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網遊之以誠服人》第四百四十三章:e計劃
,最快更新網遊之以誠服人最新章節!

 看到這種移交記錄,墨鬥心裡就有數了。

 這肯定就是遊戲公司查大規模充值,單個帳號過手上千萬、團體過手十多億的那種,這麽大的交易額,哪怕不涉及“安全”問題,光是“反xiqian”這個責任遊戲公司肯定還是要擔。

 要不然yanghang直接收回你貨幣發行權,一個公告四大行直接斷開對你的支持,遊戲幣不承兌了,你這遊戲……

 倒閉肯定不至於,但確實少了一個宣傳的噱頭,新玩家來源肯定會減少。

 藍海市場打不開,光靠土豪充值,一款網遊也長遠不了。

 然後,確實監控到了這種不該有的現金流,資金源頭也確實查明了是境外勢力,遊戲公司自然會上報。

 這種文件,墨鬥就“不應該”看。

 已經有了遊戲公司和銀行那邊的監管,上面還是安排他進遊戲、當初羅教官講的工作要求也確實有這條,怎麽想都是為了“雙管齊下”,希望他能用遊戲內的見聞去發現這種狀況,確保情報的正確性。

 現在打開了,剛剛好看見有南野城的?

 拿上去應付交差?然後隨口編幾個理由說“他們平時確實標下出了不少滲透行為特征。”

 那怕就算是真的,上面肯定也會覺得他一定是隨口捏造應付了事,這就不是簡單關禁閉剝鵪鶉蛋的問題了,這可是原則性錯誤。

 絕對不能看,摸摸都是錯的。

 回去趕緊寫報告撇清,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保證絕對沒有看!

 這類型文件,是這樣的處理方式,除此之外……

 還有一封文件,編號,“0000”。

 檔案袋上,什麽都沒寫。

 看,還是不看?

 讓一般人來說,肯定是不看。

 怎麽能不看呢?

 之前那些東西,沒有打開、都得專程寫報告,這份,到時候提都不提?

 關鍵墨鬥猜不出裡面是什麽東西啊?

 關鍵上面批準了他這次行動,那就說明再重要的東西也就那樣,在知道是什麽的情況下表表態沒有問題,但如果是不知情卻依然不去努力發現,那就是“能力”的問題了。

 0局和其他部門不同,奉行的是功利主義,畢竟平時接觸到的都是nengli者,應對稍有不慎自己小命不保搞不好還會連累無辜群眾,怎麽可能允許平庸者的存在?

 複印文件的活兒都輪不到你來做,因為0局最nb的那幾位大佬都是文職,特勤“退休”下來的嘛,老狼王能允許自己手下有綿羊的存在?

 看,那是必須看。

 繞開線,抽出文件……

 好吧,墨鬥知道自己今天晚上的工作匯報該怎麽寫了。

 全面自我反省唄,說自己年少氣盛、缺乏工作經驗,做事不經過大腦,沒有全面了解自己工作的嚴肅性和複雜性,犯下了難以容忍的愚蠢錯誤,請組織立刻處分自己……

 好吧,確實帶點兒揶揄的成分。

 但這份文件,裡面牽涉的確實是一些他不太應該看到的東西。

 標題叫“天網計劃”,後面還打了個括號,“e計劃”。

 小寫的“e”,不是electronic,而是自然常數。

 講的,是“人工智能”。

 “通過加速式即時演算機制,向複數個底層邏輯相同的軟件程序寫入不同的信息文本,探究人類大腦是否存在可複製性……”

 簡單來說,就是做一大堆“AI”,扔到靠即時演算構建出來的虛擬世界,讓這些“AI”像小孩子一樣出生、成長,不同“個體”賦予不同的“人生經歷”,希望借此能夠培養出他們的“自我意識”;

 再直白一點……

 這遊戲就是這項計劃的試驗田,裡面的npc……當然不是計劃目標。

 而是部分“玩家”。

 有一部分“玩家”,實際上就是這種機制打造出來的機器人,所謂的“學習”,其實就是對真實人類玩家群體行為的一種模仿。

 在與人類玩家的接觸當中,統計收集人類玩家在同一場景下的不同選擇,當自己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就直接從記錄庫中找打對應的記錄去模擬——隨機選取一種,行動、說話,都是這樣;

