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放眼整個軍帳,也許蜀國的將軍全在這了吧。鄧艾也就想想,畢竟一再出爾反爾,那會給人的印象更差,還是以後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以後,現在還得用心,至少要學會如何用這青銅染爐喂飽肚子先,鄧艾暗暗做了決定,勸了勸自己。
“接下來,可以把魚或骨頭先放在爐裡,這樣久熬出來的湯水,甜而不膩。當然,要是魚的話,最好能先用板油煎炸一遍最好,骨頭呢就過一過開水,去掉雜質和油漬。”
沒辦法,食材還是太少了,要是有玉米或胡蘿卜等等,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火鍋。劉禪又拿起那幾條小魚,也放到爐裡,準備先喝一碗魚湯,開開胃再說。
哪怕是諸葛亮的案桌上,也沒有魚,蜀國多山,靠山吃山,魚本來就是稀少,但還是能弄到魚的,不過大多是供給劉禪這樣的皇室,或是一些有名的商賈。因此,只有劉禪才能享用幾條河魚。
這也給諸葛亮和趙雲等人開闊了視野,既然劉禪說了,想吃什麽放什麽,劉禪放了魚,諸葛亮等人沒有魚,那隻好在桌上任意挑了一樣東西,也往裡面放。
這年代,常見的大多是肉與菜,以肉食為鄙,以菜肴為佳,當然行軍打仗,那吃的就差一點,可說皆是五谷之類的,比如粟,也就是小米,或黍,我們常說的水稻,也許會有些麥等等一些乾糧。
諸葛亮往爐裡放了一條豬骨,豬骨可說全部人的桌上都有那麽一二根。牛骨是不用想了,這時候牛可是生產力的直接象征,一頭耕牛甚至要好幾戶百姓共用。至於羊骨、羊肉那是有的,可羊骨或羊肉的味道太膻,實在是難以喜歡。
哪怕平日裡,討厭的豬骨在這時候,也是不二的選擇。其實,豬肉之所以不被人喜歡,除了難以拔毛之外,還是口感不好,要麽太肥、太膩,要麽太瘦、太硬,沒有青菜來得那麽嫩滑。
諸葛亮已經想好了,雖然放了豬骨,但好歹裡面還有其他東西,到時候每種都淺嘗即止,也不算為失態。
相比諸葛亮,趙雲更是內心有飲食潔癖,只見趙雲掃了一眼桌上的全部食物,直接跳過了那些肉食,在素食裡面用眼神挑來挑去,似乎難以決絕,最後選了幾葉青菜扔了進去。說是青菜,其實是各種野菜的組合,每天都有夥頭兵前往鄉野或田地裡去尋找各種野菜。
或是山茹,或是野生的莧菜、薺菜等等,這時候早有人家種植青菜,可像白菜、蘿卜、甜菜等等還極少人懂得如何培養。所謂的種菜,事實上大多數是種豆、種瓜。豆有黃豆、赤豆、黑豆、豆角等等,如今的糕點很多都是以豆為主材,磨成豆粉,不摻和任何東西,和水而成,純天然製造導致口感極差。
瓜則多了,有黃瓜、青瓜、茄瓜、葫蘆瓜等等,不過在崇尚吃菜才是上流社會應有的姿態,蜀國在這方面是比不上魏國的,除了桑椹部分產業比魏國遙遙領先之外,蜀國幾乎沒有什麽能夠拿得出手。
因此,趙雲最終將眼光放在一盤山藥上去,山藥與淮山類似,即可入藥,又可食用。趙雲自小就不喜歡吃豬肉,對於魚蝦龜蟹等河鮮、海鮮也是無感。反正對於趙雲來說,能夠吃素就絕不吃葷就是了。
趙雲雖是出身將門,但從小卻是被其父趙廣和叔父趙統嚴加訓練,直接扔在山上學藝,當成野孩子來培養。就是因為吃過山上幾乎所有能吃的東西,趙雲才會對青菜更是偏執,厭惡那些肉食,哪怕是山雞也不例外。
甚至趙雲常年在山上遊蕩,練武之外,無聊之際還曾發現有一大片野生的青瓜,當初不提有多高興,孩子心性的趙雲並沒有舍得直接將青瓜統統吃掉,而是將青瓜生長的地方清了出來,去除了雜草,專門培養了起來,可惜山地貧薄,最終也沒結成幾個青瓜。
但趙雲每次去摘青瓜的時候,都會把青瓜用牙齒啃成圓圓的一小片,然後往自己的臉上貼去,在青瓜冰涼的舒爽感傳來的時候,趙雲就會想象以後要是每一天都能吃上青瓜,用青瓜鋪臉,那該多好啊。
年少的趙雲沒想到一次偶然的體驗,將會在若乾年之後,引起了大眾的跟風與模仿。 劉禪還專門替趙雲的這種行為所用的青瓜特意起了個名稱,名為“面膜”。
當然,多年後,蜀國的面膜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就連面膜所用的原料都從青瓜擴伸到五花八門,比如河底泥,西瓜片、珍珠粉等等,不一而足。可趙雲卻是青瓜的最終忠實者,一直都隻堅持用青瓜當面膜。
唯一難為情的是劉禪每次向各國宣傳面膜的功能,都會指著趙雲,對他人說道:
“瞧瞧,這是朕的子龍,子龍的武藝高強那是自己練的,但子龍如此豐神俊朗,肌白膚嫩,那皆是朕的面膜功勞。”
那時,趙雲總會羞紅了臉,令人一看,多了幾分信服,側面地驗證了劉禪所說的面膜加強顏值等說法。
不過,這都是後話。
趙雲將山藥投入了青銅染爐之後,旁邊的廖化急了。豬肉,自從這幾天廖化當上先鋒之後,供應不斷,說實在的,廖化吃膩了。所以廖化不想學軍師諸葛亮,但是廖化看到趙雲放完豆腐,又放山藥,那也是急死。
全是素食啊,這能吃飽?偏偏廖化也沒有河魚這樣的食材,想跟劉禪也沒辦法,廖化還特別怕餓。出來當兵,無非就想混個吃皇糧的身份嘛。
想簡簡單單地吃素,那回鄉下種田,更為直接。
廖化總不能學鄧艾吧,況且鄧艾桌上的東西,那必定是最差的,學了那是要被笑話的,無奈之下,廖化將桌上的一個山雞下腿給扔了進去,然後兩眼放光,等待奇跡變化的出現,似乎在跟所有人宣揚“老子要吃肉,吃菜的都是娘炮,小白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