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蹴鞠傳》九十六.明珠歸位 道出寶圖丟失
在《金瓶梅》書中,西門慶家中確實有一種寶物叫“胡珠”。現代人沒人考證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東西。本文作者理解“胡珠”就是現在小孩玩的玻璃球。還有讀者會疑問,宋朝有玻璃嗎?這裡我用蘇東坡《老饕賦》的一句詩作解答:“引南海之玻璃,酌涼州之葡萄。”

  西門慶得到李瓶兒100顆胡珠,他和賁四馬不停蹄到太師府送禮,當這100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放在桌上時,蔡京樂開了花。

  “四泉啊,真沒想到你會把明珠送i。”蔡京高興地說著,隨手拿起一個玻璃球,彈向另一個,只聽“啪”的一聲,準確擊中了另一個。蔡京哈哈大笑,隨後說道:“小時候,我彈球可準了,四裡八鄉,沒人贏得過我。”

  “沒想到太師還有如此絕技。我們鄉下人見識少,小的時候的玩物無非是擲劈柴和推鐵環,像這麽高級的彈球遊戲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些東西是我孩童時代的掌玩之物,非常有紀念意義。你們都知道,我蔡京就一個女兒,非常地嬌慣,一直視她為掌上明珠。她出嫁,就如同我彈出的球,作了她的嫁妝。大名府動亂1,女兒倉促出逃,她把夜明珠交給了瓶兒。這些年,一直沒有瓶兒的下落,女兒難過了好一陣子。沒想到,世間如此湊巧,瓶兒和你相識,還住著鄰居。”

  “瓶兒說了,她和大小姐雖是主仆,可親似姐妹。自動亂那年失散,她就把寶物收藏起i不敢輕易示人。即使想念大小姐,想送還明珠,可沒個可靠人,她也不敢i。你想,她一個小腳女人能做什麽?”西門慶說道。

  “是啊,我女兒因為失去了這個姐妹哭了很長一段時間,她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後i陪嫁到了大名府,沒有一刻分離過。失散後能不想念嗎?”蔡京說。

  “瓶兒前些年顛沛流離,挺不容易的,只是這兩年才安定下i。她嫁了人、買了房,住在我家隔壁。我因和她男人是我結拜兄弟,兩家才有i往。不然,瓶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我怎麽能認識她呢?”西門慶說道。

  “瓶兒那孩子,恁溫和的性格,從小我就喜歡她。她嫁給了什麽人家?日子過得怎樣?如果方便,讓她到京城找大小姐i玩。”蔡京說道。

  “瓶兒起初嫁給了花子虛,是花太監的侄兒,家中萬貫家財,在清河縣也是有名的富戶。去年冬天時,本想一起i京城看望太師和大小姐,沒想到,臨行前,花子虛突偶遇風寒,沒辦法,她只能留在家裡照顧病人。”

  “唉,可憐的孩子,她夫君現在病好了嗎?”

  “還沒好,就因和兄弟們爭遺產給氣死啦。”

  “這是怎麽說的!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到i,死不帶去,生這麽大的氣幹什麽?”

  “就是說嘛,花子虛死後,瓶兒一直精神不好,飯吃不去,睡不好覺,要不是我照顧得好,她呀,早崩潰了。”

  “鄰裡之間就是要多多幫助。”

  “我看她孤身一人,鬱鬱寡歡,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她,就把她娶在了家裡。”

  “四泉呀,好人做到底,這就對了!她有你這樣一個好夫君我就放心了。記著了,下次一定讓瓶兒i,她們姐妹許久未見,以慰相思之情嘛。”

  “是呀,等她生完孩子,養養身體,我就把她帶過i。”

  “什麽?瓶兒懷孕了,那我先給孩子一點壓歲錢。”蔡京說著就掏口袋。

  “太師那可使不得,要不是您上次托周邦彥把‘西門慶’改為‘賈廉’,我腦袋早就搬家了,你對我有救命之恩,我這一輩子報答不完。”

  “四泉呀,你搞錯啦!周邦彥和李邦彥不是一個人。周邦彥是大晟府的學士,李邦彥是禮部尚書。”

  “看看,幸虧找了蔡太師,要不然,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西門慶和蔡京一問一答,寒暄對話,賁四一直坐在旁邊。他見對話停下i,沒話找話地問道:“老爺,這麽好的夜明珠,一定是稀世珍寶吧?”

  “夜明珠是我家祖傳寶物,年代久遠,都是留給孩子們玩的。這東西稀世珍寶倒算不上,聽說琉璃廠偶爾也能做出純淨的玻璃。要說現在的稀世珍寶呀,當屬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下河圖》,就想雌雄寶劍一樣,絕世無雙。”蔡京說道。

  “據坊間傳聞,說張擇端把‘下河圖’也奉獻給了皇上?”賁四問道。

  “謠言,絕對的謠言!這事容我和你們細講……自你們把《清明上河圖》給我後,我上朝立馬把圖獻給了皇上。皇上看到圖後非常滿意,他決定把京城變得‘江山如畫’,所以就發下禦旨要求汴河開發按圖施工。我們在審議過《清明上河圖》過程時,高太尉提出質疑,說,為何‘上河圖’中沒有蹴鞠球場?他一說,我也感到奇怪。你想,人人都知,在清明節、寒食節,蹴鞠賽事是我朝必不可缺少的活動,每年觀眾就高達數萬人。是蹴鞠促進了這片區域經濟,沒有蹴鞠運動,汴河兩岸不會有如此的繁華。”

  “像張擇端那樣一個細心之人,不該漏畫蹴鞠場面的。”西門慶疑惑。

  “皇上也覺得奇怪,於是把張擇端找i問其緣由。張說,《清明下河圖》中確實畫了壯觀的蹴鞠場面,但丟失了。我們不信,帶人到他家搜查,只見張擇端的住所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張擇端家裡這麽窮?”

  “是呀,他為了畫圖,妻離子散,耗費了整整20年時間:《清明上河圖》10年;《清明下河圖》10年。而為了‘下’河圖,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幾次昏倒在畫案旁。你想,一萬多人觀看蹴鞠球賽那是多麽宏大的場面, 得需要多大繪畫耐心,他要是沒有畫‘上河圖’十年磨一劍的功力,‘下河圖’根本無法完成。可事情的蹊蹺是:在《清明上河圖》定為京城發展的藍圖後,‘下河圖’卻神秘地失蹤了。誰偷去的?何時偷去的?誰走漏了消息?疑點重重。《清明下河圖》的丟失是大宋朝不可估量的損失。”

  “不能讓張擇端再畫一幅嗎?”賁四問道。

  “那是他畢生的心血,重畫何談容易?張擇端因‘下河圖’遺失,他抑鬱而死。臨死前,他曾看到過‘下河圖’贗品的出現。畫得很逼真,構圖也準確,他一看就知是臨摹了他的原作。但是,這些假畫他都能一眼識破,因為在《清明下河圖》中隱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

  “什麽秘密?”賁四問道。

  “張擇端畫圖累得屢次咳血,一次不慎,一個血點濺在了圖紙上。他順勢把那個血點畫成了蹴鞠球。他不說出,無人能發現。”

  “太神奇了!”

  “所以,在張擇端死後,有人拿著《清明下河圖》膺品邀功,欺騙皇上,全部被押在大牢裡。他們不知道圖中的秘密,蹴鞠球他們都是用朱砂畫的。”

  “案情現在有眉目了嗎?”賁四又問。

  “這我不清楚。因為《清明下河圖》牽扯到蹴鞠球場的建設,由高俅太尉親自督辦開封府查案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