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試試,看這道宮保雞丁味道如何,要是好吃,以後有了辣椒,機會多的是。”
劉禪也不客氣了,率先拿起筷子,夾起一小塊雞肉,直接放進了嘴裡。山雞的肉比較硬而不老,加上辣椒的味道簡直是又是辣又香,好吃極了。
雖然宮保雞丁的量不多,但是劉禪還是讓陳祗將宮保雞丁分成了多份,每人都能小嘗幾口。果然,劉禪都主動試吃了,況且諸葛亮等人也知道辣椒是吃不死人的,畢竟之前的剁椒魚頭就是最好的證明。
於是,眾人紛紛起筷子,沒有多說,而是選擇試一試利用這一道新的辣味宮保雞丁。辣椒的味道一入口即炸。好在諸葛亮等人已是面對過一次辣椒的威力了,雖然很辣,但總算是能夠忍住,然而像蔣琬等人一吃,瞬間就起了反應。
不僅僅是辣,蔣琬和傅僉等人被嗆得連連咳嗽,淚流不停。不過雞肉的香味又能幫蔣琬等人衝淡一些辣椒的殺傷力,使蔣琬等人不致於將雞塊給吐了出來。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有辣椒的菜色,那是越吃越上味,果然除了第一塊宮保雞丁,眾人比較難忍,美味是美味,架不住還是不太適應這種辣椒的味道。
可到了後面,眾人又像上一次的剁椒魚頭般,越吃越帶勁,根本停不下來,一塊又一塊的雞肉直往嘴裡扔,每吃一塊就要停下來讓辣椒的味道散淡一些,然後再吃一塊,如此循環不已。
很快,在吃吃喝喝之中,蜀國的將領就變得開始熟絡了起來,尤其是有張飛在,氣氛很好。然而辣椒有限,宮保雞丁也有限,沒一下子就吃完了。
好在宮保雞丁的大頭都讓劉禪給吃了,其他人都只是嘗嘗鮮,吃得不多,而劉禪已是大飽,摸了摸肚子,兩眼直溜,就想趁著眾人不備,逃出營帳。
結果,諸葛亮早就虎視眈眈,想著劉禪吃飽之後,直接進行軍議,於是諸葛亮一看劉禪剛挪動身,就站了起來,拱手行禮說道:
“陛下,如今陽安關已下,我蜀國雖已無憂,但是兵馬已疲,糧草將盡,不宜大規模進兵,理應由蜀都調一些兵馬過來,押運大量的糧草前來,方可繼續進攻魏國。”
“不過,縱是蜀都調配,也要準備很長的時間,一來一往,還得等待許久。依臣看來,我軍可暫屯兵於陽安關,縮小大軍調動,減少糧草消耗,但不能按兵不動。”
“只要派一上將,領一支兵馬,不必多,只要上千即可,趁熱打鐵,領去攻打南鄭關。我蜀軍近期數場大戰,想必南鄭關這種小關,肯定不敢再與我軍廝殺,如此這樣就能拿下南鄭關,也可多一個前哨。”
南鄭關,並不是什麽戰略要地,也不是什麽雄關、險關,但是南鄭關是一個可緩衝的關卡,拿下了南鄭關,一旦魏軍有什麽異動,這樣蜀軍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從而調動兵馬,做出應對。
劉禪已是打定了主意想要先回蜀都了,聽了諸葛亮所提的話,有種剛好想打瞌睡,諸葛亮就送上枕頭的感覺。對於進攻南鄭關,劉禪當然沒有意見,諸葛亮想派誰就派誰,反正劉禪回去蜀都之後,蜀國與魏國交戰的第一線,始終要靠諸葛亮來維持。
既然諸葛亮想要蜀都那邊幫忙派一些兵馬過來,加強一下蜀軍的兵力,壯大一下蜀軍的軍威,順便再讓蜀都運些糧草過來,這些都沒問題。
畢竟之前每次大戰,繳獲的糧草太多,又不好隨身攜帶,諸葛亮都統統往蜀都那邊運了過去,就連戰俘或是兵器,亦是如此。縱是漢中這邊糧草短缺,那從江油城或是綿竹城等等,每個地方都調運一點,就能解決了。
只要漢中撐過一年,到時遝中一旦有了收成,漢中根本就不愁糧草的事情。如今剛好有個借口,這樣劉禪回去蜀都,就不會引起太多反彈,弄得劉禪不是臨陣脫逃,而是回去蜀都,幫大軍籌備糧草。
這樣的理由,多充分哪。
“發兵南鄭關,也好。軍師既已提了出來,想必是胸有成竹。不知軍師想派誰前去攻取南鄭關?無論是誰,朕都支持軍師的決定,朕相信不管攻取南鄭關,還是鎮守陽安關,軍師都會妥善處理,謹慎進行。”
“至於補充兵馬,調配糧草的事情,就交給朕吧。由朕親自趕往蜀都一趟,我蜀軍將士在沙場一線奮死征戰,朕絕不會讓你們餓著肚子打仗,空著雙手上陣的。這事,就放心吧。朕絕對會做到,不用等太久,兵馬和糧草都會按時到達的。”
“這段時間以來,朕與爾等同進共退,也很是充實。雖說征戰沙場,生死難料,但是有你們在,朕每次都很安心,也很珍惜與你們在一起的這段袍澤之情。哪怕朕回去蜀都,朕也不忘記這些日子。”
劉禪第一次有些傷感地說道。畢竟劉禪的戰場始終在朝堂,而不是戰場。作為君主,如果每次都要親征,那是不合格的。如今蜀國剛剛穩定,劉禪就該回去蜀都,坐鎮蜀都,處理朝政,將蜀國盡力發展起來。
只有這樣,劉禪才能不必像現在如此,需要親征來解除蜀國的壓力。自從有了劉禪隨軍同行,諸葛亮一開始是覺得有些麻煩和累贅,但是現在劉禪提出要回去蜀都了,諸葛亮反而有些不舍。
畢竟要是沒有更加優秀的人才來替代諸葛亮,那諸葛亮估計一生都沒幾次能夠回去跟劉禪打屁了,那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就是劉禪和諸葛亮兩人君臣相知的最後一段時光了。
縱是如此,諸葛亮也不是扭捏之人,還是很爽朗地拿起了酒杯,雖說劉禪要走了,但是南鄭關的事情始終要讓劉禪放心,當然免不了也得給劉禪踐行一番,便笑了笑說道:
“陛下,您龍行天下,也是時候該回去坐鎮蜀都了。不然蜀都的人都提心吊膽,一日不得放松,瞅著臣這兒不放,臣也很難做的。至於南鄭關,那是小事,就讓子龍和翼德領兵去試試,料想問題不大,陛下不必掛心。”
諸葛亮難得地開起了玩笑,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劉禪回去蜀都,對於整個蜀國來說,那是更好。這樣蜀國的局面就會穩定下來,但是這段時間,蜀軍也習慣了有劉禪的存在,那樣軍魂就不散。
畢竟劉禪看起來,什麽都沒做,既沒有衝鋒陷陣,也沒有斬將殺敵,但劉禪在軍中,蜀軍就有了主心骨,知道蜀主都在盯著呢,蜀軍將士自是多多用力,乾得好了,入了劉禪的法眼,軍職自然不必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