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宮夜宴
  ps

  “主公,你說劉衛辰會答應嗎?”

  “肯定會,此人極擅長左右逢源,卻沒什麽大智慧。”

  “這樣的人一般愛貪小便宜,因此必會答應互市。”

  “只要鐵弗部答應開放飲汗城、果城,河西借商賈之力,可深入朔方探查。”

  “日後萬一形勢有變,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經飲汗城北上,橫掃西套、後套。”

  “另一路則向東渡過黃河,立下果城、代來城,橫掃朔方。”

  “主公深謀遠慮,臣遠不及也。”

  “哈哈哈,體業過謙啦。”

  兩人談了一會兒外界形勢,漸漸又聊到內部事務上。

  當下河西最緊要一事非科考莫屬,整個都護府都在圍繞科考而動。

  “眼下錄取名單業已發布,朔打算在王宮設宴,款待眾士子,屆時請體業攜同僚作陪。”

  “謹遵大都護吩咐。”

  ……

  九月底,科考終於順利結束,包括崔浩、王鎮惡在內,共有百名士子被錄取。

  除了少數幸運者外,有超過九成士子名落孫山,除了少數堅持返鄉歸家外,大部分人選擇留下。

  為了安置眾人,河西各大高等學堂、專科學堂、武備學堂,紛紛向士子們伸出橄欖枝。

  且先不提落榜士子作何選擇,單說今晚這一場盛大宴席,吸引無數人關注。

  不但以宋繇、張湛為首的河西重臣親自到場為士子慶賀,連大都護衛朔也將露面現身。

  接到邀請時,每個士子都激動萬分,早早盼著夜晚降臨。

  華燈初上,百名士子呼朋喚友,紛紛向王宮方向雲集。

  當崔浩、王鎮惡抵達時,大殿內早已站滿了人。

  士子們三三倆倆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時不時發出陣陣哄笑,引得外人頻頻矚目。

  他倆相視一笑,向著旁邊走去,邊走還邊說著體己話。

  “好久沒見到如此熱鬧、宏大的士林盛事啦。”

  “誰說不是?在其他地方,可看不到這般場景。”

  “嗬嗬,除了大都護,鎮惡從未見過有哪家如此重視文治。”

  “大都護不單單重視文治,同樣也注重武備。”

  “武備學堂遍及河西,連仲德都要進修一段時間。”

  “不過兄長卻是不用,且一上來還是仲德上司。”

  “唉,說起這個,為兄正發愁呢。”

  “賢弟得了第三名,想來能堵住外界非議了。”

  “為兄可就慘啦,才考了第三十名,將來定有不少人罵我是幸進之臣。”

  “哼,說兄長幸進,那是因為他們嫉妒,以兄長之才,如何當不得左司馬?”

  ……

  紛紛擾擾間,猛然外面傳來一陣叫喊聲:“西域大都護、鎮西將軍到!”

  語畢,只見一二十許年輕人,身著華服在幾名心腹陪伴下昂然步入大殿。

  士子們遠遠望去,覺得此人身形比常人高大些,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自有一股英武之氣。

  眾人登時明白,此人就是威震天下之大都護衛朔。

  衛朔迎面走來,士子們不敢怠慢,急忙向兩側躲避,很快在中間閃出一條通道來。

  他信步走向主位站定,微笑著跟每一個士子打了招呼,又伸出雙手示意眾人入座。

  待眾人全都坐好,他才舉起酒杯,向四方遙敬了一番。

  “朔在此恭賀大家金榜題名,從此青雲直上,

鵬程萬裡。”  “謝大都護。”士子們興奮地舉起酒杯,忽然發現喝到嘴裡的酒水,比平日裡多了幾分醇香。

  此可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對在此大多數士子而言,不少人曾為了做官,而求告無門。

  今日科考一出,讓無數寒門士子終於看到出頭希望,如何不喜極而泣?

