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探花為王》第391章 大阿哥
第三百九十一章大阿哥

 “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口號聲一陣搞過一陣地從東直門外傳了過來,傳到了城樓上每一個人的耳中,也傳到了城內所有大明子民的耳中。

 幾個呼吸之後,護城河另一邊營地中駐扎的蘇松陸營士兵在各自都頭營長的指揮下,也跟著大聲呐喊了起來:“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呐喊聲頓時響徹天地,震徹雲霄,每一個聽到呐喊的大明子民,包括大明帝國的皇帝朱由檢在內,所有人都聽得有些心情激動。朱由檢本來就還很年輕,比較衝動,聽了兩遍之後,竟然也跟著大聲喊道:“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皇帝一帶頭,城樓上那些王公勳貴們,自然也跟著一起大聲呐喊了起來,而且一個比一個喊得大聲,仿佛自己喊得越大聲,在朱由檢眼中就會越忠心一樣。

 “狼煙起!預備~唱!~”跟在杜斌身後列隊走過東直門的歸莊大聲起了一個頭,頓時,身後的士兵一起大聲嚎唱了起來:“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一浪高過一浪的歌聲在“精忠報國”的口號聲之後,再一次響徹了天地霄漢,在城樓與山谷之中徘徊,來回蕩漾,經久不息……

 朱由檢再次為之震撼,興奮的臉都脹紅了,眼中好像要冒火一樣熱切,雙手緊緊地握拳撐在城樓護牆磚上,望著城樓下整齊列隊經過的蘇松陸營士兵,心情激動地想到:有這樣一支忠君愛國之軍,天下如何能夠不太平?區區遼患又何足掛齒!

 東直門外小東山腳下,韃子頭兒黃太吉的大阿哥,虛歲二十歲的豪格,正帶著一千精騎,透過手上的單筒望遠鏡望著東直門上明黃色的龍旗、華蓋,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嗜血的神色。

 空氣中隱約傳來的呐喊聲和歌唱聲,雖然讓豪格趕到有些詫異驚訝,但一想到大明帝國的皇帝,將在自己的兵鋒之下,從城樓上倉皇而逃,豪格就感到有些興奮不已,大明的皇帝都沒膽子一視大金兵鋒,那大明軍士,還有膽子敢跟大金勇士爭鋒麽?

 或許望風而逃,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吧!而如果大明皇帝真有膽子繼續留在城樓上,豪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色彩,伸手撫摸了一下馬鞍下掛著的金漆硬弓,如果大明皇帝膽敢繼續留在城樓上,那他就有信心百步穿楊,一箭射殺大明皇帝!豪格對自己的弓馬技術十分自信!

 即便是不能對大明皇帝構成直接威脅,有此一役,大阿哥豪格的名頭,將勇冠三軍,威震整個大金!

 豪格越想,眼神越熱切,心情也越發的激動了起來,就連坐下的愛馬,感受到主人激動的心情,也不停地打著響鼻,用前蹄刨著地面,隨時準備衝鋒。

 空氣中的歌聲猛地停頓了下來,就好像是行動的命令一樣,豪格猛地一揮,大聲喝道:“全軍突進!”說著,猛地一帶馬韁,坐下愛馬往前輕輕一躍,落地之後,便飛快地衝刺了起來。

 一千名大金最勇敢凶殘的勇士,大聲呐喊著,縱馬衝了出去,緊隨豪格身後,往東直門快速穿插直撲了上來。

 山谷距離東直門僅有十幾裡,幾裡之外就是蘇松陸營的臨時營地,稍遠處,更是從大明各地趕來京師勤王的各處兵馬營帳。

 自從女真人和蒙古人的聯軍從長城突破入關,威脅大明京師之後,大明京畿外圍,包括京城附近的幾個門戶城池,就聚集了大約三十萬的明**隊,京師外圍,更是有將近十萬大軍,與女真蒙古騎兵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然而幾天前,朱由檢突然將遼東督師袁崇煥下旨入獄,遼東總兵祖大壽率軍出逃東歸,京師防禦瞬間少了一萬多遼東與韃子激戰數年的精兵,防禦圈頓時薄弱了許多。

 好在朱由檢馬上想到了京畿門戶通州城內的三朝元老孫承宗,下旨召孫承宗入京,以接替袁崇煥被捕之後,整個京師的防衛工作。

 讓朱由檢和女真韃子黃太吉全都感到意外的是,孫承宗還沒進京呢,就已經在小南莊外取得了讓敵我雙方全都震驚的巨大勝利,而孫承宗更是露布報捷,朱由檢還親自登上東直門觀兵!

