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雖隻一縷,卻刺透雲端,天已破曉,夜慢慢散去。
東華門兩側的門樓鼓聲振天,昭告一日之計由此時開啟。
城門緩緩打開,樞密、政事堂、三司、後文武百官依品次列位。
百官最前的馬知節和曹利用進東華門後就馬緩行,劉惟伊難免一番感慨,難怪劉平不去百官人群中打混,這禦史台班總共就八個人,全在百官最後壓陣,專司糾察百官朝會失儀。
每個月總會有那麽幾個倒霉的官員,被禦史台彈劾朝會失儀,用以證明禦史台盡職盡責,
失儀罪成不過是罰俸了事,五品以上的官員不靠俸祿養家糊口,根本不在乎,五品以下的就倒霉了,月俸少一兩個月,肯定會囊中羞澀,看見頭戴獬豸冠的禦史自然是有多遠躲多遠,滿朝文武百官就禦史台十來個人不戴長翅帽,太易辨認。
作為禦史台班壓陣的劉惟伊和劉平更加自在點,
劉平爬在逐日背上拉著劉惟伊耳語“想知道更多嗎?聽聞碧雲樓是靖康家開的,今夜請我吃酒,我讓靖康大飽耳福!”
劉惟伊猛點頭,現在就需要劉平這樣的官方八卦,求之不得,只要你能說,天天請都沒問題。
禦史台班的隊伍終於開始走動,進了東華門,禦史中丞馬亮一馬當先,侍禦史知雜事杜夢楨,緊隨其後,侍禦史周寶馳、薑遵,次之,然後是殿中侍禦史王博文、章頻,劉惟伊和劉平最後上馬,緩慢前行。
前兩次入宮,過左承天祥符門後,劉惟伊都是走東西大街的北廊,然後經宣佑門去後殿,
早朝走的南廊,騎馬走在東西大街上,不到半刻鍾便左拐進了左銀台門,門內的南北通道兩邊已經有了拴馬石,時不時的有官員下馬。
劉惟伊看了劉平一眼,劉平對他搖搖頭,指著牆面,劉惟伊細看牆上刻有太常寺,想必是以各部為單位安置坐騎。
兩人繼續前行,穿過左嘉肅門又走了刻,直到左長慶門門前,禦史台班眾人紛紛下馬,牆上刻有禦史台,有十多個馬位馬槽,劉惟伊跟著下馬將逐日系於拴馬石,整了整朝服,馬亮卻是依舊騎馬穿過左長慶門,
劉平小聲說道“馬中丞可到大慶殿外廊第一道橫門處下馬,政事堂樞密院三司使能到樞密院隔門外下馬,剩下的只能步行!”
兩又穿過大慶殿前的左右升龍門,這才走到宣德門。
宣德門左右各有十二名持戩禁軍,肅穆之氣撲面來。
除了禁軍和禦史台眾人門外並無旁人,劉平駐足休息,拉著劉惟伊說道,“不知你我何日能坐衙宣德門內!門下省、中書省、樞密院、門下後省,中書後省,哪個都可以,我不挑剔,只要不是修史院!”
前面的殿中侍禦史章頻,差點笑出聲,正待調笑劉平兩句,侍禦史薑遵嗯了一聲,眾人斂去笑容,整衣入內。
入朝堂重地,禦史台班更加嚴肅,壓著百官快步走到文德門前,眾人再次整衣自袖內取出笏板,穩步踏入文德門。
天已大亮,文武百官先列位於文德殿外廣場內東西兩側,廣場地面置有百官表位,朝參官依據表位石塊上所刻等級站列,一陣推攘之後,廣場慢慢歸於平靜,百官就位。
文德殿殿門外左右各列金吾衛十二人,
使相、諸道節度使、觀察使、經略使、防禦使、禦史中丞,禦史台三院禦史,按順序列於文德殿外南台階之下。
北台階之下站的是政事堂、樞密院、三司使、翰林學士、樞密直學士。
劉惟伊已是被折騰的滿頭大汗,不是累是急的,在南台階之下站定才松了一口氣。
禦史中丞馬亮先出列,與諸道節度使、觀察使、經略使、防禦使,互行揖禮後,回歸原位,
這些都是一方主官,入殿之前會接受禦史台,台參檢視,其中若有老疾昏懦之人,禦史會上奏彈奏,一方主官政治生命就此終結。
劉惟伊努力的抬起頭,讓這些一方主官看清他的臉,以防今後他們想賄賂自己的時候找不到人。
殿外準備入殿的官員站隊完畢,
司天監少監出位報時“卯正一刻!”
再有閣門袛侯高聲唱到“班齊!”
