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探花為王》第404章 募兵
第四百零四章募兵

遵化城實行軍管之後,城中普通民眾感受到最深的一點變化就是,從明軍收復遵化後便一直嚴格執行的宵禁。

一到晚上,所有人都被嚴格要求待在家裡,包括賭坊、酒館、青館等娛樂場所,一到亥時,就必須關門歇業。

亥時過後,街道上除了巡夜的軍丁外,其余人等若無欽差行營參謀部出具的特別通行證,一律禁止上街,違令者直接抓捕,拒捕者,巡卒還有權當場格殺!

這樣嚴厲的宵禁,就算是之前女真人佔城的時候,遵化城中的普通民眾也沒經歷過,即便女真人佔城的時候同樣實行了宵禁,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女真人發布的命令,從巡撫府發出來之後,到了下面,早就走了樣了。

特別是那些依附投降巡撫賈維鑰門下的大小官員,根本就沒把女真人的宵禁當成一回事!宵禁,那是管普通人的,管不到他們這些當官的頭上去!上行下效之後,那些官員門下的家丁門人,到最後也根本不把這宵禁當成一回事。沒過多久,女真人發布的宵禁命令就變成了一紙空文,名存實亡了。

但李文博欽差行營參謀部發布的宵禁命令卻不一樣,那些接受欽差行營參謀部統率的陸戰隊官兵們,將參謀部發布的宵禁令一絲不苟地嚴格執行了下去。

一些打著官員名號的家丁門人之前還想仗著主人的身份,將禁令不當一回事,然而當漢軍千戶王順文,因為在手下一個總旗家裡喝了幾杯酒,誤了些時辰,在亥時一刻出現在街上,然後被巡夜官兵直接帶到了順天巡撫府,批評教育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才放出來後,下面的人就再也沒人敢不將參謀部的宵禁命令當成一回事了。

連堂堂千戶大人都被巡夜官兵給逮了,何況其他人了!自從賈維鑰、馬思恭等一眾投降了大金的高官一個個被抓進了大牢之後,遵化城中還能夠留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的官員就少之又少了。

即便是王順文這個在關鍵時刻看清楚了形勢,率領城中漢軍陣前反戈,及時地站到了公平正義這一方。事後,王順文雖然沒有被降職使用,還是做著他的明軍千戶,但他和他手下的四百明軍,卻全部被發配到了工程營,做著跟勞役差不多的工作。

很多人甚至私下裡覺得,這是入城的欽差大人故意在整王順文呢!

不過這也不能怪人家欽差大人,誰讓王順文在女真人佔城的時候,沒能奮起反抗,等到明軍收復遵化時,即便王順文及時地棄暗投明,但身上難免也不會被人標注上‘貳臣’等身份,不追究王順文罪責都不錯了,難不成還想提拔重用?

雖然因為宵禁而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而且晚上也不許出門,但女真兵佔城時時有發生的尖殺擄掠現象,卻徹底的斷絕了。

入城的朝廷官兵看起來雖然比北方人普遍都低上一個腦袋,但各個都結實黝黑,身上從內而外的散發出一股子血腥之氣,普通的民眾從心底感到有些害怕,根本就不敢與他們對眼。

但讓城內的普通民眾感到意外的是,只要不做違法亂紀的事,那些朝廷官兵竟然也從來不會無故擾民,更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入室搶劫、行凶殺人之類的事情。

入室搶劫、行凶殺人,甚至是尖殺擄掠的事情,在官軍收復遵化後,還是發生過好幾起,但犯事的都是之前城中的漢軍,而且當場便被朝廷官兵給抓捕帶走,再幾天之後,更是當眾舉行了公審大會。

在會上作為欽差大人代表的欽差行營參謀部參謀長顧絳,直接宣判了犯事的漢軍死刑,然後便當場執行。如此一來,廣大的普通民眾更是堅信,欽差大人手握朝廷旨意,有先斬後奏之權。

