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探花為王》第442章 爭辯
第四百四十二章爭辯

 兩個時辰後,徐六準時的叫醒了徐光啟。雖然徐光啟還是感覺十分疲憊,但他依然強打起精神,讓徐六打來一盆涼水,洗了一下臉之後,便又拿起之前寫的那份奏章,看了起來。

 徐六又去廚房給徐光啟弄了些吃的直接送進了徐光啟的書房,徐光啟一邊吃著東西,一邊看著奏章。

 吃了幾小口,徐光啟就停了下來,讓徐六將飯食撤了出去,他又提起毛筆,將奏章重新謄寫了一遍。謄寫好之後,徐光啟又提筆撰寫了一封乞求告老還鄉的奏章。寫完之後,又檢查修改了一遍,再謄寫了一遍,最後將兩份奏章放在了一起。

 第二天,徐光啟又收到了李文博派阿虎送來的一封信,看了信之後,徐光啟沉默了許久,然後又走到書桌邊,將之前寫的奏章重新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最後才和告老還鄉的奏章放在了一起。

 又過了兩日,又是大朝的日子。徐光啟將兩份奏章揣在一起,便去上朝。在大朝會的時候,徐光啟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乞求告老還鄉的奏章遞了上去。

 朱由檢怎麽也沒有想到,徐光啟竟然會在這個時候,乞求告老還鄉,氣惱之下,將奏章直接從龍座上扔了下來,冷聲喝道:“不許!”說完之後,可能覺得自己的語氣有點太過於嚴厲了,朱由檢稍微放平緩了一些語氣,說道:“徐閣老乃是三朝元老,國之重臣,如今朝堂正是傭人之時,閣老忍心在這個時候棄朕於不顧嗎?”

 徐光啟從地上撿起奏章,跪在地上,將奏章雙手托著舉過頭頂,繼續說道:“皇上,老臣年事已高,精力衰減,已經不能再繼續為皇上分憂,還請皇上成全,準許老臣高老歸鄉,埋屍桑梓。”

 “朕說了,不許!”朱由檢聲音又提高了一些。

 “還請陛下成全!”徐光啟再次懇請道。

 “你!~”朱由檢瞪大眼睛瞧著徐光啟,過了幾秒鍾,才又大聲說道:“退朝!內閣諸臣、戶部朝官禦書房議事!”說著,朱由檢便氣衝衝的甩袖而去。

 “老徐,你這又是何苦呢?”內閣首輔成基命走到徐光啟身邊,低聲說道,“你若是走了,這朝中的局面豈不是要越發的糜爛了麽?你難道就想看到那群空談誤國的家夥盤踞朝野,誤國誤民麽?”

 成基命話裡話外的意思,徐光啟自然也是知道的,雖然他也是出身江南,但卻從來不屑於與那些人為伍,而且那些人因為他信了天主教,也從來沒有將他視為同黨的意思!

 想到這些,徐光啟不由得又苦笑了一下,將乞求告老的奏章揣進衣袖裡,然後便快步追上成基命,一起向禦書房走去。

 進了禦書房,朱由檢的氣還沒消,冷冷地掃了徐光啟一眼,然後又說道:“今日召列位臣工來,只有一件事,有關發行國家債券的事,這事也議了這麽久了,內閣和戶部諸臣的意思,朕也都明白,朕現在隻想問一句,此事是否可以施行,是或者否,諸卿需替朕拿個主意!”

 “皇上,老臣有本啟奏。”徐光啟上前一步說道。

 “徐卿若是還想說告老還鄉的話,就免開尊口吧,朕不會答應的。”朱由檢擺了擺手說道。

 “皇上明察,臣所奏之事,乃是與朝廷發行國家債券有關。”徐光啟躬身說道。

 “即是如此,徐卿便說來聽聽。”朱由檢微微楞了一下,旋即說道。

 “是,皇上。”徐光啟應道,然後說道:“老臣舊時在鄉下耕讀,曾有災荒之年,收成不佳,便去了隔壁族侄家借些錢糧,以度災年。雖說借給老臣錢糧的,乃是老臣同族同宗的侄子,但他依然請了裡正做保,簽下借貸協議,三方共同按下掌印之後,族侄才肯將錢糧給予老臣。”

 禦書房眾人聽徐光啟說什麽借錢借糧之事,先是有些奇怪,但隨即卻明白過來,徐光啟這是借著自己借錢糧的舊事,在說發行國債的事情呢。

 徐光啟說到這裡,卻突然停了下來,朝朱由檢拱手行禮說道:“皇上以為,臣之族侄此舉,是否妥當?”

