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並虎》第140章 內實外爭
見到鍾繇就要拒絕的樣子,丁靖頓時一急,言道:“元常,我丁靖雖然年不加冠,然亦懂知人而用,元常先生德才高廣,我丁靖必以厚位大權相待先生,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鍾繇見丁靖如此重視厚待自己,心中亦是感動,然而雖然丁靖是高官重權相給他,可是在鍾繇心中,丁靖畢竟只是地方割據,非朝廷正統,無論丁靖如何坦誠相待,他卻依舊未改變心中決定,還是想要返回許都朝廷。

 視鍾繇依舊不為所動,丁靖更是著急了,他總不可能跪下來求人留下吧?

 所謂男兒膝下有黃金,除父母民族外,跪求之事,他是不會去做的。

 這時候,丁靖心裡只有感歎,感歎曹操迎天子入許都的優勢,這漢室正統朝廷的影響力,果然太好用了。

 眼看著鍾繇就要果斷拒絕,荀攸卻是突然說道:“元常,就留在並州吧,正好蔡中郎也在太原,如此你們師生二人,有空還能相聚,豈不美哉!”

 為了留住鍾繇,荀攸也拿出了奇招,竟然搬出了蔡邕來引誘留下鍾繇。

 在荀攸想法中,你鍾繇不是為了侍奉蔡邕才來太原的麽?

 既然如此,我就搬出蔡邕來,用蔡邕來拉取鍾繇留在並州,而我們並州也給你高官厚位,如此你鍾繇也就有了理由留在蔡邕周圍,也免除了世人非議評論。

 這樣的策略,卻是有些下作,尤其是以荀攸這等好友身份向鍾繇提出來,顯得更加陰險損友了。

 然而為了留住鍾繇,荀攸也只能不想那麽多了,必須出此陰謀,引誘鍾繇留在並州。

 鍾繇聽到荀攸話語,頓時又驚又喜,連忙撫頭拍額,興奮言道:“公達之言,簡直令我茅塞頓開,我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如此,我便有理由留在蔡師身側侍奉盡孝了!”

 荀攸聽鍾繇並不在意自己的下作計策,胸中也是一陣安心,他還以為鍾繇會為此而怨憤自己,斷了與自己的友誼。

 “對呀!就留在並州吧!師生共處一地,你行官仕造福一方,蔡中郎擔任並州學院講師,蔭澤後人,師生協力共進,蔡中郎也必定會為此高興的。”丁靖也立即補充說道,爭取讓鍾繇更加堅定。

 被丁靖這麽一說,鍾繇心中果然更加堅定,連忙向丁靖拜道:“如此,就麻煩安北將軍收留了!”

 “誒,元常這就客氣見外了!”見鍾繇答應留在並州,丁靖頓時高興萬分,說道,“如今你願留在並州,乃我並州子民的福澤,該靖感謝元常才是!”

 見二人又推來推去的客氣不行,荀攸卻是又看不下去了,連忙為二人倒滿酒盞,言道:“你倆就別再寒噤了,來來來,為元常共事並州,先飲酒一盞才是!”

 “對對對,先飲酒一盞才是!”丁靖也是立即笑道。

 三人對盞豪飲不止,酒案上又頓時其樂融融,雖是三人互酌,卻仿若群朋相聚一般自在豪爽。

 ……

 得鍾繇投靠並州,丁靖立即兌換了自己的承諾,任用鍾繇為自己的主簿,總領自己麾下包括冀州在內的全部民政事務。

 而鍾繇的表現也十分出色,將自己的才能和精力都投入在了並州民政事務上,全盡自己應有之責,有鍾繇的開達理乾,並州的民政事務瞬間清明一片。

 就連初入丁靖治下的冀州三郡,有鍾繇親巡指導,也徹底安穩了下來,許多堆積的民事和地方的不服豪強,皆被鍾繇治的心服口服。

 一時間,冀州三郡皆感鍾繇之公正通達,對丁靖的統治也更加順服,不再擔心丁靖會剝削強政冀州。

 僅僅一月不到,丁靖治下就瞬間和序穩定,內憂清明,倉稟富足,民心相順,大有河北最強之勢。

 而這一切,幾乎全都依仗鍾繇的全心投入,將丁靖治下錯綜複雜的民政勢力全部理順,減少了丁靖治下的內耗。

 丁靖忙著對內的消化提升,其他割據勢力卻忙著向外擴增,北方最大的戰場就是青徐戰場了。

 袁紹回到渤海後,立即重整旗鼓,南面聯合曹操,共同征討青州劉備。

 劉備見曹袁兩面夾攻而來青州,頓時慌亂無比,自知難以抵抗者兩個大勢力,卻又不肯放棄,隻好置信徐州陶謙,將青徐二州的關系訴說,希望能和陶謙聯手抵抗曹袁聯軍。

 陶謙也非等閑之輩,亦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本就在兗州曹操治下布下探子,知道曹操早有征討徐州之地。

 陶謙知道,若青州劉備被曹袁二人吞並,則曹操必定興兵進攻徐州,曹操兵多將廣,徐州雖是富庶兵強,卻也不好阻擋。

 因此,陶謙欣然同意了劉備的來信,派徐州陳登引兵駐扎在琅琊郡,又派部將曹豹駐軍彭城,西拒曹操,北連劉備,以此互為掎角之勢,阻攔曹軍側擊青州劉備。

 而有了陶謙接應幫助,劉備只需要面對北來的袁紹軍就可,雖然雙方依舊實力差距巨大,但是卻也並非沒有防守之力。

 劉備將自己的軍隊分為四部, 分別交予關羽、張飛和太史慈統領,駐守在博昌、樂安、平壽等三處重鎮大城,而劉備自己亦是領軍駐扎在臨淄為後應,隨時準備補充支援前線。

 顯然,劉備亦是下了決心,絕不屈服,絕不放出青州。他劉備得青州不易,除北海、濟南之外,連黃巾匪首管亥都投靠了他,這青州乃霸業之基,豈能拱手相讓。

 劉陶聯軍對抗曹袁聯軍,一方有城池地利之便,一方有兵將盛強之銳,雙方皆互不相讓,各自爭戰相持,互有勝負。

 如此戰爭,非短時間能夠結束。

 當然,讓丁靖關心的不是曹袁攻劉陶,而是幽燕的情況。

 自界橋之敗後,公孫瓚撤退回幽州右北平,重新振軍旗鼓,不過一月時間,公孫瓚又籌夠過萬鐵騎,立即準備驅馬南下冀州,報那界橋之仇。

 袁紹此時正在征討劉備,聽公孫瓚欲再南下後,頓時大急,就要準備撤軍回渤海防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