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大太監》第六十一章 接位之爭
  方正化很窩火,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麽窩火過。

  之前縱是被德王或內書堂掌司等人惹到,直接拔槍或胖揍就可解氣,然而今日卻是不行。

  第一,他來文書房上班是不能攜帶手槍的,即便攜帶了也沒用,因為槍裡已根本沒了子彈,98K裡最後的那顆絕對是不能動的。

  第二,王之心並未指名道姓罵他,甚至連回罵的機會都沒有留給他。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無疑,方正化是個流氓,而王之心卻是個有文化的流氓!

  他此時正領教著有文化流氓的下馬威,殺威棒。

  方正化氣呼呼的坐在椅子上,心道既然你拿奏章說事,老子難道就不能拿奏章說事了嗎?

  他重新拿起那本戶部尚書侯恂的折子來,道:“加稅730萬兩,七省分擔,簡直就是欺瞞聖上,不知所謂!”

  此語一出,三位秉筆太監再不複埋案工作之態,皆齊刷刷的向方正化看了過來。

  方正化氣極之下,失了理智,一不小心開啟了群攻模式。

  從侯恂到內閣,再到司禮監,皆在其攻擊范圍之內。

  王之心率先發難,指責道:“方公公,這份戶部上的折子,正是咱家批的,陛下看過都沒說不對,豈容你在此說三道四?”

  方正化心道老子就知道是你批的,剛才曹化淳引見之時,便發現你的字跡與眾不同,和這折子上的紅字頗為相似。

  他冷言道:“王公公怕是在京城裡待久了,不知諸省情況吧!咱家有幸出京數次,入目所見盡是饑民,百姓哪裡還能承受加稅之苦?”

  民不聊生這事兒王之心是知道的,不但他知道,而且從侯恂到內閣,再到崇禎都知道,但他們還是選擇了加稅,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不加稅現在就亡國,加了稅不一定會亡國,這是大家心理的最真實寫照。

  王之心哼道:“若不加稅,銀子又從何處來?遼西戰事何解,三省受災百姓何解?若是無解,則國之將大亂也!黃口小兒,簡直不知所謂!”

  方正化這算是把王之心徹底惹怒了,從指桑罵槐直接變成了面對面攻擊。

  “呵呵,說你笨你還不承認,這麽簡單的問題都想不明白!”方正化見王之心發怒,這會兒倒是安閑自在的靠在了椅子上。

  “那就請方公公說說怎麽辦才能既不加稅,又能讓國庫充盈吧?”王之心譏諷問道。

  “這還不簡單?國庫沒銀子,百姓也沒銀子,而銀子的總數又不會無緣無故減少,那麽銀子去了哪裡?”方正化反向思維,問道。

  王之心當然知道銀子去了哪裡,但他卻是不敢說。

  方正化見他不答,又補充道:“咱們與其去逼那沒有銀子的人要,倒不如不去找那些有銀子的人要?”

  王之心聽他如此說,不但未再發怒,反而氣極反笑。

  在他看來,方正化就是個白癡,一個什麽都不懂的政治白癡。

  銀子去了哪裡?當然是去了達官貴人,富豪家族,皇親國戚手裡。

  可是即便知道,又能拿他們怎麽辦?別說你一個小小秉筆太監,縱是陛下都拿這些人沒有絲毫辦法。

  因為動了他們,便是動了國之根本,頃刻間就有王朝顛覆之危險!

  這些話,王之心當然是不可能宣之於口,告訴方正化。

  ……

  晚間,司禮監王承恩府邸。

  王之心和崔琳第N次連袖拜訪王承恩。

  王承恩一如既往熱情招待二人,奉上香茶,支開下人。

  王承恩笑著問道:“聽說今日那姓方的首次到得文書房,便與王公公幹了一仗?”

  崔琳搶著道:“可不是,那小子連政務處理流程都不清楚,居然還大言不慚說王公公錯批了侯尚書的折子,真是未免太過可笑了。”

  王之心道:“如此囂張,不可理喻之人,居然能平步青雲,混到與我等平起平坐,真是好不氣人!”

  王承恩笑著安慰二人道:“二位且不必介意,他之所以有今日殊榮,不過仗著曹化淳和高起潛的提攜罷了。若是沒有這二人保他,即便陛下再看重他,咱們也能挖個小坑就把他給埋了。”

  王之心、崔琳二人對此皆深以為然,回想起方正化之前在宮裡的所作所為,簡直就跟傻子沒多大區別。

  王承恩見二人點頭,轉換話題道:“方正化不足為道,咱們還是再議一議接替曹化淳之位的大事吧!”

  “陛下那邊可有什麽動靜?”說起接任大事,王之心哪還顧得上和方正化鬧矛盾這種小事。

  “曹化淳在前些日子,也就是王德化被貶金陵之時,便以年邁體衰為由,上過一道折子請求告老還鄉,陛下卻一直拖著未批。”王承恩道:“不過近幾日倒是向我問過兩次曹化淳身體狀況如何。”

  “這麽說來陛下已有讓他退下去的意思了?”王之心不由緊張道。

  “恐怕是這樣。”王承恩道:“還有個問題,不知你們發現沒有,近段時間以來曹化淳已很少到養心殿走動,呈給陛下的折子也多是由齊本正代勞。”

  崔琳打頓時抱不平道:“哼!曹老賊打的好算盤,想讓他一夥兒的齊本正接位,只怕是難以服眾,陛下也定不會如了他的意。”

  王之心道:“話雖是這樣說,齊本正論資排輩雖不如我,但既然曹化淳如此抬舉,咱們也千萬不可大意,陰溝裡翻了船。”

  曹化淳若退,接替他職位的只能是在王之心、齊本正、崔琳這三人中選。

  王之心資歷最老,辦事能力最強,可能性也最大。

  齊本正資歷稍輕,但能力也是不弱,更有曹化淳的支持。

  至於崔琳,他成為秉筆的時間並不長,而且還是王之心運作的結果,機會十分渺茫,自然也就早早的放棄了希望,全力助王之心上位。

  這接替之事本來並不關王承恩什麽事,但他卻參合其中,無非報答王之心幫他回到紫禁城的恩,以及日後在宮中行事方便,不受齊本正壓製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