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豺狼佳人》二百六十三 這下可玩兒蛋了
  馬忠聽了心中一凜,這一招實在讓他難以招架。

  自己殺了周善,正愁沒有辦法取信孫尚香呢,如果在趙雲的授意下再去充當“吳奸”反攻倒算,那恐怕除非能活著回到東吳,不然自己再也洗不白了。

  然而如果孫尚香不肯配合,憑她的實力,自己拿什麽把她弄回東吳去?

  想想孫尚香的武力點,馬忠一陣心虛,別說她那麽多手下了,單挑都不一定能打的過吧……

  很有可能自己面對前有張飛,後有趙雲的無解困局時,孫家妹子不但不配合,反倒香汗淋漓的在那——毆打自己?

  這畫面,馬忠想想都覺得心累。

  趙雲見百裡川遲疑,聲音略微加重,“怎麽?你有什麽想法?”

  百裡川很自然的大聲回答道,“稟告將軍,我都是讓二當家拿主意的。”

  饒是以趙雲的穩重,也微微詫異。

  這孩子不是有毛病吧,你不答應,我就砍死你。

  ——是砍死你啊!

  這還用多想嗎?

  這個道理是那麽正確,於是馬忠老老實實的答應,“回趙將軍,我等願意。”

  趙雲這才點點頭,“你們下去吧,我去公安的時候自然會帶上你們。”

  三人應諾而出。

  趙雲的話說的不明不白的,馬忠不敢領著兩人走遠,只能在荊州牧院子裡候著。

  “怎麽辦?”百裡家兄弟湊過來問。

  “還能怎麽辦?”馬忠歎了口氣,在趙雲面前耍花招得逞的可能性是零。“這個投名狀看來必須得交了。不過,孫尚香那邊會很麻煩。”

  百裡將臣想起一事,連忙提醒道,“大人,還有一個麻煩,諸葛瑾的使節是要來江陵的,但是我們卻要去公安,兩邊隔著大江呢,就連通信恐怕都不方便,這該如何是好。”

  馬忠想到這一點也只能歎息,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十。

  無論魯肅怎麽謀劃,也沒想到孫尚香和劉備的關系差到這種程度,隔著長江分居,你說這感情破裂的。

  馬忠想了半天,才緩緩說道,“如今我們只能獨立面對這些問題了,我既然經過孫江東的安排成為孫尚香的家臣,那麽我們解煩營也是隸屬孫尚香的武裝。只要不把孫尚香接回來,我們的處境就無比尷尬。孫尚香只要一天還是劉備的夫人,我們的解煩營,理論上也是屬於荊州軍的。”

  百裡川和百裡將臣這才明白馬忠這麽不遺余力要來荊州的原因。

  這樣的陪嫁制度,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理所當然的。

  劉備就借用糜夫人手中兩千陪嫁精卒扛過了最苦逼的日子。秦穆公就用陪嫁的百裡奚治理國家。

  從法理上來講,作為孫尚香的家臣,馬忠等人都屬於荊州軍的序列。

  這樣蛋疼尷尬的地位如果不能解決,那解煩營永遠都是江東軍中的異類。

  馬忠的根基在江東,要重新在荊州軍白手起家談何容易?

  何況和生活在諸葛亮的鐵腕下相比,馬忠更願意在江東獨製郡縣,成為逍遙自在的一方諸侯。

  等到過幾年,那道“武將特赦令”劇情一被觸發,自己進可以圖謀更多,退也可以安心的割據個小城吃瓜等死。

  而荊州軍這邊呢,先是苦逼的要被奪了荊州,接著又在夷陵大敗,隨後川中內亂,再接著六出祁山不勝,一輩子奔波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上。

  該作出什麽選擇,馬忠只需一秒!

  想到未來的前途,馬忠咬牙切齒的發恨道,“哪怕這次荊州大戰略失敗了,我們也要帶走孫尚香,她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三人正竊竊私語著,趙雲已經處理完手中的政務大踏步走出大殿,他左右一看,衝著馬忠等人大喝,“走了!”

  糜竺氣喘籲籲的追了出來,“趙將軍,我也陪你去一趟公安吧。”

  趙雲皺了皺眉問道,“關將軍既然已經移帳,整個江陵只剩下你弟弟和傅士仁,他們兩個都不老成。你若走了,這裡有什麽事如何是好?”

  糜竺笑著說道,“治中從事潘承明素來多謀善斷,有他在,料來無妨。”

  馬忠等人已經被趙雲招到身前,聽到潘濬這名字,不禁抬頭看了一眼。

  這可是陸遜後來的死黨啊!原來這個提劍搜宮,追斬大特務呂壹的文官大叔這時候還沒投靠東吳呢。

  潘濬這個人師承很有來歷,他是追隨宋仲子做學問的。宋仲子是學周易太玄的,學問十分了得。

  有這樣的師承淵源,潘濬也有機會出席一些層次比較高的宴會。

  後來有一次趕上飯局,荊州的一些地方領導也來了,大家正高興的吃吃喝喝呢。

  忽然有人驚呼一聲,“大才子王粲要作詩了!”

  那可是後來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啊!那是什麽才情水準?

  大家都很激動,洗耳恭聽。

  潘濬甚至連筆墨都準備好了,準備抄一份回去賞玩。

  先來一首。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複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潘濬的筆一抖,寫到這裡頓了下來。

  接著又來一首。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這就是傳說中的“荊蠻兩部曲”。

  ……

  潘濬聽完當時就摔筆了,心中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我特麽就是荊州本地人啊!

  潘大叔多彪悍,當場站出來就噴,“寫的什麽幾把玩意啊!”

  隨後據理力爭,一通駁斥。

  潘濬是武陵人啊!那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武陵群山是出了名的蠻夷多。

  他雖然主要學術造詣是周易和太玄, 但架不住每天耳濡目染聽滿山的少數民族對山歌啊。

  潘濬說完之後長身而立,一首“誰不說俺家鄉好”,直接把王粲唱噴了。

  ——“王粲見而貴異之。”

  要說整場裡面最高興的是誰?

  自然是荊州的一把手劉表啊!

  劉表看著慷慨陳詞的潘濬,真恨不得逮住親他一口。劉表的虎目一掃,“我看以後誰特麽還說老子的地盤是荊蠻!”

  劉表一高興,那自然沒得說了。

  當場任命潘濬做了郡功曹,這就相當於做了省裡組織部的一把手啊,真是手中有權,地位還高。

  按說,潘大叔這就要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了。

  誰料荊州的盤子被曹操掀翻了。

  潘大叔也面臨了選曹還是選劉的重要選項,他和個性滿滿的劉巴不同,作為劉備轄下的武陵人,人家就很識時務的就投靠了劉備。

  投靠劉備,日子過的也還行。

  誰料沒過多久,劉備帶軍大西征去了,諸葛亮緊跟著也去了,接著荊州的事務都交給了關羽。

  潘濬一聽說關羽留守就是心中一涼,這下可玩兒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