上下的官員,多次增加俸祿。太祖皇帝希望朝野上寫的官員,借著朝廷的俸祿吃飽,別把手伸向百姓。

 然,太祖皇帝小遜了人的私欲。

 一些個官員,在拿了朝廷的高額俸祿以後,仍舊不滿足。

 他們借著職權之便,橫征暴斂,欺壓良善,佔人田產,佔人店鋪。

 官家登基之初,呂夷簡奉命巡視天下,查處的貪官汙吏,多達上萬人。

 汴京城黃河決堤。

 臣、王曾等人奉命清查天下常平倉,查處出的倒賣常平倉糧食的貪官汙吏,更多。

 事實證明。

 給官員們發高額的俸祿,並不能阻止官員們貪汙。

 唯有嚴苛的律法,才能讓官員們感覺到畏懼。

 才能讓官員們不敢將手伸向百姓。

 所以,臣李迪奏請官家,消減滿朝文武身上的寄祿職,重新修訂我朝律法。

 還百姓們一個朗朗乾坤。”

 李迪的聲音很大。

 大到了垂拱殿內的每一個人皆能聽的清清楚楚。

 寇季聽完了李迪的話,長歎了一聲。

 李迪若僅僅是上了一道奏疏的話,尚有緩和的余地。

 如今當眾宣出此事,那麽將再也沒有緩和的余地。

 從現在起。

 李迪完全走到了朝野上下所有官員的對立面。

 將會和朝野上下所有官員為敵。

 他成功的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孤臣。

 也順勢將自己的性命,交給了趙禎。

 他以後能不能活,能不能繼續在朝堂上立足,全看趙禎能不能夠保得住他。

 李迪此話一落。

 不等滿朝文武們開口。

 就見呂夷簡踏前一步,朗聲道:“啟奏官家,臣以為,李迪有妖言惑眾之嫌。

 須知,歷朝歷代皆有貪官汙吏。

 太祖皇帝手段高決,以高額俸祿,寄養百官,避免了大部分官員貪腐。

 李迪口中的那些貪官汙吏,只是少數人而已。

 不能一概而論。”

 呂夷簡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是一愣。

 旋即。

 滿朝文武一臉狂喜,紛紛出聲力挺呂夷簡。

 唯有寇季、王曾、張知白三人皺起了眉頭。

 寇季可是清楚的記得,在他去李府拜訪李迪的時候,李迪親口告訴過他。

 修訂律法,從上而下的梳理貪官汙吏,是呂夷簡提議的。

 如今呂夷簡糊弄著李迪奏明了此事,自己卻又拿出了另一套說辭。

 寇季有一種李迪被算計了的感覺。

 但這種感覺剛浮上心頭,寇季就察覺出了不對。

 從呂夷簡開始說話,到呂夷簡說話結束,李迪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驚愕的神色。

 寇季懷著滿心的疑惑,站在垂拱殿上,聽著李迪跟滿朝文武辯駁。

 李迪面對滿朝文武的指責,絲毫沒有退縮,開口一個個懟了回去。

 一場辯論戰,持續了足足一個多時辰。

 最終在趙禎不悅的怒吼聲中結束。

 散朝以後。

 寇季率先出了垂拱殿,到了東華門外,找到了李迪的馬車以後,在李迪的馬車旁邊等候著李迪。

 李迪、呂夷簡被趙禎召進了資事堂。

 足足半個多時辰後,才出現在了東華門外。

 見到寇季在馬車旁邊等待自己,並沒有覺得意外。

 隨口邀請了寇季上車,吩咐車夫駕著馬車回府。

 馬車一路行出了汴京城,在瑞安鎮上的一座李迪新置的別院外停下。

 入了別院。

 坐定以後。

 一路上一直一言不發的李迪,才盯著寇季開口道:“是不是有滿腔的疑惑,要問老夫?”

 寇季果斷點頭,“李爺爺,此前我去您府上拜訪的時候,您可是跟我說過。說修訂律法的事情,是呂夷簡提出來的,為何今日呂夷簡在朝堂上,會為難於你?”

 李迪淡然一笑,“你就不疑惑,呂夷簡當堂反叛,老夫為何沒有生怒?更沒有質問他?”

 寇季認真道:“也有這個疑惑。”

 李迪點頭道:“還是你小子聰明……”

 李迪讓仆人斟上了茶水,品了幾口,在寇季一臉好奇的神色中,淡淡的道:“你可了解霍光的傳書?”

 “霍光?!”

 寇季微微一愣,不明白李迪話裡是什麽意思。

 霍光可是西漢時期的大權臣,他執政期間,乾過頗多事情,寇季不知道李迪指的是什麽。

 李迪見寇季還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繼續說道:“你可了解桑弘羊的傳書?”

 寇季聽到這話,終於明白了李迪的意思。

 西漢時期。

 桑弘羊主政,對西漢的諸多政令做出了改革,為西漢打造了許多理財的政令。

 武帝去世之後,任命桑弘羊、霍光等四人為顧命大臣。

 桑弘羊和霍光政見不合,二人明裡暗裡爭鬥不休。

 為了扳倒桑弘羊,霍光聯合了一群反對桑弘羊政令的人,對付桑弘羊。

 桑弘羊寡不敵眾,被搬倒。

 霍光借此,掌控了朝野上下的大權。

 但霍光掌權以後,並沒有廢除桑弘羊推行的政令。

 反而貫徹落實了桑弘羊的政令。

 將那些反對桑弘羊政令的人,美美的戲耍了一番。

 殺其人,用其政。

 因此而生。

 李迪先後提到了霍光、桑弘羊。

 寇季一下子就想到了李迪和呂夷簡兩個人要做什麽。

 寇季愕然道:“李爺爺,您和呂公在效法當年霍光的做法?”

 李迪笑著點頭道:“孺子可教也……”

 寇季皺眉道:“可知道此典故的人頗多,呂公前後言行不一,又怎麽可能騙得過滿朝文武。”

 李迪淡然笑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又能分得清楚是真是假?”

 寇季沉聲道:“您這是在拿性命幫呂公搭台階。 ”

 李迪聽到這話,沉默了一下,道:“不如此,如何助長呂夷簡的威勢。又如何讓呂夷簡強硬的推行修訂律法的事情?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是你祖父一樣,臨危受命,借著先帝賜予的威嚴,權傾朝野,鎮壓百官,讓百官們不得不依照他的心思行事。

 所以,老夫需要做一個墊腳石,幫呂夷簡墊墊腳,讓他可以站得更高,說話更大聲。”

 寇季眉頭緊皺,“可滿朝文武聚集在一起,能扳倒你,也能扳倒呂公。他們現在要借著呂公扳倒您,自然事事以呂公馬首是瞻。可一旦呂公露出了真正的面孔,他們一樣會借著其他人,扳倒呂公。

 呂公借著您為台階,是可以站的更高,說話更大聲。

 可依然難以跟我祖父媲美。

 而且你們要做的事情,遠比我祖父之前做的那些,要激烈的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