如此一來,不管是倒戈的漢軍也好,還是普通的民眾也罷,對欽差行營參謀部發布的命令,也更加的心服口服,無條件的執行了起來。

收復遵化後第三天,李文博便將顧絳給調回了遵化,遷安城雖然也十分重要,但跟遵化比起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雖然調回來了顧絳,但李文博還是重新調派了兩個陸戰隊的戰鬥都去遷安,由沈君山統一指揮。如此一來,遷安城中的陸戰隊員就已經有了四百人,再加上城中倒戈的趙成安統領的三百多個漢軍,加起來也就有了七百多人了,守衛遷安這麽一座小城,暫時應該是夠用了。

而遵化城中的陸戰隊,就只剩下了七個戰鬥都,再加上王順文的四百多個漢軍,總共有接近一千兩百人。

王順文手下的四百漢軍,基本上沒什麽老弱病殘,而且也不存在吃空餉的問題,這些問題,早在女真兵佔城的時候,就已經完全解決了。因此,現在王順文手上這四百漢軍,基本上都是二十多三十歲的青壯男子,可是這戰鬥力嘛,就要加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將王順文手下的四百漢軍劃撥給工程營管轄後,工程營很快就將這四百個漢軍分散打亂,采取以舊帶新的方式,將這四百個漢軍分散到了各個總旗小旗。如此一來,王順文即便想要再聚集起這四百漢軍也根本沒那個可能了。

而且從收復遵化後的第三天下午開始,作為軍管司令部的遵化文廟外的廣場上,便豎起了一根丈二高的旗杆,上面寫著“募兵”二字。

募兵旗杆下面有兩個長條桌,一個長條桌前面豎著一塊小木板,上面用粗大的毛筆寫著“欽差水師行營陸戰隊”幾個字,下面是一些募兵要求。另外一個長條桌前面的木板上寫著“後勤處工程營”,下面同樣寫著募兵要求。

陸戰隊的要求要高上許多,不僅有身高、體重、視力方面的要求,而且還必須要求要能夠識文斷字。

而同樣的,募兵的要求高了,待遇就自然沒得說了,光是募兵條件上寫的每月二兩銀子的餉銀,就已經讓很多人瞠目結舌了,更別說下面那些一條條慶才明白地列出來的這樣那樣的補助,膳食標準之類的東西了。

所有的東西都清楚明白地列在了募兵桌前面的小木板上,然而因為‘識文斷字’這個硬性要求的存在,將絕大多數企圖加入陸戰隊的有志青年給擋在了門外,僅有寥寥可數的幾個人,在陸戰隊的募兵桌前面排著隊。

而工程營那邊的桌子前面,卻排上了長龍般的隊伍。工程營的募兵要求,跟陸戰隊比起來,就低了很多,沒有了識文斷字方面的要求,甚至只需要有一把子力氣,就都能進入工程營!而小木板下面列著的福利待遇,雖然沒法跟陸戰隊相提並論,但同樣十分誘人。

每月薪餉七錢五毫,外加上依據工程任務緊急程度,算上的加班補助,提前完成任務下發的任務獎勵等等,用募兵處的後勤處助理司務長的話來說,每個月能拿到手的餉銀,不會比戰鬥隊的人少多少,而且一日三餐,中午和晚上都能夠保證每人有一兩肉食的夥食標準!

這樣高的夥食標準,雖然沒法跟陸戰隊保證每人每天有五兩肉吃的夥食標準相提並論,但跟以前軍中那種十天半個月都難得吃上一頓肉的夥食來,不知好了多少倍了。

如此一來,後勤處工程營的募兵隊伍,就一直沒看到減少過,幾乎從募兵的旗杆豎起來之後,工程營募兵桌子前面就一直排著一兩百人的長隊!

募兵工作一直持續了十天,陸戰隊優中選優,最終招募了兩百人,新編成了兩個戰鬥都。參謀部從各個戰鬥都中抽調了一些精乾士官骨乾,以及一些低級總旗小旗官,擔任兩個新編戰鬥都的各級骨乾,開始抓緊時間進行軍事訓練。

而工程營則直接招募了八百人,而且招到的人直接就投入了遵化城外的防禦工事的修建之中,並沒有進行任何有關軍事方面的訓練,常用的工具也就是一把把鐵鍬鐵鎬!

