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四百七十八 3吳大亂
p

 公元396年,四月底,趁三吳之地因征發“樂屬”而民怨沸騰,孫泰正式誓師舉旗。

 他率五千精銳教軍從舟山群島出發,進入後世杭州灣,在上虞縣登陸,並成功擊殺上虞縣令。

 不得不說,孫泰要比孫恩理智得多,也更有策略一些,舉事目標更清晰。

 歷史上,孫恩‘起義’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目標,更像是為了復仇在無端發泄。

 當時攻破上虞後,孫恩將縣令殘忍地剁成了肉醬,又逼迫縣令妻子兒女吃下去。

 對那些教民,孫恩也使用了各種威逼利誘等手段。

 比如說允許他們搶劫;比如說不願意追隨的就將他們的孩子殺死;比如說給積極分子授以教內職務。

 隊伍壯大後,孫恩發現軍中帶著嬰兒行動不便,當即命人將嬰兒投水溺死。

 且在席卷三吳後,孫恩不僅沒有將其作為根基,反倒肆意允許部下自由劫掠。

 同時,他還下令大肆放火燒毀房屋、城池,甚至連城內水井也都被一一填上。

 這種行為簡直比強盜還強盜,怎麽可能會成功?!

 好在這一次,孫泰意外未死,取代孫恩成了天師道領袖。

 相比孫恩,孫泰態度就溫和許多。

 他沒有命人將死去的上虞縣令剁成肉泥,更沒逼著人家妻兒吃人肉羹。

 奪取上虞後,孫泰立即打出了五鬥米教旗幟,並宣布將率領教眾建立長生國。

 自此之後,五鬥米教叛軍又被朝廷稱為長生軍。

 天師道叛亂,猶如星星之火,一下子點燃了百姓心中不滿,受到底層百姓熱烈擁護。

 原本天師道麾下武裝,只有五千名精心訓練出來的教軍。

 結果佔領上虞後,在不到三日內,前來投軍的青壯人數,就已突破了六千余人。

 孫泰將這些人編為兩軍,分別交由徐道覆、盧循統領,他自己依然統領五千教軍。

 在上虞稍作整編後,孫泰帶著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往山陰城進發。

 山陰城乃會稽國治所,會稽國內史正是王羲之兒子王凝之,也是五鬥米教信徒。

 當他聽說孫泰帶領教眾正向山陰逼近時,竟天真地以為他跟孫泰同為教友,對方肯定會手下留情。

 殊不知,孫泰與王凝之這種將五鬥米教當興趣的世家子弟可不一樣,人家有追求。

 果不其然,孫泰到了山陰後,根本不理會王凝之,直接下令攻打縣城。

 毫無準備的王凝之,碰上志在必得的孫泰,結果可想而知。

 哪怕王凝之被押到孫泰面前,他依然心存幻想,覺得孫泰不敢拿他怎麽樣。

 他可是出身琅琊王氏,乃天下一等一的豪門貴族,殺了他,等於跟世家大族翻臉。

 可惜,孫泰舉事目標十分明確,就是為了推翻世家統治,哪裡會顧忌世家感受?

 很快,王凝之與四個兒子相繼被孫泰下令誅殺。

 在王凝之父子被殺時,其妻謝道韞正帶著府內十幾個女眷準備逃跑。

 當丈夫、兒子死訊傳來後,謝道韞悲痛欲絕,差點兒背過氣去。

 可一想到身邊還有女兒與年幼的外孫在,她只能強忍悲痛繼續趕路。

 然此時山陰城已被五鬥米教佔領,想要出城談何容易?

 不出意外,謝道韞沒走多遠就被五鬥米教俘虜。

 孫泰雖然對王凝之不感冒,但卻十分欽佩謝道韞,就沒有為難她,將其又放掉了。

 而謝道韞心思敏捷,知道接下來三吳之地將陷入戰亂當中,她一介女流帶著兩個孩子十分危險。

 於是,出了山陰城後,謝道韞帶著女兒、外孫等數十人徑往吳郡滬瀆壘而去。

 在謝道韞眼中,當下整個江東恐怕只有河西人駐守的滬瀆壘安全。

 五鬥米起事是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叛亂,佔領會稽後,孫泰部眾已猛增到了數萬之眾。