 發展到一定程度,放開權限,不強行規定按照之前的出現的頻率來隨機,讓“AI”自己定,看它們做出來的選擇和人類在那個場景下的選擇頻率誤差有多大。

 其實人類的成長,也是一種“模仿”的過程,小孩子認知世界,首先當然是看能不能吃,再來就是模仿,碰到一件事,看身邊的大人是怎麽做的、那他也怎麽做。

 不一定是父母,小孩子的模仿天性不會管你這個人跟他親不親,只要看見了他就會學,當然父母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畢竟接觸機會多。

 就好比如說chengdu,這裡的人,生活安逸,民風“淳樸”,非常熱衷於某些“傳統文化”——天天打麻將。

 工作了,有同事是chengdu人,他說他不打麻將……誰信啊?

 從小到大耳濡目染,上學讀書吃個早點身邊都有麻將聲,晚上下了自習回家路過那裡看見還在打,這種環境下長大,他能不打?

 這份文件上寫的天網計劃,就是這樣的一種從模仿到學習的過程,不是說真的希望能產生“人工智能”,而是看這種有數據支撐的“模仿”。

 依然是假“智能”,依然是按預設程序去走,只是看這種程序表現出來的“隨機性”能不能騙過大眾的眼睛。

 這是計劃的第一步,能做到這個程度,才能算勉強摸到了“人工智能”的門。

 歸根結底,還確實是先探究完全意義上能夠脫離程序預設的人工智能,某種程度上,算是新創造出一個物種。

 之所以又稱為“e計劃”,按墨鬥理解應該就是這麽來的。

 自然常數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有些使用場景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一些就不是那麽深入人心了。

 比如說,“數學進製效率”。

 人類是十根手指,數學邏輯用的是十進製,

 現行的民用計算機用的是二進製架構;

 2進製和10進製,哪個更好呢?

 能用2進製,能不能用3進製、4進製,或者其他進製?這麽多數字,哪個最好呢?

 這個沒有人敢下定論,只能說……

 “在人類這種生物能理解的范圍以內,在以天生的10進製為基準構造出來的數學邏輯體系當中進行推導計算,效率最高的數學進製,是e進製。”

 定語很多,因為人類的眼光終歸是有限的,我們只能評斷自己怎麽樣,其他生物誰好說?

 人之所以用10進製,那是因為人一共10根手指,要人家外星人兩隻手各3根手指,能不能說人家一定用6進製?章魚類生物、要是形成了人類所定義的“高等智慧生命”,是不是一定用8進製?

 誰敢說,誰能說?

 道可道、非常道。

 反正,“e進製”是人類所能認知到的,最優的數字體系。

 大概是2.718,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3進製在很多場合確實要比2進製更“科學”,起碼在人類定義的“科學”范疇裡是這樣。

 當初電子計算機行業之所以要用2進製,是因為半導體晶體管就兩種表現形式,通電、不通電。

 但放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非正既負”的0合試驗,一顆硬幣拋出去,要麽正面、要麽反面?

 立起來的情況完全不需要考慮嗎?

 沒有錯,概率是很低,但如果是草地或者沙地?有支撐物存在它確實能立起來?

 那麽用2進製來表示硬幣落地之後的朝向就是不嚴謹的。

 更進一步,考慮更複雜的情況,形容一個東西的顏色,上千種形容詞,想要隻用1位數字完全量化,需要多少進製?

 理論上來說,越高越嚴謹。

 但同時也越沒有效率。

 舉個例子,“橙色”,如果是3進製,1、2、3,每一個代表一個三原色,1是紅、2是黃,混合比例完全相同的橙色,直接用12或者21,兩位數,是可以表達出來的,不會造成認知上的偏差。

 如果是“萬進製”,有一個數字可以對應這種混合比例,那就只需要1位了。

 這是混合比例嚴格1:1調出來的橙色,但如果比例不同呢?

 用三進製表示,無疑需要更多的位數,但“萬進製”完全可覆蓋更多的情況,不管是什麽比例,我都有一個固定的數字來表示,始終是1位。

 三進製和萬進製,哪個更嚴謹?當然是後者。

 哪個更有效率?