 這讓已經下令全軍東歸的黃太吉心中更加的鬱悶惱火,最終便直接從自己的兩黃旗下,挑選了最精銳的一千女真騎兵,交由大阿哥統領,漏液摸到了小東山山谷之中,埋伏了起來,準備殺大明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即便不能取得多大戰果,但至少也不能讓大明皇帝輕而易舉的就以觀兵之名,提升了整個大明軍隊的軍心士氣!無論如何都要破壞大明皇帝的觀兵儀式,更要破壞其獻俘禮!

 大金勇士還沒被大明打敗呢,何來的獻俘之禮?

 這才是黃太吉最為惱火憤怒的地方,自父汗起兵以來,每一仗都是大金勇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大明皇帝憑什麽舉行獻俘禮?

 大阿哥豪格自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幾裡之外的大明軍隊竟然一無所覺,然而事實上,他的一舉一動,早在蘇松陸營還沒到東直門的時候,就已經完全落入了蘇松陸營哨探隊的掌控之中,他的一舉一動,全在蘇松陸營哨探隊的監控之中!

 昨天夜裡,杜斌、歸莊等蘇松陸營的各級軍官,不僅在準備今天上午的觀兵之禮,更在商討大軍如何應對這一千女真精騎!

 最精銳的一營接受城樓上的大明帝國皇帝的檢閱,列陣通過東直門後,後面的方陣,就全是孫承宗通州大營的各營明軍,蘇松陸營其他幾營的官兵,早就以臨時營地為依托,憑借運輸後勤輜重的獨輪車,構建起了一道簡易防線。

 而在防線前方將近三裡的縱深,到處都撒布著三角鐵蒺藜,形成了一條縱深防禦帶,可以有效遲緩步兵及騎兵的衝刺速度。

 眨眼間,大阿哥豪格便帶著一千女真精騎,快馬衝到了鐵蒺藜構成的防禦帶前,豪格早就看到了地上的鐵蒺藜,也看到了鐵蒺藜防禦帶後面由獨輪木車構成的嚴陣以待的大明官兵。但他依然沒有任何遲疑動作,甚至連韁繩都沒拉一下,坐下戰馬便一腳踏進了鐵蒺藜防禦帶裡面。

 大阿哥沒有任何減速動作,他身後的一千精騎也沒有任何的減速動作,就好像地面上的鐵蒺藜地帶完全不存在一樣。鐵蒺藜雖然會對戰馬造成極大的傷害,但跟近在眼前的巨大功勞比起來,些許戰馬的損傷,根本不值一提。

 更何況冬季出兵,本來就極其耗損戰馬戰力,這些戰馬早就瘦得不成形了,即便回到遼東,等待它們的恐怕也很難再留在軍中。而且,這可能已經是離開大明京畿的最後一戰了,既然這樣,又何必再顧惜馬力呢?

 鐵蒺藜構成的防禦帶雖然很寬,但只要跨過去,再擊垮那一道由獨輪車構成的輕輕一衝就能衝散的明軍防線,大金兵鋒就能直至東直門上的大明皇帝!那個比自己還要小上兩歲的年輕的大明皇帝,就是自己唯一的目標!

 看著越來越近的東直門城樓,城樓上的明黃色龍旗、華蓋都還在,大明天子的車輦並未離去!豪格興奮地想到,一馬鞭甩在戰馬身上,催促著戰馬不顧地上的鐵蒺藜飛快地向前衝刺而去!

 東直門上,看著突然殺出的女真騎兵,朱由檢身邊的王公勳貴,內閣學士,臉上不由得全都一變,當即便有人朝朱由檢進奏:“皇上,敵軍將至,請皇上移駕!”

 朱由檢微微皺了皺眉,卻什麽話也沒說道。

 “皇上!”又一個內閣學士上前,跪倒在朱由檢身後,磕頭說道:“皇上身負大明天下安危,請皇上以大明江山,天下臣民為重,速速移駕,此地有孫閣老及諸位將軍、數萬大明軍士,必能擊潰韃兵!”