 朱由檢微微皺了皺眉,旋即說道:“既然是愛卿之親族,借些錢糧以度災年,有何不可?又何須大費周章,讓裡正出面作保呢?卿之族侄,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些。”

 “皇上所言甚是,其實老臣之族侄為人忠厚,又勤勞踏實,操持莊稼,買東賣西,都是一把好手,因此才會賺下許多家財。而在臣之前,村裡還有一無賴,整日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一沒錢就找老臣之侄子借貸,時日一長,村裡的無賴子已經欠下老臣侄子數十萬兩之巨,便是十輩子也不一定能夠償還的清。

 老臣侄子家,也因此而難以為繼,日子也開始過得苦不堪言。老臣再找他借貸,他看在老臣是族親的份上,雖然借給了老臣,但也不得不預防老臣變得跟那個無賴子一樣,因此才會請來裡正做中人,一旦老臣償還不起,裡正便會督促老臣以家中田產作為抵押,償還對方。”

 聽了徐光啟的話,朱由檢不由得楞在了當場,聽到這些話,他哪還不明白,徐光啟說的這些話,指的可不就是發行國家債券這件事麽?

 楞了一下,朱由檢這才又說道:“愛卿所言,發人深省,朕已明了。只是不知愛卿以為,國家債券,當以何物為抵押呢?”既然徐光啟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由檢索性就挑開了說。

 “老臣惶恐,請陛下恕臣不敬之罪,老臣才敢繼續說。”徐光啟跪下磕頭說道。

 “愛卿請起,言者無罪,朕恕你無罪,你便直說吧。”

 “多謝陛下。”徐光啟磕頭之後,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說道:“老臣聽聞,東海之外,還有大洋,大洋之上,島嶼星羅密布,老臣以為,陛下可下旨,允許購買國家債券之商賈,在大洋之上拓殖,發現無人之島,可暫時據而有之,以做抵押。”

 聽了徐光啟的話,朱由檢不由得楞了一下,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內閣中的一員,錢象坤已經站出來大聲指責道:“徐閣老此言謬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豈能將土地島嶼,授予他人?”

 “非是授予他人,而是質押!”徐光啟大聲說道,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話是沒錯,可老臣敢問陛下,陛下之臣民,可有一人一卒踏上這些島嶼?既無陛下之臣民,又如何敢說,這些土地乃是陛下之土地?”

 李文博雖然沒有明著提出要用什麽做抵押,但在徐六走後的第二天,他還是差阿虎給徐光啟送了一封信,信裡就說了這些孤懸海外的無人島嶼。

 要用大明現有的國土內的任何東西做抵押,朱由檢肯定都會肉痛不已,只有用這些海外的無人島嶼做抵押,朱由檢才可能不會心疼。徐光啟看見李文博信裡提的這些島嶼,稍微一想,就已經明白了李文博的意思,而且他也很讚同這一點。

 西方那些傳教士,為了散播上帝的福音,能夠不遠萬裡來到東方,所過之處,佔據島嶼無數,西方人都能佔島,大明人為何不能佔?這是李文博信裡的原話,徐光啟看了,覺得好像也沒什麽不對勁。

 “既是無人之島,要之又有何用?”錢象坤大聲反駁道。

 “陛下。”徐光啟並不跟錢象坤說話,而是朝朱由檢躬身拱手說道:“陛下,老臣聽聞,上古之王,地不過百裡,人不過萬,三代之時,天子方據河洛之地,暴秦混一宇內,兩漢方有西域,唐宋之時,嶺南仍為流放之地。然則現在,番禹已然天南第一大城,人丁興旺,貨殖繁榮!”

