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頌》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子親軍?!
寇季回到府裡第二日,趙禎答應他的手書就送到了寇府。

 只是送手書的人,讓寇季覺得有些意外。

 寇準拿著手書,黑著臉瞪著寇季,喝問道:“你想做什麽?”

 寇季站在寇準面前,淡然道:“沒想做什麽……”

 寇準冷哼道:“沒想做什麽,你會夥同官家弄出一個四千人的親軍?”

 “我也是為了養馬,不得已而為之。”

 “養馬用的了三萬四千人?”

 “沒那麽多……”

 “什麽沒那麽多?你以為你在保州做了些什麽,老夫什麽都不知道?四千青壯,兩萬退出了軍籍的老卒,還有一萬多的婦孺,加起來整整三萬四千人。

 七個人伺候一匹馬?

 你養的是千裡馬?

 需要七個人伺候?”

 “那些老卒、婦孺們是自願的……”

 “自願個屁,你要是不點頭,他們能願意?”

 寇準氣哼哼的坐在椅子上,瞪著寇季,質問道:“告訴老夫,你跟官家到底想做什麽?”

 說到這裡,寇準又揚了揚手裡的手書,冷哼道:“還有這東西?你當這東西是朝廷的文書,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去的嗎?

 你們兩個可真行,一個敢要,一個敢寫。”

 “這東西幸虧被老夫先發現了,若是被下面的人發現,再大張旗鼓的呈報給朝廷,有你們兩個好受的。”

 “……”

 寇準盯著寇季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寇季自知有錯,就任由寇準罵他出氣。

 寇準罵了許久,罵累了,寇季趕忙給寇準遞上了一杯茶水,低聲問道:“祖父也是這麽罵官家的?”

 寇準聽到這話,差點沒氣死,暴跳如雷的道:“官家是誰都能罵的嗎?”

 “那就我一個人挨罵啊?”

 “嗯?!”

 “祖父罵的好。”

 “哼!”

 寇準放下了茶杯,又罵了寇季一會兒,才氣咻咻的問道:“你還沒告訴老夫,你跟官家整這麽一出,寓意何為?”

 寇季搖頭道:“孫兒真的只是為了好好養馬!”

 寇準鄙夷的道:“信口胡謅……”

 “你跟官家養四千兵馬,寓意何為,你不說,老夫也不想管。

 老夫只是要提醒你,做事收斂點,千萬別帶著官家誤入歧途。

 不然,老夫就讓你嘗一嘗家法的厲害。”

 “寇忠?”

 “老仆在呢。”

 “請家法出來,讓這個臭小子看看,讓他知道知道我寇家尚有家法,讓他心裡得有敬畏,免得他在外面給老夫惹禍。”

 寇忠答應了一聲,去祠堂請了一根供著的藤條,到了寇準的書房。

 藤條裹成了鞭形,甩起來卻硬邦邦的。

 寇準拿過了藤條,甩了兩下,想要告訴寇季,寇府的藤條不是好惹的。

 只是剛甩了兩下,藤條一頭就掉在了地上。

 寇準、寇季、寇忠三人面面相覷。

 寇準立威沒立好,反倒鬧出了笑話,頓時惱羞成怒的道:“去吩咐府上的匠人,給老夫做一個又大又厚的家法。”

 寇季鬼使神差的嘀咕了一句,“大的打人不疼。”

 寇準嘴角抽搐了一下,惡狠狠的道:“去讓府上的匠人給老夫做一個又長又細的家法!”

 “細的容易折……”

 “讓府上的匠人給老夫打造一根镔鐵的藤條,上面給老夫裹上刺!!”

 寇準暴跳如雷的怒吼。

 寇忠灰溜溜的逃出了書房。

 寇季果斷就跪倒在了寇準面前。

 他認慫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退一步海闊天空……

 君子報仇……

 總之寇季給自己找了無數認慫的理由,安慰著自己。

 寇準見寇季認慫,臉色才緩和了幾分,他瞪著寇季道:“你個臭小子,一點兒也不叫老夫省心。

 你若不是老夫的孫兒,老夫就把你千刀萬剮了。”

 罵罵咧咧中,寇準把手裡的手書甩給了寇季。

 “拿著!滾蛋!老夫今日不想看到你。”