 朱由檢瞥了那個內閣學士一眼,朗聲說道:“愛卿所言甚是,此地有孫閣老及諸位卿家,還有我大明數萬將士,區區韃兵,何患不平?朕哪也不去,朕便在這城樓之上,看諸軍將士奮勇殺敵!”說著,朱由檢突然間大聲喊了一句:“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精忠報國!衛我大明!~”

 一瞬間,城樓下的蘇松陸營士兵跟著大聲呐喊了起來,就好像事先排練過一樣。事實上,蘇松陸營從總兵官杜斌到基層什長伍長,都很注重口號這種能夠快速提振軍心士氣,而又不需要耗費多少精力物力的方式方法的培養。

 久而久之,下面的士兵幾乎養成了不假思索,只要有人帶頭喊了一句口號,就能夠跟著一起大聲呐喊的習慣。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種既簡單又方便快捷,還十分省事的,能夠提升軍心士氣的方式方法,甚至比封官許願還要來得快捷方便!

 一瞬間,口號聲再次響徹天地,在天地間來回激蕩著。嘹亮的口號聲匯聚成一塊,甚至連豪格等一千女真精騎坐下的戰馬,也驚動,驚擾不安地跳動了起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巨大的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為地上的鐵蒺藜。

 雖然豪格他們可以不顧惜戰馬的戰力損傷,不顧一切地催動戰馬往前衝刺,但地上的鐵蒺藜,還是不可避免地刺穿了馬蹄,釘在馬蹄上的馬蹄鐵,絕大多數是u型鐵,只能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無法對馬蹄進行全面的保護。

 在主人的不停地催促下,戰馬出於動物的本能,以跳動的方式,避讓著地上的鐵蒺藜,衝刺的速度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許多。

 用了好一會兒,一千精騎才勉強通過了約莫三裡縱深的鐵蒺藜防禦地帶,迫近了由獨輪車構成的簡易防禦地帶。

 “弓箭手準備!~”豪格在馬上大聲下令道,語氣冰冷,雙眼直視前方,對坐下的戰馬連看都沒看一眼。

 在豪格的命令下,所有女真騎兵一起彎弓搭箭,尖銳的弓箭對準了前方不到五十丈的獨輪車防禦帶後面的明軍。

 “放!~”冰冷的不帶任何語氣的命令從豪格口中吐出,隨著他的聲音,他右手一松,搭在弦上的弓箭“錚!~”的一聲,筆直地射了出去,正前方,一個明國士兵躲避不及,被羽箭正中額頭,從額頭上刺穿了進去,帶著那個明國士兵往後倒飛了一丈遠,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阿壯!~”明**士身邊的一個小頭目大聲叫道,回頭瞧了一眼,然後又飛快地回過頭來,眼睛好像要冒火了一樣,死死地盯著豪格。

 豪格箭術超群,臂力驚人,采取的直射,而他身後的一千精騎, 雖然精於騎射,但跟豪格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因此采取的是拋射。

 近千支羽箭在第一時間便全部射了出去,好像雨點一樣,落到了蘇松陸營木輪車構成的防線上。

 所有的蘇松陸營士兵,在都頭的喝令下,將腦袋死死地埋在木輪車後面,借助木輪車抵禦弓箭造成的傷害。即便如此,依然有數十個蘇松陸營的士兵在第一輪齊射之中受到了傷害。

 一輪齊射之後,一千精騎整齊劃一地撥轉馬頭,向右翼斜插過去,一邊重新張弓搭箭,一邊準備借助遊走的方式,對明**隊繼續發動攻擊。

 無論是蒙古人的騎兵也好,還是女真人的騎兵也罷,數百年來養成的習慣,與敵人作戰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采取遊走的方式,借助戰馬的機動靈活性,對敵人進行攻擊。

 這樣的攻擊方式,對於行動遲緩,甚至是借助有利地形,就地固守的步兵來說,基本上是戰無不勝,能夠極大地減少騎兵傷亡。有時候甚至能夠以極少數的騎兵,纏住數倍甚至超過十倍於己的步兵,將對方壓著打,讓對方毫無還手之力,拖都能把對方給拖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