 說到這裡,徐光啟停頓了一下,又大聲說道:“老臣聽聞,守成之君,亦是不思進取之君。既然我先民能從河洛之間,興旺至此,將江南變為魚米之鄉,將嶺南亦變為繁榮興旺之城。老臣愚昧,當世之民,為何就不能將偏僻無人之島,變為興旺繁華之樂土!”

 守成之君,亦是不思進取之君!這是李文博說過的,當時朱由檢聽了,就十分的震怒,後來才有了蘇松商會局,朱由檢也是因此而下定決心,要發奮圖強,不做守成之君。沒想到現在他又聽到了這句話。

 停頓了一下,徐光啟又說道:“更何況,那些無人之島,我大明不佔,旁人也一樣會佔了去。老臣聽聞,佛郎機乃是泰西之彈丸小國,如今卻連南海外的大島也佔了去了,前些年更是企圖佔據我閩海外之大島,若非我朝廷水師英勇善戰,大島已屬佛郎機所有矣!”

 “泰西蠻夷,不通禮儀,只會恃強凌弱,巧取豪奪,我泱泱中華,禮儀之邦,豈可做此蠻夷之舉?”錢象坤大聲狡辯道。

 “開疆拓土為我大明子民獲取更多的土地和財富,有何不可?且,我大明將荒無人煙,不通禮儀之地,教化為文明禮儀之邦,又有何不可?”徐光啟大聲反駁道,

 “你!~”錢象坤還想再說些什麽,話還沒說出口,便被朱由檢打斷了,“好了,錢愛卿不用再說了。”

 說著,朱由檢又對徐光啟說道:“徐愛卿之意,朕已明了。只是朕還有一些疑惑,以海外無人之島,甚至連坤輿圖上都沒標注出來的小島,真的就能作為抵押,從民間籌集到國債所需之錢麽?”

 “陛下之困惑,老臣也曾想過。荒僻無人之島,自然沒多大用處,但天下流離失所之民眾多,若陛下下旨,準許商人招募流民,進行海外拓殖,假以時日,無人之島也定會變成魚米之鄉!”徐光啟躬身說道。

 停頓了一下,徐光啟又說道:“而且陛下還可下旨,宣諭諸國,海外無主之地,皆為大明所有,他國不得侵佔。此為其一,其二,陛下便可將海外大明所屬無人之島,作為抵押,籌措國債,若朝廷無力償還債務,便以島嶼抵債。如此,也可安購買國債的商賈之心。”

 “其三,無人之島只是暫時抵押給購買國債之商賈,商賈在抵押期間,對島嶼擁有使用權,但島嶼的所有權,依然在官府,在朝廷。一旦國家償還債務之後,島嶼應當立即歸還國家。如此,朝廷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拓殖萬裡之遙,揚威海外!”

 徐光啟的聲音激蕩在禦書房,朱由檢聽了也不由得熱血沸騰,擊節叫好道:“好,朕意已決,便如愛卿所奏!”

 “多謝皇上!”徐光啟躬身說道,停頓了一下,卻又說道:“啟奏陛下,此乃老臣所奏之第一件事。”

 “愛卿還有何事,一並奏來!”

 “多謝陛下。 老臣所奏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也與國債發行有關,老臣都已經寫在奏章之中,還請陛下過目。”徐光啟躬身說道,說著,從袖口裡掏出兩份奏章,雙手捧著遞了上去。

 一旁的王承恩急忙上前,將奏章接了過來,放到了朱由檢的禦案之上。

 朱由檢拿起一份奏章,打開一看,卻是徐光啟的乞求告老還鄉的奏章,不由得臉色一變,將折子扔到了一旁,說道:“愛卿此份奏章,朕絕不會準的。”

 “還請皇上看過另一份奏章再說。”徐光啟躬身說道。

 朱由檢楞了一下,便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章,這一份奏章,可比乞求告老還鄉的奏章要厚實得多,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一兩萬字。朱由檢先大致瀏覽了一遍,然後才細細的看了起來。隨著他不停地看下去,他臉上的表情也是變了又變。

 禦書房中其他閣臣見狀,不由得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疑惑的神色。但既然皇帝都沒說話,他們也就只能在一旁靜靜地恭候著,隨著朱由檢臉上的臉色越發的冰冷,他們漸漸的連大氣都不敢多出一口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