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大太監》第六十三章 轉校就遇到臨時考試
  方正化在後世出身於一偏遠小鎮上,他家世代以釀酒為生,對於白酒製釀工序可算是相當熟悉。

  很多人說在古代都是喝度數很低的黃酒,其實不然。

  實際上白酒蒸餾法,早在宋代便已出現,宋元明三代都是有白酒的,只不過比起後世來,其質地、口感、香醇差了許多而已。

  方正化在第一次喝過大明的白酒後,在經濟短缺之時,便已有開廠釀酒,日進鬥金的打算。

  但因為從穿越到現在,一直都是四處奔走,根本未得空閑,況且第一要務又是以學習《葵花寶典》為主,所以遲遲未將其提上日程。

  如今,宮內形勢發生變化,這才不得不向崇禎獻上了掘金大計。

  ……

  按說,以方正化的政治覺悟,以他的懶散性格,是不願意參加到宮裡的政治鬥爭中來的。

  究其原因,這事兒還是得從高起潛說起。

  高起潛在得聞王德化被貶金陵守陵,王承恩重新回宮任總管太監之後,便已知道之前用王德化製衡王之心的計劃算是徹底失敗了。

  他不由分外著急,一連派人連送八封書信與方正化,言明宮中形勢危急,自己不日即將完蛋。

  信中字裡行間雖未明言他完蛋與否,和方正化有何乾系。

  但方正化也能想到,作為高起潛帶出來的人,無論他願不願意,別人都已給他貼上高起潛一夥的標簽。

  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這個道理。

  ……

  方正化領了皇命,連夜召集禦馬監眾人,代理起部門一把手職權來,開始布置任務。

  什麽臨河選擇場地,什麽搭建工棚,什麽購買新製蒸餾設備,什麽到市面購置普通黃酒等等自是不提。

  What?讓方正化自己搞?

  他又不是崇禎,連宮中太監與宮女對食這種事都管,他只會在一切都按要求就緒之後,才會去酒廠充任教授,指導別人釀酒以及策劃營銷方案。

  再說,況且即便他有心自己搞,也沒那個時間,因為他還有更要緊的事做。

  第二日,這一日在方正化的安排中,是要到內書堂讀書的。

  然而當他帶著袁承義來到內書堂時,卻被告知他們兩人都已雙雙被開除了!

  方正化不由大怒,將書本在書桌上拍得震天響,大吵起來:“是哪個狗日的竟敢開除老子?老子定要打得他連爹娘都不認識!”

  眾學子不敢靠近,有膽子稍大的在遠處道:“班長,是新掌司把你開除的。”

  “新掌司?”方正化翻越書桌,帶著袁承義直撲掌司辦公室。

  掌司值房,方正化抬腳猛踹大門,卻不想那門是虛掩著的,頓時重心不穩倒進了屋裡。

  也幸虧他習練易筋經多日,又將葵花寶典第一層內功練了個七七八八,這才一個翻身險之又險的沒摔個鼻青臉腫。

  “方公公?”房內一中年太監見方正化衝進屋,不由從桌案裡起身來扶。

  方正化打量這人,卻是見過的,正是一直隨侍在崇禎身邊的太監。

  “你便是這裡的新掌司?”方正化氣呼呼的問道。

  “小人今日剛被陛下指派到這裡。”那新掌司道。

  “好啊!”方正化說著就是一拳向他眼眶打去,打完才道:“你狗日的第一天當副校長,就把老子給開了,是想殺人立威麽?”

  那新掌司被打得連退了七八步,這才穩住身形,捂著一隻眼睛,

急忙擺手道:“方公公誤會了,不是小人要開除公公,而是陛下要開除公公!”  “什麽?陛下要開除我?”方正化愣在原地,大感突然。

  “不是,不是!是陛下說公公打了內書堂的掌司,又把翰林院的講師給氣跑了,其他講師聯名上書陛下要求辭職。”新掌司趕緊解釋道:“陛下說公公實在不宜繼續留在內書堂中,改去端敬殿和太子、公主們一起讀書。”

  “什麽?去端敬殿讀書?”方正化這次比剛才聽聞被崇禎開除還要驚訝數倍。

  “是的,去端敬殿做侍讀。”

  方正化滿心疑惑的離開內書堂,打發袁承義回了禦馬監住所,獨自一人向紫禁城走去。

  這端敬殿讀書和內書堂讀書大有不同,其老師和學生皆由崇禎親自指派和準許,袁承義自然是去不了的。

  端敬殿。

  方正化向正在講課的老先生說了崇禎的旨意,被安派到最後一排坐了下來,這才有時間打量起新教室、新同學。

  這教室並不大,橫著只有兩排,豎著也只有五六張書桌,且還未全部坐滿。

  方正化斜刺裡看去,坐在第一排左手的是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其頭戴太子盔,身穿杏黃色龍袍,一副極為認真聽講的樣子,小正太之氣可謂十足。

  而坐在第一排右手的卻是個女子,貌似公主模樣,被前排之人擋著看不真切。

  其余眾人有的著王子、公主服飾,有的著官服或太監服飾。

  不用多說,這個班上坐在前面幾排的都是王子、公主,而坐在後面幾排的則是伴讀、侍讀。

  方正化左右顧盼,卻聽台上先生道:“好了,詩經今日就講到這裡,為了考研大家的學業,請大家各自即興賦詩一首,題材隨意,五言七言皆可。”

  “啊!”眾學生也如同後世突然聽聞臨時考試那般不情不願。

  “太子先來。”老先生可不管眾人同意還是不同意。

  那坐第一排左手座位的小正太站了起來,略作思考,搖頭晃腦念出一首詩來。

  老先生邊聽邊點頭,讚賞道:“此詩雖然簡潔,但也恰逢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可圈可點。”

  太子念完坐下,老先生點評之後,第一排右手座位的女子站起來也念了一首詩,卻是讚秋菊的。

  方正化這才從其背影、年齡、聲音判斷出,這人正是與自己見過兩次的長平公主。

  說來也是有緣,不想他日之仇敵竟成了今日之同學。

  長平念過之後,老先生同樣也加以讚賞點評。

  余下之人挨著座位逐個向後。

  有的支支吾吾想了詩的前半句,怎麽也想不出後半句來。

  有的則純屬胡鬧,把以前聽過的打油詩念了出來。

  終於,在前方眾人都已做過了詩後,輪到了方正化這裡。

  方正化本以為今日新來,老先生會放過一馬,卻不想他竟是直勾勾的盯著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