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起航》第358章 興亡天下
二月二龍抬頭,春節已過,新的一年已經開始,管樓村的綠化運動還是如期展開了。
雖然管樓村現在的生活水平要比往年強了數倍不止,但倪七伯卻是在唉聲歎氣中過完的新年。
往時不同今日,對於那個敗家爵爺的決定,村民們已經不太反對,現在明明馬上就要到春耕之時,往年各家各戶都已經開始為春耕做準備,但現在所有人的精力卻全部都放在了如何植樹種花上。
看著原本打算拓荒之後,用來當做良田的荒地,全部種上了各種花草樹木,倪七伯就感到一陣陣的心痛。
祖祖輩輩依靠種地生活的農民,現在不種田了。這以後該如何生活!難道要像牛羊一樣,吃草度日不成。
“亂彈琴!”梅老頭就沒有那麽客氣了,見聞根本就是在胡來,立刻就怒了。
“老爺子,您不懂,這叫搶佔市場先機。”聞看著正在栽種果樹的村民們笑道。
“搶佔先機?這人沒有吃的了,你是只能去搶了。”見聞不知悔改,還振振有詞,梅老頭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老爺子,我種的可是果樹,您要知道瓜果蔬菜半年糧,隻吃水果,我們也能活得好好的。”聞解釋道。
“不要當我老糊塗,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見錢。你想靠這個吃飯,起碼還要等好幾年,中間這些年,村民們吃什麽?”梅老頭哼道。
“這您老就多慮了,管樓村攏共不過才百十戶,我相信就算我養他們幾年,還是可以養得起的。再說了,家家戶戶還都有一個蔬菜大棚,也有一個豬圈,足夠他們吃的了。”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梅老頭苦口婆心道:“這些村民們的日子才剛剛好起來,家中沒有半點存糧,這萬一要是那天鬧起了饑荒,你小子上那裡去給他們買糧食吃。”
如今這天下已戰亂了上百年,民間最缺的便是糧食的存儲,只要有個天災**,新糧一旦沒有跟上,馬上就會鬧起饑荒,這種事情可謂是屢見不鮮。多少易子而食的慘事,就好像剛剛發生在昨日一樣。
現在聞這個混蛋,不好好的發展一下農事,居然還有閑心搞什麽花花草草。
“老爺子,我們的目光要長遠,不要只看到眼前這一點小小的困難。”聞歎氣道:“種樹真的很重要。”
這萬一那天要是黃河泛濫了,一棵樹起碼能救一個人,多種點,就能多救好多人。
“朽木不可雕也!”
見說服不了聞,梅老頭氣咻咻的撂下一句話,便揚長而去。
聞心中不由的苦笑一聲,現在和這些古人談什麽黃河泛濫,只會被他們笑掉大牙。
天下河流眾多,自然有很多桀驁不馴年年泛濫的災河,可是黃河卻一直溫順的養育了這個民族上千年,期間就沒有出過任何問題。母親河的稱謂,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人們從來就沒有想過有一天,她也會變成後母。
不足三千萬的人口,撒在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與大自然相比,人才是弱勢的一方。現在全世界都處在一種蠻荒之中,到處都是茂密的山林草原,可唯有京師開封附近,幾乎就見不到什麽樹林。
四十余萬的龐大人口,在這個將樹木當做主要燃料的時代,早已經將京師周邊所有的樹木燃燒殆盡。
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唯有利益,果樹也是樹,但卻能產生利益,只要有了長遠的利益,人們才能放棄當下的利益,不至於砍了當劈柴燒。

送走了一個,立馬就來了一個更難纏的,顏文廷今天是來接收那一千套教科書的,順便還想責問一下聞的屁股是不是格外的大,過年都未見他去給自己拜個年。
只是見聞正在指揮村民們種樹栽花,等弄清楚了聞的打算,還是忍不住勸說起來。
“種些樹木,其實也是好事,可是佔用荒地就有些過了。原先這些地可都是好地,只是因一些原因導致這些地無主了。可是只要開墾出來,收成還是有保障的,現在卻用來種樹,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顏師,現在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田地,就算我們多種了這幾千畝地,對於整個天下來說,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可是小子的試驗一旦成功了,就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這天下任何事情與做學問都是一樣的,無不是積少成多,這幾千畝地雖然看似不多,卻也足以養贍管樓村的這些百姓們。只要天下的百姓都勤懇一些, 日子就一定會有起色的。”
聞沉聲道:“顏師,說句得罪人的話,在小子看來,我們的百姓早已經是這天底下最勤奮的百姓了。可是幾千年來,他們的處境,就從來沒有改變過,無論是戰亂,還是安定。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興亡,百姓皆苦。
我們真的不能再要求他們更多了。”
“........”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出自元代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的千古名句,讓顏文廷一時之間陷入了沉思之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顏文廷輕聲誦念幾遍後,不由的長歎一聲,拱手施禮道:“聞爵,老夫瑾受教。”
“顏師言重了,小子可沒有如此高的覺悟,這都是我師父他老人家說的。”聞急忙推辭道。
“哦,聞爵的師父果然是一代聖賢,只是不知此詞全文為何?”顏文廷激動道:“聞爵可否告知?”
本以為這是聞偶得一句,可既然是他那個聖賢一般的師父說出來的,必然就會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既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必然不會隻得一句。
“可以。”聞心中不由的好笑道。希望幾百年後張養浩可以認自己這個徒弟。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顏文廷滿意的走了,可是卻沒有忘記帶著那裝滿五大牛車的《四書五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