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探花為王》第445章 認購
第四百四十五章認購

 “十年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李文博輕笑著說道,“或許你們現在覺得百萬銀兩,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可到了十年之後,你們卻又會覺得,誒,原來也沒多少嘛。”

 聽了李文博的話,張金山和沈富貴不由得面面相覷,百萬兩銀子都覺得沒多少了,那多少銀子才會覺得多?

 對視了一眼,兩人正要說話,李文博已經擺了擺手說道:“這事就先說到這裡,下面我說說關於發行國債的事情。”

 李文博這次出任蘇松道欽命總理大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推行國債發行,從而為朝廷籌集到足夠多的可以支用的銀子。聽李文博說到這,張金山和沈富貴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支起耳朵聽著,生怕少聽了一個字。

 “朝廷此次發行國債金額為兩千八百萬兩,以十年為期,年息百分之十,十年後到期連本帶息一次性償還。”

 “兩千八百萬兩?這麽多?”張金山和沈富貴聽了,不由自主地吃了一驚。

 “多嗎?其實也不多,朝廷現在面臨的財政危機,總缺口是三千多萬兩,最後被皇上強行縮減用度,縮減到了現在這個數字。年息百分之十,這是雷打不動的收益,此外還有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朝廷能不能夠還得上的問題了。”

 雖然張金山和沈富貴的確很擔心這個問題,但他們也不好意思明說,現在聽到李文博自己提起,不由自主的都伸長了耳朵。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才又說道:“我已經向皇上奏明過這件事了,民間借貸尚且還有抵押擔保一說,更何況是朝廷了。因此,皇上特旨恩準,以海外無人之島作為抵押,凡購買國債五十萬兩,可憑借國債債券票據,獲得一座海外島嶼的開發使用權,直到國家償還債務為止。”

 聽到李文博的話,張金山和沈富貴不由得一愣,張金山旋即又有些遲疑地說道:“總理,這海外之島,荒蕪偏僻,又無人煙,要來何用?”

 “要來何用?”李文博瞪眼反問道,“土地島嶼你說要來有什麽用?西方夷商從何而來,在茫茫大洋之上,又是如何從萬裡之外的西方,來到我們華夏中原的?佛郎機西方彈丸小國,如今國土疆域卻延伸到了滿剌加,這些疆域土地他們又是怎麽得來的,你們可曾想過?”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西方臨近佛郎機,還有一國,名叫尼德蘭,這你們也是知道的,可你們知不知道,這個尼德蘭國,組建了一個公司,名叫聯合東印度公司,他們擁有自己組建軍隊,發行自己的貨幣,與他國戰和的權力!”

 說著,李文博又停頓了一下,說道:“你們也不想想,這樣一個公司,雖名為公司,可實際上又是什麽?你們自己好好想想,巴達維亞就是這個公司佔下來的,只是頭上頂著一個尼德蘭的國號,僅此而已!”

 “大人,你說的可是真的?這世界上真有這樣的公司?”沈富貴吃驚地叫了起來。

 “你們不信,可以自己去跟那些夷商打聽,看看我可有說假話!”李文博板著臉說道,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尼德蘭距離巴達維亞不遠萬裡,而我大明距此卻不到千裡,我們沒佔著,反而讓尼德蘭人給佔了去,你們就不覺得臉紅麽?”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你們家裡的女人都要用胭脂水粉吧?可你們知不知道,巴達維亞的土地上,遍地都是生產這種胭脂水粉的香料香精。尼德蘭人佔了此島,光是把香料香精運往大明,或者運回他們自己的國內,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更別說其他的了!”

 “你們倒好,到現在還問我佔著這些島有何用!你們自己說,佔著這些島有什麽用!”李文博板著臉說道,“我們大明地大物博是不假,可人丁也多,災荒之年,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流民,若是把這些流民招募出去,墾荒種植,能要得了多少時間,無人之島就可變成魚米之鄉?”

 “你們不要可以,我要。我把江南織造廠、罐頭廠、鹽場、化工廠全部抵押出去,跟你們借錢總行了吧?借到的錢我全買國債,怎麽也得抓到幾個小島的開發使用權!我還不信了,一座島還值不了幾十萬兩銀子麽?”

 聽了李文博的話,張金山和沈富貴不由得又面面相覷地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張金山才又說道:“可是總理,你剛才也說了,這些島嶼,乃是海外無人之島,我們要佔據開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李文博瞧了他們二人一眼,過了好一會兒才又說道:“無人有人的,又或者是無主有主的島嶼,誰說了算?皇上會派人去幾百幾千裡以外的海上查證一個島嶼是否有人無人?即便派人去了,都到了你的地盤上了,想讓他看到什麽聽到什麽,還不是你們一句話的事?你們要這都解決不了,我可以幫你們!”

 張金山聽了,不由得又楞了一下。沈富貴又說道:“可是如果我們佔據的島嶼孤懸海外,西方夷商的兵船來了,我們豈不是只有束手待斃?”

 “皇上的聖旨上說了,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是大明國土。他們若是發兵來佔,便是與大明為敵!”李文博大聲說道,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再說了,島嶼的開發使用權歸你們自家所有,你們就不會自己招募些看家護院?”