 寇季拿起了手書,打量了一眼,略微有些發愣。

 手書是趙禎寫的沒錯,趙禎的筆跡他認得。

 只是手書上多了兩方印璽。

 一個是皇帝寶璽,一個是內庭相印。

 之所以用皇帝寶璽,而不用傳國玉璽,那是因為五代時期,從始皇帝手裡傳下來的傳國玉璽就失蹤了。

 所以大宋皇室並沒有傳國玉璽在手。

 歷任宋室帝王的玉璽,都是從趙匡胤手裡傳承下來的銘刻之印。

 非傳國玉璽。

 後世人稱大宋得國不正,除了趙匡胤陳橋兵變,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外,也有傳國玉璽的原因。

 但手書上蓋的是不是傳國玉璽,寇季不在乎。

 寇季在乎的是手書,以及上面的兩方印璽。

 有了這兩方印璽,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保州建立皇帝的親軍了。

 一支名義上歸趙禎管轄,實際上歸他管轄的親軍。

 寇季仔細翻閱了一下,發現上面除了多了兩方印璽外,親軍人數也多不少。

 “天子親軍……虎字……滿額萬人……”

 寇季一臉疑惑的看向寇準,“祖父,這?”

 寇準瞪了寇季一眼,“還不是為了給你們二人擦屁股?!”

 “可這軍名?還有人數?”

 “你對老夫的決定有意見?”

 “有點……”

 “是覺得老夫取得軍名不好?還是覺得老夫給你們的人數太少?”

 寇季尷尬的道:“祖父,我就要四千……”

 “呸!我泱泱大國,天子親軍就四千人?說出去多丟人。

 若不是你二人年紀太小,老夫都想把人數擴充到十萬。

 遼皇耶律隆緒有十萬皮室軍,我大宋天子,也該有十萬親軍。”

 寇季狐疑道:“不是有神龍二衛嗎?”

 寇準黑著臉,“神龍二衛能用?老夫會準許你建立天子親軍。”

 寇季多嘴的問了一句,“神龍二衛爛到了什麽程度?”

 寇準嘴角抽搐了一下,沒有說話。

 但看他的臉色,就知道神龍二衛很爛。

 若不是神龍二衛皆是禁軍上四軍,又擔任著守衛皇城的職責,寇準能把神龍二衛的兵馬裁撤乾淨。

 隨著廂軍不斷精簡,各地糜爛的軍政全暴露出來了。

 原以為廂軍最糜爛,沒想到禁軍更糜爛。

 若不是還有數量不少的禁軍仍舊保持著不俗的戰鬥力。

 寇準都想對禁軍下刀子。

 當然了,禁軍是武勳真正的自留地。

 寇準也只能想想。

 真要對禁軍下刀子,武勳一定會鬧翻天。

 雖說武勳無權調動禁軍,也無權直接指揮禁軍。

 可隨著武勳多年的滲透,各部分的禁軍領軍的人物,皆是武勳出身。

 他們或許不會造反,但給朝廷使絆子,一使一個準。

 神龍二衛之所以糜爛,就是因為裡面充斥了大量的武勳子弟。

 大多都是不成器的,又或者裝瘋賣傻的。

 他們充滿了軍營,軍營能好。

 護衛在汴京城的禁軍上四軍中,也只有捧日、天武兩軍,仍舊保持著戰鬥力。

 這也是為何每逢戰事,朝廷都會出動捧日、天武兩軍,卻不動神龍二衛的原因。

 寇季對此並不在乎,他笑嘻嘻的把手書收進了懷裡,對寇準拱手道:“多謝祖父厚愛。”

 寇準瞥了他一眼,一臉嫌棄的道:“滾蛋!”

 寇季躬身一禮,拔腿就往外走。

 剛走到門口,就聽到寇準喊道:“等等……”

 寇季回身,詢問道:“祖父還有何吩咐?”

 寇準猶豫了一下,一臉難以啟齒的道:“你覺得,各寺廟、道觀名下的田產,有沒有辦法拿回來分給百姓?”

 寇季一愣,若有所思。

 他之前在資事堂裡,提到了豪門大戶,提到了官員武勳土地兼並,也提到了寺廟田產。

 寇準單獨提起了寺廟田產,卻沒提及官員武勳、豪門大戶,那就說明他只打算對寺廟下手。

 只是……

 寇季猶豫了一下,看向寇準問道:“祖父覺得,寺廟、道觀是三方勢力中最軟的柿子?”

 寇準愣了一下,淡淡道:“難道不是?”

 寇季苦笑道:“我怎麽覺得,他們是最難啃的骨頭?”

