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蹴鞠傳》八十六.徽宗拍板 汴京房產開發
宋徽宗把李師師摟在身邊接著說:“早年間,茅山道士劉混康曾說,京城東北角太低,風水不好,只要稍微墊高些,便是多子之相。這麽多年下i,汴河北岸增加了厚土,朕果然多子多福。可是汴河北岸比南岸高出許多,朕每從城樓往下觀看,北岸的房子多是在坑裡,確實有礙觀瞻。”

  “皇上,從風水i講水主財運。京城四水灌都,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這四條水系是我朝的黃金要道,和老百姓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尤其東部的汴河,它是舟i楫往江南富商巨賈經商的交通要道,更是高麗使節歲歲朝貢的必經之路。它是一條商業河,是一條迎賓河。就拿虹橋i說,年久失修不說,原設計高程不夠,大的商船根本無法通行。還得需要把貨物搬到小船運進城i,費工費時費力。我覺得到了必須改造的時候了。”蔡京邊說邊指給宋徽宗看。

  宋徽宗低頭看著圖紙,留意到虹橋確實加高了許多,而且也比原i的樣子好看了,高興地說道:“邦彥《汴都賦》有詩:‘自淮而南,邦國之所仰,百姓之所輸,金谷財帛,歲時常調,舳艫相銜,千裡不絕。’他描寫的汴河盛況,在《清明上河圖》才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傑作這是毋庸置疑的。皇上,你看京城的現狀與這幅繪畫作品有哪些不同呢?”

  “這幅畫的宏觀效果更好些。”宋徽宗說道。

  “皇上,為什麽效果好了?因為,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是有嚴格的等級觀念的,他所描繪的建築從左至右是依次降階的。”

  “嗯……你說的沒錯。”宋徽宗滿意地點頭,“皇宮是金瓦,衙門為綠瓦,民宅為青瓦,農舍為草屋頂。”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孔聖人為何說‘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句話’?他憤怒的就是那些不懂規矩,以下亂上之人。你看看我朝的那些暴發戶,他們有了錢了就為所欲為,自己的宅邸、庭院都用上琉璃瓦了!”

  “太師,這事怎麽管啊?”

  “皇上,越有錢的人越膽小,因為他們的錢i路不正!只要朝廷行一道公文,轉天,那些土豪劣紳就會上房揭瓦的,不用我們親自動手的。”

  “太師說得對,現在富豪的宅院和衙門都分不清了,該治理了。”

  “您再細細品味這張圖,我們發現還有兩點不同:首先,這張圖紙沒有私搭亂蓋的建築;其次,街道上沒有了擺攤設點的小販。”

  “這兩種現象難以治理。從真宗年代開始,京城侵佔街面的違章建築就日益蔓延,為此朝廷曾要求道路兩邊立木杆標記,不允許建房超越界限。但文件下發後,一直收效甚微。”

  “所以說那種方式不可行。”

  “神宗年間又發明了‘侵街錢’,效果似乎好了些。”

  “皇上,那是您看。只要皇上出宮巡查,收錢的稅官就不讓流動商販出i,你看到的環境不真實。”

  “高太尉,有這事?”

  “蔡太師說得沒錯。而且‘侵街錢’大部分都落入了收錢人的腰包。”

  “他們貪贓枉法,你們為何不管?”

  “皇上,沒法管。流動商販人數沒法統計,收多少都由稅官說了算。他們非法所得,有的都能在外麵包養女人了。”

  “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皇城內再也不能允許有流動商販出現了,他們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商販只有進入了店鋪,朝廷的稅銀才能保證不會流失。”

  “太師,我同意你的觀點。可是……流動商販做的是小本買賣,他們租不起攤位,如果不讓他們做生意了,怎樣生活啊?”高俅在一旁插話。

  “太尉,你還記得青面獸楊志殺牛二那件事嗎?”

  “當然記得。”

  “楊志在橋邊賣刀,他正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攤位才和牛二發生了爭執?公共空間我們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定位,誰想佔都行,能不產生糾紛嗎?”

  “高太尉,楊志現在情況如何?”宋徽宗詢問楊志案情。

  “出獄後,下落不明。”

  “可不能讓楊家將絕後啊。”宋徽宗關心忠良之後。

  ‘’微臣明白。‘’高俅回答。

  “小的事情處理的不好,就會產生官民對立。牛二被殺,朝廷又不治罪於楊志,他哥哥牛大會滿意這樣處理的結果?”楊志丟了生辰綱,蔡京一肚子的不滿。

  “太師,您不用擔心。牛大的工作我基本作通了,他暫時不會鬧事。”

  “怎麽做通的?給牛大發撫恤金了?”