 “還有一件事,我不妨告訴你們,海外的島嶼,現在是開發使用權,將來,我會促成朝廷,將海外島嶼上的土地進行售賣,就像中原的土地一樣,成為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私產。”瞧了張金山和沈富貴一眼,李文博又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言盡於此,要怎麽做,你們自己決定。”瞧了張金山沈富貴一眼,李文博又說道。

 張金山和沈富貴帶著複雜的表情走了,李文博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一大堆,至於他們自己能不能夠想得通,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李文博想管也管不了。張沈兩家若真不願意認購國債,李文博還真的就打算將江南織造廠、罐頭廠、化工廠這些廠子抵押出去,購買個幾百萬兩的國債呢。

 而余杭張家那邊,晚上睡覺的時候,李文博就已經跟張倩將其中的利害關系說得十分清楚明白了,然後讓張倩以歸寧省親的方式,回余杭詳細地跟老嶽丈說道說道。

 張倩在第三天就離開了浦東新鎮,坐著張家的新式貨輪順江而上,隻用了大半天時間,就已經到了余杭娘家。

 而李文博則開始正式掛牌開衙辦公。在浦東新鎮,李文博原本就有了一所府邸,就在之前舉辦蘇松商品交易展覽會的展館舊址裡面。

 只不過李文博在南下之時,就已經決定將蘇松道總理大臣衙門設在浦東新鎮,所以又在浦東新鎮的商住區重新購買了一棟獨戶小院,作為私邸。原本的府邸,則進行改建擴修,充作總理大臣衙門,作為辦公之所。

 浦東新鎮發展很快,每天都有新的變化。但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地方,還是緊挨著碼頭區的,從新建蘇松商品交易展覽會展館,就開始建設的展館舊址區域。因此,李文博才會將這片區域選作總理大臣衙門。

 如今,這個總理大臣衙門的主題建築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配套的基礎設施包括,一個大操場,一座圖書館,一座健身房,一座室內游泳池,一座食堂以及工作人員集體宿舍樓等等。

 而汪思賢這個協理大臣的衙門,李文博則以節省開支為由,直接將協理大臣衙門砍掉,而是采用合衙辦公的方式,只在總理大臣衙門裡面,開辟了一個辦公室,作為協理大臣辦公的場所。

 當然,不僅汪思賢的協理大臣衙門被李文博砍成了一間辦公室,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則,雖然整個辦公區域都稱之為總理大臣衙門,但他辦公的地方,也只是一間辦公室,而且就在汪思賢辦公室的正對面!

 不僅如此,李文博還將蘇松商會局也合並到了蘇松道欽命總理大臣衙門名下,成為了總理大臣衙門下面的一個職能部門,而蘇松商會局護衛隊,則擴編成五百人的總理大臣衙門內衛隊,負責總理大臣衙門的安保巡邏工作。

 除此之外,李文博又上書朱由檢,請求開設了蘇松道商業銀行、蘇松道機械製造局、蘇松道對外經濟貿易局、財政局以及蘇松道經濟計劃署、審計署等一系列的職能部門。

 聖旨送到朱由檢的案頭上之後,朱由檢只是看了一眼,然後便批複了六個字“著卿相機辦理”,算是準了李文博所奏。只不過,這許多的職能部門,朝廷卻是一分錢也沒掏,人事權,朱由檢也沒指手畫腳,而是一起交給了李文博,由李文博自己相機行事。

 說白了,朱由檢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看著辦,我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銀行的成立,需要有準備金。但現在李文博最缺的也就是銀子,不僅他缺銀子,大明朝國庫更缺銀子,不然也不用發行國債了。

 雖然沒有準備金,但李文博也打算利用這次發行國債的機會,借用國家信用,然後以海外無人島嶼的使用權為抵押物,吸納存款,用空殼子也要把銀行先給辦起來。發行的國家債券,全部從這個蘇松道商業銀行走款。

 蘇松道機械製造局則是以官方的名義,整合機械製造資源,進行機器生產製造,以及蒸汽機車的開發運用等相關工藝產業鏈的研發拓展。對外經濟貿易局則整合了原有的蘇松道海關的相關職能,主營對外貿易和國際關系的開拓。

 雜七雜八的一大堆的職能機構的設立,又要任免相應的職能部門領導,忙前忙後,一直忙了將近三個月,李文博才堪堪理順了一些眉目。

 而這三個月中,朱由檢催問國債發行情況的聖旨,或者是借由戶部之手,詢問國債發行的公函,一封接一封,幾乎就沒有斷過!

 錢其實已經籌集得差不多了,張金山家砸鍋賣鐵認購了一百萬兩,沈家家底比張家雄厚,一口氣認購了三百萬兩,而余杭張家,更是把船廠都抵押出去,從余杭當地的地下錢莊,籌借了兩百萬兩,再加上張家自家掏出的三百五十萬兩,總共認購了五百五十萬兩。

 光是這三家,就已經認購了九百五十萬兩,而李文博自己,也讓蘇玉晴的父親蘇昌翁將罐頭廠以及江南織造廠、化工廠裡的部分股份抵押出去,從地下錢莊籌借了一百五十萬兩, 全部買進了國債,獲得了三座島嶼的開發權!

 而杜斌,也在得到消息後,從親族家東拚西湊,湊夠了五十萬兩,算是認購下了一座島嶼的開發使用權。

 當然,現在這些都還只是私底下的認購,並沒有對外公開,真正要對外公開的時候,還是得等到李文博的蘇松道商業銀行正式掛牌,並對外正式公布朱由檢發行國家債券的聖旨的時候!這一天,李文博定在了崇禎三年九月初一!

 在蘇松道商業銀行正式掛牌的前兩天,李文博就已經召集了蘇松道所有的文武官員,將朱由檢的聖旨對他們詳細地說了一遍,也詢問了他們有沒有親族想要認購國家債券的意圖。

 這就跟後世房地產開發一樣,放出去的商品房,都是關系戶已經用內部價挑選了之後剩下的房子。

 事先,這些官員早就已經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了這次發行國債的相關內容條款,其中的利害關系,該了解的基本上也都了解清楚了,現在從李文博口中親口確認了這個消息,想要認購國債的,事先也都已經有所準備,就等著國債開賣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