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大太監》第九十一章 松錦大戰
  皇太極缺糧,這是必然的。

  清軍十萬余人全軍出動,規模龐大,如今又圍錦州城半年光景,隻憑義州新打的糧草如何供應得上,被大雪所阻的正是從沈陽過來的運糧隊伍。

  大雪之後,道路難行,若是就地等待糧草,只怕黃花菜都要涼。

  帳內眾將自然知道此節,皆紛紛著急不矣,建議頻出,歸根結底共分為兩種意見。

  第一種,就地打道回府,待來年再來圍攻錦州。

  第二種,與敵軍速戰,一決勝負。

  皇太極愁眉不展,一言不發,任憑將領們吵鬧爭辯。

  這時,一人出列道:“大汗,臣有一計或能解今日之困。”

  眾人停下爭論,向其望去,此人卻不是滿人,而是漢人,確切的說是大明投降到滿清一方的漢人。

  “范先生,你有何計,快快講來。”皇太極急切道。

  “臣讚成與敵速戰,以敵糧補給我軍之策。”范文程道。

  此言一出,以多爾袞為首主張撤退的將領紛紛罵起范文程,態度凶惡,若非是在皇太極主帳之中,大打出手或許也不是不可能。

  貳臣不好當啊!也幸得皇太極與眾人不同,對漢臣謀士要注重許多。

  “范先生,請問具體該如何行事?”皇太極不理會他的叔伯兄弟,繼續問計。

  “如今與敵決戰,好處有三。”范文程絲毫不受眾人情緒所影響,條理不亂,道:

  “其一,我軍缺糧,敵軍卻是糧草充足,據之前的情報上說,崇禎皇帝可是給洪承疇配足了一年的糧食。

  其二,連日大雪尚未停歇,我軍若是今夜奇襲,必能出期所料,輕易取得勝利。

  其三,大雪之後,沿海海水更是凍得嚴實,我軍完全可以從海面奇襲敵軍之筆架山!”

  范文程口中的筆架山指的是沿海的小筆架山,而非寧遠正北的大筆架山。

  小筆架山正是明軍囤積糧草之地!

  皇太極聽得計策,頓時愁眉舒展,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原本以為這場大雪是壞事,卻不想在先生看來卻是成了天大的好事!”

  皇太極果決之極,當場安排部署行動,準備著最後的決戰。

  頓時,軍令頻出,全軍調動。

  一,令阿濟格率部冒雪從海面出發,奇襲筆架山,奪敵糧草,亂敵軍心。

  二、令多鐸、豪格領兵伏於杏山、塔山之間,斷敵退路。

  三、令多爾袞廣置旌旗,以少量兵馬繼續圍困錦州城。

  四,皇太極親自帶著余下兵馬正面強撼洪承疇大軍。

  ……

  當夜,事情的發展並未出乎范文程所料,阿濟格很輕易的便拿下了筆架山糧草基地。

  第二日。

  皇太極調集本用來攻打錦州的紅衣大炮與洪承疇正面交鋒,這一戰雙方弓箭齊發、火炮轟鳴,打得十分慘烈,到天色漸黑收兵之時,結果是勢均力敵,互有損傷。

  洪承疇的前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然而即便如此,洪承疇依然是垂頭喪氣,只因接到敗報——筆架山失陷!

  是夜,洪承疇召集眾將議事。

  眾將早已耳聞糧草之事,個個憂心忡忡,各執己見。

  同樣的,也是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左的意見來。

  以高起潛為首者,意見是退回寧遠就食,待兵糧充足後再戰。

  以孫傳庭、吳三桂為首者,意見卻是一面繼續與皇太極正面對抗,

一面奪回筆架山糧草,以及從寧遠另行調配。  高起潛冷哼道:“孫將軍,不知我軍還有幾日糧草可用?”

  “尚有兩三日口糧。”孫傳庭如實道。

  “那不知孫將軍幾日可拿回筆架山?”高起潛再問。

  “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孫傳庭可不敢立軍令,打包票。

  “孫將軍說從寧遠另行調集,且不說韃子知道我軍無糧會不會半道突襲攔劫,隻說寧遠存量有限、守軍不多,又有何人護送前來?寧遠兵馬分散,又會不會遭受韃子偷襲?若是寧遠有失,我十數萬大軍又該如何?”高起潛咄咄逼人問道。

  孫傳庭聽得滿頭見汗,心道:行軍打仗,世事哪有絕對!前怕狼後怕虎,你還不如待在京城之中,何必又到這前線來!

  孫傳庭擔不起責任,不敢再辯。

  吳三桂等見孫傳庭都作了啞巴,自然也就不再言語。

  最終,這場軍事會議達成統一意見,全軍退回寧遠。

  其實退也就罷了,若是能保住大明這隻最後的能戰之兵,倒也沒有大錯。

  然而錯就錯在王樸這個以逃跑而著稱的總兵身上。

  他在大會上聽得要退,回到自己營中之後便卷起鋪蓋向南疾逃。

  他這一逃可不要緊,要緊的是其他友軍此時還在逐級傳達戰略撤退意圖, 分配撤離班次,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一軍逃,全軍逃。

  就此,原本好端端的一場戰略撤退在不受控制之下,竟然逐漸演變成了大潰敗。

  結果可想而知,清軍乘勢掩殺,伏兵四出,大明最後的戰力,最後的希望被絞殺得幾乎一乾二淨!

  ……

  就在雪停之後,皇太極猛攻大明軍隊的這一日,方正化率著五十錦衣衛向北而行。

  因為積雪甚厚,他這一路不得不放棄有暖氣空調吉普車,放棄騎馬,改為步行。

  道路阻隔,方正化行了一日半才至寧遠中左所,剛入得城便見數十衣衫襤褸,衣甲不整的士卒跑進城來。

  方正化命人上前截住盤問,潰卒見得大隊錦衣衛擋住去路,個個嚇得面無人色,要知道臨陣脫逃可是死罪!

  “各位大人,我等並非有意逃跑,實在是大軍被韃子擊散,不得不各自逃命。”眾潰卒跪了一地,領頭之人解釋道。

  方正化聽得此話,三兩步衝上前來,急迫問道:“你說什麽?你是何人部下?”

  “小人是吳三桂將軍麾下士卒,將軍所部已被韃子兵擊散。”潰卒道。

  “其他部隊呢?”方正化心中預感不好,吳三桂在前世他是聽說過的,單以打仗方面而論的確是把好手。

  “小人不知,不過看情形各部應該都差不多。”潰卒估摸著道。

  方正化暗呼完蛋,自己此行可不曾耽誤半日,最終卻是因為這場大雪,終究是錯過了松錦大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