 與此同時,事先潛伏下來的各郡教眾骨乾,如會稽謝緘、吳郡陸瑰、吳興丘尪、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永嘉張永等各祭酒,紛紛在同一時間舉旗造反。

 眾人聚眾殺掉地方官吏,以響應孫泰。

 短短十天之內,各地叛軍總數就已達到了數十萬之多。

 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謝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愔等一大批地方官吏被叛軍斬殺。

 吳國內史桓謙、義興太守魏鄢、臨海太守、新蔡王司馬崇等人自知不敵,全棄城而逃。

 唯吳郡太守袁山松據滬瀆壘以抗叛軍,不過叛軍勢大,形勢越來越岌岌可危。

 為了爭取底層百姓支持,在攻破各地後,孫泰下令搗毀世家莊園、塢堡,將其中財富統統分給普通百姓。

 起事之初,超乎尋常的順利,讓天師道眾人意氣風發。

 甚至孫恩、盧循、徐道覆等人都覺得大勢已定,接下來該享受榮華富貴了。

 幸好孫泰沒有失去理智,頭腦還清醒著。

 他讓盧循替擬了一道檄文,將此次動亂責任全推到司馬道子父子頭上,並再次打出清君側、振朝綱的旗號。

 這又是比孫恩高明的一點,歷史上孫恩竟愚蠢地將矛頭指向劉牢之,結果引來北府兵。

 當然了,孫泰這樣做未必就能爭取到劉牢之友誼,但起碼不會讓劉牢之與朝廷同仇敵愾。

 五鬥米教起事、三吳大亂的一系列壞消息,相繼傳到了建康,引起一片嘩然與惶恐。

 哪怕司馬道子再糊塗也深知三吳重要性,一旦丟失,勢必威脅江山穩定。

 富庶的三吳,歷來是東晉朝廷的大後方,是糧食、財帛的重要供給地。

 因此,三吳之地是東晉朝廷所必爭之所。

 故司馬道子父子再也顧不上跟桓玄、劉牢之等人鬥氣,開始著手安排平叛事宜。

 ……

 翌日朝會上,司馬道子抬眼掃了一下眾臣,語氣急切道:“孫泰實在是可惡,竟借征發樂屬之名,煽動民眾叛亂。”

 “征發樂屬是為朝廷考慮,哪裡有不妥?不料卻被賊子利用,此乃孤思慮不周也。”

 “眼下當務之急應盡快剿滅叛亂,以免賊子動搖我大晉根本,諸位以為然否?”

 司馬道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輕描淡寫地將激發叛亂的原因搪塞過去。

 眾人雖暗自腹誹不已,卻也曉得眼前不宜再追究司馬道子責任。

 更何況從一系列跡象表明,五鬥米教起事顯然是早有預謀。

 哪怕沒有這一次征發樂屬為借口,下一次孫泰依舊能找到別的借口。

 當下,眾人紛紛點頭稱善,讚同司馬道子提議。

 至此司馬道子父子才悄悄松了口氣,尤其司馬元顯生怕眾人逼他辭職謝罪。

 司馬元顯自知釀下大禍,急於挽回名聲,便主動要求前去平叛。

 於是,他上前一步,拱手奏曰:“陛下,朝庭應趁賊寇立足未穩,即刻發兵。”

 “臣不才, 原親率禁軍征討。”

 見兒子主動請纓,司馬道子眉頭緊皺,不樂意道:“你一孩子懂什麽打仗?!”

 “聽說如今賊寇孫泰麾下已有十多萬人,你帶兩萬禁軍過去還不夠對方塞牙縫。”

 “再說你把禁軍帶走了,誰來守護建康?”

 “此次平叛不能靠禁軍,還得請各地方鎮出馬。”

 最後,經與朝中大臣商議,司馬道子下旨分別加謝琰督吳興、義興二郡軍事、劉牢之都督吳郡軍事,命兩人統北府精銳前往鎮壓叛亂。

 謝琰、劉牢之接到朝廷旨意後不敢怠慢,紛紛帶上本部人馬出師平叛。

 在朝廷平叛大軍尚在路上時,吳郡則迎來了最大一次危機。

 一萬余叛軍在五鬥米教骨乾陸瑰帶領下,來到了滬瀆壘城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