  “沒有。牛大開著天漢橋街最大的油鋪,他提出的條件是給宮內供貨賺些錢。”

  “絕對不行。”宋徽宗當即否決。“朕,上次吃了不乾淨的東西鬧肚子,就是因為進貨渠道有問題。童公公為此提議修建皇家專用農場,由內諸司自產的糧油了。”

  “那……答應牛大代理銷售蹴鞠聯賽的門票可以嗎?”

  “嗯,這還差不多。”

  “我就知道,牛大那個地痞一兩個小錢是打發不了的。”蔡京表示憤怒。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牛二再混蛋,楊志殺人也不對。朝廷妥善解決只能息事寧人,國家的和諧安定是首要的。”

  “好了,不爭論這些了。蔡太師,你再說說整治私搭亂蓋和亂擺亂放,我朝應由哪個部門負責?”宋徽宗繼續問道。

  “朝廷再新成立一個部門吧。軍隊閑散人員多,可把那些失去打仗能力的老弱病殘士兵編制出一個城管分隊i。這些人戰場上衝鋒陷陣不行,還管不了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高太尉,你覺得這主意如何?”宋徽宗問高俅。

  “人盡其才,這倒是個好主意!”

  “既然你同意,這件事就由你負責。”蔡京征求高俅意見。

  “皇上,城管大兵為此皇城治安還是可以的,可他們管理不了拆遷。房屋拆遷可是個技術活。”高俅不願乾得罪人的事。

  “高太尉,你不願意管拆遷也無所謂。拆遷我們成立汴河開發指揮部,由專人負責。他們對建築更專業一些。”

  “太師,京城治理我是舉雙手讚成的。可有一點我還是要提醒:城外不同於城內,城外的民宅居多,拆遷民房,爭議難免,弄不好會惹出亂子的。”

  “皇上,民宅中有兩種人,一是官吏;一是平民。官吏好解決,他拿著朝廷的俸祿,不敢不從。平民我們給出一倍的價格拆房,蓋完房後,再兩倍的價格賣出去。我不會讓朝廷作虧本的買賣的。”蔡京解釋道。

  “如果房子賣不出去怎麽辦?”宋徽宗繼續追問。

  “皇上,您不用擔心。房子不會賣不出去,隨著京城人口的增長,房價每年都在翻番,遇到大面積的拆遷就更要高漲。再說,附近州郡,賺了錢的人,誰不想在京城有一處自己的宅院?還有那些江南的富賈大亨,他們聰明的很,預知房價高漲,他們肯定會攜巨資i京城炒房。現在搞房屋開發是一個發大財的行業,可謂一本萬利。”蔡京敘述的有理有據,不得不讓人信服。

  宋徽宗聽到蔡京的講解,他心知肚明,汴河開發不但是一個民生工程,更是一個賺取民間財富的機會。他決心去作這件事, 但還是有一點憂慮。

  “太師,這些年i,考取功名的人很多,他們都願意留在京城發展。可是,這些年京城房價一漲再漲,他們頗有怨言:說,憑自己的俸祿幾十年也買不起房。這些人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不能安居樂業,怎麽秉公執法?我擔心會腐敗叢生的。”

  “皇上,這方面的問題我早有考慮。這次汴河開發正是為了解決他們的房屋問題。”

  “朝廷職員的住房也能解決?”

  “皇上,您i看圖。在演兵場的下方,我們規劃有成片的廉租房。對新上任的官吏,他們只需交納租金便可住在這裡。”

  “嗯,這地方多好,離皇城近,上朝方便。”高俅也滿意。

  “只是房屋密度大了些。”

  “皇上,節約成本嗎,沒辦法。”蔡京說道。

  宋徽宗低頭審閱圖紙,他發覺在望江亭的東側確實有一片官府用地,在那裡蓋廉租房非常合適,這樣可避免了拆除民房,引起民事糾紛。

  “高太尉,你還有何高見?”宋徽宗征求高俅的意見。

  “皇上,《清明上河圖》整幅畫卷堪稱完美,但有一點小小的遺憾。”

  “什麽?”

  “蹴鞠聯賽還開展不開展?皇朝蹴鞠球場建在哪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