文德殿內,位於下側東西兩邊的教坊樂班開始奏樂,內侍從後殿鳴鞭而出,宮女執扇前行,皇帝趙恆緩步入殿,高居禦座之上,撤扇卷簾升位,儀鸞使隨即焚香於殿中香案之上,殿外金吾將軍領金吾衛及儀仗進殿,分列於禦座基台階下左右兩側。
內侍省都知、押班,率內供奉官侍立於禦座左右。
殿中省各部列於殿內東西兩邊。
殿外吏部侍郎李迪,兵部侍郎陳彭年,分別手執文武官員名簿入殿,向北深揖以後站在金吾衛下方。
門下、三司,學士、兩省及禦史台班半之,逐次入殿,向北深揖,列於台階左下。
使相、樞密使、中書、親王、諸司副使、禦史台半之,逐次入殿,向北深揖,列於台階右下。
起居郎、起居舍人,自吏部侍郎、兵部侍郎身後急趨而進,至香案前深揖後歸位。
金吾大將軍出列,深揖之後高聲奏報,“軍國,內外平安!”倒行歸位。
殿外文武百官五品以上或身有職事者,開始入內參拜,禮畢於殿內就班。
內外殿文武百官俱到位,東西相向而立,禮讚官殿門處出列,高聲喊道“禮!”
文武百官低頭向前一步,轉身向北。
禮讚官高喊“拜!”
文武百官一揖到地。
禮讚官高喊“訖!”
文武百官低頭起身。
禮讚官高喊“再拜!”
文武百官一揖到地。
禮讚官高喊“訖!”
文武百官低頭起身。
禮讚官高喊“三拜!”
文武百官一揖到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讚官高喊“訖!”
文武百官歸位。
劉惟伊折騰了大半天,總算可以回魂了,朝會禮儀完成了一大半,幹什麽都得身體好,這只是常朝朝會,若是正旦、冬至之類的大朝會半天下來會少半條命!
眼前暫時與劉惟伊無關,是早朝的第一個環節,諸路道節度、觀察、經略、防禦等使,入朝覲見、進殿謝恩、赴鎮陛辭,閣門使正在逐個引導拜見。
禦史台特意留了侍禦史薑遵在殿外,於殿外廊下對這些一方主官進行台參。
劉惟伊身邊連個對眼色的都沒有。
劉平在西禦史台班位。
殿中侍禦史王博文、章頻分立殿內南北兩側糾正朝儀。
東面禦史台班,就禦史中丞馬亮和劉惟伊。
劉惟伊實在是無聊,只有四處觀望,獬豸冠兩邊無長翅專為禦史行糾察之職而設,雖然這是殿中侍禦史的專責,幫忙還不行?
四處掃視,旁邊的朝參官該抖的不該抖的,都抖了抖,劉惟伊滿意的收回視線,卻聽見閣門使出列高喊“百官奏事!”胡思亂想中,外官見謝辭已然結束,接下來是皇帝趙恆的聽政環節。
先是向敏中,然後是丁謂,逐步依次的上前照本宣科,只是流程而已,事情已做完,讓皇帝趙恆知道結果如何。
接著是樞密院,三司出面奏事,然後就是六曹按順序而出,百官隨後。
本以為能看的點新鮮的劉惟伊, 昏昏沉沉,仿佛下一刻眼皮子就要合上,便在此時閣門使又是出列高喊,“百官奏事!”
禮部侍郎和兵部侍郎手中名單上的官員已經全部拜奏完畢,百官無人奏事就會宣布散朝。
劉惟伊高聲說道“臣,監察禦史劉惟伊,有事啟奏!”
前面的馬亮聞言,眉頭皺了皺心裡終究是不高興,早上談了那麽久都不跟老夫知會一聲,出事老夫也不會替你擔著!
禦座之上趙恆微微點頭“可!”
閣門使高喊“禦前奏對!”
劉惟伊雙手握緊笏板,出禦史台班,急趨向前至殿中黃道,再低頭急趨直香案前,深揖並不起身,將奏疏自袖內取出,置於笏板之下,雙手前奉。
閣門使上前雙手接過奏疏,轉身上台階,將奏疏展開見其中並無異物,雙手舉過頭頂,呈奏疏於禦案前。
趙恆接過奏疏說道“劉卿免禮”,翻來一看,卻是咦了一聲,這字體學的如此之快?
閣門使見奏疏已啟,高聲喊到“啟奏!”
劉惟伊腰已直,頭依舊深垂,看著手中笏板大聲說道“臣,劉惟伊,請罷常參官每日常朝!”
啪的一下,殿內不知誰的笏板掉在地上,還有嗡嗡聲,
殿外廣場滿是喧嘩聲議論聲,更有人手抱笏板,昂首問天,“十六年了,每日提前一個時辰到東華門外,吹上半個時辰的冷風,然後再到文德殿吹一個時辰的冷風,吹了十六年的冷風,拜了陛下十幾次而已,今天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陛下若是不準,我等便去宣德門外敲登聞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