工作雖然又累又苦,但募兵牌子上寫著的那些條條款款卻無一例外的全都落實到了實處,每一個人每天都能吃上三頓飽飯,中午和晚上更是三菜一湯的高標準膳食,其中三個菜之中,還有一個是全葷的葷菜:或者是罐頭午餐肉,或者就直接是乾鹹魚,要不就是馬肉!

雖然還沒拿到薪餉,但是從這些細節方面就可以看出,收復遵化的這支朝廷官兵,在對待士卒方面,還是很認真的,膳食標準都沒有克扣,餉銀想來也不會克扣了。

更何況入營後,住在一起的那些小旗、什長之類的小官,不止一次地跟他們說,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直接找他們反應,甚至直接去找都頭、千戶反應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真憑實據!

不管是工程營也好,還是陸戰隊也罷,都嚴格的執行了李文博定下的官兵一致的要求,所有士兵軍官同吃同住。

即便是都頭這一級的基層軍官,也是跟手下的士兵吃住在一起,身邊僅有一個通訊員,負責上令下達;一個文書,負責文秘後勤工作,其他的,跟普通士兵也沒多大區別,吃的也是相同的飯菜,住的同樣是硬板床!

都頭以下的基層軍官,更是連通訊員和文書都沒有了,連睡覺都是跟手下的大頭兵擠在一起。這樣的好處,就是極大的加強了低級軍官跟普通士兵之間的親密程度,雙方更熟了,指揮起來自然也就更加的方便,如臂使指了。

克扣軍餉,在營中是絕對夠得上殺頭的大罪,別說他們這些小旗、什長了,就是千戶、把總,也絕對沒那個機會和膽子克扣士兵軍餉,軍餉都是直接由後勤處每月按時發放的,而且要本人親自去領,並簽字按指姆印確認的!

聽小旗官、什長說起這些營中趣事後,這些新入營的工程兵,就更加的放心了。

而讓這些新入營的工程兵有些心裡不平衡的是,那些臨時配屬到工程營,參加工事構築的陸戰隊的戰兵們,雖然做的都是跟他們一模一樣的挖掘工事的工作,但無論是吃的還是住的,跟工程營一比,就是天壤之別!

陸戰隊的戰兵們,除了有兩個都輪流擔負遵化城內的警戒值班任務外,其余五個都都輪流配屬工程營,以加快遵化城外的防禦工事的構築進度, 雖然做的都是跟工程營一樣的工作,但人家的夥食標準比工程營的可就高多了。

除了早上,陸戰隊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湯的標準,而且有時候還是五菜一湯,四個菜中,有兩個是全葷,有時候另外兩個素菜中,也還能看上一星半點的肉片,跟工程營比起來,他們的夥食好得就像是地主老財家的夥食一樣!

這讓偶爾瞄到了一眼陸戰隊用餐情況的工程營的新兵們,簡直羨慕得直流口水!但羨慕又有什麽辦法,人家是正式的戰兵,他們只不過是負責後勤的工程兵,人家可是要上戰場殺敵的,而他們,只要把上級交代的工作任務完成,一切就萬事大吉了,相對來說,他們可安全得多,至少不用上前線送死吧?

但私下裡聽那些住在一起的小旗、什長說起戰鬥都來,卻全都是一臉羨慕,好多人甚至做夢都想調去戰鬥都。

戰鬥都雖然隨時準備著要上戰場,但他們從小旗、什長嘴裡聽說,戰鬥都的死亡率其實很低,就拿之前的奇襲遵化來說吧,參戰的九個戰鬥都,死亡的戰士竟然不到三十個!而即便是戰死的這些戰士,營裡也會給他們家屬極大的一筆撫恤金,這筆撫恤金很有可能超過兩百兩!

兩百兩紋銀,在普通人眼中,那已經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足可以讓一個五口之家舒舒服服的生活五到十年!

而且這還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撫恤,之後每年,烈士家屬還能拿到酒肉絲綢,米面醬醋等各種各樣的物資補助,對家庭來說,家裡出了一個烈士,簡直就是多了一張由欽差行營供應的長期飯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