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探花為王》第347章 商人的作用
第三百四十七章商人的作用

聽了李文博的話,李邦華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僅僅一次商品交易展覽會,就能讓背後無數的與之有所牽連的人從中獲益,不僅僅是商戶,也包括商戶招募的工人,以及附近做短工的農人。不計其數的人從中獲益,這在之前,李邦華是從來沒想過的。

楞了好一會兒,李邦華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瞧著李文博,放低了聲音說道:“只是這商品交易展覽會也不是長久之事,終有結束的一天,即便有人從中獲益,能夠維持生計半年或是一年。但這一年半載之後呢,他們又該如何維持生計?”

“這便是李某想說的士農工商中工的作用了。”李文博輕笑著說道,“工,可以指工人,也可以指工廠。工廠與工人,其實是兩位一體,誰也離不開誰,有了工廠作坊,才會有工人做工,有工人的辛勤勞作做工,才能使工廠作坊不至於虧損倒閉。”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一家工廠作坊,只要持續經營,就能夠使在工廠做工的所有工人從中獲利,甚至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工廠作坊越多,做工的工人也就越多,從中獲利的家庭就更多。若我大明國朝遍地皆是工廠作坊,到那時還會擔心流民因無法生活而鋌而走險嗎?”

李邦華聽了李文博的話,忍不住又楞了楞,卻聽李文博又說道:“其實還有一個法子,可以解決流民的問題。”

“哦,什麽法子?”李邦華眉頭一挑,急忙問道。

“以往災荒年間,朝廷撥下賑災銀兩,大多是以官府出面,開設粥棚,施粥救濟。而黃河水患之時,朝廷也是下撥銀子,整治河防。但是大人有沒有想過,用朝廷下撥賑災的銀兩,招募流民,進行河防治理呢?”

李邦華楞了一下,順著李文博所說的一想,頓時覺得大有道理,用朝廷下撥賑災的銀子招募流民,整治河防,既能救災,又能治水,一舉兩得呢!即便沒有發生水患,在災荒年間,利用流民提前對河防進行整治,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邦華腦海裡正轉著這些念頭,卻聽李文博又說道:“其實不僅僅是整治河防,修橋補路,興修水利,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以工代賑,在賑濟災民的同時,又能夠進行基礎建設,何樂而不為呢?”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即便是不做這些,朝廷以下撥的銀兩,開辦工廠作坊,然後招募流民做工,也能很好的解決流民的生存問題,而且開辦的工廠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還能用來進行交易,從而收回朝廷下撥的賑災銀兩,甚至還有可能從中增加朝廷歲入呢!”

“開辦工廠作坊,招收流民做工,以代替賑災?”李邦華略微總結了一下李文博話裡的意思,順著他的思路想下去,不由自主地輕輕地點了點頭。

李文博點了點頭,說道:“李某正是這個意思,這也是士農工商四民中工的作用。然而若是隻注重士農工商中的工,國家依然還存在隱患。”

“隱患?什麽隱患?”李邦華不由得又皺眉問道。

“工廠作坊越多,工廠裡的工人也越多,百姓的溫飽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大人有沒有想過,工廠生產的商品越多,積壓在一起,賣不出去,最後導致工廠作坊主虧損嚴重,工廠沒有錢賺,工廠主就會想方設法的讓工廠倒閉,最後又會導致工廠工人無工可做,從而失去工作,也就失去了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那時,國家豈不是又會危機四伏,動蕩不安了麽?”

李邦華順著李文博的思路想了一下,

頓時臉色一變,失聲問道:“那該如何是好?李大人心中可有對策?”李文博笑了笑,說道:“對策李某早就說過了。”

“什麽?什麽對策?”李邦華楞了一下,急忙又問道。

“士農工商四民並重。”李文博笑著說道,停頓了一下,李文博這才又說道:“四民之中的工,李某已經說過了,接下來李某想要說的,就是四民之中的商。”

停頓了一下,等李邦華稍微消化了一些自己的話之後,李文博才又說道:“我華夏歷史,往上一直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夏商周。大人可曾想過,商朝立國逾六百年,立國之人本是殷人,為何卻定國號為商呢?後世為何又將進行物品販運買賣之人, 稱之為商人呢?”

李邦華微微皺了皺眉,思索了片刻,這才說道:“老夫幼時讀書,曾在書中看到,殷人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又善於經商,因此才定國號為商,後世亦將從事商品經營販賣者,稱之為商賈。”

李文博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可見上古之民,也是不以商賈為賤業的。況且史書中也有陶朱公之流的商賈巨富的記載。”

李邦華輕輕地點了點頭,史書上留名的陶朱公便是越國重臣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便與西施泛舟五湖,後隱於定陶,從事商業買賣,三起三落,三次成為全國聞名的大商賈,又三次散盡家財。後世經商之人,皆以其為始祖,甚至有好事者將之稱為商聖。

范蠡此人,便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經商亦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如此文武全才之人,誰敢說他半個不字?便是李邦華自己,也自認在後世史書上,也絕無陶朱公這樣的盛名!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這才又說道:“商人逐利,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高買低賣,便是他們獲得利益的必然選擇。工廠生產的產品,通過商人之手,送到全國各地,最後賣給有需要的人,這就是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商者最大的作用!”

聽李文博這樣一說,李邦華頓時明白了,恍然地點了點頭,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沒有商人,工廠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再多,也只會積壓在工廠主手中,沒法變成銀子,沒有銀子,工廠主自然也就無法給工人支付工錢,工人也就無法維持自身生計,天下自然也就會動蕩不安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