 寇準皺起了眉頭。

 寇季認真的道:“入了寺廟的田產,很難收回來。

 朝廷能做的,就是開始征收寺廟裡農稅,而且必須收重稅。

 如此才能慢慢的逼迫他們把地吐出來。

 相比起來,對付武勳官員,豪門大戶,就容易一些。

 當然了,還有最容易對付的。”

 寇準思量著寇季的話,疑問道:“還有?”

 寇季淡然點頭,“祖父若是單純的想解燃眉之急的話,可以拿曲阜的孔家下手……”

 寇準猛然站起身,一臉難以置信的盯著寇季。

 寇季乾笑道:“祖父您別這麽看著我,據我所知,如今曲阜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經落入到了孔家之手。”

 寇準盯著寇季,沉聲道:“你怎麽知道此事的?”

 寇季坦言道:“我在吏部查閱各地官員功績奏表和風評的時候看到的。

 曲阜的歷任官員,除了在教化一道上頗有建樹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功績。

 治理農桑方面更是了無寸功。

 我猜想這裡面有問題,就派人去查探了一番。

 發現曲阜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落入了孔家之手。

 曲阜的百姓,就七成是孔家的佃戶。”

 寇準聽到這話,倒吸著冷氣道:“那可是聖人門庭……”

 寇季盯著寇準,道:“祖父,我等讀書人,學聖人學問,自然應當敬重聖人。

 為聖人著書立說,為聖人立碑,保聖人安眠之地平安,這都無可厚非。

 厚待聖人後人,借此招攬天下讀書人,也無可厚非。

 可若厚待聖人後人,變成了縱容聖人後人壓榨百姓,那就有些過了。”

 寇準聽到這話,臉色陰晴不定。

 寇季繼續說道:“祖父等人覺得,厚待聖人後人,是在感謝聖人傳下教化文章之功。

 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其實是在害人?

 你們在保聖人子嗣昌盛,可一旦發生了兵災,最先遭殃的就是她們。

 因為他們在你們庇佑下,佔據了大片土地,積攢了數之不盡的糧食、錢財。

 這些不都是兵災的時候最缺的東西嗎?”

 寇季其實想以更激烈的話勸誡寇準,但話到了嘴邊,又沒說出口,反而用了一套寇準能接受的說辭。

 眼見寇準沉默不語,寇季又道:“侵佔百姓良田的四類人中,出世之人是最難對付的。

 祖父想要對付他們,又不讓他們給朝廷造成麻煩,這很難。”

 丟下了這番話。

 寇季不再言語,退出了書房,任由寇準一個人在書房裡沉思。

 寇季懷揣著手書回到了院子,鑽進了書房,就開始給楊文廣寫信。

 有了趙禎和寇準認定的手書,寇季就可以在保州建立一支一萬人的兵馬。

 雖說比起大宋的兵馬人數,這一萬人只是九牛一毛。

 但對寇季而言,有這一萬人在手,他心裡會更踏實一些。

 只要他好好的打造這一萬人,即便是出現了最壞的狀況,他也能應對。

 寇季忽悠趙禎建立親軍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養馬的兩千青壯弄一個名頭。

 只是沒想到趙禎添了一次,寇準又添了一次。

 一下把人數添到了一萬人。

 既然有了組織一萬人兵馬的權限,那寇季就不打算浪費。

 他要努力把這一萬人發揮到了極致。

 寫信給楊文廣,就是為了讓楊文廣給他挑選一些好兵。

 至於統領兵馬的人手,自然不可能是楊文廣。

 雖說楊文廣可以兼任兩軍的統領。

 但是寇季不打算讓楊文廣統領天子親軍。

 寇季打算讓狄青擔任天子親軍的統領。

 狄青太過年幼,雖說經歷了幾場戰事,但獨領一軍,仍舊有些單薄。

 所以寇季打算再幫狄青物色一個老成持重的副將。

 但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並不著急。

 現在要做的就是挑選好人手,讓狄青操練起來。

 同時寇季也打算給狄青寫一封信,讓狄青寫信找曹瑋、李昭亮二人哭哭窮,從他們兩家套出一些練兵的好手,幫狄青練兵。

 曹瑋自己是名將,手裡自然有不少能征善戰的老卒。

 李昭亮雖然不是名將,可他爹是,他爹必然給他留下了不少老卒。

 這些人都是人才,沒理由讓他們留在汴京城裡混吃等死,應該利用起來。

 狄青是曹瑋的得意門生,李昭亮的忘年交。

 他開口問這二人要人,遠比寇季開口要容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