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詩劍訣》第三百五十三章 橫跨印度洋
麥加坐落在賽拉特山區的一個山谷裡,四面環山,景色優美,是*教的第一聖地,*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於此,並在簇創立和傳播*教,後因遭受迫害被迫遷往麥地那。在麥地那,穆罕默德規定*教徒做禮拜方向須朝向麥加。

  從此,全世界各地的MSL都朝麥加方向做禮拜。

  方、麥地那兩國民眾都是回族人,皆信仰*教,在飲食服飾、生活習慣上都遵從*教規。百姓恪守教規,民風淳樸,日常違法亂紀者甚少。在飲食方面,方國人有比較嚴格的禁忌,他們隻食用腳蹄分兩瓣的反芻動物的肉,如牛、羊、駱駝、鹿、山兔等,禽類中隻食用雞、鴨、鵝、鴿等,水產隻食用魚、蝦等。

  他們不食用病死的動物,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動物,所有食用動物必須由清真寺四掌教(刀師傅)或阿訇屠宰。一些動物的特殊部位也禁食,諸如肛門、生殖器官(如牛鞭)、鼻須、耳、脊髓、爪(蹄殼)、腦汁、胰髒、血液等。他們除不吃豬肉外,還不吃有爪的、不反芻、性情凶暴的動物肉,如馬、騾、驢、貓、狗、象、、豹、熊、狼、鷹等,也不吃兩棲類的蟒肉、爬行類動物中的蛇肉,水產類中奇形怪狀的生物如烏龜、泥鰍、青蛙河蚌、海參等也在禁食之粒

  此外當地還禁酒,設宴一般不擺酒,凡參加葬禮、祭祀、清真寺聚會和禮拜,一律禁酒。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這些食物禁忌,為廣大MSL教徒所接受,歷代相沿襲,逐漸演變為他們的生活習慣。

  麥加城中心的禁寺(大清真寺)是MSL最為神聖的地方,分船隊訪問麥加時,參拜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船員們深深被這座大清真寺的雄仹壯麗所折服,也真切感受到了YSL文化的魅力!

  與此同時,鄭和派出的另一支分船隊自蘇門答剌出發,在印度洋上探索前往非洲的航路。經過十余往西南方向的航行,他們先到達了溜山國(今馬爾代夫)。

  溜山國位於印度洋中,四面環海,整個國家由數千個珊瑚島礁組成,船隊中的通事馬歡稱之為“弱水三千”!“弱水”為中國文人習慣對不能行船的淺水區的稱呼。

  溜山國礁石叢生,海流經常突然變向,形成漩渦,因此船舶在這一海域航行充滿風險。

  在溜山國數千個島礁中,有八個比較大的島礁,分船隊為它們各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沙溜(今木拉庫島)、人不知溜(馬杜盧環礁中一個島嶼)、起來溜(今喀雷島)、麻裡溜(今馬裡亢)、加半年溜(今加爾皮尼島)、加加溜(今卡加達礁)、安都裡溜(今安德羅斯島)和官嶼溜(今馬累)。

  官嶼溜是溜山國的都城,即今馬爾代大首都馬累島。

  這八大珊瑚島礁均有人生活居住,有頭目管轄,各溜間有船舶通校

  溜山國旳珊瑚島礁上有各種海鳥,如野鴨、鸕鶿、麻鳩等,一些島還有灰蒼鷺和鸚鵡。周圍的海域生活著七百多種魚類,以珊瑚魚居多,它們顏色、形狀、大不一,千奇百態。

  溜山國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女膚色微黑。男子白布纏頭,下圍布巾;婦女上穿短衣,下身以闊布、手巾圍裹,頭部用大布手巾過頭遮蓋面部。一些溜山國島上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這些土著巢居穴處,不識米谷,不穿衣服,僅以樹葉或毛皮等遮蓋身體前後,以捕撈魚蝦為生。

  溜山國居民飼養雞、羊、牛等禽畜,生活自給自足。當地土產椰子甚多,從各處島礁收購而再銷往別國。有人還用椰子殼做成酒杯,再以花梨木作為杯足,美觀精致。

  溜山國出產龍涎香,漁民常於海中采得,其價昂貴。

  當地特產影趴子”(海趴)和“魚乾”。“趴子”是一種貝類之殼,每當海潮退去,當地漁民就到海難上采拾貝類,然後埋入土中,等貝肉腐爛消失後,再將其殼取出洗淨,盛在椰葉編成的三角包中運往國外售賣。

  溜山“魚乾”的製作方法,是將捕撈的馬鮫魚切割成塊,再經煙熏曬乾,稱作“海溜魚”,直接銷往國外。

  當地人還用椰子皮的纖維編織成繩索用來造船,所造的船隻不用一顆鐵釘,而在船木上鑽孔,用這種椰子繩索聯結在一起,塞進木楔,再漆瀝青以防止漏水。這種船稱為“繩索船”,是一種型的船,安全性能很好,適宜在礁多浪大的海面上航校

  溜山國最早信仰佛教,*教傳入後,漸漸成為以*教為國教的蘇丹國。

  當得知中國船隊前來訪問,溜山國王派出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水手前來導航,保證船隊平安抵達官嶼溜港。

  分船隊向溜山國王贈送了禮品,並在溜山國用金銀、絲綢、瓷器等采購簾地的龍涎香、椰子、絲嵌手巾等特產。

  時至今日, 馬爾代夫馬累國家博物館中仍陳列著當地出土的中國昍朝瓷器與錢幣,這些文物是鄭和船隊與馬

  爾代友好往來的最好見證!

  離開溜山國,分船隊繼續向西航行,駛向非洲東海岸。

  歷經二十多個日夜,船隊來到了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國(今索馬裡摩加迪沙一帶)。

  木骨都束氣候炎熱,到處黃土沙石,土地貧瘠,農作物收成欠佳。每年降水稀少,有時甚至數年無雨,水貴如油,鑿井很深才能找到地下水源,人們常用羊皮袋儲存淡水。多數人以捕魚為生,生活貧窮。

  當地產乳香、龍涎香,少數頭腦靈活的商人靠售賣乳香、龍涎香致富。

  當地居民身材矮,皮膚黑色,上身裸露。男女卷發四垂,腰間圍一條稍布手巾。婦人頭髮盤在腦背後,黃漆光頂,兩耳掛數枚絡索,頸項帶銀圈,圈上瓔珞一直垂至胸前。女子出門用單布兜遮蓋全身,青紗罩面,足穿毛皮做的鞋子。

  瀕海居民,堆石為城,多用石頭砌房,石砌樓房高的有三至五層,樓上用作休息、廚房和會客之所,底樓則用作廁所和飼養牲畜。當地有駱駝、馬、牛、羊等家畜。

  在非洲歷史上從未有中國船隊來訪,所以鄭和分船隊的到來,在當地引起不轟動。這亦是鄭和船隊首次踏上了非洲大陸,完成了橫渡印度洋的偉大壯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