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乳業公司的辦公場所在位於金州市繁華的市中心,張永富在仁恆寫字樓九樓連買帶租了一層,作為辦公室。
而公司的生產基地在金州市郊的茂中縣,銷售公司及二級庫房在金州東部的物流園內。
肖克去金州乳業公司上班後,也漸漸了解了一些公司的發展背景。
張永富原系清水人,早年在當地種植和販賣籽瓜,並慢慢購買了瓜子加工設備,給台灣人加工大板瓜子,經過多年的積累,最後帶著全部積蓄來金州發展。
張永富與段勇、朱剛等人一起創業,他們看到了乳業在金州的發展前景,決定走養殖奶牛和加工乳製品的道路。
他們經過多地的考察,最終把廠址選在了離金州很近的茂中縣,那裡很多的農民都在自發養殖奶牛,可以利用這些散戶統一收購原奶,廠裡再進行深加工,最後形成自己的品牌銷售。
乳業的發展在當時方興未艾,西部的乳業市場基本上被光明、伊利、蒙牛三家壟斷著,幾乎沒有地產乳品的影子。
張永富立志要在大鱷雲集的乳業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創立真正屬於西部的乳業名牌。
肖克在行政部經理崗位上一上任,就馬上開始進行調研工作。
對他來說,不僅公司的人員和制度是新的,而且乳業這一行業也是全新的,他需要盡快了解和熟悉這些情況。
肖克首先去了銷售公司,他與銷售人員進行了廣泛地接觸。
銷售公司有四五十人,除了幾名管理人員外,大部分是業務人員,他們每天一大早就來公司裝運乳品,跟隨小單排客貨車出發,一整天都要在各個網點上補貨,結算貨款,整理陳列以及與商戶溝通洽談等等。
這些人是市場的一線人員,他們的勤勉和敬業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形象和業績表現。
銷售公司的人員自然執行著績效考核的薪酬分配制度,這裡沒有大鍋飯,一切都和業績掛鉤。
看得出來業務人員還是很有活力的,這裡年輕人居多,工作效率較高,因為他們有一個雷厲風行的經理。
他的管理簡單實用,講究的是快速反應和有效的執行力,他把銷售隊伍看作是一支可以英勇殺敵不怕流血犧牲的部隊,注重實戰效果,只要能佔領市場,增大銷售額,一切辦法都能用。
這個強人叫陳二牛,名字和本人很相符,舉手投足都牛氣十足。
因為憑借他敢於吃苦,敢於打硬仗的作風,老板和公司的幾位老總都對他禮讓三分,張永富還把他剛買的別克商務車安排給陳二牛使用。
張總考慮到,一個公司的銷售部門,是單位的門面,要有一輛好車才行,二來也想借機鼓勵他,繼續為公司發揚開疆破土的鐵牛精神。
公司上下也對這個陳二牛有些忌憚,大家不敢輕易招惹他,陳經理的牛脾氣上來,會破口大罵,連老總有時也不顧及。
而張永富顯然對陳二牛有點縱容,這更助長了他不可一世的氣焰。
這個陳二牛,除了“牛”,也確實很“二”。
有一次,公司召開銷售會議,有兩個業務員遲到了,陳二牛破口大罵:
“狗娘養的,你們拉稀屎去了嗎?”
業務員不敢吭聲,忙找了個角落坐下。
“站起來,誰讓你們坐下的?”
兩個業務員便趕緊站起來,敢怒而不敢言。
陳二牛便開始正式開會,說著說著,
又開始罵那兩個站著的業務員。 “哎,誰讓你們來開會的,滾出去!”
這陳經理也太不講道理了,其中一個業務員不幹了。
“你,你也太霸道了吧!”
“啥?我霸道?好,我就讓你看看啥叫‘霸道’!”
陳二牛忽地站起來,他衝向這個業務員,揮拳便打!
員工們慌忙起來勸阻,這個陳二牛還真有股子牛勁,幾個同事硬是沒攔住。
結果,那個頂嘴的業務員,他的嘴角被陳二牛重重地砸了一拳,頓時鮮血直流!
事後,張永富狠狠地批評了陳二牛,說他這是土匪作風,強盜手段。
“不管啥作風、啥手段,我陳二牛把銷售業績做上去了,這就是王道!”
這個“二貨”竟然連老板都不放在眼裡了,他也太狂妄自大了吧!
肖克結束了在銷售公司的調研後,又去了茂中的生產廠。
他吃住都在廠裡,整整呆了一周時間。
肖克是和被聘為人事經理的朱梅一起去的廠部,他倆是同時進的公司,這讓兩人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朱梅比肖克大幾歲,她也有國有企業的從業經歷,為人比較樸實,看得出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人。
肖克在去茂中之前,給王玲耐心地解釋了他如何從鑫海辭職,又如何去了金州乳業的過程,王玲一開始埋怨了肖克幾句,她不能理解肖克怎麽老是“跳槽”,沒有長性。
“你總是這樣跳來跳去的,顯得太浮躁了,這樣下去你能乾成什麽事!”
王玲甚至有些埋怨地說道。
“有些事情並不是我想要的結局,我從來都沒想過主動離職。”
肖克把自己來金州的幾次從業經歷,又梳理了一遍。
“剛開始去做食品,本來好好的,就因為我所謂‘吸毒’的問題,沒法再往下幹了。”
“裝修完房子,我去了王小軍的公司,似乎很有前途,可一天到晚竟然無事可做!”
“去信息公司吧,又惹了老板家的人,被人家給逼了出來。然後去賣車,又無疾而終。”
“要說我有問題,那便是在鑫海時,我違反了公司的銷售政策,這件事勉強還能說得過去!”
在肖克反覆解釋和勸導後,王玲默不作聲了,王玲知道她除了沉默,還能怎樣呢?
金州乳業的生產廠在茂中縣城邊,緊鄰國道,交通很便利。
從廠部到二級庫所在的物流園大概四十多公裡路,據說這個廠址是張永富曾經一腳“跺”出來的。
他當時和幾個老總考察了多處廠址後,最終決定建在現在的位置,就用腳在地上畫了個圈,然後一跺腳就拍板了。
這段往事一度成為公司的趣談,至今在非正規的場合,幾個老總開他的玩笑,還叫他“張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