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秦始皇做哥們兒》第280章 鄒衍斂財
  荀子接著說道:“稷下學宮諸子百家,宗師雲集,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兵,醫,縱橫,雜,小說等諸家皆有領袖人物。鄒子德藝雙馨,卻也是一家之談,況愚見,天下異象久不出矣,安民立國不能依賴上天造化,更需君王戮力,萬民齊心。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況蟬聯三屆宮長之所以離開稷下學宮,遠赴楚地教學收徒,都為傳播老夫治國安民之理念。

  諸位也知道,況和鄒子學術看法雖有不同,但不妨礙我們是摯友是同仁。五行之說,況也認同,更認為鄒子的“大小九州說”也是對的。

  前些時日,況在蘭陵授徒,有一人過來拜訪,那人展示了幾樣況從來沒見過的稀罕之物,令況稀奇至極,得知那人本是葉邑楚人,葉氏名羽,他要繼承祖志,編一卷囊括天下山川河海的巨著,葉子遊歷頗豐,向況講述了種種奇異見聞。

  鄒子有言,“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鄒子雖未行走天下直至四極八荒之地,但此言一點不虛,據葉子經歷,他西出函谷關,一直向西一日行進了一百八十余日,才到了大陸盡頭。路途所見各色人等,物種風貌,那非坐井觀天的我們所能想象!

  然而令他更為驚奇的是,他坐船繼續西行,順風漂泊,赫然發現了一塊更為廣闊的土地,這塊大陸上的人非金發碧眼的胡人,而是如你我等相似的華夏之人。

  葉羽歷經種種磨難,橫穿了整個大陸,又見到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大海,他抱著必死,隻為看看這個遼闊的天下到底有多大,老天護佑,他在大海之上漂泊數月之余,再次踏上陸地,詫異之至,竟有回到了我們華夏之地!

  他聽見熟悉的鄉音,激動難掩,喜極而泣!同去一百多人,路上病的病傷的傷,生還者不足五人矣!令人遺憾的是,五人上岸,暴飲暴食一頓後,竟也一命嗚呼了,葉羽此行真可謂九死一生!

  況將此事說與鄒子聽,他也驚喜莫名的感歎道,沒想到中國之地相比寰宇實在過於渺小,九州之外還有州,四海之外還有海。”

  荀子口才極好,一口氣將這個傳奇歷險講了下來,堂上堂下喧鬧一片,在座無不歎為觀止,不敢思議,不少人搖頭不信,互相討論著!

  秦夢聽荀況提及葉羽,不禁想到崔邑著火所用的石漆,想起春申君舍人朱英提及葉公好龍的子孫葉羽。沒想到他拜訪了荀子!大概從此以後,葉羽的名聲也會在天下間傳揚起來,然而只有他一人活了下來,再無旁證,不知有多少人會信呢?

  也許只有秦夢會深信不已,其他之人包括葉羽本人,他也不敢置信,至少他是想不明白地球是圓的這個常識的,更不用說萬有引力了。世人一直認為天圓地方,人從來是不動的,日頭東升西落,也只是太陽在動,這一點無論多麽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會那麽堅定的想到,列子的孔子與小兒辯日就是例證!

  秦夢心中很是激動,沒想到我華夏先民早已環遊了世界,橫穿亞歐大陸,發現了美洲,還漂流太平洋,又回到了中土!這是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以想象葉羽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見到熟悉的鄉音,是如何激動,五人都因此而亡,不可謂不奇!秦夢很想會他一會,聽他將那九死一生的探險故事!

  鄒子道:“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

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這是老夫夜夜所觀天象所得感悟,沒想到葉羽此行,印證了老夫的學說,老夫死而無憾也!  老夫雖然深信陰陽之道,然而也知孔夫子所言,敬鬼神而遠之!天下祥瑞久不出,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荀子說得好,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禮以定倫,法定分!

  星辰茫茫一片,雖然紛亂複雜,但細觀寰宇星雲皆有軌跡,天下之事也一樣,有禮有法,才能琴瑟和諧,有為之君,尊禮敬法才會萬民共存,才能行王霸之業!”

  秦夢聽聞鄒子此言,很是為兩人的雙簧好笑,兩人也是被後世稱作一代宗師大家,沒想到臉皮還真厚,彼此互捧,一點沒有不好意,這是毫不掩飾的在推崇荀子的學說以及主張的!

  荀子向鄒衍輕輕拱手表示謝過道:“老夫老矣, 致學一生頗感身心疲乏!今年弟子從開始的百十弟子,不知不覺收了八百多弟子,不說老夫不能一一教授,加上我的大弟子浮丘伯也難以勝任,為師之道最忌誤人子弟,老夫只能請求鄒子向稷下學宮暫借數十名宿儒和我一同將這些弟子培養出師!學之道在精不在多,老夫也已決定了日後不再招收弟子了!”

  荀子此言一出,堂上堂下頓時再一次喧鬧了起來,他這話就是說即日起不再收徒!日後天下還是稷下學宮一家獨大,再沒有能以相抗衡的學問大家了!似乎這就是荀子和鄒衍一唱一和配合如此默契的原因之所在吧!

  李斯和眾多崇拜荀子的士子一樣,聲嘶力竭的呼喊,懇請荀子收下他們,士人們哭泣,憤怒,拜地懇求,場面一時混亂不堪!

  秦夢不禁詫然若荀子真關上收徒的大門,豈不說李斯就不可能和韓非成為師兄弟了!那豈不是和歷史記載就有了出入?秦夢又擔心起歷史會不會改變的問題了。

  鄒衍起身平複眾人的喧鬧道:“荀子歷任學宮三屆宮長,名望天下第一,士子頗為敬仰,若是閉上拜師之門,恐有天下重負!我建議荀子最後一次收授學子,不過數量不多,也就二十人而已,但需比較所繳納的財貲,高者錄取!荀子表示收入全歸學宮,希望盛宴之後,想拜荀子為師的學生找老夫弟子乘丘子報名!

  見過不要臉的,卻沒有見過這麽高層次之人不要臉的!他們這是明目張膽的斂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