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秦始皇做哥們兒》第176章 興衰循環
  大家聽完眼前一亮,正襟危坐洗耳恭聽。只聽左清說道:“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此話表面是講授君子之道應當質樸和文采結合,兩者不可偏廢,才能形成文質彬彬。

  孔子又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正如你們先前所言,呂齊以及滅國沒有太久的魯國都出自周室正統,故而兩國對周禮尤為尊崇,百姓也以詩書禮樂傳家為榮!

  田齊雖是陳氏,但依然在傳承六百年的呂齊文治,這樣一來,社會習俗有序,民風溫和,耕織勞作日日不輟,人民安定閑逸,久而久之,齊國大地上百姓就如家養的羊羔般溫順肥美,相較三晉百姓多了不少仁愛禮儀,少了很多戾氣暴力,和秦國之民相比那就是綿羊和虎狼!

  齊國受文化熏陶過久,百姓已經喪失了野蠻之性,個個文文弱弱,習慣安逸舒適的生活,缺少了血氣方剛的匹夫之勇。這就是孔聖人所言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引申之意。如果天下只有齊國,自然不需居安思危,但天下不僅有齊國,還有諸侯六國,更有戎狄之國。

  正是因為如此,齊國前三十年被燕軍一衝之下,全境城邑未做太多抵抗,悉數投降,只剩兩個孤城,差點滅國!齊國想改變頹勢就得出現趙武靈王一樣的君王,拋去文飾縟節,激起全民鬥志。不過依小女子看,君王后沒有這種氣魄,她輔佐教導的齊王建更是沒有這種氣魄!”

  左清一席話,旁征博引,有理有據,言簡意賅,真是點睛之筆,精準的總結出秦夢所想之意,左清年紀尚小,自然不會有如此深刻的理解,這些應是左太史之意抑或時代讀書理解,不管如何左清能條理清晰的解釋明白已屬不易,四人聽完良久才回過神來,紛紛喝彩,尤其周術最為欣賞左清抑或她身後的左襄的這番觀點。

  這裡喧鬧的喝彩引來眾人的回頭,左清頗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見好就收,便告辭離去。屋中幾人嘖嘖稱奇。秦夢也不得不佩服左清的解釋確實將中國幾千年興衰循環一語道破。經過兩漢,晉朝更為崇文,五胡入主中原,質勝文,才有了大唐萬裡疆域。唐興三百年,文風又起,兩宋更為崇文,結果文勝質,契丹,女真,西夏,蒙古侵入中原。後面明清也是如此。多少代的王朝興衰更替,都是走得這個循環!說明中華文明的沃土,最適合人類好逸惡勞的天性,外來民族對此根本沒有免疫,華夏文化的同化力盡顯威力。

  秦國本就是出自西戎,先祖為周天子放馬,之所以能吞並天下,就是憑借身上遺留的野蠻之氣,加上商鞅的耕戰之策,更如虎添翼,武力征服具有先進文化的六國也就不足為奇,相較之下秦國稱謂虎狼之秦一點不為過。

  秦夢想想左清走時看自己那種得意炫耀的媚態,秦夢越發對這個小女子喜愛,浸泡在鬱鬱典籍中的太史之女,果然生的蘭質蕙心令人仰慕欽佩!

  第二天清晨,觀城城守領著幾個手下戀戀不舍的送走了子南真一行,接著舔舐碗中飯粒。他們如叫花子般的打扮,一點都看不出是魏國的甲士,昨日如餓狼般往嘴裡扒拉剩余的飯菜,今早再吃衛君庖廚所作飯食,竟然也會感歎這是他們此生吃過最美味的飯食。其實昨晚那頓更好吃,他們這是餓的太久的緣故,只顧填飽肚子而忽略了味道!他們發自內心的盼望子南真早日回來。

  出了觀城沒多遠就進入了齊國界,這個時代沒有國境線,更沒有明文的界碑,地廣人稀,

到處都是未開發的荒野,城鎮就猶如黑夜中的星光,令遠行之人頗為渴望。在這個時代盡管也有嚴苛的法律,但人們卻不重視,犯了重罪後,可以躍入荒野,只要有野外謀生技能,依然可以逍遙快活。  秦夢沒有和左老夫人同車,那樣過於拘束,而是和崔廣他們幾人大咧咧的癱坐在車裡,盡情嬉笑,四人輪流駕車,秀車技,玩的不亦樂乎。唐秉說中午時分能到馬陵,到時候就可以歇息片刻。

  聽到馬陵,秦夢條件反射就想起,孫臏在馬陵大勝龐涓。閑來無事之下,便對剛炫耀完車技的崔廣提問,是否可知馬陵之地發生過一件光大我師門的大事?

  崔廣迷茫的搖頭,這令秦夢鄙視崔廣的出陋寡聞,洋洋得意之下,便搖頭晃腦給崔廣講道:孫臏領十萬大軍,每日減灶,直至三萬火灶,造成軍隊潰散的假象,誘騙龐涓孤軍深入,在馬陵險要之地,剝光樹皮寫下:龐涓死於此樹下。龐涓果然經過此地,發現剝了皮的大樹,命人鑽木取火,正欲看樹上之字,誰知孫臏料定龐涓會點火,早已布下伏兵,萬箭齊發,魏軍傷亡慘重,龐涓看大勢已去,喊道:遂成豎子之名!便拿劍自刎!

  秦夢說完頗為得意看看崔廣,崔廣很是納悶, 抓耳撓腮,謙虛請教道:“小師叔不是在說笑?馬陵之戰倒是有所耳聞,那是齊田朌敗梁之役!老崔更沒有聽先師講過指揮過這樣一場十萬人的大戰。”

  經崔廣已提醒,秦夢頓時醒悟。其實馬陵之戰多存疑,因為司馬遷所寫《魏世家》,《田敬仲完世家》,以及《孫子吳起列傳》關於這段描述不盡相同。《魏世家》更有大段的注解質疑此役。

  秦夢腳踏實地探查完馬陵之地後,便肯定了這段歷史只是故事而已,十萬之眾,削樹皮留大字,皆是文學修飾之語,為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馬陵之地道路並不險阻,四野開闊也無大山,就連像樣的土丘都少有,雙方十幾萬之眾在這裡基本沒有藏身之地,如是險要小道,行軍自然要連綿十幾裡,斷無可能萬箭齊發大傷魏軍,龐涓也沒必要拿劍自刎!更可笑是,龐涓作為一國統帥沒有必要親自視察一塊剝了皮的樹!假如馬陵幾十年前地勢比這險要,勢必樹木更加繁盛,那麽龐涓更沒有可能非要死在孫臏所選樹下吧!史實細節不可詳細,詳細過甚便值得商榷。

  崔廣再次追問秦夢,此事到底是真還是杜撰,從哪裡聽到這個故事?秦夢哭笑不得,只能含糊其詞應付過去,心中暗自警告自己下次出言謹慎莫要大意。

  由於有左老夫人隨行的緣故,子南真未敢大意,都保持著一日五十多裡的行進速度,路上還多停歇休息,隊伍離開馬陵後,晚間又在壽邑安歇。三天之後才到達聊城,又過五天才到濟水邊上的崔邑,衛君準備第二日過濟水,經歷山去臨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