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並虎》第122章 北海態度
  關羽點了點頭,言道:“大哥,東萊情況我豈能不知,不過大哥莫急,我軍攻打東萊,並不是為了東萊之地,而是試探一下北海郡對我等的態度。”

  “此是何意?”劉備連忙問道。

  關羽輕撫美髯,解釋道:“大哥應該知道,這東萊地大卻荒,然而若我等佔下東萊,則可以東北兩麵包圍北海郡,若北海恐懼排斥我等,必會列兵以待,若北海親善無敵我等,必會自顧自若,不予理睬。”

  聽完關羽解釋,劉備的心中也清晰了許多,現在北海孔融對自己進入青州的態度不明,劉備也正好可借攻伐東萊之機,試探一下孔融的態度。

  若孔融敵視提防自己,必會列兵對峙以待,甚至可能直接出軍先手攻打劉備軍,如此劉備就有了宣戰的理由。

  孔融此人,昔日劉備隨公孫瓚會盟諸侯討董之時,也是見過的,劉備知道孔融的底細,雖有政才、文才,卻不懂軍謀戰陣。

  對於孔融的軍隊,劉備是全然不懼怕的,就怕孔融閉城不出戰。

  而若是攻下東萊後,孔融依舊自顧自的統領北海,不予理會的話,劉備也有另一條進攻路線。

  那就是借道東萊,繼續向南攻伐青州的城陽郡。

  這城陽郡臨近徐州,是青徐兗的交匯之處,人口密集,商業繁忙,頗為富庶,亦是一塊好地盤。

  然而城陽郡此時卻被青州黃巾軍肆意縱橫,黃巾大將管亥在此劫掠割據,吸納信徒軍眾,一時間城陽郡內過半民眾都是黃巾信眾。

  由此,這城陽郡的官方統治基本已經是名存實亡,已是被黃巾軍的大將管亥統領。

  若劉備引軍來攻打管亥,奪取城陽郡,名義上乃漢軍剿滅黃巾,師出有名,不必顧忌。

  料想如此,劉備立即分兵關羽,讓關羽駐防臨淄,守好剛剛得之不久的青州基業,一面劉備則引張飛,率領五千精卒前往東萊。

  東萊荒蕪城小,聞聽劉備引大軍來攻,紛紛開門投降,不做一絲抵抗。

  劉備拿下東萊後,直接駐軍營陵城,在此按兵不動,並且廣派密探進入北海境內,探聽北海情況。

  這營陵城雖然不大,城中居民不過數千,然而卻是東萊郡最西南的城池,南接城陽郡昌安城,西臨北海郡廣固城。如此南望西盼,劉備駐軍於此,可隨時應變,做出最快的軍事行動抉擇。

  此時,北海城內,人人皆知劉備佔據臨淄、樂平、東萊三郡,幾近佔領半個青州地界。

  而北海郡也儼然被四麵包圍,東北兩面有劉備,西面有臧霸,南面有管亥,如此境地,北海太守孔融頓時心慌無比,連忙召集城中官吏商討對策。

  “劉玄德佔據臨淄東萊,已經對我北海呈夾擊之態,如何應對?”孔融位於堂座之上,焦急問道。

  這時,北海大將宗寶立即出列,大聲應道:“劉備屯軍營陵,氣勢咄咄,當此我北海軍可出軍以對峙,防劉備窺覷進攻我北海!”

  就在此時,孔融帳下文官王修卻是立即出列,阻止言道:“太守不可!若我軍出軍與劉備對峙,劉備必以為我等挑釁滋事,必給其攻伐由頭,屆時兩軍開戰,該當如何?”

  “戰就戰!誰怕誰!”宗寶厲聲喝道,全然不懼的樣子。

  孔融見帳下武將好戰不屈,文官卻深謀求穩,心中亦是躊躇不定。在孔融自己心中,若是不戰而互立,如此自是最好,但若是非戰不可,他孔融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孔融曾參與諸侯會盟,虎牢關下亦是見過三英戰呂布,知曉劉備兄弟三人之勇武,心中依舊余悸長存,驚恐戰事不敵劉備之軍。

  堂中眾文武跟隨孔融久矣,皆知孔融心態性格,知道孔融是個好和怨鬥之人,輕易間不願與人大動兵事。

  見孔融猶豫不定,大將宗寶知事情不妙,連忙繼續請戰,赫然說道:“太守大人,劉備初來青州,根基不穩,當此之時與之一戰,勝算極大呀!”

  無論宗寶如何勸說,如何信誓旦旦,孔融依舊不允回答。

  就在此時,堂中又站出一人,名為孫邵。此人乃北海郡本地門閥孫氏族人,智謀過人,言談機智,深受北海人敬重。

  見孫邵出列,堂中所有人立即將目光看向他,皆盼著足智多謀的孫邵提出一些實質性的建議。

  孫邵直接了當的說道:“太守大人,劉玄德此來動機不明,我軍可靜觀其變,再作決定不遲!”

  聽孫邵話語,大將宗寶頓時一急,言道:“若我軍不動,劉備主動攻來,當處被動也!”

  孫邵聞言亦是點了點頭,心中也有此擔心,又言道:“可派使者至劉備軍中拜訪, 探究一下虛實。”

  聽孫邵話語,堂中眾人盡皆點頭,覺得此舉甚好,不過卻有一個擔心,前往劉備軍拜訪之人必須是一個機警靈便之人,如此才可堪重任。

  孔融立即向堂中眾人看來,似在選擇使者人選,眾人連忙低頭頓首,不敢與孔融直視,心中皆不願擔當使者之責。

  見無人主動擔當使者,前去拜訪劉備軍,孔融亦是心中不喜,覺得面前這幫人都太過膽小,不願為己冒險。

  孔融見許久沒人自薦擔當,便看向孫邵,言道:“孫邵,這出使探究之策既然為你所提,不如就由你去訪見劉備吧!”

  “不可!不可!”孫邵連忙搖頭,言道,“我家中幼子偶然寒病,危急存亡,我實在已是焦頭爛額,無力行使者之職也!”

  孔融聞聽,心中知道此乃孫邵推脫之詞,臉上頓時怒然不喜,大聲言道:“此策又是你提的?你又不去!何人會去?”

  被孔融喝問,孫邵隻覺得叫苦不堪,自己為孔融出謀劃策,已是盡了本分,這冒險出使的事情,怎麽也要自己這個出策的人去做呢?

  孫邵決定以後遇到孔融問策,自己還是少說話為妙,否則風險真的太大,不過現在孔融之言,幾乎是把孫邵放在火堆上烤,讓孫邵答應也不是,拒絕也不是,面下汗雨,尷尬得不行。

  就在局面僵持之時,堂中文臣王修卻是出列,說道:“太守大人,我聽聞北海城中有一人,名為孫乾,正求職於此。我觀此人頗有膽識韜略,不如大人任他一職,讓他出使探訪劉備虛實,這孫乾必會答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