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豺狼佳人》三十一 走你
  王厲害被一腳踹開,馬忠滿意的點點頭。

  接著繼續給小孩兒摸摸頭,“小孩兒,剛才他說的道理你懂不懂?”

  那個小孩兒似懂非懂,連忙搖頭。

  不懂也正常,馬忠絲毫不在意的擺擺手,“且不去理他,我隻問你,學問是好東西,是不是這樣?”

  饒是那孩子見識淺薄,也知道這自然是無錯的。尋常縣城裡,也找不到幾個讀書人。

  那小孩兒點頭。

  接著疑惑道,“可是我學那個有什麽用,如果是白學,我倒情願……”

  小奸商,你想的倒美!

  馬忠繼續滿面和藹的給小孩兒摸摸頭,“你看,你向我學學問,是要交學費的吧。”

  小孩兒猶豫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馬忠循循善誘,“滿營中那麽多小孩子,等你學會了,你再去教他們豈不是也能賺到學費,這可是一本萬利啊。”

  “嗯?”小孩兒略有心動,接著腦袋瓜一想,立刻喝破了馬忠的奸謀,“你是我的老師,他們自然也來尋你學習,怎麽會把學費給我?”

  很聰明……

  可惜……

  馬忠目光深深的看著他,這都是你逼我的!

  “你看,我教小孩子也是需要時間的,你只要承諾,到時候把給你的學費收入給我三成,我就不教別的學生怎麽樣?”

  “三成?”那小孩兒小臉變了變,腦子裡有些捋不過來,他想了想又問道,“誰會來學這個?還要花錢?”

  “當然會有很多小孩子來學啊?”馬忠信心十足。

  “為什麽?”

  “因為他們學了之後也可以去教別人,也可以去賺學費,我們江南不識字的人是很多的,到時候你可以和他們約定,讓他們再把三成的收入交給你,作為你收手的代價……”

  “!!!”

  小孩兒滿臉茫然,聽不懂馬忠在說什麽。

  馬忠想了想,決定說的簡單一點。

  “你看,比方說,我是你的上線,你是我的下線。‘下線’懂麽?”

  小孩兒搖頭。

  “就是我發展你學文化,‘發展’明白什麽意思嗎?”

  小孩兒搖頭。

  “你先記著……。你看,我發展你這個下線,以後我就可以不教書了,靠你給我的三成收入生活。你呢,作為我的下線,假如發展了三個小夥伴……對了,你有三個小夥伴麽?”

  “阿巫,小魚和小米。”

  “嗯,你叫什麽名字?”

  那小孩兒老老實實道,“我叫白開心。”

  “嗯,白開心,你看假如你發展阿巫,小魚,小米他們三個做你的下線,除了開始賺的一筆學費,等到他們開始教書,你還可以得到他們每人三成的收入,是不是很不錯?”

  白開心點點頭,有些高興。

  “那你看,你賺的多了,給我的是不是也要多一些?”

  白開心有些為難,還是點了點頭。

  “阿巫,小魚,小米他們以後會教出更多的學生,那些學生也會去教書收學費。這樣一來,我們兩個手裡的收入是不是會越來越多?”

  白開心的眼睛猛然明亮起來,剔透的讓馬忠心裡一顫。

  這孩子是不是就毀了……

  白開心手忙腳亂的把手裡那塊鹽,遞到了馬忠手裡,激動的跪在地上行了拜師禮,“老師,你發展我學文化吧!”

  馬忠笑了笑,把那塊鹽遞給目瞪口呆的王厲害,摸了摸白開心的頭。

  “你去吧,明早來這大營門口找我。”

  看著那小孩兒興高采烈的離去,王厲害握著鹽塊目瞪口呆。

  馬忠微笑。

  “元芳,這就是傳銷,是不是很神奇?”

  王厲害哪顧得上糾結元芳究竟是誰了,他顫巍巍道,“大人,你這主意?”

  馬忠歎了一口氣,很平靜的問道,“哦?難道你還真以為讀了書,就可以去做官,去治國平天下麽?你真這麽想?”

  王厲害一怔,接著默然無語。

  官,不是那麽好當的。

  在三國時代,要想當官,那就要走辟召和察舉兩條路子。

  辟召是最自由的一種方式。

  這時候的各級的政府架構都非常開放化,不管是朝中的公卿,還是地方上的牧守,在皇帝任命之後,都可以自己組織一套班子,帶去上任。

  讓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趕上一個人治時代,普通老百姓幾乎是沒有出路的。

  王厲害就是通過華歆的門路,才被時任江夏太守的周瑜收入幕府。

  不過不慌,除了辟召還有一條路子,叫做察舉。

  西漢的滅亡,實在給了東漢統治者最沉痛的教訓。

  在王莽篡權的時候,滿朝文武沒有站出來反對的,那些國家養的讀書人更是對王莽歌功頌德,阿諛奉承。

  這讓劉秀像是吃了蒼蠅一樣膩歪。

  在劉秀自上而下的推動下,整個東漢時代,前所未有的看重個人的情操。

  孝悌、廉潔、尚義、忠誠恩主都會受到全社會的讚美。

  這個國家,甚至心照不宣的鼓勵為血親復仇。

  這個時代察舉的科目,主要有賢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經等科。極重品德的孝廉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只有孝廉每年由郡國按人口比例察舉,其他科目要等皇帝下詔令才實行,所以孝廉科,選出的人特別多。

  我們先不管別的,先來研究下錄取人數特別多的孝廉。

  特別多是什麽概念呢?錄取比例是多少?

  “大郡口五六十萬舉孝廉二人。”

  意思是,五十萬人口的大郡,一年可以有孝和廉的名額,各一個……

  當然,也不是這麽絕對,漢朝時,有著上下五千年最奇葩的少數民族政策。

  假如一個郡裡,有蠻夷雜居,那麽二十萬人口的小郡,也可以有孝和廉的名額各一個。

  你以為是因為少數民族有加分麽?

  太天真了,奇葩的漢朝怎麽可能會這樣,是因為有少數民族,所以……

  給當地的漢人加分……

  漢和帝對此就非常不理解,全國不統一劃線,搞地域招生,這合適麽?

  太尉丁鴻、司空劉方最後一琢磨,得,你是領導,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最後弄出來個一刀切的全國卷。

  從此規定,不管郡國,只要夠二十萬就能舉一人,四十萬兩人,以此類推。不夠二十萬人口的郡國,可以多攢兩年,再推舉一人。

  這個比例只能說少的可憐。

  由此再去看賢良方正、秀才、明經,那得是多麽珍貴的物種。

  但你以為乾掉二十萬人,擠到這個名額就完事了麽?

  真是太天真了!

  到了漢順帝的時候,又有了更奇葩的規定。

  察舉的孝廉,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走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