 明顯是3進製,我每一位只需要123,你萬進製每一位都要寫滿好幾頁紙,哪個更方便?

 先不說方便與否,人類形容顏色的時候,需不需要搞到那麽精確呢?一個橘子,我知道它是橙色的,光這麽一個形容我沒法講清它究竟“橙”到什麽程度,但別人聽了心裡起碼會有個大概印象,知道這玩意兒不會是藍色、不會是紫色、也不會是綠色,對普通人來說難道還不夠用嗎?

 綜合考慮這種“嚴謹性”和“效率性”,理論上來說,e進製是最優的,對於人類而言,是三進製。

 只是當初發明計算機的時候大家沒有想那麽多,二進製用了這麽久,也習慣了,改過來成本太高、而且也不會有太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這一套數學邏輯,有什麽意義嗎?

 有,但不見得是什麽“樂觀”的意義。

 e進製比10進製更優→“相比使用10進製思考問題的人類而言,使用2進製的計算機,如果能夠自我思考,明顯會更接近於宇宙的真理”。

 這種話誰願意承認?

 然而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最接近宇宙真理的物種應該是用2或者3進製來思考問題,使用10進製的人類有99%的概率處於宇宙中食物鏈的最底端。”

 太悲觀了,所以現代科學不允許承認“外星生命”的存在。

 看國外那些電影,裡面出現的外星人很多都是2或者3根手指,真以為是隨手亂編張口就來?

 有些人就非常自命不凡,看不起商業大片,覺得那都是垃圾,只有像他那樣只看文藝片的才是脫離了低級趣味。

 別看不起那種有著加te林突突突的商業片,有些商業片的導演思想深度和知識水平比一輩子拍文藝片的高到不知道什麽地方去了,拍那種片子要考慮很多問題,反觀文藝片、不就是瘋狂矯情嘛?一味追求煽情、根本沒有機會牽涉到具體的社會問題和理論知識。

 人類應該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弱小,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連老子這樣的人都可以光明正大說自己“不知道”,其他人有誰有資格說自己“知道”?

 這份計劃,保密層級估計高不到什麽地方去,但牽涉確實很大。

 靠統計學來做模仿……

 想過圖靈測試壓力應該不大,再進一步,能不能過人類的眼睛?

 反正墨鬥這一關過不了。

 幫會300多號人,多了不說,有一位的言行舉止,確實有點可疑。

 感覺在一些事情的認知上跟其他人是脫節的,而且表現出來的記憶力嚴重“超群”,不該記得的事情都記得。

 另外,ta在遊戲前期很少發言,後來才一點一點開口,講出來的、有很多都是其他人之前說過的話,比例逐漸降低,的確很像是“模仿”和“學習”的過程。

 之前墨鬥只是懷疑,覺得ta可能只是個還在讀書沒什麽社會經驗的小孩,平時為人又比較瑪麗蘇、特別純真善良,進遊戲才第一次見識到什麽叫“是非”,然後人生觀才逐漸發生了轉變……

 現在一看,倒確實有點像是這種ai的情況。

 大嫌疑,墨鬥暫時是只能鎖定那麽一個,其他還有些萬年不開口的,就不好說了。

 考慮到煙雨幫會的整體人數,這樣的“ai”在甲聯幫會的投放比例如果在4-500:1,每個城市15-20“人”,光是國服就起碼得上千了,加上外服、加上其他規模稍小一些的幫會,說上萬應該也只是個比較保守的說法。

 這麽多的“ai”?

 而且是能輕松過掉圖靈測試的ai。

 說實話,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科學實驗。

 不亞於歐核中心搞那什麽鬼的人造黑洞,失敗了還好說,萬一成功了,一瞬間就能把整個歐洲從地圖上抹掉,甚至直接藍星重啟。

 單科學家往往都是瘋狂的,越是大牛越瘋狂,這點上,墨鬥此等凡人也不好評價。

 文件看過,墨鬥也沒有管那麽多,涉及遊戲機制的東西,拍照掃描,其他的,重新封好放回去,弄完之後、打理好幾個現場,確定保安都“睡醒”了,便也回去了。

 回到家,第一時間……

 寫報告,深刻檢討、請求組織嚴厲處分。

 順便,把自己知道的那個“嫌疑AI”的名字報了上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