  席間氣氛漸漸熱烈,年輕的士子漸漸放開束縛,逐漸露出狂放豪邁一面,甚至有人還當眾高歌一曲。

  對此,衛朔絲毫不以為忤,反倒為對方鼓掌叫好,如此愈發引得士子們放浪形骸。

  ……

  時間一長,士子們的興奮勁漸漸消散,衛朔這才有機會好好說道說道。

  “爾等不要以為考上了就萬事大吉,這不過是你們官場生涯邁出的一小步。”

  “眼下你們不過算是一名預備官吏,距離成為一名成熟、合格的官吏,還相距甚遠。”

  “接下來大家會被都護府派往各曹、地方府縣去接受鍛煉,將來能不能功成名就,就看爾等造化了。”

  “不過呢,看在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官,朔可以給你們一個小小建議。”

  “只要爾等腳踏實地,好好做事,將來在河西定會有立足之地。”

  “相反,若是有人隻想著投機取巧,迎奉鑽營……”

  “哼!一旦被查實,自有相關法度予以懲處。”

  “你們不要以為朔是在嚇唬爾等,河西與其他地方不同,在這裡信奉的是:能者上,庸者下。”

  “為了保證不讓庸才誤國,吏曹會對官吏進行嚴格考核,凡考核不合格者,會立即被勒令辭職獲罷黜。”

  “與此同時,為了預防官員作奸犯科,都察院、監察署會時時刻刻盯著你們。”

  “而且一旦違法,你也不用指望什麽上司、同僚救你,因為他們無權插手督查事務。”

  這一番警告,登時嚇得在場士子冷汗迭出。

  原本頭腦有些發熱之輩,瞬間冷靜下來。

  這時他們才曉得,河西真是與眾不同,律法尊嚴不可侵犯。

  “河西以律法治國,而律法在河西擁有至高無上地位,更沒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說。”

  “今天我把醜話說前頭,是提前給諸位打個招呼,省得將來怪在下不教而誅。”

  “我等謹遵大都護教誨,絕不敢以身試法。”

  “好,諸位有此想法,真是可喜可賀。”

  “另外,河西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會將官員當豬狗,而肆意凌辱。”

  “只要大家遵紀守法用心做事,仁愛百姓,不但不用擔心有禍患臨頭,出了事有本都護一力做主。”

  “大都護英明,我等拜服。”眾士子紛紛拜倒在地。

  ……

  被衛朔一番教導,席間氣氛稍稍有些冷卻,直到過了好久,才又逐漸熱烈起來。

  崔浩身著白冠儒服,容貌清俊,舉止雅正,頻頻與左右言談甚歡。

  衛朔看著崔浩神情磊落自然,容光昭然,好不容易才按捺住內心喜悅。

  後世將崔浩、王猛、張賓並稱十六國時期三大謀士,有無數人從功業、學識、智謀等方面比較,想分個高下,但最終不過陷入口舌之爭。

  但有意思的是,張賓、崔浩年輕時都曾自比張良,唯獨王猛沒有。

  其反倒被後人認為是諸葛亮式人物,有功蓋諸葛第一人之稱。

  不過崔浩與其他兩人相比,結局淒慘了些,這點減分最多。

  當然了,崔浩絕非庸人,其兼通文武,才能與王猛、張賓不相上下。

  作為統一戰爭的謀主,崔浩參與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中全部重大軍事決策。

  其多謀善斷,算無遺策,屢建功勳,在北魏統一北方的一系列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拓跋燾殺崔浩的真正動機,後人實在是很難知道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國史》一案只是個引子,真正的原因絕不在這裡,裡面牽扯到複雜的政治鬥爭。

  崔浩的死,主要是因為皇帝與太子、貴族社會、佛教之間存在著難以化解的矛盾。

  換而言之,拓跋燾不想與太子、貴族社會、佛教矛盾太表面化,所以有許多事不方便親自出面,只能讓崔浩出面了,至少得讓人感覺許多事絕不是拓跋燾的本意,而是崔浩極力慫恿下的結果。

  當這些力量的反撲越來越大時,崔浩只能當作犧牲品被推出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