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探花為王》第82章 代筆信?
  第八十二章代筆信?

  “老爺,這些都是今日收到的從各地送來給老爺的信函。”老仆躬身說道。

  徐光啟掃了一眼老仆手中那厚厚的一疊信函,皺眉說道:“這麽多,都是哪些人送來的?除了親朋故友,無關緊要的信函都替我擋了吧。”

  “是,老爺。”老仆應著,將手中的書信一一翻看了一下,將其中與徐光啟是親朋故友的信函挑選了出來,其他的那些便放在了一邊。不過他在翻看那些信件時,其中有一個信件特別的厚重,老仆便多瞧了兩眼,卻見上面寫著:恩師親啟,弟子李文博頓首拜上。

  微微楞了一下,老仆頓時便想起來,這李文博便是那新科探花郎,皇上親點的頭甲第三,聽說本來是要留京簡用的,但不知怎麽的,就惹惱了皇上,被發配出了京師,外放了一個七品縣令。這個時候想起恩師來了,不嫌晚了麽?

  老仆暗自想到,掂量了一下信函的分量,卻是不輕,不知裡面寫了些什麽。這個信件,他可真不敢給擋了,便拿了出來,先將親朋故友的信函遞給了徐光啟,然後又遞上這封信件說道:“老爺,這是吳縣縣令探花郎李大人送來的信函。”

  “吳縣縣令?”徐光啟瞧了一眼老仆手中的信函,微微皺了皺眉,說道:‘拿來給我瞧瞧。’瞧那信函的分量不輕,也不知裡面都寫了些什麽。徐光啟對李文博還是有些印象的,畢竟是頭甲三名的探花郎嘛。

  從老仆手裡接過李文博的信件,徐光啟感受了一下,厚厚的一疊,少說也有幾十頁,心中不禁有些奇怪,便打了開來,抽出來一看,卻不禁冷笑了一聲:這小子忒地無禮,給我寫信竟然要旁人代筆!

  也難怪徐光啟會這樣想了,那徐光啟是新科的主考官,對李文博的筆跡自然熟悉了,但他手上現在拿的這封信,從筆跡上看,跟李文博之前的可完全不一樣!徐光啟可不知道,現在的李文博,雖說還是李文博,但體內的靈魂卻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

  雖然徐光啟有些惱怒李文博給自己寫信竟然都請人代筆,但手上拿著那麽厚一疊信紙,他還是有些好奇裡面寫了些什麽東西,便一目十行地掃了一遍。

  剛瞧了沒兩頁,徐光啟的臉上卻慢慢地露出了一絲凝重的神色,竟然又仔細認真地看了起來,時不時地還猛地拍掌叫好。老仆雖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敢打擾老爺,隻得站在一旁躬身侍立。

  不多時,徐光啟便將那疊信紙全部看完了,放下信紙,徐光啟卻依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幾何原本注疏》,這小子竟然能想到為幾何原本做注,看來也不是那麽死腦筋的人。更主要的是,李文博竟然在信中向他提到了一個設想!

  將《幾何原本》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起,列為蒙童的啟蒙教材!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構想,雖然徐光啟一生都在跟數學打交道,用李文博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理科生,但徐光啟也從來沒敢想象,將他親自翻譯整理的《幾何原本》列為蒙童的蒙書!

  徐光啟之前沒想到,那是因為他自身的局限性,但現在,李文博卻向他提出了這個構想。這樣一來,這個構想就像是一粒種子一樣,在徐光啟的心底生了根發了芽。沒有人不想名垂千古,萬世流芳,徐光啟也一樣!

  一旦他的《幾何原本》成了蒙童的蒙書,那豈不就代表著,今後的每一個學子,都將從《幾何原本》和《三字經》一樣開始啟蒙。

那樣一來,他徐光啟豈不也成了與先聖亞聖一般存在的聖賢了麽?  這是沒有人能夠抗拒的誘惑!徐光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抑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放下信件,站起身來,在書房裡來回走了兩圈,幾次想要張口,卻又欲言又止。

  許久之後,徐光啟這才對老仆說道:“老六,你馬上去蘇州一趟,替我小心地打探一番,查查這《幾何原本注疏》到底是不是李探花寫的。如果不是,就一定替我找到這本書的原作者。如果是,你就趕緊回來,切記不可聲張,你聽明白了沒有?”

  老仆急忙點了點頭,說道:“老奴明白。”

  “行,你去準備一下,明日一早就去蘇州。”徐光啟揮了揮手說道,又走到書桌後面,拿起那僅有第一章的《幾何原本注疏》,又細細地看了一遍。

  跟自己翻譯的那本《幾何原本》比起來,李文博寫的這本《幾何原本注疏》,的確是膚淺得多,而且大多都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寫的,就像是酒館茶肆中說書先生說的話本一樣。別說徐光啟這種飽學之士了,就是普通的士子,識得幾個文字的,也都能看得懂。

  想想也對,既然打算用著蒙書在蒙學之中推廣,用詞太高深晦暗了,那些蓬頭稚子可就讀不懂了。從書架上翻出早年間刊印的一本《幾何原本》,拿著和《注疏》對比了一下,徐光啟不禁又覺著有些吃驚。

  跟自己的《幾何原本》比起來,李文博這本《幾何原本注疏》,除了用詞通俗外,其實文章的條理脈絡、名詞釋義都比自己的《幾何原本》要清晰得多。比如這開明宗義的第一章,總綱上便已經將主要內容給列了出來:點、線、形。

  之後的各個章節,便全圍繞著這個總綱來展開的,從什麽是點,什麽是線,什麽是形,到線有哪些,形又有哪些,都闡述得十分清楚,而且通俗易懂,用來啟蒙是再好不過了。

  而且,徐光啟在李文博《注疏》的序章之中,還發現了這麽一句話: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圓規,一把矩尺,我可以將世界融入幾何之中!

  雖然這句話十分的直白,口氣又很大,但細細想來,徐光啟卻覺得這句話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徐光啟一生都在跟幾何打交道,然而越深入了解,他卻發現自己所知的越少,也就越發的覺得幾何的深奧。如果多一些人一起來研究幾何的話,或許本朝的學術還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