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詩劍訣》第三百三十三章 歸國
  “轟轟轟……”兵船之上的火炮開始發出憤怒的火焰,岸上錫蘭山士兵嚇得東躲西藏。岸邊數百步之內空無一人。一陣炮火之後,兵船開始緩緩向岸邊靠攏。緊接著,全副武裝的大明騎兵開始列隊上岸……
  上岸的大明騎兵達千人。他們一刻未停,上得岸後,便直接向北一騎絕塵而去……
  而北方,正是錫蘭國王城所在!
  自清晨始,這十余艘兵船一直在岸邊遊曳,假若在岸邊火炮的射程范圍之內,出現任何錫蘭山士兵,這些火炮便會毫不留情地噴射出憤怒的火焰,隨之而來的便是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一時之間,無人膽敢在岸邊停留!
  當太陽漸漸偏西之時,遠處傳來一陣陣的廝殺聲,由遙不可聞至漸漸明晰。而不知何時起,在海面遊曳的那十余艘兵船,除兩艘仍在戒備之中,其余盡皆停靠岸邊,似乎在等待歸來的遊子回家……
  廝殺之聲愈加明晰。
  漸漸地可見那數騎身著暗紅色盔甲的大明騎兵,且戰且退,護送著一隊人馬歸來。而岸邊在海面遊曳、戒備的兩艘兵船亦開始噴射出憤怒的火焰,岸上遠處錫蘭山士兵亦開始集結。
  最先至岸邊的為兩名衣衫襤褸的黑衣人,他們在岸邊戒備,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隊大明騎兵押解的一隊身著錫蘭山國豪華服飾的男男女女,而為首者身子肥碩如豬,這正是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其余人等則為及其家眷。
  亞烈苦奈兒蓬頭垢面,絲質長袍已破了數個洞……假若之前熟識之人,如何可以想到如今這神情麻木之人,竟是之前不可一世的錫蘭山國王!
  緊接著,又是數隊暗紅色盔甲的大明將士,那些盔甲已然殘破不堪,不少盔甲之上仍有刀痕或暗紅色的色漬,已然風乾,更多之人卻是身上帶傷,或以棉布包扎,兩兩相扶,蹣跚而行……
  船邊早已有接應的官兵,忙衝來攙扶而架至船上。這些人員不少,足有上千人之多。而隨著這些人的到來,碼頭已然人員鼎沸,但這些大明將士,雖然盔甲襤褸,但仍是秩序井然,不長時間已然有序上船,滿載了大明將士的三、四艘兵船,已慢慢駛離了港口。
  兩側戒備的兵船已開始開炮,硝煙彌漫之際,碼頭陸續又到了數撥人馬,包括今日清晨離去的大明騎兵。清早盔明甲亮的大明將士,如今已然覆滿塵土,不少盔甲之上沾染了暗紅色的血漬,少數將士身上已然掛彩……
  眾將士簇擁著一名身材挺拔、氣宇軒昂之人踏上了兵船。隨著此人踏上船,眾人方且心定。
  此人正是下西洋的主使鄭和。
  也正是於今日的清晨,鄭和率原本三千人的大明將士,在經過六晝夜激戰後僅有近千余人的將士,押解著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及其家眷自秘道潛回。
  而此刻,在王城城牆之上,尚有近五百已然受傷的大明將士浴血奮戰。
  當這五百大明將士全軍覆滅,而錫蘭山士兵發現王城之中已然無人之時,頓時氣得七竅生煙,急忙尾隨而來。待他們追上鄭和所率的隊伍時,鄭和等人距離碼頭僅五十余裡,且自船隊而來的接應人員已與鄭和等人匯合……
  鄭和所率隊伍且戰且退,直至退至岸邊登船。
  隨著鄭和等人上船,接應人員陸續登船,兵船上的火炮震耳欲聾,最後一艘兵船駛離了港口,錫蘭山國士兵望船興歎……錫蘭國之行終於結束!
  原本鄭和計劃繼續西行訪問忽魯謨斯(今伊朗霍樂木茲海峽霍爾木茲島)等西洋國家,但由於此次錫蘭山意外的戰事,船隊雖然取得勝利,但亦付出慘重代價。鄭和帶去錫蘭山王城的三千將士,最終回來的僅千余人,且個個帶傷,隨行的十余名睚眥,折損近半……
  船隊難以繼續西行。
  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等被俘,錫蘭山國內無主,一時之間政局動蕩。當務之急是盡快歸國向永樂帝朱棣報告錫蘭山的情況,由明朝廷重新冊立賢明的新國王,使錫蘭山迅速恢復穩定。
  鑒於以上原因,鄭和船隊停止西行,押解著亞烈苦奈兒與其他戰俘踏上歸國的路程。
  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十六日,鄭和將大部分下西洋戰船與官兵留駐太倉劉家港,率寶船隊近八百人回至南京。回至京城,鄭和向永樂帝朱棣稟報了三下西洋的主要情況, 尤其是錫蘭山之戰的經過,解釋未能如期前往忽魯謨斯的原因。
  但在如何處理被俘的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及部屬的問題之上,永樂帝朱棣與大臣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一些大臣認為,亞烈苦奈兒藐視大明王朝使團,罪惡累累,應像處置海盜陳祖義一樣將其斬首,以警戒那些試圖挑戰大明權威的國家。
  但永樂帝朱棣卻不讚成如此處置。在朱棣看來,亞烈苦奈兒畢竟為一國之君,如將其斬首,有失該國顏面,兩國亦會因此結怨,不利於發展兩國長期友好關系,反之則可更能顯示中國寬大仁厚胸懷。
  永樂帝朱棣崇信佛教,而錫蘭山國又是佛教聖地,看在佛祖的面上,對“佛國”國王,也應以慈悲為懷,網開一面。永樂帝朱棣采取懷柔寬大的政策,令將亞烈苦奈兒及其部屬予以釋放,供予衣食,暫時定居中國。
  為保證錫蘭山社會安定,朱棣命明朝廷禮部在錫蘭山國人中尋覓一位賢能另立為王。不久,禮部在亞烈苦奈兒的親屬中選擇了比較賢能的耶巴乃那作為新任國王。
  永樂十年(1412年)七月,永樂帝朱棣遣使持詔及誥印前赴錫蘭山,封耶巴乃那為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同時也被遣返回國。耶巴乃那正式即位後,錫蘭山國來中國朝貢不絕,與大明保持了友好的政治與經貿關系。此後,錫蘭山的別羅裡港亦成為鄭和船隊前往西亞阿拉伯與東非國家的重要中轉基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